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社会(彼得·德鲁克全集)
  • 新社会(彼得·德鲁克全集)
  • 新社会(彼得·德鲁克全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社会(彼得·德鲁克全集)

9787111601012

61.53 全新

库存99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余璐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ISBN9787111601012

出版时间2018-12

装帧平装

货号689309305821

上书时间2023-08-16

橙微书屋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商品名称:新社会(彼得·德鲁克全集)开本:16开 作者:(美)彼得·德鲁克|译者:石晓军//覃筱页数:定价:99出版时间:2019-01-01ISBN号:9787111601012 印刷时间:2019-01-01出版社:机械工业版次:1商品类型:图书印次:1 作者简介:\
 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1909年—2005年),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与“管理大师中的大师”。德鲁克以他建立于广泛实践基础之上的30余部著作,奠定了其现代管理学开创者的地位。他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近30篇文章,本书收录的《自我管理》是《哈佛商业评论》创刊以来重印次数 多的文章之一。...... 内容提要:本书能够使人们理解工业社会的本质、工业社会的内在结构和运行机理以及工业社会的基本单元——企业及其管理的全貌,提出了工业社会秩序问题:经济冲突、管理层与工会、工厂社区、管理职能问题的四个剖析,还提出了工业秩序的四个基本原理:消灭贫困、联邦制管理组织、工厂社区的自治性、作为公民的工会,认为真正能够解决就业与收入保障问题的是微观的经济主体——企业,而不是 。
    ...... 目录:出版说明
 序一(邵明路)
 序二(赵曙明)
 序三(珍妮·达罗克)
译者序
1993年版序
1962年版序
引言 工业时代的革命 / 1
 部分 工业企业
第1章 新社会秩序 / 23
第2章 现代社会中的企业 / 32
第3章 对企业的剖析 / 45
第4章 “避免亏损”法则 / 61
第5章  高产出法则 / 74
第6章 盈利性和业绩 / 79
第二部分 工业秩序问题剖析之一:经济冲突
第7章 真正的问题在于工资的冲突 / 89
第8章 工人对产量提高的抵制 / 97
第9章 工人对盈利的敌视 / 104
第三部分 工业秩序问题剖析之二:管理层与工会
 0章 管理层是否能够成为合法的治理机构 / 117
 1章 工会组织能否长久存在 / 124
 2章 工会需求与共同福利 / 133
 3章 工会 的困境 / 149
 4章 企业员工分化的忠心 / 167
第四部分 工业秩序问题剖析之三:工厂社区
 5章 个人对于地位和职责的要求 / 175
 6章 需要“管理者态度” / 182
 7章 工作中的人 / 194
 8章 真的缺乏机会吗 / 210
 9章 沟通缺口 / 218
第20章 “投币机论”与“萧条休克症” / 224
第五部分 工业秩序问题剖析之四:管理职能问题
第21章 管理工作的三重性 / 233
第22章 管理者为什么不履行自己的职责 / 244
第23章 未来的管理者从哪里来 / 251
第24章 规模大是良好管理的障碍吗 / 256
第六部分 工业秩序原理之一:消灭贫困
第25章 劳动力作为资本性资源 / 261
第26章 可预见收入与就业 / 264
第27章 利润中的工人利益 / 278
第28章 失业的威胁 / 287
第七部分 工业秩序原理之二:联邦制管理组织
第29章 “组织学就是研究人的学问” / 299
第30章 分权制与联邦制 / 304
第31章 竞争性市场对管理来说是必要的吗 / 315
第八部分 工业秩序原理之三:工厂社区的自治性
第32章 社区的治理与企业的管理 / 321
第33章 管理层必须真正管理 / 329
第34章 工人及其社区自治机构 / 339
第35章 工厂社区自治机构与工会 / 349
第九部分 工业秩序原理之四:作为公民的工会
第36章 理性工资政策 / 361
第37章 工会能在多大程度上控制民众 / 369
第38章 罢工何时会变得不堪忍受 / 377
结论 一个自由的工业社会 / 381
1962年版后记 / 397...... 精 彩 页: 第1章 新社会秩序\
 1928年, 次世界大战以后 繁荣的时期,\
亨利·福特正式宣布大规模生产新纪元的到来,他\
的一篇文章的题目“机器,新的救世主”代表了他\
的思想。列宁同样将技术视为“福特主义”的关键\
组成。列宁是20世纪初期福特 的崇拜者之一,\
他提出的口号, 就是“社会主义加电气化\
”, 表明他对这个新原则,也是他急需采用的\
新原理,持有一种 的技术化的观点。
     早期探索时期的这种天真的乐观主义早已随风\
飘逝了,1929年的经济崩溃标志着它的寿终正寝。
    即使是那些大规模生产的反对者和批评者,自1929\
年以后他们一直占着上风,也是以一种机械的原则\
看待大规模生产的本质。奥尔德斯·赫胥黎在《美\
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一书中认为,技术\
是罪魁祸首。这本书出版于经济大萧条的 谷时\
期,表达了对先前雄心壮志的失望。同样,在卡雷\
尔·恰佩克的《罗索姆的 机器人》(R.U.R.)\
的科幻戏剧中,技术也是罪魁祸首,这个戏剧还发\
明了“机器人”(robot)一词。在查理·卓别林的\
电影《摩登时代》(Our Times)中,技术也被描写\
成人类社会的敌人。无论亨利·福特的“机器,新\
的救世主”和查理·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在看待\
技术对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影响方面是多么迥乎不同\
,其实它们的本质都是相近的,它们都是以技术的\
视角看待新的工业化革命。将工业革命的原则视为\
一种新的技术、一种新的机器或一种新的使用机器\
的方法,一种新的组织非生命的、物质性力量的方\
法。人们过去讨论得 多的关键议题就是“人服从\
于机器”。
     但是,如果我们切实地分析一下这个所谓的“\
新技术”,我们会发现它根本就不是什么“技术”\
,也不是组织物质力量的方式,而是一种社会秩序\
的基本原则。对福特的丁作而言,这一点是毫无疑\
问的。事实上,他没有做出任何新的机械发明或发\
现,他所使用的所有机械都是已有的,为人们所熟\
悉的。只有他关于如何组织人进行工作的概念是全\
新的。
     大规模生产革命的本质是人类社会秩序巨变的\
一个高峰,它代表着自200多年前工业革命以来人类\
社会秩序巨变的 。在大规模生产革命中,工业\
主义的基本原则已 成熟。此外,通过大规模生\
产革命的扩散,这些原理变成了放之四海皆准的一\
般原理,它渗透到全世界的每个角落,并为人们广\
为接纳。200年前起源于技术的工业革命,在大规模\
生产革命中已孕育成一种社会形态。大规模生产原\
理不仅包含着消融前工业社会的传统秩序的神奇元\
素,它还包含着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原理。
     专业化与一体化\
 大规模生产的本质体现在两个重要的概念上:\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