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一罚四】洪堡传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可开发票,24小时内发货。
¥
15.9
5.7折
¥
28
全新
仅1件
作者(德)佛兰茨-米夏埃尔·康拉德|译者:赵劲//张富馨
出版社同济大学
ISBN9787560869117
出版时间2017-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28元
货号3911976
上书时间2025-01-0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佛兰茨-米夏埃尔·康拉德著的《洪堡传》侧重紧密结合原著、选取范例、突出重心。最后还要注意,本书宗旨并非重述洪堡的生平。传记类信息只有在有助于理解其作品时才会出现。本书有多个主题,如果一定要概括在“教育”这一关键词之下,需要说明一点:洪堡所使用的“教育”概念比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教育”更为宽泛,且具有不确定性。洪堡认为无法给“教育”一个简明的定义。它是一个具有诠释学特征的概念,是一个关键词,是洪堡毕生所思考的关于现代社会人类生存问题的解码。
目录
前言 为什么要写洪堡
第一章 一位年轻的贵族
第二章 在国家层面的尝试
关于国家和宗教
宪法问题
对国家权限的反思
洪堡早期的政治思想:结语
第三章 希腊人永远无与伦比
对古典文化的研究
和席勒在耶拿
赫尔曼与窦绿苔
西班牙之旅
罗马
第四章 不完整的教育理论
有关教育概念的前言
不完整的教育理论
对洪堡教育思想的评论
第五章 学校和学校改革
普鲁士危机和重生
教育管理部门的建立
学校改革的原则
小学
中学
考试
成功还是失败?
第六章 柏林大学的建立
1800年前后德国大学的状况
普鲁士的大学计划
柏林大学的建立
洪堡的大学思想
洪堡的大学:现实
辞去职务
第七章 外交、立宪政治和公民的自由权
联邦国家还是国家联盟:洪堡关于德意志问题的思考
寻求欧洲秩序和德意志同盟
插曲
普鲁士的宪法政治家
结论
第八章 语言世界观
语言的起源
语言和思维
语言与思维的社会性
语言比较之路
语言世界观
第九章 洪堡与后世
前言
洪堡著作的出版史
19世纪和20世纪的洪堡
洪堡在当代
语言学解读
附录 洪堡生平大事记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德汉关键词对照
内容摘要
19世纪的巨擘中,很少有人像威廉·冯·洪堡一
样,至今仍然广为人知。
洪堡是一位学者,一度身为教育政治家、外交家和普鲁士的大臣。洪堡为何享有盛名?“教育”一词为我们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线索。在人类教育的问题上,洪堡推动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激励人们对其进行深刻的反思。因此,每当涉及教育,每当人们关注教育事业中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时,就会想起洪堡这个名字,想起他为教育事业所作出的贡献。这种情况的出现绝非偶然,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应该不会改变。只要我们的中小学和大学仍然是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人们就不会停止谈论洪堡。
佛兰茨-米夏埃尔·康拉德著的《洪堡传》一书,简明扼要把洪堡一生的时间线索与其在各个领域的贡献和成就这另一条线索交织在一起,既介绍了洪堡在各个领域的学术思想,又介绍了这些学术思想可能的成因背景,使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可以对洪堡这位历史巨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精彩内容
洪堡的上述思考,源于革命的法兰西经过长时间酝酿后、计划在1791年夏季正式公布的宪法。根据新宪法,法国将成为国王权力受到严格制约的君主立宪政体。这部宪法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权利——这是1789年大革命的主要成就。它以人民独立自主的原则为基础,计划按照监督原则进行人民代表的选举。人民代表除了有立法权,还有行政权,具体来讲是监督由六位大臣组成的政府及其工作。这样,法兰西就拥有了一部现代的、远远超越其时代的宪法,按照洪堡的评判,也拥有了一部“完全按照理性的原则进行系统设计的国家宪法”(《威廉·冯·洪堡》,第1卷,第36页)。然而,在宪法的批判者眼中,问题正在于此:这样的一部宪法值得赞同吗?还有,这样一部按照纯哲学准则撰写的一一正如洪堡所言,(《威廉·冯·洪堡》,第1卷,第34页)一部“按照计划”制定的宪法——尽管看上去足够理性,但是能够持久吗?
波尔克(Burke)认为,政治局势只有顺应历史发展才会有合法性和持久性,这给了上述问题一个可能的答案。相反,从理论出发对一个社会进行理性规划,则遭到了波尔克的坚决反对,因为他认为,这种尝试必定会陷入混乱与暴力之中(就好像波尔克早就预见了法国大革命会突变成恐怖与暴力!)。历史的进程并非偶然,因此不能任意操控,历史的进程更多体现了天意,而人类决不能违背天意。在这个意义上,波尔克认为,他的家乡英国经过几个世纪发展起来的宪法机构具有表率作用。在英国,波尔克起初是一
名自由主义者,后来倾向于保守党,也曾数十年担任英国下院议员。其实,波尔克并不拒绝变革。但他认为,如果改革不可避免,那就应该谨慎地一步一步进行,在现有的基础上小心地逐步发展,决不可以冒进。
如果波尔克和他的德文译者根茨,想要用《反思》来调动公众反对革命的话,他们做到了。尤其是在德国,革命反对者组成了广泛的战线,明确反对革命所标榜的抽象原则。洪堡也认同了这一批评,由此站到了波尔克(而不是他1788的交谈伙伴乔治·弗斯特)那一边,尽管当时他还没读过波尔克的文章。
如果从人类学的角度看待法国大革命,洪堡和波尔克持有相同的观点。人具有历史的本性,波尔克认为法国大革命是反人性的暴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洪堡也坚信,只有有机地从固有发展而来的事物才能被接受、才能够持久。这也同样适用于用以规范人们共同生活的宪法。“理性也许有能力运用现有的材料进行构造,却没有创新的力量。这种力量,安置于事物的本质,并创造事物,真正明智的理性激发它发挥作用,并试图去驾驭它。它低调地静默着。国家宪法,不能像幼芽嫁接到树上一样,将自己强加于人。如
果没有时间和自然的前提条件,就好像将花系在绳子上。第一天正午的阳光就会令其枯萎。”(《威廉·冯·洪堡》,第1卷,第36页)洪堡论宪法一文并不意味着他成了毫不妥协的革命反对者,这一点体现在他对革命的积极论述上。他想要做的是,建立一个既受到理性操控又源于历史的人类共同生活的秩序。他的论文就是要传递这一思想。
P22-2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