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丽娃记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丽娃记忆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可开发票,24小时内发货。

27.4 4.6折 60 全新

库存8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主编汤涛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ISBN9787542656544

出版时间2016-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0元

货号2771921

上书时间2024-12-18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华东师范大学自1951年建校以来,薪火相传,群贤辈出。汤涛主编的《丽娃记忆(华东师大口述实录第2辑)》是“华东师大丽娃档案”丛书的一部分,为口述系列访谈,是学校档案馆收集学校记忆的尝试。本书入选了二十几位老干部、老教授、老校友,并以对话的形式,生动讲述了前辈们的亲历亲闻、挖掘老一辈校领导的事迹、记录老一辈教授的传奇,以及对师大的情感和对师大未来的期许。

目录
华东师范大学自1951年建校以来, 薪火相传, 群贤辈出。本书稿是“华东师大丽娃档案”丛书的一部分, 为口述系列访谈的首发本, 是学校档案馆收集学校记忆的尝试。本书首批入选了二十几位老干部、老教授、老校友, 并以对话的形式, 生动讲述了前辈们的亲历亲闻、挖掘老一辈校领导的事迹、记录老一辈教授的传奇, 以及对师大的情感和对师大未来的期许。

内容摘要
 汤涛主编的《华东师大丽娃档案丛书》,忠实记载华东师大百余年的文脉传承和一甲子的办学历程,全面解读“平常时节自信而低调、进取而从容,关键时刻却挺身而出,义无反顾”的华东师大人文气质,充分展现华东师大精神传统的各个侧面和形成过程。
这套丛书,激励我们和我们的后代,永远继承“自强不息”、”格致诚正”的精神,发扬学思结合、
中外汇通的传统,不断追求“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的大学理想,忠实履行“求
实创造,为人师表”的师生准则。
这样一套丛书,将不仅成为华东师大这个特定学术共同体的自我认识和集体记忆,而且也将成为人们了解现代中国高等教育曲折发展脉络、研究中华民族科教兴国艰苦历程的资料来源和参考。
《丽娃记忆(华东师大口述实录第2辑)》为丛书之一,以对话的形式,生动讲述了前辈们的亲历亲闻、挖掘老一辈校领导的事迹、记录老一辈教授的传奇,以及对师大的情感和对师大未来的期许。

精彩内容
 “留学苏联是我人生的转折点”主持人:张校长,您好!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正在实施“丽娃记忆——华东师大口述实录”项目,计划采访一批80岁以上的老干部、老教授和老校友,希望通过大家的口述,记录华东师大的历史,您先简单介绍一下您的求学经历吧?
张瑞琨:我是1935年1月出生在上海,小学和中学也都是在上海就读的。读小学正赶上是抗战时期,读中学是一半在解放前,一半在解放后。1952年夏天,我读的是高三上学期的春季班,当时规定春季班也
能报考大学,所以我高中只念了两年半。我报考华东师大是因为当时国家刚解放不久,要发展教育事业。
发展教育事业关键就是教师资源,当时国家号召高中毕业生报考师范、献身教育事业。在这样的形势下,我通过全国统考进入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物理专业学习。
我们班级有60个人,其中有应届高中毕业生,也
有调干生,即工作过的人。这样的班级学习上差别还是蛮大的,有的人学起来比较吃力。当时大家一心想把成绩搞上去,都有一个朴素的想法,不要辜负党和国家对我们的要求。特别是调干生,即使他们学习非常困难,也非常刻苦。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分了5个学习组,一个学习小组12个人。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和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在一个组里,我们希望在自己学好之后能够把相互帮助的对象的成绩也搞上去。我们经常自己复习完,还要和别人讨论,所以自修教室晚上人都是满满的。这种方式对彼此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好处。通过这个学习小组,你要动脑筋去想怎么和别人讲,这个过程就加深了自己的理解,我认为这种形式实际上是双赢。
在生活上我们也是互相帮助。我印象最深的是吃饭也直接和老师坐一起,八人一桌,大家互相关心,气氛很好。老师们对待教育事业都非常敬业,对待我们就像对自己的弟妹和子女一样爱护。所以有时候如
果我们不去找助教辅导,他们会主动问我们,哪些人学习比较困难,然后找学习困难的同学去教研室一起讨论,打消疑虑。我们华东师大有个传统,就是学会老老实实做人,我们的老师这么教育我们,将来我们当了老师以后也这么教育我们的学生,所以师大出来的人工作都很勤恳。
我跟我夫人徐文柳是同班同学,她后来是物理系理论物理教研室教授。1952年考入华东师大物理系,1956年毕业进了理论物理研究班,1958年毕业以后被分配至福建师范学院。我们是1959年结婚的,结婚一
个月不到,我就出国了。她则一直在福建,直到1973年再回到华东师大,所以我们一分就是15年。这个可能在别人看来很难接受,但我们也都克服了,因为我们接受的教育就是勤勤恳恳工作,要以事业为重。
主持人:您是1959年12月赴苏联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做研究生,当时的背景是什么?能否谈谈您在苏联的学习、生活经历?苏联的教育模式给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张瑞琨:由于国家需要培养一批较高层次的人才,我有机会于1958年参加赴苏联留学的选拔考试,并有幸获得通过。这个也可以说是我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为了做好赴苏联留学的准备,我于1958年10月去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俄语。正在这时出现了一个情况,中国和苏联教育的交流名额用完了,但是中国科学院交流的名额还有多的。于是,中央决定从高校中抽一批同志代替科学院去苏联科学院学习,我有幸被抽中,所以我1959年12月到苏联去学习了。这就是我去苏联科学院学习的背景。
1959年12月我赴莫斯科开始了留学生活。我被分到苏联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读研究生,学制为3年半。我的导师是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苏联科学院院士塔姆先生,这位犹太血统的老人很慈祥、和蔼,曾访问过中国。研究所除了要求我补习俄语外,还给我配备了一位小导
师,他叫戈里芳特,是位在格鲁吉亚出生的副博士。
根据规定,我必须要通过两门课的考试,才能开
始学位论文的研究和撰写工作。大导师提出,我的第一门学位课程要通过“量子电动力学”的考试,他指定了参考书,要我什么时候准备好,什么时候来考。
我顿时傻了眼,因为“量子电动力学”这个名称我从来没有听到过。此时此刻,我心里很清楚,艰难的生
活已经在等待着我。我去书店购买了导师指定的参考书,这本书16开本,共652页。第一页的物理内容我就不懂,在学校里也没有学习过。我想我别无选择,国家花了这么多的财力来培养我,我只能是拼命努力完成祖国和人民交给自己的任务。我足足花了一年半的时间读懂了书的内容,推导出书中的公式。
于是,我就向小导师提出考试要求,我的这门考试获得了通过!第二门考试科目为“统计物理”,经过3个月的准备,我也获得了通过。经过这两门课程的苦战,我体重一下减了10公斤。由于我们每个人都下决心必须在3年半内完成任务,和导师商量后,我的学位论文题目定为《利用格林函数方法研究重子——反重子系统束缚状态的性质》,这是理论物理中基本粒子理论研究较前沿的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我查阅了大量文献,同时参加研究室的学术讨论会,进行大量的数学计算。到1963年初,我的论文基本完成,导
师对结果也比较满意。经研究所的学术委员会批准,我于1963年5月2日上午进行论文答辩并通过,我获得了苏联科学院数理学部副博士学位。
在留学期间,我还担任了一些社会工作。我在中国科学院赴苏留学的留学生会中先后担任了文娱部长和留学生会主席。1961年以后,因为当时党的组织已经不公开了,这个留学生会组织还成为与大使馆联系、与苏方打交道的机构。所以我后来从事外事工作、
管理留学生的本领就是从这个时候学起的。
P3-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