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一罚四】悟变中医(瞿岳云教授别具一格的中医理论解读)(精)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可开发票,24小时内发货。
¥
43.9
5.6折
¥
7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瞿岳云|责编:李忠
出版社湖南科技
ISBN9787571003449
出版时间2019-1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8元
货号30792918
上书时间2024-12-2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瞿岳云,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上研究生导师,国家蘑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病证研究室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专业委员会常委。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部分已收入《中医年鉴》。编著学术著作、教材25本,代表著作有《中医诊断历代医论》、《中医经方全书》、《疑难病症中医辨治》、《常见病症中医辨治》、《治病求本从肾论》、《中医理论悟变》等。
目录
第一篇 泛论先导
1 当世之下纵横论中医
2 迎难而上柳暗花明——论中医治疗疑难病症的思路与方法
3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论知常达变悟中医
4 中医“缩影”理论
5 模糊中的精确——略论中医学与模糊数学
6 五脏系象论
7 中医学与医学社会学
8 中医诊法的特色优势与不足
第二篇 基础理论
9 物质之气与功能之气辨析
10 “清者为卫,浊者为营”辨
11 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
12 以象论脏与取象思维
13 脏藏亦泻,腑泻亦藏
14 奇恒之腑与腑之所藏
15 “五脏开窍”理论说异
16 肝属中焦而非下焦论
17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新解
第三篇 诊法辨证
18 有瘀象非皆瘀证,瘀证未必都见瘀象
19 黑苔未必主寒热两极属危候
20 镜面舌非独主胃阴枯竭
21 黄腻苔不纯属湿热
22 指纹红色非主寒
23 寸口脉分候脏腑别议
24 “阳病见阴脉,阴病见阳脉”辨
25 浮、沉、迟、数脉主病常变之辨
26 脉症宜参不宜舍
27 人之常情与内伤致病
28 是辨证论治,非辨证施治
29 中医辨证与激发联想
30 “治病必求于本”别解
31 疼痛病机非皆不通
32 可按者亦有实,拒按者亦有虚
33 精气夺多为虚,邪气盛未必实
34 有一分恶寒,未必就有一分表证
35 病在表非皆表证
36 肺病虚证,阳虚有之
37 既有肺气虚,当有肺血虚
38 脾虚阴阳,不可偏废
39 五脏病皆有气虚,肝脏当不例外
40 阴阳互根,肝有阳虚
41 肾病多虚亦有实,治疗补虚亦泻实
42 心肾不交辨析
第四篇 病症治法
43 盗汗不尽是阴虚,自汗非皆属阳虚,
44 五更泄泻非皆阳虚
45 下垂病症未必皆应从气陷治
46 疮疡红肿不可概从阳热论
内容摘要
本书共分6篇,包括开卷先导篇、基础理论篇、诊法辨证篇、病症治法篇、经典各家篇、中药方剂篇,涵盖了作者对中医基本理论、诊法、辨证、病证、治法、方药以及中医经典著作、各家学说中的相关内容的探索性的反思和辨析。
精彩内容
第一篇泛论先导
1当世之下纵横论中医中医是我国的原创性医学。在我国各行各业中,最有优势、最有实力、最有底气、最有后劲,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唯有中医药。纵眼观天下,经验的自然科学,由于历史的局限性,相继被淘汰了。唯有我国的中医学,它不但把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多彩的诊疗技术保留至今,而且还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中医凭借着它卓著的临床疗效而具有无穷的魅力。这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大奇迹。
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医之源中医药学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或者说是以中国哲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国自古以来就认为人与天地自然是一个整体,讲究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中医的典籍莫不贯穿这一思想。没有中华文化底蕴,就无法理解阴阳五行,就不可能学好中医。有人认为中医学理论太玄,是古代的东西,因而是落后的、不科学的,其实,这是不懂中医。当今之世,有的人总要用西医理论解释中医,解释不通就说中医不科学,这就如同用芭蕾舞改造京剧、用足球规则裁判篮球比赛一样的“不可思议”。离开了中华文化的阴阳五行,不仅学不好中医,解释不了中医,而且永远理解不了中医。
古人云“十个秀才九个医”,就是因为过去要参加科举,必须熟读四书五经,而读通了四书五经就很容易理解医理,也容易成为医家,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张仲景是汉代长沙太守,常常在大堂之上为人诊病。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宋代大文豪苏轼、科学家沈括,明代文学家高濂等皆是中医大家。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也深通医学。可见,熟读经典,“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然而,中华文化从来都是海纳百川,它能同化一切外来文化而不是异化自己。今天,但凡现代科技对中医有用者,中医自然会吸纳,不必什么都高喊中医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西医用的仪器设备,只要有利于患者的诊疗,我们当然可以用,那并非西医的专利。然而,这些“先进的”仪器设备对我们中医的用处是有限的。如CT、磁共振可以确定肿瘤位置、大小,但中医治疗时却往往“见瘤不治瘤”,凭望闻问切进行全身调理,辨证论治。可以说,没有必要如此“延伸”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诸种感官。这就是中医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在中医学理论形成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术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就是传统文化和医疗实践经验结合的成果。可以说,中华文化是皮,中医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不朽的著作——中医“四大经典”“引经据典”是我们常用的一个成语。引,援引;据,依据。意即引用经典著作作为论证的依据。关于“经”,《说文》云:“经,织也。”即布帛的织线为“经”字的本义。经者与纬之对也,纵曰经,横曰纬。“典”意为标准、法则,典范性的书籍。因而,所谓“经典”,是指在某门学科的建立与发展中起到奠基或划时代作用或作出重大贡献的著作。就像儒家把《诗》《书》《易》《乐》《礼》《孝》《论语》等列为经典,当今把《资本论》《自然辩证法》等称作马列主义的经典一样,中医学则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奉为中医学的四大经典。
人们都知道,建筑高楼大厦、飞架江河大桥都要有坚实之基。中医学术殿常之兴也自有其理论基石,它就是中医独具特色的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等学说。中医基础理论,发源于先秦时代,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就像许多学科、学派有自己的奠基著作一样,中医学也有奠基之作,它不仅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且持续影响两千余年,至今仍被奉为中医学之规范,习医业医者必读、必通之经典。它就是我国现存最早、自成体系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书之取名,像我们人取名字一样,其中多含有某种寓意。《黄帝内经》书以“黄帝”之名,是一种崇古假托,也是汉代的时尚。黄帝为华族始祖,为世人仰慕之圣人,所以历代文人学士都以自己为黄帝的子孙为荣。托言黄帝以成书,其朴素的含义,乃溯源崇本,以示学问有根。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云:“世俗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探究道理、规律)者,必记之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意思是为了使人们相信自己的理论,就打着神农、黄帝这些传说中的古圣贤作旗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类似于今日之某书承蒙某某著名教授审阅、某某专家为之作序,藉权威之名,以取信于人。该书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预防等医学基础理论内容,使长期积累的医药知识理论化、系统化,从而建立了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医药学发展的基础和理论源泉。为学者不可不学,为医者小可不习。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书。这部中医经典著作是以黄帝与其老师也是臣子的岐伯、伯高、少俞等以及学生雷公之间的问答讨论形式写成的。类似于现代出版的医学“疑难问题解答”著作。《内经》称“经”,意即本书为十分重要的典籍,医学之规范。该书记述了古代关于哲学、天文、地理、气象、历法、生物等多方面的知识,是中国古代少见的科学巨著,故有学者将《黄帝内经》称作是以医学为主体的“古代百科全书”。
书中的黄帝是帝王,但这个帝王在岐伯面前,是问题的提出者,是以学生的身份出现的。书中的岐伯是黄帝的先生。黄帝问,岐伯答,一部《内经》就产生在黄帝与岐伯的问答之中。所以中医又称为“岐黄之术”。孙中山先生曾说自已是“学崇孔孟,业绍岐黄”。岐指岐伯,黄指黄帝。“岐黄”的称谓之中,老师的位置在前,学生的位置在后。《内经》这一写作形式,亦向后人讲述了这样一条重要的道理:早期的为帝为王者,并没有以最大的学术权威自居,他会虚心地向贤者请教自己所不懂的问题。虚心的黄帝,为后世子孙树立了永恒的榜样。
继《内经》之后,相传系扁鹊所作的《难经》是一部可与《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该书以解《内经》之“难”为写作动机,故名曰《难经》。它在《内经》理论的基础上又有自己的发挥和创见,内容简要,辨析精微。
2世纪,中国诞生了一位医学巨人,即张机,字仲景(150—219),被后世尊为“医圣”。《内经》是一部理论性医学经典,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范式,而中医临床医学的形成,则是以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问世为标志,它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仲景其人,虽然名垂医史,却像许多著名科学家、医学家一样并不见于正史,其在《伤寒论·自序》中论述了他写作《伤寒杂病论》的缘由,因为疫疾曾使张仲景宗族的两百余口人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死去三分之二,以“救贫贱之厄”为己任的张仲景,“感往昔之伦丧,伤横天之莫救”,勇敢地面对严峻的现实,发愤钻研,“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写成《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临床医学体系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