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可开发票,24小时内发货。
¥ 24.1 4.0折 ¥ 59.8 全新
库存7件
作者王辉著
出版社线装书局
ISBN9787512052970
出版时间2022-1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9.8元
货号4308808
上书时间2024-12-18
王辉,男,陕西西安人,心理学硕士。多年来从事心理服务工作,对哲学、心理学存有浓厚的兴趣,多年就学经历使之具备一定理论基础,对生活、工作有着独特哲思。
第一章 来自家庭的“孤独”
从小到大,父母给予我们衣、食、住、行,倾其所有抚育我们成长,从“选什么奶粉”“读什么学校”“考什么大学”“找什么工作”到“结婚生子带小孩”,这一系列流程化的“望子成龙”“盼女成凤”般的惯性思维,融入了父母多少心血,仿佛有种无声的信念指使着我们的父母,不断提醒他们必须也只能这么做,从而最终完成一代代幸福家庭的传承。
这一切看上去是如此“完美”,我们只需要按照设定将幸福传承下去即可。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又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没有按照“剧本”发展?我们不能质疑父母对孩子的爱,这些爱不可言宣,称之为人类最伟大的爱都不为过,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无论是山还是水都是对父辈们辛劳付出的肯定。儒家思想中的天、地、君、亲、师,宣扬崇拜自然、孝亲敬长的价值取向,刻木事亲、卧冰求鲤一个个历史典故,熏陶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长,一切的一切仿佛都在给我们的成长设定“出厂配置”,模式化的框架像一把无形的刻刀时刻雕琢着我们的成长路径。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一切都描述的那般美好,我们生活中为什么仍有那么多不和谐的亲子关系存在,甚至偶尔出现杀父弑母等恶性事件,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问题。亲子关系说到底也是一种人际关系,既然是关系,那就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大自然孕育生命,生命繁衍,生生不息,物种才得以保留,一旦掺入情感,人类的繁衍就变得不再那么纯粹。父母与子女之间是一种特殊的联结,这种联结也常常引得普罗大众随之兴趣盎然,在无数文学作品、影视歌曲的包装下,构建关系最原始的基础——“人”,却往往最容易被大众所忽略。
“每一次想更懂你,我们却更有距离”
一个婴儿呱呱坠地,吃、喝、拉、撒、睡都由父母照料,起初婴儿起居任由父母支配,突然有一天,这个婴儿不再对父母唯命是从,自我意识在不经意间慢慢萌生,人生中第一次有了拒绝行为,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为了让自己的想法得到父母重视,婴儿热衷于随手扔东西、闭嘴拒绝自己不爱吃的食物等,而这时大部分的父母都简单地将婴儿的这种行为归结于:不听话。心理学研究证实,婴儿在出生后八个月左右会萌生出自我意识,他们尝试着将自己和父母分离开,慢慢展露出自己对外界的初级认知,将自己的情感毫无掩饰地展现在父母面前。亲子关系已不再由父母完全主导,这段联结中的另一个主角已悄无声息地觉醒了,而习惯了拥有主导权的父母们,也从这一刻开始了今后漫长的适应过程。
回想我们的童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你要听话。“要听话”成了父母的口头禅,它就像一句“紧箍咒”,萦绕着我们整个童年。父母为什么要把“你要听话”挂在嘴边,一遍遍地提醒着孩子?那是因为,孩子经常做一些让父母认为“不听话”的事情,不好好吃饭就是“不听话”,放学回家不是第一时间写作业就是“不听话”,去亲朋好友家做客时进门不懂礼貌就是“不听话”……诸如此类的情况数不胜数,充斥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父母在责怪孩子“不听话”的同时,往往都是以成人的视角去审视事情,从而判断孩子的行为是否属于他们认知当中的“听话”行为,却忽略了孩子对于“听话”行为背后的理解能力。当一个母亲因为孩子不爱吃胡萝卜,教育孩子不要挑食时,这时孩子会把“挑食”简单地理解为“不吃胡萝卜”。当遇到孩子“不吃香菜”“不吃香菇”等问题时,母亲会不自觉地认为孩子没有做到“不挑食”的要求,就会下意识地认为孩子“不听话”。其实,孩子对父母的绝大部分要求是困惑的,即便父母尽量把理由表达得合情合理,也不可避免地加入自己成人的思维方式,但这些对于一个未经过世事的孩子来说,会把事情变得更加混乱。一次次“责备——不理解——犯错——责备”的强化循环,不断加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误会”,造成父母无奈、孩子无语的尴尬窘迫,为亲子关系矛盾的爆发埋下了最初的种子。
亲子关系在父母与孩子不断的互动中培养,这是一个漫长的旅程,需要父母与孩子不断地磨合适应,以此来找到彼此之间表达爱的方式。在这个旅程中,有漫步在沙滩般的美好,有行驶在公路般的平淡,当然也有穿越在隧道般的黑暗,而孩子的青春期算得上是这段旅程中最为黑暗的隧道。童年时期埋藏的矛盾种子,慢慢地在孩子年龄增长、阅历丰富、知识积累以及认知扩展的滋润下,生根发芽,终于在青春期,这个介于成年人与儿童之间的灰色地带,开花了。
“他还只是个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伴随着身体的发育,心理发展也逐渐趋向成人,之前很长一段时间的沉寂、委屈仿佛找到了突破口,一个个跃跃欲试,就等着寻找时机突破重围一跃而发。虽然这个时期的孩子,身心都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毕竟还未入世,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仍然处于不够成熟的阶段,看待事情简单粗暴。一切行为随心所欲,更有甚者会把童年时期通过父母的强化,延续下来的那些“听话”行为按照自己的理解,变本加厉向父母宣泄出来。在这个时期的亲子关系中,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向父母宣战,不遗余力地宣示自己的领地,迫不及待地争夺亲子关系中的主动权。而这段关系中的另一主角——父母,对这场由孩子发起的突如其来的“夺权战”,除了开始的不知所措,就只剩被动应战了。这场没有硝烟、没有伤亡的“夺权战”,逼着父母从习惯了的指挥官角色中不断放权,不断妥协。父母在亲子关系中原本的决策权,由一开始的“绝对主导”,慢慢地变成了“协商谈判”,再到后来的“割地让权”,一系列演变反映了父母与孩子在亲子关系中地位的不断转化。只要是战争,就一定会有结果,根据双方的不同战术、兵力、目的会导致不同的结果,通过对抗,大部分关系都得到了一个较为缓和的结果,双方此后都有了一套与彼此相处的方式。当然,更好的结果是和平解决,通过沟通、理解的方式,双方顺利驶过黑暗的隧道,继续在美景中相伴驰骋。然而,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关系在这场“夺权战”中,因为双方选错了方式方法,导致对抗越演越烈,变成了“拉锯战”“持久战”,久久不能平息。有的甚至延伸至孩子成年以后,成为父母与孩子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将人生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要完成的任务与要解决的矛盾。他认为,青春期阶段个体要完成自我同一性的整合,避免角色混乱。简单来讲,青春期的孩子将通过对自身接触的环境以及自身经历等客观因素,来整合自己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价值观,建立起自己相对稳定的人格体系。在此过程中,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历经无数次对外部世界及内心世界探索、质疑、矛盾及整合的循环,这对他们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成长。在这段时间里,孩子需要父母给予更多的理解与关注,以此来帮助自己突破内心矛盾,解开成长困惑,顺利走向成熟。这部孩子的成长大戏,离不开父母的参演,如果一切都能够按照理想的剧本推演,那将是一部没有波澜的幸福电影;然而,有的父母舍不得“导演”的位置,而热衷于跌宕起伏的剧情,不能自拔。
前不久头条上有一则这样的新闻:一线城市12岁女孩跳楼身亡,她在留给父母的最后一段话中说到,“家不是依靠,而是用假笑应对的场合……”,寥寥几字却诉出了一个青春期女孩的心声。她在最需要父母理解的时期,却求而不得,一直在自己渴望长大与父母过度干涉的纠结中体验着孤独,当内心深处提醒自己已经不再想活成父母眼中的样子时,那种觉醒中的懵懂,夹杂着“要听话”的束缚,使她不知所措,无奈地将自己的生命永远地停滞在青春期,最终酿成了悲剧。在这段“非常时期”里,孩子拼尽全力来证明自己的同时,父母也要完成自己的成长,两者相互磨合,各自改变、适应彼此,从而共同驶离“黑暗的隧道”。但遗憾的是,大部分父母一开始不能适应这种被动改变的状态,仍旧固守在导演的位置试图掌控剧情,往往会忽略自己其实也只是这段关系中的一个角色而已。
之所以推荐《从孤独中超越自我》给广大读者,是因为这本书能读到两条主线。
一则在用确定对抗不确定。生活有波澜不惊的时刻,也有徘徊激荡的瞬间,但是或大或小的变化总是在牵动着我们思考甚至怀疑何去何从。不论是工作岗位的变化,就学途中的求索,还是作为维和卫士走出国门的经历。生活当中的种种变化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得花更多的内心动力去应对不确定。这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而作者选择了用一种确定的方式,也就是将自己的心绪思考记录下来成为凝结的文字,既可以成为记录人生历程的站点,也可以印证此时此刻的路标。这样的方式,恰恰印证了荣格自传里的一段话。一个人的心理过程是无法控制的,或只有一部分是可控的。生命如同一颗需要跟进才能存活的植物。这两者都是我学术研究的原始资料。他们如同炙热融化的岩浆,可以结晶成一块我们需要的石头形状。
再则,在用作品记录成长。整本书的字里行间记录着他成长的历程,既有在事情中找寻自我心灵体悟,也有在实践当中对心理学专业不断延展的感悟。读者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既觉得这是一些心路历程的点滴记录,更觉得是散文体方式的自传。这恰恰在追问或者说触动了我们所有人内心的终极问题,过去发生的事件对我们到底有何意义,所有曾经的过往对于我们是不是真的那么重要。作为局中人的我们是无法客观评价自己的剧情。把它用叙事的方式书写记录下来,凝聚定格成一个作品留待未来去重新审视。或许这是对我们人生成长历程最好的一个总结。我们自己的成长历程就如同一条河流,更多的时候我们只关注到了河水的去向、水量的丰盈、和其他河流的交汇,有一天当我们有了时间回溯的时候,过去的痕迹早就已经不存在了。我们并不知道在流淌过程当中的一个漩涡,是因为当时河底的一块石头,我们并没有留意到一年四季漂浮在河流上的树叶的变化,我们没有注意到河面所倒影的种种景色,哪些是我们的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幻的。这是否印证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无论是否,但是对于相感悟,是每一个心理学人必生的努力。
《从孤独中超越自我》一书,作者完成于驻非洲维和期间,历经四个月,浓缩了作者十年来的人生哲思、咨询感悟以及处事所见,与大家一起探讨“孤独”这个命题。全书主旋律围绕“认识孤独”、“享受孤独”到“超越孤独”这一主线逻辑,共分为“当代人的孤独”、“孤独的本源”以及“超越孤独,直奔幸福”等三大部分,包括“来自家庭的孤独”、“来自婚姻的孤独”、“来自社交的孤独”、“来自自己的孤独”、“隐藏在孤独背后的本源”、“孤独的意义”以及“超越孤独”等共七章40小节。绝大多数人将“孤独”视为一种“心灵惩罚”,因为“不理解”,“孤独”成为了我们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因为“不信任”,“孤独”成为了我们与伴侣之间的“芥蒂”;因为“不真诚”,“孤独”成为了我们与朋友之间的“距离”;因为“不自知”,“独孤”成为了我们与自己之间的“迷茫”,我们从“矛盾”、“芥蒂”、“距离”和“迷茫”中感受着痛苦与无奈,这些痛苦与无奈最终都会转化为一种“难言之隐”深藏在自己最不愿碰及的深处。成年人的委屈从来就不能鞭辟入里,所以崩溃才在一瞬间,习惯了委曲求全,却忘记了“放过自己”,唯有孤独中的挣扎,如影随形。全书以文艺、幽默的文笔将“枯燥”、“乏味”的哲学思想、心理学理论“回归”生活,融入到身边事例当中,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难言之隐”找到了源头,试图为“如何在社会中定位自己”寻找方法,从而达到“在孤独中超越自我”的状态,并以“真实的我”无负担的立足于当代社会。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