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可开发票,24小时内发货。
¥ 36.2 7.0折 ¥ 52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徐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74399
出版时间2021-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2元
货号31323316
上书时间2025-01-05
序 言 全球城市与文化软实力
吸引力是魅力,创造力是动力,竞争力是实力。只有通过城市文化吸引力、创造力的两轮驱动,终才能实现城市文化竞争力的综合实力飞跃。对于全球城市文化软实力的评价应跨越西方中心主义的局限,基于东方视角,包容全球化的城市文化发展形态,避免对后发城市的文化发展状态进行强制性衡量,同时也平衡地区文化的特殊性价值,形成一个包容、开放的全球文化评价体系。
一、文化是国际大都市建设的关键软实力
城市不仅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而且是人类的栖息地和居住所,同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21世纪的城市既是带动地区发展的核心集结点,同时也是对接世界市场的重要枢纽。在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由经济硬实力的竞争转向文化软实力竞争的趋势日益凸显。约瑟夫认为
“软力量是一种能够影响他人喜好的能力”。[ [美]约瑟夫·S.奈:《软力量》,钱程、吴晓辉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城市的文化软实力不仅成为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关键性因素,而且成为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从一定意义上讲,未来的城市发展就是以文化论输赢,城市文化软实力终必将转化为城市强大的综合实力和现实的竞争力。[ 牛继舜:《世界城市文化力量》,经济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53页。]根据全球城市发展的状况,当城市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程度基本持平时,城市的文化软实力通常更有可能成为竞争潜力、发展价值的要素。从城市进化的层面而言,文化既是经济和政治发展的精神投影,也是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引擎驱动。在文化软实力成为全球城市竞争重要砝码的背景下,基于文化视角的全球城市评价也成为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建构一种可操作、有前瞻性的国际文化大都市评价体系既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对于城市的全球化发展而言,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价值。
二、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需要一个客观的评估体系作为参照
在以往的城市发展评价体系中,经济元素可以通过普遍性的统计予以全球测量,但文化方面的统计却往往局限于一些具体的文化设施统计,而对于人在这些物理空间的活动了解甚少。城市之所以伟大,重要原因在于城市被看作人民的集合。我们认为,城市文化评价的核心在于人,不仅是这些固定在城市中的文化有形物,更重要的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如何活动、交流和传播。本书通过搜集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各种统计标准,找出定义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关键指标,并在“中国话语”体系下兼顾新媒体发展趋势,对各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综合得出国际文化大都市指标体系。通过评估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建设现状和分析世界文化名城的竞争态势,有利于中国在未来城市发展中明确目标,找准差距,有针对性地开展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建设。同时,其他国际文化大都市的优势发展模式也能够成为中国城市建设的客观参照和标杆。
三、目前的相关评价体系存在适用性短板
21世纪以来,对于世界城市发展的探索,对城市的文化评价研究莫衷一是。众多相关评价体系的差异原因主要在于对文化定义的不同,以及对国际文化大都市概念认知的差异。相关评价框架的视角主要有:
二是以模块化视角为导向的文化评价指标体系。国际知识产权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及欧美国家等在设定文化考察指标体系时,倾向于以产业分类、产业发展的阶段性对文化要素进行归纳,以维护文化战略设计的延续性。美国国家普查局主要从艺术、休闲与旅游三大领域的艺术活动,消费支出,企业、收入、雇员及薪金,娱乐、休闲活动,旅游观光等五个一级指标进行数据统计。《法国文化统计年鉴》的文化统计内容涉及考古、档案馆、博物馆、文化遗产与建筑、剧院和表演、电影、版权等21个模块。
整体而言,对于文化发展的评价体系众多,但评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适用性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首先,文化定义内涵的包容性不足,影响力较大的《世界城市文化报告》仅对选取的单个城市文化建设现状进行勾勒,所有城市未采用统一的统计口径,所以无法进行排名评估。其次,主观数据和客观数据的界定标准不统一,指标边界的模糊性导致实际数据统计中底层数据不清晰。第三,指标设计前瞻性研究不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等指标在现有的统计评价中缺失,作为媒介文化和城市经济的重要推手,互联网要素显然是城市竞争力、影响力的重要构成。后,部分指标的东西方差异较大,如米其林星级餐厅等,欧美国家的适用指标在亚洲城市不具备可比性。
由于城市社会发展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性,进行科学的城市文化评价是一个持久性的议题。我们认为,国际文化大都市指标作为一个评价体系和范式,在城市文化发展评估过程中就需要避免对城市形态和文化形态进行强制性衡量。即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评价体系,它应该能够在普遍性的维度评价和衡量全球大多数城市文化发展状况,而非局限于地域和民族。
国际文化大都市评价应跨越以西方为中心的束缚,以海纳百川的格局容纳全球主要文化形态下的世界城市。所以,评价体系的建构应该是作为统一的城市文化评价体系和作为具象的城市文化发展测量指标。也就是说,作为整体、统一的国际文化大都市评价体系是全球城市普遍适用的文化发展评价范式,而作为城市具体的发展目标则需要考虑不同国家、地区的城市形态、文化机制。
另一方面,在考虑全球文化评价普适性的同时,我们还应谨记世界上的城市和文化是多元的。国际文化大都市发展是城市竞争力、创造力、吸引力的统一,但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宗教信仰存在着差异,城市发展和文化状态具有复杂性。所以即使是一个包容和开放的城市文化评价体系,也难以顾及所有文化形态的特殊性,这也是本书难以避免的不足之一。对此,在未来的评估中我们考虑包容性和开放性、普遍性的同时,将加入主观性的专家评价,以解决文化特殊性价值难以量化的问题。
此外,在当前全球城市和城市文化的研究中,对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和文化关注相对不足。长久以来,由于世界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欧美学界的城市文化评价都走在国际学界研究的前沿,并且欧美主流媒体在国际舆论中也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传播范围更加广泛、影响更加深远。[ 徐剑、刘康、韩瑞霞、曹永荣:《媒介接触下的国家形象构建——基于美国人对华态度的实证调研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 年第6 期。]但是“国际文化大都市”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元化社会,以及诸多形形色色的文化形态,欧美世界之外的社会不应被忽略。事实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全球信息化进程加速的大时代背景中,东方世界在国际格局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都远远超过以往。目前的研究潮流中,研究者倾向于将西方城市和文化理论、假设进行中国社会验证,这是一种典型的“拿来主义”态度。而美国等西方研究者也习惯沿用欧美城市研究经验或研究传统中的方法路径,评价非西方城市和文化发展状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样本数据口径不一致、采集困难等问题,从研究假设、样本抽取到数据统计、分析解读都难以有效和科学。
由于城市发展历程、文化背景等限制,以往欧美较多使用的指标设计很难涵盖东西方社会中城市文化发展的经验与范畴,比如米其林餐厅的指标在亚洲国家难以衡量餐馆等级。“人们对内在的差异和文化杂交的意识,伴随着在国家和世界的空间里对自我的重新认识。”[ [英]彼得·布鲁克:《现代性和大都市》,杨春丽译,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204页。]一些具有国际视野的城市研究者,创造性地将过去欧美国家通用的城市衡量原则用于中国城市的评价实践,在评价过程中加以修正和完善,因而在中国社会语境中出现了城市评价指标中国化、文化发展评价本土化的趋向,比如在过去咖啡馆指标中加入对于茶馆的测量。
后,我们认为,文化是一个动态性的发展过程,“Culture(文化)在所有早期的用法里,是一个表示‘过程’(process)的名词。”[ [英]雷蒙德·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版,第148页。]故而文化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能够适用历时性的比较研究。国际文化大都市评价指标体系不仅是以全球城市为评价对象,而且更关注世界范围内的城市文化发展,以全球、国际的视野观察地区文化的发展机制与规律。城市文化发展评价是动态性的研究,因为不断有新的因素影响文化发展,当网络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创新地将“互联网发展”首次加入评价指标体系中。国际文化大都市评价指标的建构必然依托多种学科和研究方法,我们目前从十大维度尝试进行建构,但是指标体系像一个开源系统,而每一时代的城市研究者都能够在可持续的探索中,不断进行修正和重构。
本书是对于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现状的立体化、系统性和整体性评价。主要从国际文化大都市全球评价、外国人眼中的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形象分析、国际文化大都市国际社交媒体分析、2016—2018年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指标数据分析、上海市民眼中的国际文化大都市评价分析、国内部分城市的比较分析等不同维度着手,实证判断“十三五”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现状和问题。从破除制约下一步发展的瓶颈因素入手,探讨了“十四五”期间上海发展国际文化大都市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对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对策。
本书是关于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现状的立体化、系统性和整体性评价,基于“‘十四五’期间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研究”这一课题,针对“十三五”规划所提出的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这一目标,在“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开启之际,对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前期建设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评价和总结,也是为了找到“十四五”期间上海在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此提出对策建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