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一罚四】汪曾祺散文精选(青少版)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可开发票,24小时内发货。
¥
12.3
4.1折
¥
29.8
全新
库存53件
作者汪曾祺
出版社崇文书局
ISBN9787540343873
出版时间2017-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29.8元
货号3845526
上书时间2024-12-2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这是一套专为青少年量身打造的名家散文经典读本,作者分别为林清玄、琦君、汪曾祺。精选了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经典散文,同时也收录了入选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是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散文珍品。作家们在文字中谈论成长、亲情、友谊、故乡,以他们的笔暖心描绘这个世界,给喜欢阅读、写作、思维的青少年。愿这些文字,在你心里安下一对翅膀,助你飞到更高境界的所在。
本书是《汪曾祺散文精选(青少版)》,收录了汪曾祺的文学作品。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沈从文的高徒,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戏剧家、小说家,京派文学小说的代表人物及传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早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先生。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北京剧作家协会理事。他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领域成就颇高,充溢着浓郁的中国味道和灵性美质,语言平和质朴、清新隽永、娓娓而来、如话家常。著有短篇小说集《邂逅集》《羊舍一夕》《晚饭花集》,散文集《蒲桥集》《故乡的食物》《逝水》,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等。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目录
人间滋味
故乡的野菜
故乡的食物
五味
豆汁儿
豆腐
手把肉
果蔬秋浓
吃食和文学
葵·薤
贴秋膘
栗子
炸弹和冰糖莲子
泡茶馆
寻常茶话
一草一木
夏天的昆虫
葡萄月令
人间草木
淡淡秋光
草木春秋
北京的秋花
花园
腊梅花
夏天
冬天
昆明的雨
一辈古人
我的祖父祖母
我的母亲
我的父亲
闻一多先生上课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老舍先生
金岳霖先生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生活杂记
湘行二记
泰山片石
翠湖心影
跑警报
国子监
白马庙
故乡的元宵
自得其乐
随遇而安
卖蚯蚓的人
内容摘要
《汪曾祺散文精选(青少版)》选取汪曾祺散文创作的精华代表之作,特别收录汪曾祺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的散文,比如《端午的咸鸭蛋》《胡同文化》等经典篇目。这些散文文笔手法细腻、结构顺当、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流畅优美。该书具有极高的阅读性,是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珍品。
精彩内容
故乡的野菜荠菜。荠菜是野菜,但在我家乡是可以上席的。
我们那里,一般的酒席,开头都有八个凉碟,在客人入席前即已摆好,通常是火腿、变蛋(松花蛋)、风鸡、酱鸭、油爆虾(或炝虾),蚶子(是从外面运来的,我们那里不产)、成鸭蛋之类。若是春天,就会有两样应时凉拌小菜:杨花萝卜(即北京的小水萝卜)切细丝拌海蜇,和拌荠菜。荠菜焯过,碎切,和香干细丁
同拌,加姜米,浇以麻酱油醋,或用虾米,或不用,均可。这道菜常抟成宝塔形,临吃推倒,拌匀。拌荠菜总是受欢迎的,吃个新鲜。凡野菜,都有一种园种的蔬菜所缺少的清香。
荠菜大都是凉拌,炒荠菜很少人吃。荠菜可包春卷,包圆子(汤团)。江南人用荠菜包馄饨,亦作“大馄饨”。我们那里没有用荠菜包馄饨的。我们那里的面店中所卖的馄饨都是纯肉馅的馄饨,即江南所说的“小馄饨”。没有“大馄饨”。我在北京的一家有名的家庭餐馆吃过这一家的一道名菜:翡翠蛋羹。一个汤碗里一边是蛋羹,一边是荠菜,一边嫩黄,一边碧绿,绝不混淆,吃时搅在一起。这种讲究的吃法,我们家乡没有。
枸杞头。春天的早晨,尤其是下了一场小雨之后,就可听到叫卖枸杞头的声音。卖枸杞头的多是附近村的女孩子,声音很脆,“卖枸杞头来!”枸杞头放在一个竹篮子里,一种长圆形的竹篮,叫作元宝篮子,枸杞头带着雨水,女孩子的声音也带着雨水。枸杞头不值什么钱,也从不用秤约,给几个钱,她们就能把整篮子倒给你。女孩子也不把这当作正经买卖,卖一点钱,够打一瓶梳头油就行了。
自己去摘,也不费事。一会儿工夫,就能摘一堆。枸杞到处都是。我的小学的操场原是祭天地的空地,叫作“天地坛”。天地坛的四边围墙的墙根,长的都是这东西。枸杞夏天开小白花,秋天结很多小红果子,即枸杞子,我们小时候叫它“狗奶子”,因为很像狗的奶子。
枸杞头也都是凉拌,清香似尤甚于荠菜。
蒌蒿。小说《大淖记事》:“春初水暖,沙洲上冒出很多紫红色的芦芽和灰绿色的蒌蒿,很快就是一
片翠绿了。”我在书页下面加了一条注:“蒌蒿是生
于水边的野草,粗如笔管,有节,生狭长的小叶,初生二寸来高,叫作‘蒌蒿薹子’,加肉炒食极清香。
……”蒌蒿,字典上都注“蒌”音楼,蒿之一种,即白蒿,我以为蒌蒿不是蒿之一种,蒌蒿掐断,没有那种蒿子气,倒是有一种水草气。苏东坡诗:“蒌蒿满地芦芽短”,以蒌蒿与芦芽并举,证明是水边的植物,就是我家乡所说“蒌蒿薹子”。“蒌”字我的家乡不读楼,读“吕”。蒌蒿好像都是和瘦猪肉同炒,素炒好像没有。我小时候非常爱吃炒蒌蒿薹子。桌上有一盘炒蒌蒿薹子,我就非常兴奋,胃口大开。蒌蒿薹子除了清香,还有就是很脆,嚼之有声。
荠菜、枸杞我在外地偶尔吃过,蒌蒿薹子自十九岁离乡后从未吃过,非常想念。去年我的家乡有人开
了汽车到北京来办事,我的弟妹托他们带了一塑料袋蒌蒿薹子来,因为路上耽搁,到北京时已经捂坏了。
我挑了一些还不太烂的,炒一盘,还有那么一点意思。
马齿苋。中国古代吃马齿苋是很普遍的,马苋与人苋(即红白苋菜)并提。后来不知怎么吃的人少了。
我的祖母每年夏天都要摘一些马齿苋,晾干了,过年包包子。我的家乡普通人家平常是不包包子的。只有过年才包,自己家里人吃,有客人来蒸一盘待客。不是家里人包的,一般的家庭妇女不会包,都是备了面、馅,请包子店里的师傅到家里做,做一上午,就够
正月里吃了。我的祖母吃长斋,她的马齿苋包子只有她自己吃。我尝过一个,马齿苋有点酸酸的味道,不难吃,也不好吃。
马齿苋南北皆有。我在北京的甘家口住过,离玉渊潭很近,玉渊潭马齿苋极多,北京人叫作马苋儿菜,吃的人很少。养鸟的拔了喂画眉。据说画眉吃了能清火。画眉还会有“火”么?P2-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