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对话稻盛和夫
  • 【假一罚四】对话稻盛和夫
  • 【假一罚四】对话稻盛和夫
  • 【假一罚四】对话稻盛和夫
  • 【假一罚四】对话稻盛和夫
  • 【假一罚四】对话稻盛和夫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对话稻盛和夫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可开发票,24小时内发货。

24.2 5.0折 48 全新

库存18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 稻盛和夫, 梅原猛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ISBN9787520714761

出版时间2020-05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3467372

上书时间2025-01-01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日】稻盛和夫 1932 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1959 年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1984 年创办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名KDDI,是仅次于日本NTT 的第二大通信公司)。这两家企业都进入过世界500 强。2010 年出任日本航空株式会社会长,仅仅一年就让破产重建的日航大幅度扭亏为盈,并创造了日航历目前很高的利润。这个利润也是当年全世界航空企业中的很 高利润。现任京瓷名誉会长、KDDI 很高顾问、日航名誉顾问。1983 年创办盛和塾,向企业家塾生义务传授经营哲学,现在全世界的盛和塾塾生已超过10000 人。1984 年创立“稻盛财团”,同年设立了一个像诺贝尔奖一样的靠前奖项——“京都奖”。 【日】梅原猛 1925年生于日本仙台市。哲学家。毕业于京都大学文学部哲学专业。曾经担任过立命馆大学教授、京都市立艺术大学教授及校长,东日本大震灾复兴构想会议特别顾问(名誉仪长)。1987年5月自1995年5月担任了靠前日本文化研究中心任所长。现为京都市立艺术大学名誉教授,靠前日本文化研究中心顾问。1972年获得每日出版社文化奖,1974年届大佛次郎奖,1992年文化功劳者奖。以日本佛教为中心研究日本人的意志。虽然是从西洋哲学出发的哲学者,以超越西田几多郎的自我目标为根基,对在西洋文明(既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思想)中形成的西洋哲学、进步主义有着批判的态度。其根本原因是对深植于西洋哲学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在西洋哲学家颇多的日本哲学界中,成为极具特色的人物。

目录
本书告诉我们: 无论遇到什么事情, 都不可能撇开“基本”-即我们修养的精神原点, 而进行下一步的解决。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 如果不回归到精神思考的原点上, 提高个人思想觉悟, 我们也将无法面对多种困境。

内容摘要
现在,我们身处物质丰富的社会,但是在精神生活中却不能体会到充实感。迫于经济压力,大家在经济社会中残酷竞争着,甚至忘却了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就这样,精神也深陷贫乏,不能自拔。为了打破这种精神自我的现状,为了找到新的价值体现,我们必须摒弃没有哲学的人生态度,而如何提高个人修养就成了本书热点。此外本书对如何推行心的教育问题也进行了白热化讨论。本书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不可能撇开“基本”—即我们修养的精神原点,而进行下一步的解决。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如果不回归到精神思考的原点上,提高个人思想觉悟,我们也将无法面对多种困境。

精彩内容
 为什么日本人感受不到富足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以来,日本变得日益富强。
成为世界屈指可数的经济大国。这一点仅从我们驻美国的分公司与日本本土公司之间的比较就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日本本土的公司,包括生产一线人员在内的员工的平均工资要远远高于美国的分公司,日本本土公司员工的收入是美国东海岸南卡罗来纳州子公司员工的两倍。
所以,虽然日本的经济列于美国之后,但是如果以工资收入为标准的话,日本却已经超过了美国。
尽管如此,在日本社会中却到处可以听到“缺乏富足感”的抱怨。
“尽管日本的经济规模庞大,早已成为一个经济大国,但依旧是一个令人感受不到富足的国家。”这种认识从政治家到普通民众,浸透了整个日本社会,并引发对“我们究竟该如何来对待这个问题”的广泛讨论。
当然,日本当前社会所
存在的流通结构和政府管制等问题,必须加以解决。如
果刨除这些因素,日本仍然算得上是一个富裕的国度。
在日本,民众并不缺衣少食,基本上也没有冻馁倒毙者。在这个社会里,没有人需要为了生计而不眠不休地拼死劳作。如果这样一个社会都不算是“富裕社会”,那么什么样的社会才算是呢?
其实日本人只是身处蜜罐而感受不到甜味而已。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我认为应该归咎于日本人自己陷入了无法产生富足感的精神构造。每个人都不再在意自己手中已经获得的财富,而是一心贪恋那些没能到手的财物。自以为是地认为富裕可以用某种标准来衡量,进而“想要获得更多的财富”。
正是这些原因,日本人才会“感受不到富足”。
事实上,富裕只是一种主观感觉,根本就没有绝对的标准可以衡量。富裕也从来都不会从天而降,需要脚踏实地地勤奋积累,也就是说,必须依靠我们自己的双手来创造。
佛教里面有“知足”的说法。这个词虽然早就让我们大家的耳朵都磨出了茧子,然而在现实当中大多数人却仍然不懂知足,这是导致“感受不到富足的日本”的根本原因。
极端一点地说,不懂知足或无论如何都感到不足的人,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因为永不满足而无法获得富足感。只有那些“懂得知足的人”才能感受到富足。
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将“知足”作为自身精神构造的基盘时,才有可能获得富足感

与“知足”截然对立的是“不知足”,也就是所谓的“利己(ego)”。当一个人陷入利己状态中,就会一门心思只追求个人利益,万事皆以是否符合自身“利益”为判断标准,这种人永远都不懂知足。问题是在当前的日本社会,以利己主义来主导自身行动的人正变得越来越多。
正因这种凡事都只以个人利害得失为判断标准的价值观,才会导致日本行政改革、规制缓和(用在经济学或公共政策等领域,意指政府放松对某产业、事业的管制、限制。——译者注),以及地方分权等改革进程遭受重重阻碍。那些既得利益集团对这些改革举措总是大唱反调。例如:在出租车行业,现有从业者共同阻挠出租车行业规模扩大,以便能够抬高出租车费;私营铁路公司通过与日本运输省的交涉,成功地上调了车票价格
;政治家们则为了自己所属政党的利益和策略陷入你争我夺之中。总而言之,所有人都深陷于利己行为之中,整个社会感受不到丁点甘愿为了他人奉献牺牲的“利他精神”或“大爱”。
并且,不单是行政改革、规制缓和、地方分权这些问题,其他诸如政局动荡、
经济泡沫及其破灭、股价低迷、金融丑闻、日美经济摩擦、外交矛盾等当前诸多混乱的根源,我认为全都可以归结于现在的日本人只具备了极其肤浅的伦理观和哲学观。
P3-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