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新书】朱志荣美学思想评论二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新书】朱志荣美学思想评论二集

【正版书籍 可开发票】

66.9 6.8折 98 全新

库存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怀义,李晶晶,陈娟编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ISBN9787542678799

出版时间2022-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L9787542678799

上书时间2024-05-27

百科正版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研究论文

意象论与中国当代美学研究朱志荣的意象创构论美学论“美是意象”

“意象”范畴的当代阐释与创构“意象美学”

——兼论朱志荣“美是意象说”及与之相关的质疑

感悟判断创造

——朱志荣意象创构内在机制论

论朱志荣的审美意象创构思想

以意统象,以象显意

——朱志荣审美意象观述评

传统性与现代性的交融

——朱志荣意象创构论述评

朱志荣意象美学的阐释逻辑

朱志荣“意象创构论”的主体问题评析

专著评论

走向中国美学

——评《朱志荣美学思想评论集》

从方法论角度看朱志荣美学研究的思想体系构建——读朱志荣《中国艺术哲学》

评朱志荣的《中国艺术哲学》中国本色品格,全球多元视野

——评朱志荣先生的《中国艺术哲学》

立足器物、艺术品本位的中国美学史研究

——评朱志荣教授主编《中国审美意识通史》……赵以保199

立足于艺术实践的中国审美意识史研究

——评朱志荣主编的《中国审美意识通史》……毛宣国205

如何书写审美意识

——读朱志荣《中国审美意识通史》

生命·意象·审美意识

——评朱志荣教授主编的《中国审美意识通史》…韩伟225依史而论,纲举目张

—评朱志荣《西方文论史》真正的好小说在于直面现实

—朱志荣教授访谈

中国·艺术·哲学

—评朱志荣《中国艺术哲学》重视中国艺术思想的研究烛照心底的光明与晦暗

—读朱志荣《大学教授》

《中国艺术哲学》简介日常生活中的美学

朱志荣印象

友情如水淡而长远

——说说我和朱志荣的二三事

志荣伯伯童年二、三事·

回忆朱志荣老师

怀念朱志荣老师

忆朱志荣老师·

老班

我的美学老师

我的老师朱志荣

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的老师朱志荣

记忆中的朱志荣老师

翩翩公子朱先生

言有尽而意无穷

——记朱志荣老师的《沧浪诗话》讲读课……师门六年记·

忆恩师

朱志荣先生在民大

朱志荣序跋集

蒋孔阳《美在创造中》前言…

《汪裕雄美学论集》编后记…

《王明居文集》序

王惠《荒野哲学与山水诗》序…

王昌树《海德格尔生存论美学》序…

陈朗《于黑暗中投下的石子:葛兰西文学思想研究》序……387王怀义《红楼梦与传统诗学》序…

董惠芳《杜夫海纳美学中的主客体统一思想研究》序……谭玉龙《明代美学之雅俗精神研究》序…

夏开丰《绘画境界论》序……

杨晖《叶燮诗学研究》序……

张方《中西文论讲话》序…

张硕《李泽厚“本体论”实践美学思想》序…

《中国门类美学史丛书》序…

殷晓蕾《中国原始岩画中的生命精神》序

竺洪波《西游记辨》序·

《中西美学之间》自序…

《实用大学语文》前言…

《商代审美意识研究》后记……

《从实践美学到实践存在论美学》后记…

《中国艺术哲学》德译本序·

编后记…



内容摘要

意象论与中国当代美学研究

意象,在中国现代美学语境下通常指称审美意象。意象是中国现代美学和文艺学研究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它沟通主客、心物、情景、天人等关系。意象研究,直接关系到美学和文艺学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如文艺的审美本原、作家个性、创作过程、文本特征、接受过程以及文艺发展等问题,离开意象这个核心范畴,这些问题几乎难以索解。意象涉猎的问题如此之多、之广、之深,使之成为美学和文艺学研究的重要枢机。意象论美学也因此中国当代美学学科最重要的核心理论范式之一。其他如实践美学、生命美学、价值美学、生活美学、生态美学、符号美学、形式美学等等都不如意象美学更切近艺术和审美活动的核心问题。意象论美学作为中国当代美学研究最有成绩的学术领域之一,相关研究成果可谓卷帙浩繁。近年来,朱志荣教授在意象论美学研究上取得丰硕的成果,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起热烈的论争。有的学者仅凭朱志荣教授关于审美意象创构论的几篇论文,便对其意象论美学研究提出不同意见,似乎不得要领。其实,朱志荣教授的意象创构论美学不仅见于其几篇单篇论文,更见于他的全部美学专著之中。单凭几篇单篇论文,根本无法有效参与对话,也无法说清其意象论美学。把朱志荣教授意象论美学论文置于其全部著述的大文本序列中加以解读后不难发现,意象创构论是贯穿朱志荣全部美学著作的一条主线。本文主要以朱志荣的意象创构论美学为例,探讨意象论之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学术走向。

一、中国当代意象论美学研究的文化渊源和知识谱系

意象论美学是地地道道的中华民族本土美学,意象理论在中国源远流长,其文化土壤可追溯至蕴含在中国上古时代的巫觋、图腾、祭祀和占卜等原始神秘文化中最古老的尚象思维,这种尚象思维在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典籍《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艺”或“六经”之中得到记录和保存。明清之际的大儒王船山曾论“六经皆象”,指出:“盈天下而皆象矣,《诗》之比兴,《书》之政事,《春秋》之名分,《礼》之仪,《乐》之律,莫非象也。”①清代另一位大儒章学诚也曾论“六艺皆象”,指出:“《易》之象也,《诗》之兴也,变化而不可方物矣。……六艺之文,可以一言尽也,夫象欤,兴欤,……象之所包广矣,非徒《易》而已,六艺莫不兼之。”又云:“《易》象虽包六艺,与《诗》之比兴,尤为表里。”②中国上古时代产生的文化意象最集中地体现在周易之中。相传周易古经的卦象与卦爻辞为圣人所做。卦象是圣人仰观俯察的作品,卦爻辞则以言简意赅的隐喻方式,传达了卦象所象征的神秘意旨。如果说周易古经奠定了中国古代意象论最初的文化原型,那么,周易大传对周易古经原本神秘的象征思维作了富于理性的进一步阐发,把中国古人对意与象之关系的思考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与此同时,周代“六诗”尤其是《三百篇》中的“赋比兴”成为古代意象论生成发展取之不尽的文化土壤和艺术源泉。老……



精彩内容

本书稿是一部全面研究华东师范大学著名学者朱志荣美学思想的作品集,收录了各类研究文章40余篇,涵盖了朱志荣美学领域各个方面,内容丰富多姿,都是中国美学研究领域里颇具影响的作品。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