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析子
  • 邓析子
  • 邓析子
  • 邓析子
  • 邓析子
  • 邓析子
  • 邓析子
  • 邓析子
  • 邓析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邓析子

《邓析子》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而转辞篇主要强调“缘身而责名,缘名而责形,缘形而责实,臣惧其重诛之至,于是不敢行其私矣”,也就是君王对官员的控制。

1200 九品

仅1件

内蒙古包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邓析

出版社中华书局

年代民国25年 (1936)

装帧线装

货号87

上书时间2023-10-18

信史缘的书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保存很好,外观无破损残缺,书内文字内容完整,页面无黏连,不影响品读,不可多得的收藏佳品。
商品描述
邓析(?~公元前501),又名邓析之,春秋末年郑国思想家和革新家。子产执政时,任郑国大夫。从现有史料看,他是坚决反对“礼治”的先行者,“不法先王,不是礼义”。他不满子产所铸刑书,自己编了一部《竹刑》。晋人杜预在注《左传》时说,邓析“欲改郑所铸旧制,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书之于竹简,故言竹刑”。邓析提出“事断于法”的主张,意即必须以法作为判断人们言行是非的标准,这正是后来法家反对“礼治”、主张“法治”的要求。邓析还曾私家招收门徒,传授法律知识和诉讼方法,当时向他“学讼者不可胜数”。这也是中国法制史上的创举。邓析又以擅长辩论著称:“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词”,并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在他的倡导和鼓动下,当时郑国曾兴起一股革新浪潮,给新、老贵族的统治造成严重威胁,以至“郑国大乱,民口欢哗”,最后出现了“郑驷歂杀邓析,而用其竹刑”的结局。驷歂是继子产、子大叔之后的郑国执政者,他杀了邓析,却不得不继续沿用《竹刑》。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保存很好,外观无破损残缺,书内文字内容完整,页面无黏连,不影响品读,不可多得的收藏佳品。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