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可开发票,24小时内发货。
¥ 61.5 6.2折 ¥ 100 全新
库存7件
作者(法) 郑春顺著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9664532
出版时间2023-03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100元
货号4298022
上书时间2024-12-18
☆序
讨论天空、星辰、宇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宇宙是包含全部的整体,是全部存在的集合。因此,如何从无数“词目”中选择论述的话题呢?
首先,这本书集合了天体物理学中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它们被无处不在的引力塑造成了一些奇妙的实体。比如:一勺就约一头大象重的“白矮星”;尺寸与巴黎相同、不到一秒钟就能自转一圈的巨型宇宙灯塔“脉冲星”;太空中具有极强引力、能监禁光、螺旋吸积气体并将它们所有的能量转化为辐射耗散的“黑洞”;或者宇宙中本质最亮的物体“类星体射电源”,以及在它的核心中居住着的“超大质量黑洞”(依靠自身强大引力,可以肆无忌惮地撕碎所有经过其势力范围的可怜恒星,并用它们来“填饱肚子”)。这些都是一些非常典型的例子。
此外,这本书还包含一些探讨我们自身起源的词条。宇宙的历史与人类息息相关,是宇宙让我们这些“星际尘埃”出现。今天,我们认为宇宙诞生于一场不同寻常的“大爆炸”――由一个极小、极热、密度极大的太初状态而来。宇宙从充满了能量的真空中诞生后,在攀登复杂阶梯的过程中一直充满创造力和可能性。
这些“有关历史”的词条不仅讲述了大爆炸,还介绍了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人们尝试理解自己所生活的世界而构想出来的神话传说――它们讲述了星系的起源,以及恒星的诞生、演化与死亡。恒星作为宇宙的发光熔炉,通过神奇的核炼金术,制造出构成行星以及生命所必需的化学元素――氢、氧、氦。这些元素组成的气体和尘埃构成星子,凝聚成为行星,并演化出生命繁衍所需要的适宜环境:固体行星表面,液态水海洋以及具备保护功能的大气。
有一颗名为地球的行星,它围绕着一颗名为太阳的恒星运行。大约38 亿年前,地球上有生命诞生了。书里有一些词条,讲述了生命从双螺旋结构的核酸分子(能够边分裂边复制的DNA),一直到基因突变、自然选择的冒险旅程。这形成了地球生命物种非凡的多样性。
最后,还有一些词条讲述了宇宙演化过程中另外一个关键步骤,即意识和思想的出现。
尽管如此,我们对宇宙的认知仍然笼罩着大片的疑云。你会看到一些词条提到,宇宙质量与能量总和的96%,是由神秘的“暗物质”,以及我们一无所知、谜团般的“暗能量”所构成的!因此,宇宙演化史上两次巨大的飞跃(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从本能到意识)的原因,仍然深陷于神秘的泥潭之中。
有不少词条赞颂了太阳,它既是生命之源,也是地球的能量之源。还有一些词条赞颂了地球,这颗美丽的星球有广袤的蓝天和深邃的海洋。不过,另外一些词条讲述的是事情的反面:无休止破坏环境的人类正在成为地球、自己以及其他生命物种的威胁――智慧与意识是把双刃剑。
有些词条介绍了那些非凡的人物,他们或天赋异禀,或发现了新现象,或是从某些表面看来毫不相干的事实中瞥见了新关联。每当一个新关联横空出现时,科学都会向前迈进一大步。当牛顿意识到苹果的自由落体与月球绕着地球旋转都是受到一种唯一的力量支配时,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当爱因斯坦发现了时间与空间的相互关联时,他得到了相对论。
天文学是唯一不能在实验室中进行的科学。我们既不能靠机器重新制造大爆炸,也无法在试管中复制恒星。连接我们和宇宙的是光。首次巨大的进步发生在1609 年。当时,伽利略将第一架望远镜瞄向了天空,他发现了千奇百怪的世界。第二次巨大的进步是人类让自己的眼睛“进入卫星轨道”:天文学家将天文望远镜送到大气层以外的轨道上,进而能够看到宇宙完整的调色盘,还可以摆脱大气湍流的干扰、获得毫无瑕疵的宇宙图像。
天文学不只是单纯地对宇宙中的物体及现象进行研究。除了纯粹的科学问题,天文学的思考还涉及形而上学。哥白尼把人类从宇宙中心的位置上赶了下来,引发了一场时至今日仍有影响力的革命。现代宇宙学深刻改变了我们对时空性质、物质起源、生命与意识的发展、有序和无序、混沌与和谐、因果关系与决定论等的看法。
宇宙的起源是什么?宇宙能够自发诞生吗?时间和空间有开端吗?宇宙有尽头吗?宇宙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宇宙学家和天文学家借助物理与数学的动力锤,不断地敲击着现实的围墙――他们与理论学家相遇了。宇宙学研究的对象曾长期是宗教领域的专有财产,如今宇宙学赋予了其新的解释。“人择宇宙学原理”认为,宇宙从最开始就为生命的出现做出了异常精确的调整。这些延展引发了一个根本问题:我们的存在有意义吗?或者我们只是一场宇宙事故的产物,宇宙不得不制造了我们?如果我们支持自己的宇宙只是无数平行宇宙(亦称“多重宇宙”)中的一员这个假设,那么定律以及物理常数的精准调整就可被归为偶然事件。相反,如果只存在一个宇宙,即我们的宇宙,那就肯定需要一种解释――宇宙为何会为了人类的出现而进行如此非凡精密的原则校正了。有些人将这个原则称为“上帝”。
我笃信科学一定能在人类的文化领域重获属于自己的位置。过去,科学因一种过分破碎化、机械论、简化论的观点而远离了文化领域。然而这已经成为过去时了。在这本书中,我特别添加了一些词条,探索科学与美、与诗歌、与宗教之间的关系。科学与宗教是截然不同却互为补充的两扇窗,能够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现实。
这本词典是为文化人准备的,不过读者并不需要具备特别深入的科学知识。我尽量选择了简单明了的论述方式,用最少的行业术语来进行严谨准确的写作。为了解释深奥的概念,我借助了一些比喻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形象。我还在某些词条的结尾处推荐了一些文献,希望对那些想要做深入了解的读者有所帮助。
郑春顺
Trinh Xuan Thuan
2009 年3 月,于夏洛茨维尔
星空,早在人类出现以前就存在,还将在人类消逝之后继续存在。在人类存在于地球的岁月,星空始终启发的人类的想象,引领着思想与文明的发展。
该词典中收录超过200个关于天空、星辰、宇宙的词条。宇宙的起源是什么?宇宙能够自发诞生吗?时间和空间有开端吗?宇宙有尽头吗?宇宙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郑春顺教授是一位深谙科学与哲学的天体物理学家,他相信科学一定能在人类的文化领域重获属于自己的位置。他选择的词条不仅包括神秘的星系,初民的传说,奇怪的现象,还涉及探索科学与美、诗歌、宗教之间的关系。他以人文视角进行了生动有趣又不失严谨的书写,尽量减少专业术语的使用。读者并不需要具备特别深入的科学知识,一样可以领略星空的奥妙与美好。
全新修订版优化整体结构、更新知识信息,方便读者更好浏览全书架构的同时,与时俱进地观察星空、思考广袤宇宙。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