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水(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水(精)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可开发票,24小时内发货。

69.7 7.1折 9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奥)维罗妮卡·斯特朗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153816

出版时间2021-03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31046370

上书时间2024-12-21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维罗妮卡·斯特朗,奥地利人,英国杜伦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主要著作有《水的意义》《园艺世界:水的代理、身份和所有权》《人类学家是做什么的》等。

邹玲,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毕业,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笔译专业硕士,拥有理工及自然科学类知识背景与语言基础,一直从事专职英语翻译工作。

目录
第一章 地球之水                             1
第二章 生生不息之水                         25
第三章 想象之水                             47
第四章 水的旅程                             67
第五章 水的改道                             91
第六章 工业的力量                           111
第七章 乌托邦工程                           133
第八章 水的压力                             155
结语                                        177
精选参考文献                                 192  
相关协会                                     200
鸣谢                                         202 
许可                                        203  
图片提供致谢                                204

内容摘要
《水》一书讲述了水在人类生活与文化中所具有的重要价值,记录了人类与水相互作用之间的丰富历史,分析了人类与水的关系:人类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感受水,人类对水的理解影响了关于水的信仰与文化,人类又从想象与实践等层面利用水。水在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生产生活的同时,又给人类刻上了独特的文化印记。
作者深刻地探讨了水和人类之间的历史,以及水在科学、环境和文化研究中提供了关键资源的重要作用,并反思了水污染及水的过度利用的问题。全书深入浅出,图文并茂。

主编推荐
生生不息且无处不在的水,
孕育着生命,滋养着万物,
塑造了多彩的人类文明。
或烟波浩渺,或曲似柔肠,或惊涛拍岸,或润物无声……
一百余幅高清插图,尽显水的魅力。
有名社会人类学家维罗妮卡•斯特朗带您领略水的文化与传奇。

精彩内容
第一章地球之水宇宙中的水没有什么比水更能全面地描述人类与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水以其独有的特质,成为所有生物有机体在时光变迁中不断进化的核心要素。与此同时,它也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对水的感受,影响着人们如何看待水,如何理解水所承载的含义。在察觉到水对生命创造过程所起的推动作用后,很多社会团体得出了“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形式都源于水”的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解释成为了众多“生命起源之谜”的谜底。可是,水和生命,最初是如何出现在地球上的呢?
水以多种形态(组成成分)存在于宇宙之中。人们认为太阳系源于45亿年前一团以氢为主要成分的气旋。近来,在一个距我们100亿光年之外的黑洞附近,天文学家发现大量飘浮的水蒸气云团,经过估算,其所容纳的水量是地球上海洋的140万亿倍。有些天体上似乎存在某种形式的“水圈”,人们认为木卫三“盖尼米德”和木卫二“欧罗巴”厚厚的冰层之下藏着深不可测的海洋。
1876年,意大利牧师彼得罗?塞奇发现火星上存在一些运河(意大利语canali)。天文学家乔凡尼?夏帕雷利于1877年绘制出了这些运河的地图,并将意大利语“canali”翻译成英语的“canal(运河)”。受此影响,一些天文学家,如美国天文学家帕西瓦尔?洛厄尔,坚信这些运河是由某种智慧文明所创造。 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太空探索中拍摄出更加清晰的照片之后,这个诱人的想法才失去拥趸。现如今,人们认为,这颗红色星球上大部分的水都被封印在冰冻层和永久冻土层之下。
那么,地球何以成为这样一颗蔚蓝星球,分布着浩瀚无际的海洋,点缀着密密麻麻的水系?地球又何以拥有孕育出灿烂多姿的生命形式的“水圈”?就在天文学家们为“开凿运河的火星人”兴奋不已之时,瑞典科学家斯凡特?阿伦尼乌斯提出:生命的种子要么以“辐射胚种”为载体,随光束从宇宙到达地球,要么就是附着在陨石上被带到地球的微生物或孢子。直到最近,人们仍相信,水是随着频繁的陨石雨而降临到正处于成型阶段的地球上的。但是,根据英国天体物理学家马丁?沃德的观点:近期研究结果表明,在彗星与地球上,水的同位素比即水与重水(氘是氢的同位素)的比值是不同的。现在人们认为,小行星上可能存在大量的水,对大约40亿年前的所谓的“晚期重轰炸”产生了影响,或许这就是地球上多数水的由来。
即使到了今天,关于地球之水的起源,科学界仍未达成共识。不过,查尔斯?达尔文和路易斯?巴斯德提出的观点,倒是为化学进化提供了引人注目的愿景:阳光和放射能提供了充足的热量和能量,创造出了水。而氨基酸、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和其他有机物经过活跃的相互作用,又形成了具有新陈代谢和繁殖功能的细胞。
水的属性大约20亿年前,光合作用创造出含有氧的大气环境,多细胞生物从此得以生长进化,地球上的生物群(动植物)一次次迸发:从寒武纪海洋化石中的花体贝壳,到漂亮的侏罗纪猛兽,一直到能够想象出火星运河的两足裸猿。但这颗蔚蓝星球上发现的最古老的细胞源于海洋深处。 在绝大部分历史时期,地球上的生命都栖息在水中。它们在深邃的海洋中酝酿了近40亿年,4.5亿年前才终于上岸。如此看来,关于文化与历史的多重解释印证了“水就是生命”以及“所有生命都源于水”的观点是正确的。尽管关于其他星球的研究对此类观点提出质疑,如英国科普作家菲*普?波尔写道:近来得到确认,至少还有一个星球上存在丰富的有机分子。这些星球上的河流或者海洋中充满着非水液体,比如土卫六上的液态烃。这使得人们开始关注甚至迫切地思索:水,究竟是不是构成生命的唯一且通用的基质;或者,水是否只存在于我们的星球之上。
不过,至少在地球上,多细胞生物确实依赖于水的独特属性。那么水究竟有哪些属性呢?首先,水具有结合性:水分子一端带有负电荷,另一端则带有正电荷。这使得水分子不仅能够互相吸引,也能广泛地与其他多种物质结合形成复杂分子。但是,与水的全部物质属性一样,这个过程是可逆的:水也可以解离,释放出其所结合的各种物质。水的这种分离与重组的特性,使其成为“万用溶剂”,能够携带其他化学物质,诸如氧和营养元素。这些化学物质随之进入生物体内,比如人类自己的体内,并被留在那儿。 当然水的这一特性也意味着,它很容易受到污染,会将有害物质而非有益物质带入体内。好在这种结合能力还有一大优势,就是水可以辨别废物与毒素,并将它们排出体外,使它们离开生物体内部的“水文”系统。
水作为溶剂的特性对进化过程至关重要。它溶解了很多地球早期大气中的简单有机化合物,助其形成更加复杂的化合物。第一个有生命的细胞即能够自我复制的细胞,形成了显微镜下可见的水生植物(浮游生物)。这些水生植物漂浮在洋面上,依靠阳光获取生存的能量。而当多细胞生物进化后,它们的生存则仰赖于体液系统,身体内部的水使得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废物的排出成为了可能。血液中含有的可溶解的液体多于其他物质,因此歌德(1749—1832年)将血液描述为地球上最复杂的混合液体。水的“结合”能力还使得电化学传输成为了可能。水把血液和其他重要的化学物质运输到大脑,为大脑神经元提供了电势,因此,水确实可以称得上是“意识流”。
水的分子结构也造就了其最具辨识度的物质特性之一:物理形态的转变,从固态(冰)转变为液态,再从液态转变为气态。这些转变体现在宏观和微观的各个层面上:在居家环境中,体现在水壶、冰箱和冰柜之间,将这种转变投射到地球上,对应着冰川融水,或流经大地,或蒸发为云。水的形状变化具有可逆性,水的运动也具有永恒性:水在流动,顺着斜坡蜿蜒而下(同样归因于其分子结构),在溪流中打起漩涡。它逐风起波澜,随风泛涟漪。它不知不觉地蒸发到稀薄的空气中。水的身体介于透明和不透明之间,随着光线而闪烁。因此,水以运动和变化为特征。

媒体评论
媒体/名人评论:
一套可读性极高的珍贵丛书。
——理查德•科恩 著有《追寻太阳:我们生命之星的史诗》
终于有一套为门外汉打造的关于地球的系列丛书了,书中既有非常不错简明、趣味横生的讲述,亦有精彩绝伦、美不胜收的插图。通过“地球”系列丛书,我们将再度惊叹于周围世界的多样性与摄人心魄的魅力。该系列的每本书都将使人们对地球的理解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对我们星球的未来真正感兴趣的人都应人手一套。
——布拉恩•M•费根 著有《大暖化:气候变化与文明兴衰》《永恒:人类水的历史》
 “地球”系列丛书如此非同凡响……信息量大,解释详尽,图文并茂,叙事性强。该系列丛书吸睛十足,将给我们的阅读之旅带来无尽乐趣。
——大卫•兰伯特 英国地理协会主席、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地理教育专业教授
这些关于地球的思想、科学与文化是多么不可思议。我迫不及待地想读这个系列的下一本书了。
——大卫•贝拉米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