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一罚四】嫁接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可开发票,24小时内发货。
¥
20.2
4.0折
¥
50
全新
仅1件
作者刘玉琴
出版社远方
ISBN9787555510970
出版时间2018-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0元
货号30666768
上书时间2025-01-0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刘玉琴,笔名:文心,中国作协会员,赤峰市作协副主席,赤峰学院客座教授。曾任赤峰市乌兰牧骑演员、创作员、副指导员;红山区广播电视局副局长;红山晚报副总编辑。本书讲述了野树沟中三位年轻人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而学习奋斗的故事,展现了当代青年努力奋斗拼搏的形象。
目录
上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下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一部展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生活变迁的长篇小说,以北方一个小镇为背景,描写了男女主人公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拼搏的故事,表现了一代人生活观、价值观的巨大转变。
精彩内容
第一章1这嘎达是山区,属于内蒙古高原。它像个楔子一样凿进东北和塞北的当间,除了草原就是丘陵,丘陵上也没有多少高山峻岭峭壁悬崖,就是一道道的梁和一条条的沟,连绵不绝,没个尽头。
野树沟是其中的一条长满了酸枣树和山杏树的最长最
深的沟,通常,这么长这么深的沟总是能藏着些几辈子都说不完的故事。
野树沟生产队长林树德今儿个真高兴,大公鸡一仰脖子,他就从队部的炕头上爬起来,吹着口哨跑进牲口棚,拉着驾辕的那匹大黑马白头芯儿,招呼着饲养员和他一起套上野树沟生产队唯一的一辆大马车。他这么早早地出沟
,是去公社接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
野树沟这嘎达穷,穷得五十多户社员家家吃不饱肚子,穿不上裤子。穷根儿就是这嘎达缺水,除了沟就是梁,没有几块成条见方的耕地。开了犁撒了籽儿,就等着望天收,老天爷勤快点儿,多下点雨,社员们家的粮食就能扯条秫秸折子踅起了囤,老天爷若是偷懒,不打雷也不下雨,到了秋天,打下的粮食,除了交公粮,剩下的分到各家各户,连个蛇皮口袋都装不满,更不用说装满一家老小的肚皮了。
这种穷困从去年起有了改变。开天辟地,十七岁的青皮后生林树德当了生产队长,俗话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一个十七岁的毛头小子,能当得起一个生产队这么大的家业吗?
野树沟有两族大姓,一族姓梁,一族姓林。姓梁的人口比姓林的人口多,占百分之六十左右,林姓却占不到百分之四十,还有杂姓占着百分之十三呢!所以好多年来,多是姓梁的一族选个能压住茬儿的、岁数大的人当生产队
长。哪个姓的人当生产队长,自然会对哪个姓的族人有个照应。野树沟生产队的土地面积由三道大梁和三条大沟组成,三道大梁的前坡后坡上是一坡坡的山杏林,三条大沟
的沟沟沿沿上都是一簇一簇的酸枣树。
到了打杏核的时候,梁姓队长把活儿多派给梁姓的社员。到了打酸枣的时候,梁姓队长就派林姓和其他杂姓的社员去干。
打杏核的时候是夏季,被派去打杏核的社员头天晚上,就开始在裤子和褂子上大缝其兜,城里人也叫“口袋”。褂子的前胸后背都缝上兜,两层布,跟夹袄差不多了,穿上挡风。裤子上大腿膝盖处前后也缝上两层兜,除了兜的布料颜色质地不一致外,很像时下的电视记者服。电视记者服的口袋多,是为了装电池、插头、磁带、场记卡和采访本。社员们的“记者服”是为了装杏核。生产队的杏核用麻袋装着,大黑马白头芯儿驾着辕拉回去卖给供销社,收入归集体。社员们一层层兜里的杏核是自驾“11”号运回家去的,一趟趟地攒起来,卖给供销社的收入就能换回打灯油、买盐的钱。
打酸枣的社员不用缝兜,那玩意不值钱,供销社里也
不收,要变现,得到六十里地外的哈达街批发给那些卖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