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明清汉口商镇的社会变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明清汉口商镇的社会变迁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可开发票,24小时内发货。

67 5.6折 120 全新

库存19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惠敏著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73803061

出版时间2022-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20元

货号4318463

上书时间2024-12-18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惠敏,女,湖北罗田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学博士。2011年应届博士毕业后留京在某央企工作,后因家人工作调动于2015申请至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史博士后流动站从事专职科研。2017年6月博士后出站留校任教,现在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任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边疆民族社会文化史和明清社会史研究,先后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与他人合译著作1部,并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博士后面上资助一等资助项目,以及中央高校专项经费等4项课题。2018年分别赴中华台北故宫博物院和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从事短期合作研究。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在美国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做访问学者。



目录
本书选择自明中期至清开埠前这一重要时段, 探索汉口商镇的深刻变迁, 努力描画其历史轨迹, 认识并说明其“变迁”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动因, 展示了这一“商镇”近4个世纪演进的历史花卷。

内容摘要

        第一章

   明代中后期汉口商镇的勃兴之路

  汉口,地当汉水流入长江交汇之口。明前期,它只是汉阳县辖区里的一片屯戍荒地。王葆心《续汉口丛谈》曰:“汉口在明代本屯地,为汉阳十九屯之一,隶在城里。”①民国《汉口小志》将汉口、武昌、汉阳的行政地位、位置关系讲得更加明白,即“汉口古名夏口,今一名汉皋,又曰汉镇,属于湖北之汉阳府汉阳县,其位置在扬子江之北岸”,而“湖北省武昌府在西南,与之隔江相望,武昌城为总督驻在之地”,“又其西北与汉水相临之对岸为汉阳府”,“三区分峙,势若鼎足,最为长江上游之要隘”。②武汉三镇格局的形成与明中期汉水人江水道的突变有着直接联系。明成化初年(约1465-1470)因连年大水汉水发生大规模改道,其在汉阳境内水道突变为由龟山北麓一路直入长江。由此,原来的汉阳被一截为二:汉水以北是汉口,以南为汉阳。汉口新地望位于汉水之北、长江以西,不再与汉阳连成一体,并且随着汉口商镇的强势起促使历史久远的武昌、汉阳双城格局发生动摇。①汉口所在的东西向呈扫帚形的狭长而低平的地带,最初被称为泽国或芦苇荒滩,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与明中后期以来,特别是万历朝势不可挡的商业力量相结合,快速兴起并发展成闻名全国的商业都会。它的经济影响力大大超过了作为行政中心的省城武昌和郡城汉阳,完成了从双城并峙到三镇鼎立格局的转变。明末清初,汉口凭借无与伦比的商品集散能力跻身全国巨型市镇之列,享有“天下四大名镇之首”的美誉。



精彩内容

全书的主体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分论述明中期至明末战乱之前汉口勃兴与变迁的历史。首先追述江汉大市场自三国以来久远的商业积淀,理清明中期汉口能借助汉水大规模改道契机兴起的历史渊源。接着分析汉水改道后形成的新水口地带——汉口占据了 ji jia区位,这是汉口在明代迅速勃兴的地理动因,同时晚明时期全国性商品流通市场的形成和更趋活跃的商品经济则为汉口在明末成为全国名镇提供了良好的外围环境。如果说江汉大市场的变迁和汉水改道是明代汉口得以兴起的天时地利条件,那么嘉靖碑记则为我们展示了有关早期来此垦殖的民众和楚地蕃王、各级官府之间产生的利益纷争与博弈的实况,自然是给资料罕见的早期汉口历史平添了几许有关人的具体活动的宝贵历史信息。晚明汉口借助天时地利和移民与商人的努力,很快取代了附近有着百年繁盛声誉的刘家隔的地位,在市镇规模和商业贸易上均获得巨大发展。但这条快速崛起之路并非坦途,各种天灾人祸不断降临这个新兴市镇,造成极大的破坏。幸亏有广大商民和有为官员的勠力经营,使得诸多不利因素最终都未能遏制晚明汉口的强劲发展势头。第二部分论述清前期汉口从战乱重创走向全盛的发展历程。主要论述全盛时期汉口的社会政治经济面貌,并兼及水火灾害、鸦片、弊政等给清中期汉口造成的重创。第三部分主要论及清代(开埠前)汉口市镇除了商业独步天下外,手工业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透过这些内容我们可以对清前期汉口的发展状况形成较为丰满的认识,即此际汉口并非是对晚明汉口市镇发展道路的简单复制,而是拥有更丰富的内涵。第四部分则是聚焦学界很少关注的明清汉口的渔业和农业发展状况,藉此对汉口市镇“九分商贾一分民”的人口结构中的“一分民”形成具体的历史感知,不再拘泥于“汉镇士民惟贸易视事”的历史评价。第四部分主要关注该时段汉口镇开放、趋利与世俗的大众消费文化景观。第五部分尝试在前两个主体部分铺陈和论述的基础上,对明清汉口发展路径的特点和历史走向进行较为开放性的探讨。也就是说,该部分的论述不是要给开埠前的汉口发展历程进行类似“封建社会内部的资本主义萌芽” “现代化前夜”的标签化定性,而是探讨其历史走向的可能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