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一罚四】读史十记(上下)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可开发票,24小时内发货。
¥
32.4
4.6折
¥
69.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冯政
出版社当代世界
ISBN9787509011362
出版时间2017-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9.8元
货号3756164
上书时间2025-01-0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旷古悠久,历经多次演变和朝代更迭,自黄帝王朝的姬轩辕时期算起,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读史十记(上下)》为作者冯政对中国历史的解读和感悟,从古典时期、佛教时期、新儒学时期到东西方文明碰撞期,内容丰富而全面,是一部涉及面广、通俗易懂的中国简史,也是一部具有传世意义的历史读物。
作者简介
冯政,毕业于新疆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高级记者、副总编辑。
在党政媒体从事新闻工作28年,采写新闻及文化类稿件数百万字;出版专著《走近关罗》《长河逆影》《月冷繁华》《超越新闻记者》《历史的背影》等。
目录
上卷
思想影响的历史——行者跋涉山水,智者俯瞰历史
星光烛照下的探寻:什么是历史?
东西文明的异同,古今历史的启迪
返景人深林:对中国历史思想的反思
摆脱历史困境的近现代化的求索
文明在神性、人性、理性之间的抉择——追溯“中华礼仪之邦”
文明追求的误区:人类起源于中国?
以文明的演进,擘分历史的脉络
中华文明前传:在淳朴、愚昧、野蛮、启蒙交织中前行
文明开篇:我有嘉禾,绥之靖之
文韬武略论高下:谁是八百年周朝奠基人?
周公:仁义智勇信集于一身的历史伟人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礼仪之邦”的诞生
从礼仪之邦到天朝大国:东方文明光环下的周人
一个家族的光荣与梦想——大秦帝国之殇
大秦帝国,一个威震世界的“中国”代名词
秦赢:西陲勇士,为了家族的荣耀而战
西来秦人,曾经拥有一个淳雅文明的国度
精彩春秋:雄才大略秦穆公,千古第一“隆中对”
大国崛起:从“秦晋之好”到“遂霸西戎”的善恶交锋
大秦帝国命运纪实:雄起缘商鞅,成败赖李斯
法胜于儒,秦国后来居上的制胜之道
绝仁弃义,武装到牙齿:“虎狼之国”是这样炼成的
帝国哀歌:盛极而亡,叹英雄不再,社稷何安?
一个民族、国家的道路选择——千古汉风说到今
威加海内,汉声远扬:四百年读懂中国历史
大汉帝国气象的生成:英雄逐鹿天下,仁者长安社稷
抑百家而定一尊:汉家“大一统”思想的确立
武帝一生足风流,倜傥不乱汉宫闱
千古一帝:汉武帝,中国封建帝王的缩影
汉武帝的奸雄一面:驾驭酷吏,驱策鹰犬治天下
“汉家制度”设计的缺陷:专制有余,法制不足
帝国反击战:匈奴不灭,何以家为?
人类文明天穹下的理性之光——中国创造:科举制的诞生
古今多少事,“人才”话不休
士之所生,用之可以尊中华
铅刀贵一割,梦想奈何骋良图
学而优则仕:中华政治文明的最初尝试
科举制:冲破三百年历史阴霾,再现中华文明之光
再造科举:文明之光的普照与延续
古代历史,巅峰时代——永远的大唐
上篇:读半部唐史,可知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之兴衰
唐太宗:英雄开创历史,文治千古标高
武则天:千古唯一女皇,破除大唐王朝历史瓶颈
唐玄宗: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下篇:大唐帝国的遗产:巅峰时代的东方文明
大唐王朝气象:龙衔宝盖承朝日,凤翥天香满皇州
大唐帝国的精神气度:襟怀舒旷达,报国取龙庭
曾经的文明辉煌:寻求真理,哪怕远在中国
下卷
在那世人向往、惋惜的时代——风雅两宋:古代社会,生态极致
两宋王朝,三百年历史咏叹调
赵宋开局:英雄气短,王朝气长
大宋王朝之转捩点:有心的战争,无奈的和平
文治千载独步,造就大宋锦绣人文、绚美山河
风雅无边:黄金时代的宋人
百代文宗之欧公朋党雄辩之高论
文明的沦落:从朋党之争到吏治崩坏
王安石变法:中国发展之路的第三次探索
新儒学:从精神到思想对中国发展之路的再探索
岳飞的精神遗产:正气炳人寰,精忠铸就“民族魂”
中华百年沉浮,宋元历史赓续——穹庐笼罩下的文明熹光
征服随风云飘散,史诗与文明长存
蒙元帝国变奏曲:从济济多士到暴敛天下
草原穹庐笼罩下的文明生态
长城拱卫下的历史围城——大明王朝:文明的危机
精神扭曲下的光明与黑暗之角逐
大明王朝:从民族到国家、个人,一部被扭曲的历史
历史的遗憾:缺少政治智慧的政治残酷
人性的缺失,唐宋文明之光的黯淡
大明王朝的舞台:这片土地,这片土地上的人
郑和下西洋:告别海洋前的挽歌
东方文明的凤凰涅檠——紫禁晚照大清帝国
夕阳落照下的末世长歌
康熙:世间凡人,何以炼成伟大帝王
康熙帝之缺憾:“内圣外王”的完结,中华文明的停滞
在圆明园废墟上的祈祷
曾国藩:传统文人的完美与悲哀
左宗棠:中流砥柱的卫国者
中华传统文明的魅力与复活
后记
内容摘要
冯政著的《读史十记(上下)》介绍:中国文明从古代到近代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是古典时期(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2世纪),中国诞生了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是中国本土思想的产生时期,中国文明有了基本的观念和制度;第二时期是佛教时期(公元3世纪至公元10世纪),以佛教为主体,佛教与中国本土其他思想处于相互对抗及调适时期;第三时期是新儒学时期(公元11世纪至公元19世纪),中国文明主要发生在新儒学和佛教之间,而新儒学在社会与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新儒学成功地把佛教中国化,使之成为中国文明的一部分;第四阶段是近代东西方时期(公元20世纪),中国文明发生在新儒学与西方文明之间,随着西方文明的进入,东西方文明在发生相互碰撞的同时又相互融合。
精彩内容
星光烛照下的探寻:什么是历史?
又是一个日落前的黄昏。
在我位于上海浦东的斗室书斋窗前,是层层叠叠、如屏如障的“城市凝固森林”,虽然不乏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杨浦大桥之类高耸云天的建筑映耀于目,看久了,则难称崇宏壮丽、风景如
画,而是无边积木城池、唯见一叶障目的困顿感。
对于熟读诗书辞赋且又襟怀“名山事业”情结的人来说,久居红尘闹市,其实是一种悲哀。
古人云:幽者托情于山,智者寄情于水。君不见
,此处虽与长江、大海毗邻,却既不见滚滚长江以叹东流逝水,亦不复见浩淼烟波以观沧海桑田,而西北南三面纵横绵延的重峦叠嶂、丹霞丘壑,则在百里千里之外。
所幸,林立楼宇遮不住远处的蔚蓝天穹,有镶嵌夕阳金晖、驾驭轻风勃勃游走的云朵在传递着自由的思想。这是思想的起伏、灵动的思考。
大隐朝市,本无车马之喧;不出户庭,坐得云霄之致——所以淡泊明志,静心于思。思想,因思考而成熟。
一花一世界。人因思考、思想而演绎不同人生。
中国先秦时代,是一个产生思想巨人的黄金年代。历数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在尽广大而致精微的同时,犹不忘反躬自省、自知,遂能屹立百代而未见其朽。
由此,后人得知圣人孔子如是说:“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此为圣人自我总结的人生。从此,圣人以自己的思想俯视着身后。
圣人,人类的缩影。自有人类,便有历史——在物质和精神组成的世界里,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
学习;在学习中,都离不开人类最古老的一门学科——历史。
文学冢说:我们从历史中走来。
哲学家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社会学家说: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
历史学家自豪地概括为:我们只知道一门学问,就是历史。
大干世界,芸芸众生,行者跋涉山水,而智者俯瞰历史。历史,不侄是人类进化历程的记录,还是人类智慧创造的结晶,遂成为人类生生不息的学习之源,进而成为一代又一代人走向未来的精神之源、动力之源。
既然历史是如此重要,可以想见,在我们从幼儿启蒙的成长过程中,被人为地灌输了多少堂而皇之名日‘‘科学’’的历史常识、思想与史学体系。只是,诚如圣人孔子所言,人生不逾四十,难称不惑。当人生因岁月而成长,思想因思考而成熟,蓦然回首,却察觉现实中的芸芸众生、业界精英对所谓的“历史”往往如雾里看花,难以辨识其兰台信史、稗官野史,难以参透其偶然现象、必然规律,自然或不自然地溺于浊流而逐其波,迷于俗念而扬其尘。
犹记20世纪30年代,一代史学大家钱穆借其《国史大纲》引出振聋发聩之论:若一民族文化之评价,与其历史之悠久博大成正比,则我华夏文化,与并世固当首屈一指。然中国最
近,乃为其国民最缺乏国史知识之国家。
对本民族历史认知的浅薄、缺失,带给国人的何啻是前进路途上的阵痛、迷惘!
亦由此,中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史学大师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千古思辨,更触发了我对本以为谙熟的历史的反思。
因为工作缘故,多年来,我频繁往返于北京、上海这两座中国特大城市。某次,在京沪线和谐号列车上,轮轨锵锵,长坐无眠。窗外,夜幕沉沉,星斗阑干,风驰电掣的北上之行仿佛天地杳渺的时间之旅。
时空回旋,从宇宙深处悠然飘来一枚枚闪射着历史影像的流星,引燃了我内心灵感与思想并炽的焰火——P4-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