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图书|开启转型杨懿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图书|开启转型杨懿梅

人工筛选9成新图书,假一罚十,可开发票。当天14点前订单,都可发出!

19.6 4.0折 49 九品

仅1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懿梅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488156

出版时间2015-0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49元

货号9787111488156

上书时间2024-05-20

聚宝盆图书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拉里·博西迪、拉姆·查兰、查尔斯·伯克著的《开启转型(精)》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挑战篇、方法篇、案例篇及备战篇”,提出了全新的管理思路及操作性极强的方法论,即商业模式的思维方法,并详细阐述了决意转型重获新生的企业,应当如何制定转型战略。

作者简介
拉里.博西迪(Larry Bossidy)霍尼韦尔靠前总裁和CEO。霍尼韦尔是一爱资产达250亿美元的多种技术提供商及制造业的型企业。博西迪曾经在1991-1999年期间担任联合信号公司总裁兼CEO,1999年12月该公司与霍尼韦尔靠前合并后,他当选为霍尼韦尔公司总裁。2000年4月,他因退休而离开公司,2001年再次接受聘请,重新担任公司CEO兼总裁的职位。博西迪于1957年作业一名实习生进入通用电气公司,在为联合信号公司荼之前,他曾经在通用电气公司从事过执行和财务工作。他曾先后担任过能用电气信贷公司的首席运营官、通用电气服务和原料部门执行副总裁及总裁,以及通用电气公司副总裁和首席执行官等职位。

拉姆.查兰,(Ram Charan),世界排名**的管理咨询大师,专为《财富》500强企业的CEP和董事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这些公司包括通用电气、福特汽车、杜邦等。他的观点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而且在利润增长、领导力、公司治理、优选矩阵型组织、创新等领域均有深厚的功底。畅销书作家。他的每一部著作都在优选商业界引起巨大关注和轰动,特别是《执行力》、《持续增长》、《转型》等。他先后获得哈佛商学院MBA和DBA学位,目前任教于哈佛大学和西北大学。

杨懿梅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清华大学会计学硕士、企业管理与英国文学学士。曾在优选知名的咨询公司及私募基金就职。

目录
致中国读者
译者序
前言
第一篇  挑战:为何直面现实挑战
  第1章  残酷无情的客观现实
  第2章  天翻地覆的市场变化
  第3章  推陈出新的理论实践
第二篇  方法:如何应对现实挑战
  第4章  面对现实的商业模式
  第5章  商业模式的实际应用
第三篇  案例:如何判断变与不变
  第6章  面对危机,从容应对
  第7章  放缓扩张,强化根本
  第8章  坚持创新,锐意进取
  第9章  高瞻远瞩,主动转型
第四篇  备战:如何做好转型准备
  第10章  外部环境分析到位
  第11章  转型能力建设到位
  第12章  转型人才培养到位
结束语
致谢
作者简介

内容摘要
 拉里·博西迪、拉姆·查兰、查尔斯·伯克著的《开启转型(精)》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挑战篇、方法篇、案例篇及备战篇”。在前两个部分中,查兰提出了全新的管理思路及操作性极强的方法论,即商业模式的思维方法;在后两部分中,查兰结合丰富的实战案例,如EMC、思科、SUN、家得宝及汤姆森公司,详细阐述了决意转型重获新生的企业,应当如
何制定转型战略。几乎同时面对同样的危机,EMC为何决定将原有的发展战略及商业模式全部推倒重来,而思科则认为无须大动干戈?汤姆森公司为何明明状况一切良好,却毅然决然地主动开启了触及根本的转型,出售了原本收入巨大且利润丰厚的核心业务,转而大力投资于当时规模尚小、前景不明的新兴业务。在备战篇中,你将看到企业领导者如何在转型启动之前,审时度势、充分准备,确保自己、管理层乃至每位员工,以及企业在外部环境分析、转型能力建设及转型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能达到转型要求,即打造组织转型能力。

精彩内容
 在市场巨变、经济结构发生重大调整时,人们最
为常见
的应对之道是用他们最熟悉、最拿手的方式奋力挣扎,殊不知这样的努力往往徒劳无益,因为他们没能看到现实的变化。
其实这种做法本身就违反了困境逃生的第一法则,即陷入困境时,不要做无谓的挣扎。
比如很多经理人都面临着国外企业的强力竞争,但在新形势下他们仍依赖以前的老办法。过去,日本曾以其高效的制造流程取胜。但是今天,即使是日本也无法在这场成本大战中取胜。成倍提高生产效率,固然成绩斐然,却于事无补。
因为,其竞争对手的供应链遍布全球,其成本远远低于日本企业在国内进行生产的成本。服务也是一样,客户支持、后台运营、产品开发甚至是某些关键研发都已经像生产制造一
样可以外包。
现在,我们来看看约翰的故事,他是某业务部门的负责人。该部门的业务主要是提供专业性很强的保护性镀
膜服务,年销售额达5亿美元。2003年年中,约翰及公司高管们正在制定2004年年度部门战略规划。过去五年中,约翰业绩出众,被很多人视为未来的高管接班人,他不仅精通运营,而且与客户关系相当融洽。
最近有些客户告诉约翰,由于国外企业的激烈竞争,约翰所在部门的销售额正在缩水。这些客户都知道约翰的产品
无疑是市面上最棒的,但是他们自身的成本压力十分巨大,希望各个供应商都能够降低供货价格。约翰很认真地记下了客户的反馈,并把客户需求传达给部门的核心团队。
约翰的团队立即着手,寻找降低成本的良策。他们制订了详细的计划,其中包括,建议关闭公司在美国四家工厂中的一家,把欧洲的三家工厂整合为两家等,对任何能够压缩成本的地方都不放过。同时建议增加研发投入,进一
步扩大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技术领先优势。基于以往的经验及团队的研究,该计划看上去是切实可行的。
公司现任财务总监刚来企业不久,看问题的角度也更为广阔。他说:“在我看来,你们的方案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了。如果我们面对的仍然是以前的国内竞争,那么你们的建议无疑是个好办法,至少能在短期内满足客户需
求。但我确切地知道,这些客户中的两家已经开始转向中国供应商,其余那些肯定也会随之而去。客户希望看到的是我们大幅降低成本。关闭美国工厂、整合欧洲工厂虽然能降低成本,但也不过几个百分点而已,这显然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
。”约翰环顾四周,发现他的团队也像他一样茫然。
财务总监又接着说:“我不知道具体该做什么,但我强烈建议你认真
考虑、权衡利弊,把整个生产制造部门搬到中国,或者把我们的技术授权给一家中国供应商,通过代工服务客户。”约翰知道很多企业近年来都在把业务外包到中国,但财务总监的想法还是令他感到错愕。在他看来,这个想法太激
进了。
他对财务总监说:“迈克,这不是我们需要做的事,甚至即使需要我们做,我们也做不到。你肯定知道,我们的差异
化竞争优势在于应用环节,其中包含了很多专有技术及独到经验,这些怎么可能在世界其他地方得以复制呢?”“假定我们把生产搬到中国,我们就不得不关闭在本地的工厂,不仅工会会暴跳如雷,整个部门的士气也会大为挫伤。
我们还怎么在社区中立足呢?经过这些年,我已经和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是学校董事会成员,是少年棒球联合会的教练,如果我们真的把生产搬到中国,关闭本地工厂,我不知道将如何面对我的朋友和邻居们。”“我们提出的建议,是有可能大幅削减我们的成本的,虽然再低也低不过去中国生产,但我们有技术优势。客户至少会为此付一些议价吧。”财务总监回应道:“你可以做所有这些计划要做的事,但很有可能这些还不足以满足客户的要求。我们的确有差异优势,但坦白地说这一点点技术优势,还不足以吸引客户,让他们放弃廉价选择,不惜高价使用我们的产品。此外,我们的客户也希望我们的工厂在他们的工厂附近。如果你不这么做,他们迟早会找到愿意这么做的供应商。”随后,会议室陷入了沉寂。约翰想起了几个星期
前一位客户告诉他的话。当时,他们正在聊成本的话题,客户无意间提到,通过更换原有长期零部件供应商,继而从中国采购,其成本大幅下降。这会不会是一个暗示?话说当时,约翰没有注意,现在想来,是因为他根本不想听。听到迈克的话,他现在觉得,这可能确实是个暗示。
他边思索边眺望窗外,正好看到第一班工人下班的场景。
他看着每个人的面庞,这是他非常熟悉、私交甚好的伙伴们。
他们是世界上最忠诚的员工,其中很多人的孩子和他自己的孩子在同一所学校上学。
P3-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