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可开发票,24小时内发货。
¥ 25.6 3.6折 ¥ 72 全新
库存12件
作者葛筱宁著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3985326
出版时间2023-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2元
货号4351318
上书时间2024-12-18
葛筱宁,文理双学士,上海市语文高级教师,浦东学科带头人,在《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建设》《语文学习》《语文月刊》《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教学与研究》等全国中文核心专业期刊发表文章50多篇,主持或参与市、区级多项课题,主编或参编多种教辅,领衔开发多项教师培训课程。曾公派赴中国台湾、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等地的学校进行学术交流。
第一章审视课文标题走向深度研读
第一节 补全标题,梳理文脉
童年生活的延续与成长
——解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与中心主旨的高度浓缩和总括性的表述。
所以,解读课文一般都会以文章的标题作为突破口来展开。
比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我们可以运用标题中的疑问句式,设置悬念,激发阅读的兴趣,到文中去寻找“谁”是最可爱的人,并归纳他们“最可爱”的原因,以此来把握课文的内容大意,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指向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课文阅读,则需要灵活处理课文标题,进一步发挥它的作用。不仅要能够从标题入手去解读文本,而且还要看到文章标题的不完整,知晓文章标题所省略的内容或成分,尝试以补全或完善标题作为课文解读的突破口。
比如鲁迅的散文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可以从这篇课文的标题中发现,其中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仅仅交代了“我”的两个生活空间,而且“从……到……”这一关联词,也只是说明了这两个生活空间发生了一次切换或变化,我们并没有从这一标题中能够得到直接反映课文内涵的信息。
可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标题并不能算是完整,它明显省略了主语,可是,这一省略的内容却隐隐指向了文章真正需要表现的东西。
因此,我们不妨尝试从补全或完善课文的标题入手,寻找、判断这一标题所省略的内容,以此梳理文章的脉络,找到课文阅读的重心。
那么,鲁迅写这篇文章究竟要表现“什么内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呢?在笔者看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虽然空间发生了转换,但不变的是“我”未泯的童心。
所以,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里要写的既不是百草园,也不是三味书屋,而是童年,作者真正要表现的是自己的童年,“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只不过是反映作者童年生活的两处场所罢了。
课文标题补充完整后应为:《“我的童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可见,通过补全或完善课文标题,我们便能厘清文章的脉络,把握课文内容的重点,明确作者所要揭示的东西。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延续着“我”童年的快乐当鲁迅回忆起自己家里的后园——百草园时,把它称为“乐园”。
“乐”是一个人童年的基本追求。
所以,“乐”对于童年的作者而言,绝不是那种天然提供的、现成给予的“乐”,而是需要自己去寻找或构建的“乐”。
作者的童年生活就是在百草园中找“乐”,一直找到了三味书屋。
不过,百草园并非一年四季都有乐趣,课文这样交代:“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可见,作者也相对承认了百草园事实上就是一座“人迹罕至”的“荒园”。
虽然“雪一下,可就两样了”,但“拍雪人和塑雪罗汉”正是由于无人鉴赏而显得“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你看,这里的“只好”一词就显露出了“我”的无奈。
本书通过经典课文的解读案例,呈现指向核心素养的课文阅读的新思路,给大家提供一些有质量的阅读策略、方法或手段。它们分别是:1.审视课文标题走向深度研读;2.动态体察关键词提升思维品质;3.以人物为突破口构建整体把握;4.比较课文与原作合理思辨求真;5.比较课文与他作深掘文本价值;6.回归作品原意理性开辟思路;7.知人论世进阶对话作者。本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为指向,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质疑、思辨推理、多元解读,其目的在于推动深度学习,获得思维品质、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共同发展和提升。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