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汉字的味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汉字的味道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可开发票,24小时内发货。

8.3 2.4折 35 全新

库存10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文波著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ISBN9787553512907

出版时间2018-08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5元

货号3171055

上书时间2024-12-23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写在前面:酸甜苦辣说汉字

 说起汉字,我们从未感到陌生,她与我们朝夕相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是一种被十几亿人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对于我们中华儿女而言,她更有一种文化符号的意义。汉字的产生、演变与华夏文明的发展相依相随,它姗姗走来,在风和日丽的时节绽放一路芬芳,千年不凋。

 古人说:“民以食为天。”饮食作为人们基本的生活内容之一,是人类共同的生命之源。禽畜蔬果,种种酸甜苦辣滋养了源远流长的人类文明。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商周时期,人们的日常饮食活动就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程式,这体现在食材种类、食用方法、饮食习俗和饮食活动中的价值观念等方面。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是饮食文化的物质基础,正如《黄帝内经》所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

 灿烂辉煌的饮食文化之所以得以薪火相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汉字的记录功能。汉字的味道,不仅是它所记载的酸甜苦辣,更是它在漫长的演进过程中那些耐人寻味的点点滴滴。我们将通过汉字这条时光隧道,穿越到遥远的岁月,看甲骨沧桑,吉金耀彩,简帛流韵,碑碣生辉,去领略先人的智慧,去品味汉字中蕴含的饮食文化和生活趣味。

【书摘与插画】

 不能吃的豆和能吃的豆

 大家看到这个标题,也许会纳闷:这是脑筋急转弯么?大豆、豌豆、红豆、绿豆……有什么豆是不能吃的呢?没错,这些豆都是可以吃的,不能吃的是“豆”字*初表示的东西——一种形似高脚盘的器皿,古人用它来盛食物。想必大家都还记得《孟子》里讲的“一箪食,一豆羹”吧,这里的箪和豆都是盛食物的容器。
 按制作材料的不同,豆可以分为陶豆、铜豆、漆豆、木豆等类;从外观形制来看,它又有有耳或无耳、有盖或无盖的分别。这些不同种类的器皿之所以都称为豆,是因为它们都由镫、校、腹三部分构成。镫是豆的底部;校是豆的腰身,供使用者把持;腹是用来装食物的部分。从甲骨文一直到小篆,“豆”字的字形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豆”字*上面的一横代表豆的盖,甲骨文和金文里的“豆”字多数有上面的一横少数没有,说明当时大多数情况下豆都是有盖的。中间突出的部分表示豆腹,有时候这里面会有一个短横,表示豆腹里面盛有食物;与表示豆腹的部分相连的两竖是豆校的象形,两竖中间的小短横很多时候都被省略掉了,它并不影响表意;底下的一横就是豆镫,即豆的底座。

 字形构造和“豆”字类似的还有“皿”字,其古文字字形也是容器侧视图的象形。

 皿中盛物,满而溢出,便是“益”。“益”的古文字字形就像器皿中装满了物,堆成小山一样,以至于会“溢出”的意思。到了战国时代,楚国文字中的“益”字上面像小山一样的形状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成了“八”形下面加两横。在秦国文字里,这部分更是讹变成了“水”,这种讹形为后世所继承。原来“益”就是“溢”的表意初文,后来被借用来表示更加、有好处之类的意思,于是人们就在它的左边添上一个“水”旁来表示本义,这才有了“溢”字。

 豆既然是一种容器,那么它便有一定的容积,盛满某种特定的东西便有了一个具体的重量,因此,在古代,豆又是一种标准量器的名称。据《左传》昭公三年记载,豆是春秋时期齐国所用的四种标准量器之一(其他三种为区、釜、钟)。与其他量器一样,豆也被引申为重量计量单位,古时以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铢,铢已经是很小的计量单位,豆比铢还要小,可见其分量极轻。

 上古时代人们的饮食活动要严格遵循某些规定:乡间饮酒,六十岁的只能喝三豆,七十岁可以喝四豆,八十岁五豆,九十岁六豆……年纪越大,可以享用的饮料或食物的量也就越大。

 顺带提及几个跟豆关系密切的字。

 双手捧着豆敬献给贵宾,就是“登”。在商代晚期的甲骨文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关于商王对祖先举行进献食品的“登”祭的记载。“登”原初的意思就是双手捧酒具(豆)。

 当然,古人并不是不吃豆,只不过能吃的豆*初不叫豆,大豆叫“尗”,小豆叫“荅”。后来,人们把当容器的“豆”借用来表示跟它同音的词——豆麦的豆,表示这个意思的“豆”字有一个异体字写作“荳”,这是由“豆”字加上表示植物的“艹”头分化而成的。不过,在“荳”字出现后,“豆”字依旧被普遍地用来表示豆麦的豆。在解放后的异体字整理工作中,“荳”字被并入了“豆”字。(字音、字义相同而字形不同的字互为异体字,这是广义的异体字概念。一组异体字中大家公认并通行的字为正体,其余为异体,这是狭义的异体字概念。)

 在“尗”的右边加一个手形 ,表示用右手把尗捡起来,就是“叔”。后来,人们又在“叔”字上面加上一个“艹”头,便变成了古书里面常见的“菽”,《诗经》就有一篇叫《采菽》。清代有个大学者叫钱大昕,他对上古音韵有精深的研究,从他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推断出“菽”和“豆”古音非常接近,后来渐渐被混用,大约在秦汉之际,人们就已经把菽叫做豆了。但是,在现代一些语言文字学著作里,不时会出现诸如“豆假借为菽(也就是用‘豆’字表示本应用‘菽’字表示的词)”这样的说法,我们要知道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只能说“豆”和“菽”各自表示的词有亲属关系,很可能有着相同或相近的来源。当它们早就已经分化了开来,我们就不能简单地说“豆”假借为“菽”了。

 “荅”,《说文解字》解释说:“小尗也。”也就是小豆。但是,这个意思很少用,大部分古书都假借为回答的“答”。隶书“艹”旁很容易与“”旁混同,现在文字学家们一般认为“答”字是从“荅”字分化出来的俗字。什么是俗字?对大家公认、久经通行的文字而言,新字就是俗字,其中既有简化字,也有繁化字。人们对于俗字的应用有两种偏见,其一是认为见于经典的字是正字,不见于经典的字就是俗字,*好不用俗字;其二是认为俗字就是经典,应该推广开来。我们要排除这两种偏见,从文字的功用出发看待相关问题。 

 
 
 
 

商品简介

 饮食在中国文化生活观念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中国的古文字中有许多正是对当时人们饮食生活情景的真实摹写,体现了社会风俗与古人思维。《汉字的味道》一书挑选中国汉字里与饮食文化历史相关的汉字,追古溯今,研究它们的来历、演变以及文化功能。本书属于“汉字里的中国”系列,作者毕业于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本书的学术性特点明显,文化含量高。通过大量的考据,作者在书中阐述了不少对古文字的独到见解,令人耳目一新,具有原创性。书的另一个特色是加入了大量古文字图片资料,且资料来源具有权威性,力求形象地展现汉字文化与历史,让读者一目了然它们的演变面貌。 

作者简介

陈文波,广东肇庆人,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中国古典文献学(古文献与古文字方向)硕士。潜心研究中国古文字,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建有个人书法艺术工作室。作品入展第六届全国楹联书法展、第三届“康有为奖”全国书法篆刻评展等。

目录
本书主要包括金灿灿的麦穗、香喷喷的黍、不能吃的豆和能吃的豆、粒粒皆辛苦、大蒜和苹果的故事、花褪残红青杏小、小心枣子的刺、汉字的前生今世等。

主编推荐

中国的古文字中,有许多正是对当时人们饮食生活情景的真实摹写,体现了社会风俗与古人思维。《汉字的味道》一书挑选中国汉字里与饮食文化历史相关的汉字,追古溯今,研究它们的来历、演变以及文化功能。作者在书中阐述了不少对古文字的独到见解,令人耳目一新。一本书读下来,既对汉字的字源有了新的认知,又对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内容简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