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区域国别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区域国别学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可开发票,24小时内发货。

48.8 7.1折 69 全新

库存25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主编杨丹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ISBN9787521342703

出版时间2023-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9元

货号4345970

上书时间2024-12-18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杨丹,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导师,国家 “万人计划 ” 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 国家级人选,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会计名家。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10余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10多项。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

赵刚,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文学博士,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波兰 语教学、波兰文学、波兰文化、中波关系、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等。出版专著、译著和编著30余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余 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

王展鹏,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 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英国/爱尔 兰问题研究、欧洲研究,出版专著、译著和编著20多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70余篇,主 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



目录
本书分为以下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区域国别学的中国学者思考, 主要介绍中国国内在区域国别学领域的研究范式、研究状况、相关特点以及人才培养等。第二部分为区域国别学的北外传统与创新, 主要介绍北外在区域过别学领域的做法与相关经验。第三部分为区域国别学的国际经验与视角, 主要介绍国外在区域国别学领域的研究状况、研究经验以及相关案例。

内容摘要

文明互鉴视域下的区域国别学学科构建

罗林 (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院长,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一、国别和区域研究的基本特征

国别和区域研究源于欧洲和美国的区域国别学(Area Studies),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是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国家为满足对外交往中的现实需求,对域外知识的一种常识性探究和知识体系的构建。这一研究以第一手资料和国际前沿学术成果为基础,涉及自然地理、风土人情、政治文化、宗教信仰等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欧美国家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重视外语人才的培养和外语能力的建设。美国学者约翰·鲁尔(JohnRuehl)曾明确说明外语学习对特定区域或国家研究的重要性。他认为,“如果不通晓一个民族的语言,我们就无法真正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以及他们的性格特征” 。

二是具备学科交叉属性。国别和区域研究是一项跨学科研究,涉及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众多领域,如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文化学、文学、语言学等,要求对共同的研究对象进行整合研究。

三是注重全覆盖。不同于欧洲基于古典学和东方学的研究,也有别于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对周边国家和区域的有限研究,当代的国别和区域研究最重要的特征是实现了研究对象 在世界范围内的全覆盖。

四是依照地理文化区域和国别分别集群,形成“区域研究部落”(Area Studies Tribes)。这些“部落”的专业认同指向不同的国家或地区。

与此同时,国别和区域研究也面临尖锐的批评与质疑。有人指责美国的国别和区域研究是一项政治运动,实际上是一种“了解敌人”的努力。也有学者指出,国别和区域研究只是单纯的“现象学” ,主要关心的只是“描述” ,与社会科学研究一般规律和理论建构的特点是完全相悖的。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Said)等著名学者则非常激烈地批评国别和区域研究专家继续使用西方领导人带有政治偏见的观点和理论。

二、中国国别和区域研究的形成

世界地缘政治和经济在冷战后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世界进入了一个复杂的全球化时代。中国作为一个世界性大国,在非通用外国语言方面出现了更大的需求,这为中国国别和区域研究的兴起创造了条件。中国的国别和区域研究是“大国之学” ,是地区性大国向全球性大国发展过程中必须具备的重要学科,是关于各国国情或世界区域情况的专门知识体系。它以政治、经济、外交、安全、历史、社会、人文、宗教等领域问题研究为基础,以政策性、战略性、综合性问题研究为指向的社会科学研究,旨在系统探究国别和区域发展中基础性、关键性因素的规律性作用,深度揭示影响国别和区域现实发展的内在动因和趋势,为国家制定重要政策,解决复杂、紧迫的国际问题提供学术支持。


三、中国国别和区域研究的方法和特点

在当今世界体系中,主权国家是非常重要的国际关系行为体,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以相近的地缘关系、相似的文化背景的区域组织,这些主权国家和区域组织是中国对外交往的主要对象。中国的国别和区域研究旨在满足国家对外交往的现实需求,解决现实问题,其首要任务是补充海外国家和区域实体对象的相关知识,并将散落在各学科内的知识以实体研究对象为核心进行整合,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它采取了一种整体观的方法论:对于没有基础的实体研究对象,则采取全面铺开的研究方式;对于有研究基础的实体研究对象,重在发现填补各学科间的知识空隙,加深对其全面的了解。可以说,跨学科和交叉性是国别和区域研究不同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根本性特征。加强跨学科的协同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广泛的共识。例如,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和世界史这三个紧密相关的学科相互配合,积极探索发展路径: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和学科设置;围绕实体研究对象从时空、文化、思想等多个维度建设“中国学派” ;呼吁高校建立专门的国别和区域研究机构,加强跨学科研究。跨学科的努力成为推动中国国别和区域研究的主要动力。

四、中国特色新时代国别和区域研究的塑造

2011年,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正式启动,得到了各个高校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从学科交差融合的角度来看,国内的国别和区域研究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内部的融通发展,外语专业研究力量从传统的文学研究、语言学研究等向国别研究转型,构成了国别和区域研究的“1.0版本” 。第二阶段是外国语言文学、世界历史、政治学等一级学科协同交叉发展,探索出“文史融通” “外语+”两条发展路径,构成了国别和区域研究的“2.0版本” 。第三阶段是在交叉学科门类下,以外语和世界史为基础,经济、外交、军事、安全等领域交叉融合发展,我们将其称为国别和区城研究的“3.0版本” 。

经过多年的艰辛探索,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从关注重点国家和地区的“ 布点试水”到“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全面铺开,再到实现全球国别、次区域、区域、国际组织等多层面的全覆盖,中央的重要部署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研究机构的数量在八年内增长了10 倍,建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门研究机构,为国家对外政策的制定和推进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同时,国别和区域研究人员解决了国别和区域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学科的内涵、定位、发展路径等形成了基本共识,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学科体系初具规模。如果说,殖民时期西方世界的“东方学”是当代国别和区域研究的前身,那么,当下中国学者们想要构建的“区域国别学”绝不是 21世纪东方的“西方学”。“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精准地道出了文明发展的逻辑链。如何进行交流互鉴?习近平总书记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如下表述:“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应该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单向的。 ” 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兼收并蓄的态度,才能带来共同进步。这也是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别与区域研究的目标以及明显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点。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站在世界历史的十字路口,美好的愿望与严峻的挑战并存。在过去三年多时间里,国际社会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推动世界经济发展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困难和挑战进一步告诉我们,人类是密切相关的命运共同体,各国要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在此背景下,我们要立足“和合共生”的思想和理念,尊重文明的差异性、独立性与多样性;要迎接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提出符合全人类共同发展利益与规律的方案与主张;要消除文明隔阂,提高对不同国家和不同区域的整体性、全局性认知,加强构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方案” 。

建立交叉融合学科体系,尊重文明多样性,跨越文化交往的藩篱,增进不同国家与区域间的平等对话,交流互鉴,积极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为国际合作搭建新平台,助力中国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是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别和区域研究的宗旨。

……



精彩内容

本书是一本在区域国别学交叉学科诞生之际、从全球、中国和北京外国语大学 (简称“北外”) 的视角, 审视区域国别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的文集。这一文集是北外学者与国内外学术界在全球区域国别学共同体 (CCAS) 建设过程中, 携手合作, 积极开展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而取得的重要学术成果。本书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在中国区域国别研究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结合自身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阐发了真知灼见 ; 第二部分, 回顾了北外几代学人在区域国别研究领域筚路蓝缕, 苦心探索, 孜孜不倦, 取得丰硕的成果 ; 第三部分, 借助CCAS平台, 邀请了一些国外著名学者, 共同分享他们在区域国别研究领域取得的宝贵经验。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