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图书|白话本史记 上司马迁
  • 正版图书|白话本史记 上司马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图书|白话本史记 上司马迁

人工筛选9成新图书,假一罚十,可开发票。当天14点前订单,都可发出!

17.7 1.4折 128 九品

仅1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司马迁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ISBN9787100116893

出版时间2016-09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28元

货号000190027100116893

上书时间2024-05-19

聚宝盆图书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司马迁编著的《史记(白话本上下)(精)》由《史记》研究界翘楚张大可先生独立翻译,本书最大特色在于体例创:书前设导言,高度概括《史记》精华;本纪、世家、列传、书、表各做体例说明;单篇题解,篇中有结构段意,使白话本《史记》更贴近司马迁的原创,体现了五体结构纪传体的魅力所在,不只是机械的古今语言转换。

作者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人,一说龙门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靠前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认可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张大可,1940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曾任兰州大学历史系教授、甘肃省中青年历史学会会长。1990年调任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中文系副主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室主任。1995年底调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研究所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历史文献学和秦汉三国史的教学与研究,在这两个方面已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个人学术专著8部,主编论著10余种,其中5种论著获全国及省级社科很好图书奖,获国务院专家津贴证书。张大可是我国当代《史记》研究的翘楚,现任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

目录
目 录
上册目录

十二本纪
(卷一至卷十二)
说明………………………………………………………………………… 1
五帝本纪第一……………………………………………………………… 2
夏本纪第二……………………………………………………………… 10
殷本纪第三……………………………………………………………… 18
周本纪第四……………………………………………………………… 25
秦本纪第五……………………………………………………………… 42
秦始皇本纪第六………………………………………………………… 58
项羽本纪第七…………………………………………………………… 83
高祖本纪第八…………………………………………………………… 98
吕太后本纪第九………………………………………………………… 116
孝文本纪第十…………………………………………………………… 124
孝景本纪第十一………………………………………………………… 134
孝武本纪第十二………………………………………………………… 137

十  表
(卷十三至卷二十二)
说明……………………………………………………………………… 151
三代世表第一…………………………………………………………… 151
十二诸侯年表第二……………………………………………………… 153
六国年表第三…………………………………………………………… 155
秦楚之际月表第四……………………………………………………… 156
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第五……………………………………………… 158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159
惠景间侯者年表第七…………………………………………………… 161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 162
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162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十…………………………………………… 163

八  书
(卷二十三至卷三十)
说明……………………………………………………………………… 165
礼书第一………………………………………………………………… 165
乐书第二………………………………………………………………… 171
律书第三………………………………………………………………… 188
历书第四………………………………………………………………… 194
天官书第五……………………………………………………………… 206
封禅书第六……………………………………………………………… 226
河渠书第七……………………………………………………………… 246
平准书第八……………………………………………………………… 250

三十世家
(卷三十一至卷六十)
说明……………………………………………………………………… 263
吴太伯世家第一………………………………………………………… 264
齐太公世家第二………………………………………………………… 273
鲁周公世家第三………………………………………………………… 290
燕召公世家第四………………………………………………………… 303
管蔡世家第五…………………………………………………………… 309
陈杞世家第六…………………………………………………………… 316
卫康叔世家第七………………………………………………………… 322
宋微子世家第八………………………………………………………… 331
晋世家第九……………………………………………………………… 341
楚世家第十……………………………………………………………… 367
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 389
郑世家第十二…………………………………………………………… 398
赵世家第十三…………………………………………………………… 409
魏世家第十四…………………………………………………………… 434
韩世家第十五…………………………………………………………… 446
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451
孔子世家第十七………………………………………………………… 464
陈涉世家第十八………………………………………………………… 481
外戚世家第十九………………………………………………………… 488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498
荆燕世家第二十一……………………………………………………… 500
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503
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 510
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 515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520
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529
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536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543
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550
三王世家第三十………………………………………………………… 555

下册目录

七十列传
(卷六十一至卷一百三十)
说明……………………………………………………………………… 565
伯夷列传第一…………………………………………………………… 567
管晏列传第二…………………………………………………………… 569
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572
司马穰苴列传第四……………………………………………………… 577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579
伍子胥列传第六………………………………………………………… 584
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591
商君列传第八…………………………………………………………… 603
苏秦列传第九…………………………………………………………… 608
张仪列传第十…………………………………………………………… 623
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 637
穰侯列传第十二………………………………………………………… 644
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647
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652
孟尝君列传第十五……………………………………………………… 655
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 662
魏公子列传第十七……………………………………………………… 669
春申君列传第十八……………………………………………………… 674
范雎蔡泽列传第十九…………………………………………………… 680
乐毅列传第二十………………………………………………………… 693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 698
田单列传第二十二……………………………………………………… 705
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 708
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716
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 724
刺客列传第二十六……………………………………………………… 727
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738
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753
张耳陈馀列传第二十九………………………………………………… 757
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 765
黥布列传第三十一……………………………………………………… 768
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774
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786
田儋列传第三十四……………………………………………………… 792
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 795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 804
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 812
傅靳蒯成列传第三十八………………………………………………… 819
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822
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 828
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 832
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838
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 842
田叔列传第四十四……………………………………………………… 847
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852
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 866
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 875
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 883
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888
匈奴列传第五十………………………………………………………… 895
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 911
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 922
南越列传第五十三……………………………………………………… 932
东越列传第五十四……………………………………………………… 937
朝鲜列传第五十五……………………………………………………… 940
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 942
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 946
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 966
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981
汲郑列传第六十………………………………………………………… 984
儒林列传第六十一……………………………………………………… 990
酷吏列传第六十二……………………………………………………… 996
大宛列传第六十三…………………………………………………… 1009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1020
佞幸列传第六十五…………………………………………………… 1025
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1028
日者列传第六十七…………………………………………………… 1037
龟策列传第六十八…………………………………………………… 1042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1061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1071

附录一 报任安书…………………………………………………… 1089
附录二 古籍今译略论……………………………………………… 1094
附录三 史记断限与残缺及续补窜附考辨………………………… 1107
附录四 司马迁年表………………………………………………… 1121

内容摘要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本书由《史记》研究界翘楚张大可先生独立翻译,本书最大特色在于体例创:书前设导言,高度概括《史记》精华;本纪、世家、列传、书、表各做体例说明;单篇题解,篇中有结构段意,使白话本《史记》更贴近司马迁的原创,体现了五体结构纪传体的魅力所在,不只是机械的古今语言转换。

精彩内容
 夏禹名叫文命。禹的父亲叫鲧,鲧的父亲是颛项帝,颛项帝的父亲叫昌意,昌意的父亲是黄帝。夏禹是黄帝的幺孙,颛顼帝的孙子。禹的曾祖父昌意和父亲鲧都没能登上帝位,给别人做臣子。
当尧为帝的时代,洪水滔天,浩浩荡荡,包同山岭,淹没高地,平民百姓不胜忧虑。尧访求能治理洪水的人,四岳群臣都说鲧可以。尧说:“鲧为人违背命令,败毁族类,不可。”四岳说:“同等的人中没有比鲧更好的了,希望您试试他。”这时尧帝听了四岳的意见,任川鲧治理洪水。过了九年,洪水仍旧泛滥不停,没有成功。于是尧帝只好另外找人,得到了舜。舜被任用代行天子的政事,在各地巡察,看到鲧治理洪水没有成绩,就把鲧流放到羽山,直到死去。
天下人都认为舜惩罚得很对。这时舜推荐鲧的儿子禹,叫他继续完成鲧治水的事业。
(以上为第一段,写禹的先世及父鲧治水。)尧逝世后,舜帝问四岳说:“有谁能成就光大尧的事业,可叫他担任官职呢?”四岳都说:“伯禹担任司空,可以成就光大尧的事业。”舜说:“啊,是这样啊!”命令禹说:“你平治水土,努力办好这件事吧!”禹跪地叩头,推让给契、后稷、皋陶。舜说:“你快去上任办事吧!”禹为人敏捷勤快,其德不违天地,仁慈可亲,说话讲信用,声音和悦,行为规矩,办事先衡量轻重而后行动,稳重端庄,勤苦不倦,是百官典范。
禹于是与益、后稷遵从舜帝的命令,指挥诸侯、
百官和民众来治理土地。穿山越岭,立下木桩做标志,探明高山大川的情况。禹因其父鲧治水失败受到惩罚而感到悲伤,就苦思冥想,辛勤劳作,在外面奔波十三年,路过家门口都不敢进去探看。他节衣缩食,孝敬鬼神,居于陋室,尽心尽力,节省财力,用于治水。外出陆行乘车,水行乘船,在泥泞地里来往坐橇,穿着登山鞋翻山越岭。他常常左拿准绳右挎规矩,顺从四时的变化而治水,带着测量仪器,来开辟九州的土地,疏通了九条河流,修治了几个湖泊,丈量了九座大山。他命令益发给民众稻种,可以在低湿的地方种植。命令后稷给民众难得的五谷,粮食匮乏的地方,就从有余粮的地方调剂供给,使各诸侯大体均衡。禹又巡行,根据各地所适宜生产的物品来规定贡赋,还考虑到各地水陆运输的便利。
禹的治水行动是从冀州开始的。冀州由壶口开始治理,再到梁山和岐山。已经平治太原,一直到达岳阳山。治理怀地平原的工程完成后,又疏通治理了流
入黄河的漳水。这里的土壤是白色的盐碱地,赋税在九等中是第一等,其中错杂有第二等,田在九等中属第五等。常水、卫水疏通了,形成一片可以耕作的大平原。东夷民族的贡品是皮衣,进贡路线从渤海绕过西边的碣石山,进入黄河。
济水、黄河之间的地区是兖州。黄河下游的九条河道已经疏通了。雷夏已经成为一个湖泊,雍水、沮水合流人湖,土地已经可以种桑养蚕,民众可以离开
山丘在平原生活。此地的土质黑而肥沃,水草茂盛,树林高大。田属第六等,税赋也相当。经过十三年的治理,洪水才平息,赋税恢复正常,和其他州相同。
这里的贡品是漆和蚕丝,以及用竹筐盛着的纺织品。
贡赋经由济水和漯水运进黄河。
大海和泰山之间的地区是青州。埚夷已经平治,疏通潍水、淄水各有其河道。这里的土色白而肥沃,海滨地域宽广咸卤。那里的土地多含盐碱,土地属第i等,赋税为第四等。贡品是盐和细葛布,夹杂着各种海产,泰山各地出产的丝麻、铅、松木、怪石。夷人居住的莱地可以放牧,出产用竹筐包装的柞蚕丝。
贡品由汶水船运,通向济水。
大海、泰山和淮水之间的地区是徐州。淮水、沂
水治理完毕,蒙山和羽山都可以种植了。水蓄聚在大野泽,东原地区的土地整治平整。这里的土质属红色肥沃的黏土,草木逐渐丛生,田属第二等,赋税为第五等,贡品是供天子祭天用的五色土,羽山山谷中的美丽的野鸡,峄山山坡上生长的独生桐术,泗水河边出产的石磬,淮夷水滨的珠蚌和鱼,还有用竹筐装的黑色丝绸。贡品从淮河、泗水上船,运往黄河。
淮河和大海之间的地区是扬州。彭蠡泽已经蓄满了水,候鸟在此聚居。三江已经流入大海,震泽保持
平静。箭竹已经插种生长。这里的草木茂盛,树木都很高大,土地是湿润的泥土。田是第几等,赋税是第六等与第七等混杂。贡赋有金、银、铜三种金属,瑶、琨,箭竹以及象牙、皮革、鸟羽和旄午尾;海岛上的夷族穿麻织衣服,装贡品的筐子用锦帛和贝壳装饰。扬州上贡橘子和柚子。沿长江大海到达淮水和泗水。
从荆山到衡山之南的地域是荆州。长江汉水流向大海。九江分布其中,沱江和涔江已经各有河道,云土泽、梦泽得以修治。这里的土质是潮湿的泥土。
P11-12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