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闲情偶寄(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闲情偶寄(精)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可开发票,24小时内发货。

24.9 4.4折 57 全新

库存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渔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ISBN9787569933604

出版时间2021-04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7元

货号31117456

上书时间2025-01-05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
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生于殷实之家,科举失利后转而从商、排戏,成为一名做生意的文人。他交游广阔、阅历不凡,懂生活之美,享生活之乐,一本《闲情偶寄》,汇总了他毕生的生活经验,记下了他对生活的真正理解和毫不妥协。

目录
李冬君总序  我们一起来读这些书
译者序
第一章 颐养部
贵人行乐之法
富人行乐之法
贫贱行乐之法
家庭行乐之法
道途行乐之法
春季行乐之法
夏季行乐之法
秋季行乐之法
冬季行乐之法
随时即景就事行乐之法
止眼前可备之忧
止身外不测之忧
爱食者多食
怕食者少食
太饥勿饱
太饱勿饥
怒时哀时勿食
倦时闷时勿食
节快乐过情之欲
节忧患伤情之欲
节饥饱方殷之欲
节劳苦初停之欲
节新婚乍御之欲
节隆冬盛暑之欲

第二章 饮馔部



瓜 茄 瓠 芋 山药
葱 蒜 韭
饭 粥





第三章 种植部

玉兰
夹竹桃
水仙
鸡冠
蝴蝶花

第四章 器玩部
茶具
酒具
碗碟
笺简

原文及注释

内容摘要
《闲情偶寄》被誉为中国人的生活美学典范。本书选取颐养、饮馔、种植、器玩中的绝妙佳作,堪称一部赏心乐事雅集。生活琐细、平常之物,在李渔笔下,皆有大美。若能实具一段闲情,一双慧眼,则过目之物,尽在图画,入耳之声,无非诗料。
愿你至情至性地活着,以自己的方式找到生活中的无往不趣。

主编推荐
1畅销出版300年:17世纪当红传奇作家李渔毕生得意之作一部精心撰写的重头作品,倾李渔一生学识库存和生活积累而成。李渔57岁开始创作此书,花费6年,字字心血。内容厚实,力戒陈言、追求创新,世人争相阅读,广为流传,是他笔耕一生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因《闲情偶寄》一书,李渔在生前、身后受到时代肯定,得到世界青睐,以至今天成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2当刻刻偷闲以行乐,教你在一年四季排遣忧虑关于富人贫人的颐养方法,一年四季,怎样排遣忧虑,节制性欲,饮馔调治,种花栽竹,用具器玩,等等,尤富人生智慧。充满新异,充满风趣,字里行间流露着幽默和智慧,是一部日常生活美学小百科。选取颐养、饮馔、种植、器玩中的绝妙之作,以闲情笔调写就,读来轻松愉快。3把生存过成诗,谈养生的艺术谈“行乐”以养生,从富贵谈到贫贱,从家庭谈到道途,以至春夏秋冬,花鸟虫鱼、琴棋书画、沐浴睡眠、坐卧行至……凡人们日常生活之处,无所不谈。谈“饮啜”以养生,适意而为,适性而为,爱食者多食,怕食者少食,太饥勿饱,太饱勿饥,怒、哀、倦、闷时,先不要吃……都是养生常识。谈“节色欲”以养生,300年前的性科学通俗读本。亲切平易,便于实行,贴近生活,四时皆宜。生活即养生,养生无处不在。4教你怎样吃出品位,吃出情调笋:至于笋之一物,则断断宜在山林,城市所产者,任尔芳鲜,终是笋之剩义。此蔬食中第一品也。肥羊嫩豕,何足比肩。瓜、茄、瓠、芋诸物,菜之结而为实者也。实则不止当菜,兼作饭矣。增一簋菜,可省数合粮者,诸物是也。一事两用,何俭如之?贫家购此,同于籴粟。蒜则永禁弗食;葱虽弗食,然亦听作调和;韭则禁其终而不禁其始,芽之初发,非特不臭,且具清香,是其孩提之心之未变也。蟹:予嗜此一生。每岁于蟹之未出时,即储钱以待,因家人笑予以蟹为命,即自呼其钱为“买命钱”。5配以“吴兴八俊”之首钱选传世名画,清丽典雅,赏心悦目6译文之美:译文由“当代中文的最上品”、知名小说作家彭剑斌翻译,饱含文学之美和诗歌之美。品读译文,读者可以在了解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之时,领略译者极为出色的语言魅力。7“中国好看的书”获得者许天琪设计,全彩印刷,精美装帧精巧,精美,精致;小开本、易携带;打造迄今为止精美好看、独一无二的版本。

精彩内容
富人行乐之法劝贵人行乐容易,劝富人行乐却难。为什么?钱财倒是行乐的资本,然而必定不能太多,多了反受其累。当年,华州百姓们替尧帝祈祷富有、长寿和多子多孙,尧说:“富了多是非。”百姓说:“你把钱都分了,不就无患了吗?”由此看来,不把多的钱分掉,即使是唐尧这样的圣人兼帝王,也难免受诸多是非所累,更何况那些既无圣人之德、亦无帝王之位的人呢?范蠡三次经商致富,又三次散尽千金,之所以一致富就必散千金,也是学尧帝防杜是非。现在,我要劝富人行乐,一定得先劝他们散财。而劝富人散财,势必比登天还难,所以劝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富人钱多,然后就会想着怎么让钱运转起来,因为只有运转才会产生可观的利润。可是不运转则已,一运转就满脑子只想着怎么经营好钱,每天苦心孤诣,坐立不安,累不堪言。再者,钱一多就有可能招来窃贼强盗,甚至惹来杀身之祸,所以必须严加防范。可是不防范则已,一防就把自己变成了惊弓之鸟,草木皆兵,那副恐惧战栗的样子,简直不忍直视。而且钱多还会招人妒忌。俗话说:“温饱之家,众怨所归。”所以富人就是成为众矢之的的那只出头鸟,整天担心被射死都来不及,哪还有什么心思去行乐? 太可怕了!看来钱真的不能太多啊,多了就会受累,而且不是一般的累。那难道富人行乐这事,一点都指望不上了吗?其实不然。尽管让富人散财不太现实,但让他们少敛财还是可行的。在家家户户都富足的时代,你想向别人施恩,别人还不一定领情;然而一旦遇上不好的年景,稍微帮穷人一把,就很容易被人感恩戴德。少收一点赋税,就能得到穷人的颂扬;略减几升租子,佃户便载歌载舞地感谢你。如果本金已经偿还,只是还拖欠着利息,看在债户穷困的份上,不妨一笔勾销,就像战国时期的冯谖那样烧毁债券,被传为佳话。如果自家富足而国库匮乏,那就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偶尔解囊相助,就像西汉的卜式那样捐出家产救国家于危难,从而赢得美名。如果富人们都这样,那不仅无损于他们的富裕,而且还会大大改善他们目前的处境,从此摆脱被人觊觎、被人妒恨的命运,这已经称得上是行乐了。他们的行乐,也和达官贵人的行乐一样,每天辛辛苦苦挣完了钱之后,大可不必再去寻找别的乐子,因为只要他宽租减息、急公仗义,穷人的欢颂就是最美的音乐,官府的褒奖就是最高的荣宠。没有比这更光荣的,没有比这更快乐的。至于声色犬马、寻花问柳、高堂大厦、担风握月的快乐,别人实现不了,只是因为没钱,而他们有的是钱,轻轻松松就能实现。所以你看,之前被认为是最难行乐的人,现在变成了最容易行乐的人。即使尧帝不死,范蠡还在,他们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他们能行之乐,我也能行,我怕他们干吗?只需要摆脱“富人最难行乐”这个念头的禁锢而已。
贫贱行乐之法穷人行乐没有别的秘诀,也只有“退一步”法。我自以为穷,可是还有人比我更穷;我自以为卑微,可是还有人比我更卑微;我为妻儿所累,可是那些鳏寡孤独的人,想受这份累却苦于无妻无儿;我嫌种地太辛苦,可是还有人身陷牢狱,任田地荒芜,想回家种地都不行。这样一想,所有的苦都值得一乐了。若不但不退,反而向前一步,跟比自己强的人去比,就只会片刻难安,感觉自己倒成了身陷牢狱的,最惨的那一个。 盛夏,某大人在旅途中,夜宿驿馆,蚊子很多,飞入床帐中,任赶不出。于是他回想起在家的时候,房屋宽敞,竹席冰凉,还有姬妾几个给他扇着扇子,根本感觉不到夏天来了,现在怎么竟狼狈至此呢?想到那些快乐的日子,他愈加心烦,以至于彻夜未眠。当时还有一名亭长,露宿阶下,被蚊子咬到血管都鼓起来了,不得不在院中奔跑,让身体动个不停,迫使蚊子无从落脚。他奔来跑去,看上去很疲惫了,可是嘴里却赞叹有声,好像在苦中作乐似的。那位大人见状,很不理解,于是喊他过来问:“你露宿在这里,比我惨一百倍,为什么我这么痛苦,你却很快乐呢?”亭长说:“因为刚才我回忆起那年被仇家陷害,身系牢狱的情形。当时也是夏天,狱卒为了防止我越狱,每天夜里都将我的手脚捆上,使我动弹不得。当时的蚊子比现在还多,我也只能任它们咬,连一点躲闪的余地都没有。回想起这些,再看看今天晚上,我还能不停地奔跑,手脚可以自如活动,这差别真的是天堂和地狱啊!因抚今忆昔,不由得只看到了今天的快乐,而忘了眼前的痛苦。”此言闻罢,大人不觉茫然若失。 这就是穷人行乐的秘诀。这不光是心理作用,身体感官方面也同此理。譬如,夏天酷热难耐,明知是因为家里房子太矮小,还偏要走到烈日底下去曝晒一会儿,然后再回到家里,就会觉得暑气顿消,没有之前那么热了。可是如果因为热,就怕待在自己矮小屋里,干脆跑到宽敞的地方去纳凉,那么当他回家之后,只会更加热得受不了。又譬如,冬天寒冷难当,明知是因为家里房子墙壁太薄,还故意到风雪之中去走一趟,然后再回到家里,顿时觉得寒舍也不寒了,而且比刚才还暖和了一些呢。可是如果因为冷,就急于逃离自己寒陋的家,去寻一处暖房烤火,那等他回来的时候,该会冷成什么样子啊?由此类推,“退一步”法,处处适用,人人适用,只要退一步想,快乐油然而生。 我算是天底下最穷困潦倒的人了,可是我活到现在也没有愁死,也没有被困顿失意折磨得憔悴不堪,靠的就是这个办法。又多亏有手里这支笔,与我终身相伴,虽然不足以横扫千军,但用来消愁解忧还是绰绰有余。然而,若非因为擅长作退一步想,那么即使纸墨也不能救我于苦海之中。想想虞卿穷愁著书,其实用的也是这个办法,只不过我能公之于众,他却秘而不宣罢了。 亭长的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退一步”行乐,不一定非得跟别人比,就拿自己的过往来比,谁还没有身困逆境的时候呢?大则灾凶祸患,小则疾病忧伤。既然是亲身经历,拿来作比,更觉亲切,是所谓“执柯伐柯,其则不远”。人这一生,奇祸大难不但不能遗忘,还值得大书特书,贴在墙上,时刻警醒,这样做的好处有三:如果是咎由自取,则可以知错痛改,视为前车之鉴;若实属飞来横祸,则可以消除心中块垒,以平息后患;至于忆苦思甜,平添许多快乐,倒有点像是前两条的附加作用罢了。如果说自我反省的部分涉及难以启齿的隐情,不方便他人共睹,那可以选择较为含蓄的写法:或只写罹祸的年月,而不提具体的事件;或另写几句影射的话,而隐藏起相关细节;又或者写成一首诗,聊以寄托心声,悬挂在卧室的床头上,使外人都看不到。这也是淑慎其身的好办法。以上都是我李笠翁背着别人干过的事,因为刚好写到这里了,不得不如实吐露,这难道不就是俗话所说的“不打自招”吗?
行贵人出行,必乘车马。倒是很安逸,然而辜负了造物主的一番用意。天生的双足不用,那就跟无足一样了,反而不如徒步当车的人,使五官和四肢都能派上用场。此为贫士引以为傲的说辞。
乘车骑马或从容信步,二者都是行路,区别只在乎动静之间。假如乘车骑马的人亦能以步行为乐,那么他也可以在途经名山胜水或偶逢红花绿柳之时,巧遇某位头戴斗笠的贫贱之交或邂逅某位砍柴归来的隐者高士之际,欣然停下车马,迈开撒欢的步伐。这一路上,他时而安逸地待在马背上,让双脚休息待命,时而又缓步徐行,徒步当车。就这样,他也能使双足派上用场,又胜出贫士一筹。
至于贫士值得骄傲的地方,不在于他有脚能走,而在于不管有没有急事,都能从容不迫地出门。如果事情不急,可以慢慢地走过去;如果很赶时间,那也可以一路疾奔。而且,有仆人伺候能出门,没有仆人伺候照样能出门;路上有人可以结伴而行,就算一个伴都没有,亦可独行。不像富贵人家,好像要等着借仆人的脚来走路,仆人不来就出不了门似的,这便是有足若无足,极悖于造物主赋形用意之处。说了这么多,我真心觉得步行特别使人快乐!
立得看立多久,立一下不打紧,若久立,必须找个扶靠。亭亭独立这种事情,只可以偶尔为之,天天如此,令筋骨长时间悬立,会使脚底硬如磨石,容易患血液胶固之疾。要么倚长松,要么凭怪石,要么身靠高栏杆,要么手扶细竹杖。既潇洒闲适,又美得可入画,何乐而不为?但不可以拿美人当柱子来靠,因为基石太脆弱,生怕房梁倒塌。
葱蒜韭葱、蒜、韭菜,蔬菜中味道最重的三样。蔬菜中令人口齿留香的,是香椿芽;令人从口腔到肠胃都充斥着一股秽气的,是葱、蒜、韭菜。香椿芽明知其香,而吃的人却很少;葱、蒜、韭菜,都知道它臭,还是那么多人爱吃。这其中的原因何在?就是因为香椿芽虽然香,然而味道很淡,不似葱、蒜、韭菜的气味浓烈。对于那浓烈的,人人趋之若鹜,心甘情愿地忍受它的秽气;对于那清淡的,全世界一起抛弃,哪怕它再香也没有用。在这个世界上想要独善其身有多难,从饮食中便能悟出。我一生中都不吃这三样,也很少吃香椿芽,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不夷不惠,可否之间”吧?说是都不吃,其实还是有区别对待的:蒜是打死也不吃;葱虽然不吃,但是放一点用来调味,我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韭菜则只吃嫩的不吃老的,刚发的嫩芽,不但不臭,而且还有一股清香,像一颗童心尚未变污秽。
鸡冠我写过一首《收鸡冠花子》的绝句如下:指甲搔花碎紫雯,虽非卉也芳芬。
时防撒却还珍惜,一粒明年一朵云。
这不是溢美之词,这是一首很写实的诗。长得像某物的花很多,比如绣球、玉簪、金钱花、蝴蝶花、剪春罗一类,确实都非常形像,但它们像的都是尘世中的俗物。能够和天上的事物相似的,只有鸡冠花一种。那烟气迷漫的样子,那层层翻卷的褶皱,从顶上看去,俨然一朵祥云。当年给此花命名的人,竟然就这么放弃了这个来自天空中及其美妙的意象,偏要在俗尘中寻找它的相似物,给它取名叫什么“鸡冠花”。鸡冠虽然也挺形象,但未免太贬低了它的美,我建议给它改名叫作“一朵云”。它不是有红、紫、黄、白四色吗,红的叫红云,紫的叫紫云,黄的叫黄云,白的叫白云。还有一种五色的,便可以叫作“五色云”。我取的这些名字,和“鸡冠”比起来,哪个更像荣誉?哪个更像侮辱?如果花知道,它一定会感激我的。

媒体评论
中国士人一般都会自带诗文气,而对市井气则避之唯恐不及。一介寒士在体制外生存,必须有市井气。李渔就是这样,可以建园造景,可以自带戏班子,亦可写畅销书。不愉快就迁徙辗转,把一个大家庭背在肩上,或建在书斋园林中,一家人过着自由平等真爱的生活,艰难的生活硬给他过成了一首有结构的诗。——李冬君,《文化的江山》作者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职业作家”“文化商人”,接近靠卖文为生的李渔肯定是闲不下来的,他顶多也就是帮助官僚富豪们消闲一下。所以,在考察李渔的“好闲情”时,不应该忘了他的身份,他不是隐于山林的幽人,而是在夹缝中生存的“人间隐者”,是“孜孜于应世干禄”(余秋雨语)、穷忙活的现实主义者,可他居然还有这等闲情逸致,这才是最让人钦佩的。——本书译者、小说家彭剑斌“作为一个艺术家,你自编自导自演了许多迎合尔时世俗的戏剧……作为一个对于品质有真正理解和毫不妥协的人,你写了一部《闲情偶寄》,编了一部《芥子园画谱》,如今,还有人看。你在《闲情偶寄》中谈居室、器玩、饮撰、种植、颐养……后世做会馆的,创造享受清闲氛围的,都该向你学学。”——冯唐《闲情偶寄》有与自然与人事的巧妙观察,有平明而又新颖的表现。——周作人笠翁《闲情偶寄》之所论,正合我意。——梁实秋《闲情偶寄》是“中国人生活艺术的指南”。——林语堂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