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新书】人生长恨水长东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新书】人生长恨水长东

【正版书籍 可开发票】

25.9 5.3折 49 全新

库存2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任崇岳

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5106772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9元

货号L9787215106772

上书时间2024-06-05

百科正版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本书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用通俗的笔法讲述了南、北两宋具有典型色彩的十余个人物的命运及能反映他们人生精彩之处的篇章,比如苏轼的贬谪生涯、宋仁宗的从谏如流、徽钦二帝的受辱等,作者以史家的眼光、文学的笔调,向读者讲述一段段传奇故事。
作者简介:
任崇岳,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生于1938年12月,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人。1961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著名蒙元史专家翁独健教授。著有《庚申外史笺证》《宋徽宗(精)传》《谢安评传》《韩愈传》《台北知府陈星聚评传》《中国社会通史・宋元卷》《中国文化通史・辽西夏金元卷》《中原移民简史》《中原地区历史上的民族融合》(合著)《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源流考》等。
目录:
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后主魂断汴京
一生荣枯系汴京
――赵匡胤与汴京
愁急天涯去国人
――死于贬所的宰相寇
潇洒出尘一帝王
――宋仁宗从谏如流
忠信平生心自许
――范仲淹在京城三次遭贬
滩惊浪打风兼雨独立亭亭意愈闲
――欧阳修的宦海沉浮
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东坡的贬谪生涯
此恨绵绵无绝期
――宋徽宗与李师师
身世浮沉雨打萍
――徽钦二帝受辱
多行不义必自毙
――奸相蔡京之死
位卑未敢忘忧国
――报国无门屡遭贬斥的陆游

作者简介

任崇岳,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生于1938年12月,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人。1961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著名蒙元史专家翁独健教授。著有《庚申外史笺证》《宋徽宗(精)传》《谢安评传》《韩愈传》《台北知府陈星聚评传》《中国社会通史·宋元卷》《中国文化通史·辽西夏金元卷》《中原移民简史》《中原地区历史上的民族融合》(合著)《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源流考》等。



目录

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后主魂断汴京

一生荣枯系汴京

——赵匡胤与汴京

愁急天涯去国人

——死于贬所的宰相寇準

潇洒出尘一帝王

——宋仁宗从谏如流

忠信平生心自许

——范仲淹在京城三次遭贬

滩惊浪打风兼雨独立亭亭意愈闲

——欧阳修的宦海沉浮

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东坡的贬谪生涯

此恨绵绵无绝期

——宋徽宗与李师师

身世浮沉雨打萍

——徽钦二帝受辱

多行不义必自毙

——奸相蔡京之死

位卑未敢忘忧国

——报国无门屡遭贬斥的陆游



内容摘要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一代词人李后主,做梦都没有想到他会魂断汴京。

开宝八年(975),建立39年,共历3主的南唐覆亡了,南唐最后一位国君后主李煜,也成了宋军统帅曹彬的阶下囚,被押往汴京,开始了他的囚徒生涯。

开宝八年冬天,在宋军的押送下,后主一行乘船从金陵顺流而下,至扬州入古运河,折而北行,到楚州(今江苏淮安)驶人淮水,再经洪泽湖西北行,最后驶入汴水。经过长途跋涉,后主一行于开宝九年(976)正月抵达汴口。汴口乃是引黄入汴处之河口,汴京东南的门户,通往江南漕运的商埠,舳舻相接,异常繁荣。“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后主抵达汴京之时正是春节,家家团圆,户户合欢,真个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别的人家都在过年,而自己一家却成了囚徒,后主心中五味杂陈,无限凄楚。

旌旗猎猎蔽日月,凯歌声声振旅还。正月初三,曹彬率领的威武之师回到汴京,从南薰门经御街北行,来到朱雀门大街,再经州桥到达宣德门,沿途大街小巷到处锣鼓喧天,彩旗飘飘,红灯高挂,万人空巷,争睹曹彬、潘美等人的丰采。后主则嗒然若丧,呆如木偶,任人指指戳戳。既到京师,曹彬见过太祖赵匡胤,呈上早已拟好的《平江南露布》,露布中对后主揶揄嘲讽,对赵匡胤则颂扬备至:

曹彬等于(开宝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齐驱战士,直取孤城,奸臣无漏于网中,李煜生擒于麾下。千里之氛霾顿息,万家之生聚寻安。其在城官吏、僧道、军人、百姓等。久在偏方,困于虐政,喜逢荡定,皆遂舒苏,望天朝而无不涕涟,乐皇化而惟皆鼓舞。

这一段文字是不实之词。赵匡胤进行的是一场统一战争,本无是非之分,因此不存在奸臣、忠臣问题,所谓“奸臣无漏于网中”一句,纯粹是无中生有;只因李后主被擒,南唐的大臣也都成了“奸臣”。说南唐“久在偏方,困于虐政”,也全是宣传用语,不可凭信。南唐僻在一隅,国小势弱,这是事实;但后主当政时,并未横征暴敛,百姓生活粗安,所谓“困于虐政”云云,自是无从说起。接着,笔锋一转,又对赵匡胤唱起了颂歌:

臣等俱乏将才,谬司戎律,遥禀一人之睿略,幸成九伐之微劳。其江南国主李煜并伪署臣僚已下若干人,既就生禽,合将献捷。

赵匡胤的目光停留在“遥禀一人之睿略,幸成九伐之微劳”这两句话上,恰到好处的吹捧,使他格外高兴。更使他高兴的是,此次平定江南,共得19州、3个军、108个县,655065户,偌大一片疆土,悉数收入宋朝版图。鉴于后主曾奉宋朝正朔,赵匡胤决定不宣露布,也不行献俘之礼,以存后主体面,只命他白衣纱帽在明德楼(后改名宣德门,是皇宫南门)下待命。后主战战兢兢跪于丹墀之下,在他身后一字儿排开,跪着江南的文武大臣。赵匡胤气度雍容,端坐在明德楼上,让内侍宣读早已拟好的诏书。诏书中说:“江南伪主李煜,承继父兄基业,偏据一方,窃号称为国主,并未向朕禀报,朕宽大为怀,未予深究。李煜虽然表示内附,但从未入朝效臣子之节,而是聚兵筑垒,图谋不轨。朕屡颁诏书,希望他人京朝见。修玉帛之好,罢干戈之役,但他全然不顾,潜藏阴谋,朕不得不兴师问罪。等到兵临城下,无处遁逃时,才表示皈依,入迷途而不知返,今日之厄完全是咎由自取。”然后又标榜自己慈悲为怀,不念旧怨,封赠后主:

朕以道在包荒,恩推恶杀。在昔骡车出蜀,青盖辞吴,彼皆闰位之降君,不预中朝之正朔,及颂爵命,方为公侯。尔实为外臣,戾我恩德,比禅与皓,又非其伦。特升拱极之班,赐以列侯之号,式优待遇,尽舍尤违。可光禄大夫、检校太尉、右千牛卫上将军,仍封违命侯。

这与其说是封赠,毋宁说是戏弄。后主知道赵匡胤口头上说要宽恕他,事实上却未必如此。单看这一串头衔,尽是些毫无用处的荣誉衔,没有一个实际职务,尤其是违命侯这一称谓,令后主难堪。侯爵前面加上“违命”二字,便有了强烈的讽刺意味。



精彩内容

本书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用通俗的笔法讲述了南、北两宋具有典型色彩的十余个人物的命运及能反映他们人生精彩之处的篇章,比如苏轼的贬谪生涯、宋仁宗的从谏如流、徽钦二帝的受辱等,作者以史家的眼光、文学的笔调,向读者讲述一段段传奇故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