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 9.0折 ¥ 120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冯友兰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7-01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11-04
本卷收录了《中国哲学史补》和《南渡集》之外,冯友兰在1949年前发表于报刊杂志上与哲学相关的单篇论文、短文或讲演稿。
冯友兰1949年前写作的单篇文章,在《三松堂全集》(第三版)中,分别收录于第三卷《中国哲学史补》、第六卷《南渡集》、第七卷(本卷)《中国哲学史补二集》、第十五卷《三松堂诗文书信集》和第十六卷《三松堂译著》这五卷内。其中,《中国哲学史补》和《南渡集》系冯友兰本人编定,前者收录与《中国哲学史》相关的哲学论文,后者则上编收哲学论文,下编收杂文。其余三卷俱为新编:未收录于前两卷的杂文和译作分别编入《三松堂诗文书信集》和《三松堂译著》,而未收录于前两卷的与哲学相关的单篇文章,则组成本卷——《中国哲学史补二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哲学史补二集”之名系第三版《全集》参照《中国哲学史补》之名新拟。冯友兰本人编定的《中国哲学史补》,收录的主要是能够补充与订正两卷本《中国哲学史》的文章;而此次新编之《二集》,则范围较广,与冯氏“补”之本意有所不同。
《中国哲学史补二集》共收录文章八十五篇,其中有三十一篇系此前两版未收而第三版《全集》辑佚增补的文章,主要包括冯先生用英文撰写的论文或书评、中文论文的英文自译、在不同场合的讲演稿或由听者所作的讲演记录以及其他与哲学相关的单篇文章。
这些新增篇目中有一部分主旨相同或相近,例如关于道德的新旧问题、义利之辨、哲学的用处、人生的境界及儒家哲学思想等等,然而考虑到这些文章写作或讲演的场合不同,措辞也有异,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冯友兰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相对集中的学术兴趣,我们不惮重复,将其一并收录。
不过也有一些辑佚成果未予收录。首先,一些文章作为专著中个别篇章的初稿或底稿,与专著内容几乎完全一样。如《朱熹哲学》、《杨朱哲学》、《论人生中底境界》和《中国哲学的精神》等。其次,还有一些文章不仅主题是冯友兰反复讨论过的,而且文章本身过于简略。如1943年6月5日《燕京新闻》第9卷第30期记录的一篇题为《人生成功的要素》的讲演记录。此外,还有个别篇目是未经冯友兰本人审定的讲词记录,且内容不甚完备。如原载1948年10月10日《河大校刊》的一篇题为《各种科学的性质与哲学的关系》的讲演记录。
在辑佚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散失文章的线索。但由于各种困难,未能取得这些文章的底本,只得暂付阙如。
至于编校情况,凡第二版《全集》已收录的文章,我们在此基础之上,尽量复核了文章的原始底本;凡新增篇目,一律以原始底本为准。遇到同一篇文章被多次转载的情况,一般以发表时间极早、或极为正规的刊物为准。例如由“中央训练团党政高级训练班”编印的小册子《革命哲学——中国固有哲学略述》,又查得曾分别以《中国固有的哲学》、《中国固有的哲学略述》为题,刊于1943年 第二卷第二期《经纬》、1943年《民族正气》创刊号和1944年《读书通讯》第九十五期等,我们选择以“中央训练团”编印的小册子作为底本。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省唐河县人。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门,后考取公费留美资格,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学习,1924年博士论文出版后,获博士学位。归国后曾执教于中州大学、广东大学和燕京大学。1928年8月起,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并曾任校秘书长、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校务委员会主席等职;抗战期间随清华大学南迁,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文学院院长。1952年院系调整后,转入北京大学任哲学系教授。
冯友兰先生提出的“释古”理论对史学研究有方向性价值,“照着讲”与“接着讲”的方法论,则对中国哲学和哲学史的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指导意义。他本人的学术成果,更是在这两个层面都做出了卓越贡献。“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是冯先生对其一生重要著作的总结:冯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主要创作于抗战时期的“贞元六书”则标志其“新理学”体系的确立;1946年至1947年,冯先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由其英文讲稿整理出版的《中国哲学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以及英译两卷本《中国哲学史》,至今仍是世界各地许多高校中国哲学课程使用的教材和参考书籍;1978年后,冯先生已是耄耋之年,在“耳目失其聪明”的情况下,积十年之功,“不依傍别人”,重新撰写了七卷本《中国哲学史新编》,更体现了他作为中国哲学的继承者与发扬者自强不息的精神涵养。冯先生的著作,是了解、学习、研究中国哲学的必读作品,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崇高声誉和深远影响。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