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国藩孟子心得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曾国藩孟子心得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图书都是8-9成新,少量笔记,不影响阅读使用!光盘、学习卡、附件等默认不带,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7.4 2.5折 29.8 九品

仅1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时代华语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2

装帧其他

货号9787507529425

上书时间2024-04-12

涛闻天下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时代华语
  •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12
  • ISBN 9787507529425
  • 定价 29.8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纸张 其他
【内容简介】
《曾国藩孟子心得》内容简介:曾国藩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承前启后,卓为有清一代理学大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而得善终。他精研《孟子》。养浩然正气而心怀天下,突破理学空谈义理性命的窠臼,以孟子学说修身致用、经世济国。在《曾国藩孟子心得》中,曾国藩把《孟子》原本没有逻辑联系的章节分门别类,归于七个主旨,条理畅达、秩序井然,为曾国藩善读古书之明证,也是今世有心读《孟子》并以实践应用为目的的读者的首选读物。
【目录】
《曾国藩孟子心得》  前言  例言  壹  人性本善卷  贰  孝弟之道卷  叁  义利之辨卷  肆  王霸之辨卷  伍  治道之要卷  陆  尚论古人卷  柒  为学要领卷  附录    曾国藩原序    朱子《语类》五则    朱子《文集》一则    真西山《文集》一则    朱竹姹《经义考》一则    王白田《朱子年谱》一则《二十二堂国学课》  自序  第一讲  国学与“国学热”    一  文化、学术、国学    二  什么是国学    三  国学是怎么形成的    四  国学有哪些特点    五  国学有什么用途    六  关于“国学热”议论的一系列疑惑    七  国学不能归结为王权  第二讲  儒学不是“游魂”    一  儒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  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  第三讲  儒学精神与当代社会    一  国学的批判    二  忠孝的辨正    三  义利观与市场经济    四  和而不同与世界动乱    五  仁民爱物与保护环境  第四讲  对“孔子热”的冷思考    一  怎么看孔子    二  儒家重要遗址与孔子标准像    三  如何看待影屏《孔子》  第五讲  儒家之外    一  道家    二  墨家    三  法家    四  阴阳家    五  医家    六  商家    七  轻重家    八  兵家    九  名家    十  农家  第六讲  天与人    一  天人之际    二  天人合一    三  人定胜天  第七讲  古今之变    一  食足知礼,先富后教    二  损益因革,变古易常    三  势非圣意,理在民心  第八讲  是与非    一  墨家的三表说    二  庄子的是非观    三  韩非的参验论    四  《淮南鸿烈》是非无定论    五  王充的效验论    六  当代的是非观  第九讲  真与假    一  真理问题    二  实践检验问题    三  唯实求真    四  求真难在何处    五  贤才难得  第十讲  知与行    一  欲速则不达    二  小利不能贪    三  起点要低    四  怀大义,识大体    五  志当存高远    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十一讲  人性善与恶    一  孟子的性善论    二  荀子的性恶论    三  性论的融合与批判    四  性三品说    五  性二元论  第十二讲  仁者爱人    一  从爱亲到爱人    二  从爱人到仁政    三  从仁政到绥远  第十三讲  义利之辨    一  义利的本义    二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三  功贤于耕织    四  义者宜也  第十四讲  人要有正气    一  富贵不能淫    二  贫贱不能移    三  威武不能屈  第十五讲  和与同    一  “和”与“同”    二  人际关系    三  国际关系    四  人与自然    五  和谐与竞争    六  “优胜劣汰”与“和而不同”  第十六讲  治与乱    一  治国之道,唯力不足    二  乱世无义,争于气力    三  秦亡教训,历史总结    四  正义必胜与“胜者为王”    五  余论  第十七讲  民本与任贤    一  以民为本    二  任贤之力  第十八讲  王道与霸道    一  “大德”与“小惠”    二  以德治国    三  以德服人  第十九讲  大同理想    一  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    二  聚和堂试验    三  康有为的《大同书》  第二十讲  当代儒学与中国政治    一  儒学不是一阵风    二  儒学就像一江水    三  儒学滋润政治神经  第二十一讲  中国传统科学    一  科学是什么    二  中国有没有科学    三  中学数理化课本上为什么没有中国人的名字    四  医学、西医与中医  第二十二讲  中国的四大刨新    一  物质文明的创新    二  文明制度的创新    三  理论的创新    四  科技的创新《钱文忠解读弟子规》  前言  第一讲  规矩的作用  第二讲  入则孝之一  第三讲  入则孝之二  第四讲  入则孝之三  第五讲  入则孝之四  第六讲  弟之一  第七讲  弟之二  第八讲  谨之一  第九讲  谨之二  第十讲  谨之三  第十一讲  谨之四  第十二讲  信之一  第十三讲  信之二  第十四讲  信之三  第十五讲  信之四  第十六讲  信之五  第十七讲  泛爱众之一  第十八讲  泛爱众之二  第十九讲  泛爱众之三  第二十讲  亲仁  第二十一讲  余力学文之一  第二十二讲  余力学文之二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