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乾隆王朝
  • 【假一罚四】乾隆王朝
  • 【假一罚四】乾隆王朝
  • 【假一罚四】乾隆王朝
  • 【假一罚四】乾隆王朝
  • 【假一罚四】乾隆王朝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乾隆王朝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可开发票,24小时内发货。

32.1 4.7折 68 全新

库存6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关河五十州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ISBN9787514383348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30856861

上书时间2024-12-26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关河五十州,畅销历史作家,其作品立论客观严谨,富于历史的思辨性。代表作有《一寸河山一寸血》《那一年,我们出川抗战》《战神粟裕》《虎部队》《张作霖大传》《康熙大帝》《雍正大传》《晚清帝国风云》等;在“今日头条”开设的历史自媒体栏目阅读量近亿计。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以父之名 001??
弘历眼光很高,历代帝王中没几个他瞧得上的,即便赫赫有名的秦始皇、隋文帝亦如此。他为什么瞧不上这二位呢?缘于秦始皇、隋文帝“以褊急为念,以刻薄为务”,虽然都非常勤政,但“亦何益哉”,等到他们一死,朝政马上就乱七八糟了。虽然“勤政”但失之“褊急刻薄”,恰恰是雍正施政的特点。

第二章 不差钱  037??
鄂尔泰、张廷玉身为满汉大臣的领袖人物,在乾隆羽毛未丰时,还少不了他们的支持,而且二人又是乾隆皇子时的总师傅,有训诲之劳,情面不能马上撕破。在这种情况下,乾隆采取的对策是沿用自康熙起就屡试不爽的帝王心术,在两党之间玩平衡,通过小心翼翼地操纵驾驭,不让其中一派完全压倒另一派。

第三章 大风暴  073??
秋天同去塞外行围,乾隆兴之所至,对富察氏谈起关外旧俗,说当年祖先创业艰辛,衣袖的边缘能用鹿尾巴毛做点装饰,就已经很奢侈了,哪里谈得上什么金钱银线。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富察氏回宫后竟然特意搜寻鹿尾巴毛,并用其镶边,做了一个小荷包送给皇帝,以示和他一起不忘满洲本色。乾隆极为欣喜,后来终生都把这个小荷包带在身上。

第四章 分水岭  109??
乾隆多年对傅恒进行观察,知道小伙子素来聪明机警,办事干练,但在连他自己对金川战争都唯恐把握不住的情况下,他其实也在为初次上战场的傅恒悬着心。傅恒从离京出发到居前指挥的实际表现显然让乾隆松了口气,他高兴地说:“朕心深为喜悦,相信经略大学士(指傅恒)是个有福的大臣,看情况此次必可大功告成。”

第五章 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143??
在准噶尔爆发内乱的关键时刻,朝野上下全都在左顾右盼,观望犹豫,能够看到并死死抓住这一机遇不放的,唯乾隆一人,实在要再加一个,便只有赞襄附和的傅恒。如果乾隆当时缺乏足够的权威和魄力,平准战争就极可能泡汤,以致错失机遇,从这一点上来说,乾隆也确比他的同时代人要高出一头。

第六章 长箭大炮如雨下  177??
处于皇权的高压之下,皇族之人大多选择了沉溺于享乐之中龟缩不出,这样一来,前线便不再能够见到皇族的踪迹,他们逐渐被八旗贵族所取代。在清军中,从兆惠到鄂实、特通额等,皆为贵族出身,他们在血洒西北战场的同时,也验证了新一代八旗贵族已足堪平乱重任。

第七章 辉煌时代  211??
清代的钱囊以乾隆年间最充实,成为不争的事实,其经济之鼎盛,已超过前代任何一个王朝。这从人口数量上就可以看出来,至1762 年,全国人口已突破两亿大关,而且还在继续增长,但并没有因此出现危机性的后果,也就是说,乾隆时代完全可以养活两亿人,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第八章 这叫打的什么仗  243??
皇后的身份和权力也已名存实亡,奉旨代其摄“六宫事”的是令贵妃魏佳氏。魏佳氏于乾隆十年被选进宫中,她既是包衣秀女,又无王府入宫这样的资历,然而一入宫就当了贵人,当年再被册封为令嫔。很显然,没有皇帝的喜爱和关注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第九章 绝非想象中那么好打  279??
相传阿桂在军营时,晚上常秉烛于帐中独坐,及至拍案大呼,或长啸一声,拔剑起舞,则次日必有奇谋。与传闻不同的是,现实中的阿桂最不喜欢用“奇谋”二字。一个真正具备出众军事才能的人,并不需要对自己进行夸大粉饰。

第十章 第一道裂纹  313??
中国自1762 年人口突破两亿后,随着人口急剧膨胀,人均占有耕地的数量也在迅速减少,社会财富越来越多地集中到少部分人手中,相应就带来了众多问题和不安定因素。摄魂案能够由谣言扩展成大案,正是因为部分底层民众具有这种集体无意识,即希望用“摄魂”等谣言来作为武器,进而改善自身处境,从社会获得他们认为公平的补偿。

第十一章 大将军 347??
因为同受乾隆的特别宠幸,又都有骄奢之习,后来便有人指福康安与和珅为乾隆末期一武一文两个佞臣,甚至说他们勾结起来,朋比为奸,败坏朝政。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公正,福康安长年在外征战,立大小战功无数,得宠靠的是军功而不是谄媚,同时他不但不党附和珅,两人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第十二章 我不想活到一百岁  383??
如果说年轻时的乾隆像一头雄鹰,老年的乾隆则仿佛一只蜗牛,不但气宇狭小,目光短浅,而且还背着一层重重的壳。在他看来,自己执政的五十五年,绝对是政绩辉煌突出、百姓安居乐业的五十五年,这一点不容外人稍有质疑。

参考文献 429??

内容摘要
本书是帝王三部曲最后一部《乾隆王朝》,这是一部书写乾隆皇帝的作品。书中结合中外历史文献,真实全面的解读,以人性化的视角讲述了乾隆皇帝的一生;乾隆王朝,是时代的巅峰还是“饥饿的盛世”,作者站在客观的角度深入解读乾隆帝的施政手腕与清帝国的军政风云。

主编推荐
关于一个盛世的气象与迷思,乾隆王朝是一个时代的很好还是“饥饿的盛世”?从人性化的视角触探乾隆帝的心理世界,深入解读乾隆帝的施政手腕与清帝国的军政风云。另附精美历史图片!

精彩内容
第一章 以父之名从圆明园到紫禁城,当年有一条近二十里长的石板路,清代官员经常需要沿着它去圆明园早朝和陛见皇帝。那时的早朝多在凌晨五六点,一个官员如果要想赶上早朝,就必须半夜出发,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大臣来说,这实在是件苦差事,皇帝因此特别允许老臣可不出席早朝。
这一天却极为反常,宫廷内侍忽然于半夜里赶到大学士张廷玉等人府上,称皇帝要紧急召见。
什么事这么急?众人心中充满疑惑,却又不敢向内侍打听,只得赶紧起身,匆匆忙忙地向圆明园赶去。到了圆明园,他们才知道皇帝病危,且已经不省人事,进入了弥留状态。
由于事先缺乏心理准备,张廷玉等人当场被惊吓得目瞪口呆。
好在对于这一场面,皇帝本人早有预料,按照他多年前的嘱咐,张廷玉提议取出预存于圆明园的建储密旨,在他的指点下,总管太监很快捧出了黄封一函,内藏皇帝亲笔所写的诏书,主要内容为传位于四皇子弘历。当着众大臣的面,张廷玉在灯下进行宣读,确认了弘历嗣皇帝的帝位。
距张廷玉宣读诏书仅仅一个时辰,老皇帝便猝然离世,弘历捧着亡父的脚失声痛哭,宫中一片哀号。
狸猫换太子很多年后,已经正式登基的弘历在南巡期间一再探访浙江海宁的隅园,他还按照隅园的式样,对圆明园中的四宜书屋进行改建并重新命名为安澜园,后者位列圆明园四十景,乃园中极具特色的一个建筑群。
隅园是海宁籍大臣陈元龙的私家花园,有人说弘历的生父就是“陈阁老”(陈元龙被授大学士,清代称大学士为阁老),因此,弘历才会对隅园表现出非同一般的兴趣,又由于他经常把宫苑内的四宜书屋误会为海宁隅园,所以便干脆将其改成了自己老家的模样。
那么弘历又是如何进入宫中,成为龙子龙孙的呢?
民间传闻,康熙朝中叶,四皇子、雍亲王胤禛与陈元龙关系很好,有一天,两人都生了一个儿子,胤禛高兴之余,派太监将陈元龙的儿子抱进王府,说是要给他看看。而后过了很长时间,陈元龙才得以将“儿子”抱回,但他却吃惊地发现,“儿子”不仅已被调换,而且从男孩儿变成了女孩儿!
陈元龙情知中计,可是又不敢声张,更不敢直接去向胤禛讨要说法,只得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原来胤禛出于争储所需,急着想要儿子,偏偏王妃的肚子不争气,老是生不出儿子。陈元龙以为他们两家双双生子的那天,其实王妃生的仍是女儿,是胤禛不惜用计拿女儿换来了陈家的儿子。还有一种说法,胤禛自己并不知道易子的事,是王妃瞒着胤禛,谎称自己生了儿子,接着又偷偷地进行了调换。
总之,这个所谓的陈家子就是弘历。弘历长大后,对自己的身世也产生了怀疑,遂借南巡之机前往海宁探望陈府,这才解开了身世之谜。据说,弘历在从陈府大门走出后,特意命人将大门加上封条,传谕说:“此后除非天子临幸,否则不得轻启此门。”从此之后,陈家的这扇大门便被永远关上了。
这就是被列入“清宫四大疑案”的“狸猫换太子”。不过如清代的诸多秘闻传说一样,它与史实相去甚远,事实上,在弘历出生之前,胤禛已得四子,虽然前三个都不幸夭折,但按叙齿排行老三的弘时已经八岁,比弘历仅小三个月的弘昼也即将出生,而且其时他才三十四岁,正值壮年,完全可以继续生育,实无必要去偷换别人的儿子。
再者,当时胤禛与其他兄弟的争储大战已经相当激烈,偷换他人之子这样的事如果被揭发,政敌们一定会以此作为攻击他的口实,胤禛一向小心谨慎,又何至于愚蠢到这种程度?另据海宁陈氏宗谱记载,陈元龙有一妻二妾,共生一男二女,然而其次女都比弘历要大二十四岁,可知在现实生活中,胤禛根本不可能演出以女换男的调包戏。
从清宫档案的相关记载来看,弘历为胤禛的亲子无疑。他于1711年9月25日出生在雍亲王府,母亲是钮祜禄氏,本为胤禛第五个儿子,排行第四,由于三个哥哥已夭折,实际是胤禛的第二个儿子。此时距胤禛晋升为亲王还不到两年,又正值康熙废而复立太子,然而太子地位依旧岌岌可危之际,包括胤禛在内的不少皇子都想谋取储位,如果胤禛膝下仍仅有一子,不免显得单薄,对他争储不利,因此弘历的出生也确实为他争储增添了砝码。
清代皇室重视教育,弘历六岁就学,自九岁起受业于庶吉士福敏。作为弘历的第一个启蒙老师,福敏性格刚直,教学态度严格认真,弘历对此颇为感念,认为在他“冲龄就儒”时,主要来自福敏的“启迪之力”。弘历自己也聪明伶俐,从小就有过目成诵的能力,到他十三岁以前已“熟读诗书、四子,背诵不遗一字”。
弘历这种超强的记忆力或许来自祖父的隔代遗传。康熙曾经说过,凡是他看过的书,即便有日月间隔,也不会遗忘。到了康熙老年,记忆力虽已有所下降,但他仍准确地知道自己想要查找的内容在某书的某卷某处,指令近侍人员去取,从无差错。
康熙晚年经常住在京城西郊的畅春园,为了让皇子和心腹重臣陪驾方便,他把京西的许多花园赏赐给他们居住,赐给胤禛的便是日后闻名遐迩的圆明园。
圆明园原为一座荒废了的明代私人花园,至清代才重新成为官园,但初期规模仍很小,胤禛受赐后对圆明园做了一些兴建,至康熙末年,园子已经修得很像样子了。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牡丹台(后改名为镂月开云)即修建于这一时期,此台主殿乃香楠木所建,殿顶的两色琉璃瓦砌成图案,从而营造出了金碧辉煌的效果,不过整个景点最吸引人之处却还不是建筑外观,而是殿前台地上的牡丹,也正是通过这些牡丹,弘历得到了与祖父亲近的良机。
康熙素来喜爱牡丹,据说他可以识别出九十种不同品种的牡丹花,1722年4月,恰是牡丹盛开的时节,牡丹台数以千计的牡丹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应胤禛之请,康熙四天之中连续两次到牡丹台观花,其间胤禛将时年十二岁的弘历正式引见给了康熙。
祖孙三代,也可以说是跨越时空的三朝天子,就这样神奇地会聚于一堂。康熙一见弘历就喜爱上了这个皇孙,决定即时带回宫中养育,这是弘历少年时代极为重要的一个时刻,后来成为皇帝的弘历专门在牡丹花会的现场立了一块石碑,刻上两次盛会的事迹,以志纪念。
他将来的福分一定会超过我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