• 姜椿芳文集:第五卷:译文二 文艺杂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姜椿芳文集:第五卷:译文二 文艺杂论

全新正版图书,支持七天退换,可开具电子发票。

114.91 6.0折 190 全新

库存2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金海主编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06829

出版时间2012-07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190元

货号7807616

上书时间2024-04-11

轩天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姜椿芳一生著作等身,创作时间跨度从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涉及领域广泛,涉及语种丰富,散见于各类报刊、图书,从未系统整理出版过。今年是姜椿芳诞辰100周年,为比较全面系统地展示姜椿芳的创作和翻译成就,编者对这些著译成果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编辑出版了《姜椿芳文集》。
《姜椿芳文集(第5卷)》属于翻译作品部分,主要收录姜椿芳自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之间翻译的文艺杂论,共计49篇。

作者简介
姜椿芳(1912-1987),革命文化战士;我国当代著名翻译家;新中国文化教育、编辑出版事业、外语教育事业奠基者之一;《中国大百科全书》的首倡者之一和第一任总编辑;华东革命大学附属上海俄文学校校长(上海外国语大学前身)首任校长。

目录
十三勇士
评《十三勇士》
罗密欧与朱丽叶
论演员的创作
在法西斯德国海涅刚被驱逐,席勒又受压迫
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论舞台艺术
我的艺术生活
苏联本国人对《农夫曲》的评价
高尔基与莫斯科艺术剧场
契诃夫与《海鸥》
我怎样演戏
聂米罗维奇一丹钦柯八十寿辰
高尔基与莫斯科艺术剧院
托尔斯泰与莫斯科艺术剧院
莫斯科艺术剧院在柏林
谢夫成果日记抄
对敌憎恨是怎样产生的
伟大的剧作家
奥斯特洛夫斯基
关于《海燕之歌》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论莫斯科艺术剧院的艺术工作
在最老俄罗斯剧院上演的《前线》
维拉·英倍尔的诗
高尔基与民间文学
智慧的痛苦
他活生生到这样的程度
莫斯克文
莫斯克文与莫斯科各剧院青年演员的谈话
一九四七年的莫斯科艺术剧院
两个美国
论演员的朴实
两个电影世界
高尔基的戏剧
关于高尔基作品集的原文
略论高尔基语汇的某些特点
高尔基——戏剧批评家
高尔基与帝俄戏剧检查
剧作家、小说家和戏剧工作者论高尔基
高尔基和人民
俄罗斯文化的光荣
奥斯特洛夫斯基与俄罗斯文化
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理想和电影
战士的诗
演员自我修养(节译)
撒谎的黄雀和爱真理的啄木鸟
有一次,在秋天

内容摘要
    “爸爸,饶恕我,我不再这样了!”——我跟在他后面喊叫,流着眼泪。但是父亲已经离得远了,听不见我的忏悔了。
    我那时童年的精神错乱的所有脾气的阶段,我记得犹如现在一样,把这些事情回想起来的时候,我心里便感到捣碎似的痛楚。
    又有一次,也是这种执拗的爆发,我却成为失败者了。有一次在吃饭的时候,我夸口,说,我敢从父亲的马房里把伏龙纳——一匹凶马——牵出来。
    “那很好——父亲开玩笑说——等吃了饭我们给你穿上皮袄、毡靴,你给我们表演你的胆大无畏。”
    “我一定穿了去,去牵出来。”——我顽强地说。
    兄弟们和姐妹们都和我争论,都说我是胆小鬼。他们举出有损我名誉的事实来做证据。对于我愈是不惬意的揭穿,由于羞恼,我愈是执拗地重复那句话:
    “我不怕!我去牵出来!”
    我的执拗又到这样地步,我不得不受些教训了。饭后给我拿来皮袄、皮鞋、围巾、袖头,给穿上了,送到院子里,把我一个人留下,好似等候我牵了马出现在大门前一样。浓密的黑暗从四面八方包围住我。由于上面厅屋里的一个明亮的、当着我面的大窗户,使黑暗愈加显得黑漆,大概他们是从这个窗户来观察我的。我冻僵了,为了紧张和痛楚,使自己不注意周围的一切,拼命地咬袖头。离我几步路的地方,有谁的脚步声在沙沙地响着,滑车的辘辘响着,房门呀地响着。一定是马夫走到马房里去,到那匹伏龙纳,就是我答应人牵出来的那匹马那里去了。我想象出一匹黑毛的大马,用蹄子敲打着地,举头去装在车轭上,预备向前飞驰,把我带在后面,像一块小木片似的。当然,如果我早些,在吃饭以前想象出这幅图画,那么我就不夸口了。但是那时是自然而然地说出来了,要拒绝又害羞。我就这样执拗起来了。
    我在黑暗中思索,主要也是为了吸引自己的主意,不要观看漆黑的地方。
    “他们自己不为我着急起来,他们不来找我,我将一直好久好久地站着”——我私自决定。
    ……

精彩内容
 论演员的创作V.克拉林“生就是爱。除此之外,生没有别的意义,人也不是为着别的什么而生
的”,俄国大历史家克柳赤夫斯基说。
爱就是创作,或者,假使便利些说,创作就是爱的表现,对于人类的爱,对于人的爱。因为思想家,小说家,诗人,戏子——创造着东西,小说,诗文,舞台形象,首先是爱。
所以没有受爱的洗礼的,没有被爱所温暖的,没有用爱做灵魂的,自身不带着爱的创作,不是创作……现在我来论到戏子的创作。论戏子,就是论创作者。但是在论到戏子之前,我要先来指出一点,没有这一点,我的第一思想便不能成为完整的。
——关于创作。
我已经说过,思想家——无论他是小说家,诗人,或者戏子——创作着
,并且创造着,首先是表现他对于人类的爱,他是为了人类而创作的。
但是创作者的这个爱,只有在她有回响的时候,当她所送达的那个对方,即人类已经了解她,尊重她,并且回答她的时候,她才能成为真实的爱。
只有在创作者和群众——他为了他们而创作的——完全结合的时候,只有在他们完全相互了解的时候,创作者才能够达到创作的高峰。
在总的方面,创作者对集团的关系,在创作中是最重要的本质,而尤其是在戏子的创作中。
艺术是永久的,艺术是国际的:歌德与但丁,莎士比亚与索福克,托尔斯泰与孔子——都是属于全人类的。
但是他们中间的每一个人和自己的民族结合为一,并且在思想上是不和她须臾隔离的。
所以对于全人类进行幸福的创作者,最尊贵、最宝贵的第一幸福,是他自己民族的幸福,是他自己祖国的感觉,把自己的祖国发扬光大在艺术里。
创作者的个性被集团所创造、消失和止除,集体把创作者表现出来。为了产生和形成,重新改造自己和给自己灌输民族的力量,虽然自己仍旧是自己,但是已经比集团加给创作者的,他的祖国与他的民族给予创作者的装进去的火药更加有力了。
于是这艺术创作者既强大有力,便足能列入那些把民族的艺术当做全人类的珍物似的传达给全世界的艺人之列。
自从电影剧场获得成功以来,剧场艺术家,戏子或是导演的作用已经超出戏院的屋顶,非但成为戏子所属祖国的群众的享有物,并且是全世界的了。
——戏子已经是以行星的规模来表现自己了。他非但给人群送来愉快,非但给人群加以刺激,并且教育比较不出名、才能比较低的自己的同伴们,他的创作成为全世界的,普及的了。
同时在他自己面前,在自己民族的前面,在艺术的面前,在他身上加上了一
个更重大的责任。
我要解释一下,我说“戏子”这个字,并不是把他当做为了赚钱而走到舞台上来或是银幕上来的人,像伙计这种人——不,我把剧场艺术的服务者,我把那种为了艺术的本身,为了艺术所给予人们的那种愉快而走到戏院里来创作、
创造以及为艺术而服务的人,称为戏子。
所以应当用遗憾的眼光看那种仅仅为了富裕电影托拉斯的目的而被由演剧研究所送到银幕上去的人们;所以应当批判那些排演和演出是为了“卖票间”荷包的导演和戏子。
创作是戏子业的本质。剧场的贫穷是可以原谅的(在上海,由于我们物质的贫乏可以判定艺术努力的短少),但是如果剧场是献给创作的,如果在那剧场里也有真正艺术的香案在焚着香,是应当加以称扬的。
但是剧场的财富是不能容许的,如果这财富阻止创作思想家的财富化,如
果在这财富之后却隐藏着艺术的贫乏。
最糟的是刻板法。
无论在舞台上,在银幕上,这种“刻板法”是非常之多的。
如果是在舞台上,尤其是很小的舞台上,刻板法还可以有些原因作解释,那么在银幕上,尤其是在美国的银幕上,刻板法却多得不可胜数,真是不可容恕的。幸喜,在舞台上,刻板法现在是不大碰着了(在全世界所施行的,莫斯科艺术剧院的思想法则在这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
可是应当直接地说,刻板法就等于创作的完全溃灭,是根本和艺术敌对的现象。
有经验、经历,以及其他任何“成见”来掩饰“刻板法”都是徒然的。
如果职业心理学是戏子创作所必要的因子,那么刻板法就是缺乏任何灵心,纯粹是没有生命,没有动作的机械。
戏子业这个字,顾名思义,它首先是表明力、动作(Action)和灵性,所
以戏子既创作,便创造出“人的灵魂的生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语)。
可是剧情的进展既是机械的、无意识的,在演剧者的灵魂里没有创作,那么还会有什么“人”的灵魂呢?
这样的剧情,观众(集团)是不会相信的。这剧情是达不到观众的心里去的。
这样,剧场所能造成的群集,也不会造成了。
因为剧场(客观的了解)并不单只是戏子,而是戏子和观众的集合(群集)。
只有在那时,当戏子与观众之间的同等效果的戏剧性找到了的时候,戏剧性才能达到。或者当戏子与观众之间的分界——舞台栏——消除的时候;或者当戏子(个人)取得他的集团的时候。
艺术高高地在人群之上,可望而不可及,那时只能对它称颂一声圣明,但是要艺术迫使人群在祈祷的恍惚中,在一切最纯洁的艺术的渴望中,奔向艺术。
约略说了上面的几点,我们可确定地说:舞台艺术的意思,是综合的意思,因为在它的最高的形式上,能够并且必然确定这个综合——创作者和他的吸收到包罗万象的创作之愉快里去的集团的混合。
原载《剧场艺术》创刊号第1卷,1938年11月20日署名:叔懋P6-8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