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 汗青堂中国史套装25册 (赠帆布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 汗青堂中国史套装25册 (赠帆布袋)

折扣活动价

1000 全新

库存10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澳]安东篱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2-05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3-12-06

熙泰实体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发货】本实体书店全新正版未拆封包邮!七天无理由退换货;24小时内发货;
广东;福建;北京;江苏;湖北;河南等多仓库发货;下单前咨询店家;
【售后】如果是因为书籍问题的话售后我们来处理,可以进行补发或退款
【发货】本实体书店包邮!全新!未拆封!七天无理由退换货24小时内发货√下单前咨询店家;点击我想要直接购买

【售后】如果是因为书籍问题的话售后我们来处理,可以进行补发或退款
无问题退款的话就是保证书籍无损伤的情况下,运费自理

【售后】正版成本摆在那里,如果您要选择便宜的+盗版please请移步其他店喔!!

【为何不买/卖盗版书?】
--也许有顾客认为:“一样内容,不就是质量差点,盗版书更便宜,为什么不选呢?省下来钱都能多看一本书!”
【店家有话说】
1:盗版书采取翻拍,图像字体清晰度下降,易造成视觉疲劳,影响孩子发展期的视力。盗版书省钱用油墨质量很低劣,气味刺鼻,对呼吸系统伤害巨大。重金属含量高,长时间阅读智商下降以及呛味道致癌国家严抓

2:而正版用大豆油调墨,不会有太刺鼻的味道印刷清晰,排版干净整洁。用纸的纸张克数高,不易透光,清晰可见,有助视力拿在手上有种想翻开的冲动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澳]安东篱
  •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时间 2022-05
  • 版次 1
  • ISBN 9787559660466
  • 定价 8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32页
  • 字数 296千字
【内容简介】
“扬州”这个名字承载着上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共鸣。说起扬州,那些艺术家、文人、大商人的形象,风景秀丽的水道、桥梁、园林,还有充满浪漫或悲情色彩的历史都会在脑海中涌现。这本书正是记录了扬州这方方面面的“传记”,告诉读者这座城市是如何从明清交替之际的战火中重新崛起,走向18世纪的,成为举足轻重的商业之都;又在哪些历史偶然与必然中逐渐褪色,只剩寥寥文化碎片将过去与今天相连。
  作者安东篱为研究这座城市投入了十数年之功,查阅大量史书、方志以及时人诗文和笔记,为其宏大的写作架构填补了无数动人且真切的细节,还原了明清时期扬州的真实城市肌理。在这幅生动的城市图卷中,中国在帝制晚期的巨大变迁同样跃然纸上。
【作者简介】
著者简介

安东篱(Antonia Finnane),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中国明清时期的社会文化史,重点关注城市、文化、技术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迁。她的代表作包括《中国服饰》(Changing Clothes in China: Fashion, History, Nation)。

译者简介

李霞,历史学博士,江苏省行政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英国史、西方史学史和文化史研究,曾经出版译著(合译):《文化记忆研究指南》《历史社会学手册》《的年代》《政治思想导读》《妇女城》等。

李恭忠,历史学博士,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暨学衡研究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曾经出版著作《中山陵:一个现代政治符号的诞生》《近代中国社会史论》等,译著《天地会的仪式与神话:创造认同》等。
【目录】
中文版序 3

序 7

部分  基 础

章 导 言 5

一 5 /二/ 8 /三 18

第二章 名字和地方 21

城与国 27 /城与府 29 /中心地? 37

第二部分  从明到清

第三章 商人之城 47

两淮盐政与明代扬州 49 /西 商 52 /徽 商 59

晚明扬州的一个徽人家族 65

第四章 扬州十日 71

满人与明朝的灭亡 72 /《扬州十日记》:前六日 74

另类历史之一:郑元勋 80 /另类历史之二:宗灏 86

《扬州十日记》:后四日 90

第五章 忠义之城 92

重建和复兴 98 /重写扬州 102

变 迁 111

第三部分  城市与腹地

第六章 盐务管理 119

君主与商人 120 /专卖商及其财富 123

商人与制盐者 129 /盐务官员 133

走私者 136 /城市、食盐与基础结构 145

第七章 水 利 149

水利设施 152 /治 水 156

盐政与水利管理 163 /城市与腹地 169

第八章 塑造城市 171

新城的空间分化 174 /扬州的园林和城外的扩张 182

园林与城市文化 192 /旅游观光的黄金时代 195

城市的衰落 199

第四部分  徽城,扬城

第九章 妇女之城 207

妇女的形象 209 /消费者与生产者 215

扬州及其“他者” 220

第十章 徽人的权势 227

徽商“殖民地” 229 /同乡组织 231

慈善活动 233 /城与府 239 /社会边界的模糊? 242

谁未出席马氏兄弟的聚会? 245

盐商的重新界定 249

第十一章 移民城市中的本地意识 253

商人与士人 255 /文字狱 258

学术的谱系 261 /扬州学派的社会起源 263

议题中的本地意识 270 /本地与世界 278

第五部分  尾 声

第十二章 恍如一梦 287

食盐、水道与区域的衰落 289 /被毁灭的城市 297

从上海看扬州 301

附 录

一、 1733 年前后扬州府市镇分布 305

二、 18 世纪两淮盐务官员等级 307

三、 1645—1685 年高邮州的自然灾害 309

四、 1727—1806 年江北盐商治水支出节录 310

五、乾隆皇帝巡视过的私家园林 311

六、 18 世纪与扬州有关的个人主义画家 312

七、与扬州学派有关的学者 313

注 释 315

参考文献 379

译后记 411

出版后记 415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