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迷恋的教育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迷恋的教育学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可开发票,24小时内发货。

28.4 5.7折 49.8 全新

库存16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文质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ISBN9787540793500

出版时间2023-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货号4309694

上书时间2024-12-18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从农耕文化视角下的教育观说起

 

 

 

我想说说我的一个感悟,就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自然而然地都会特别强调,一分付出就会有一分收获,勤能补拙,勤奋出真知,下一分的力,出一分的工,就一定有一分的收获。

 

这是一个常识,在生活中确实是可以看得到的,我把这样的理解看成是农耕文化。农耕文化基本上都有这个特点——所有的付出在自然环境里面,基本上都能得到回报。除非今年有天灾,或者是有意外情况发生,要不然正常的付出肯定是能够得到回报的。

 

苏联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叫维果茨基,他有一个很形象的说法,说人的发展,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也就是说,在原有的基础上付出更多的努力,付出更多的思考,跳出原来的局限,就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学生的课堂学习中,老师特别注重启发孩子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就是跳出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跳出原有的思维框架和能力框架,去探索未知。这既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又是一种人生的信念。也就是说,人总是可以发展自己,发展自己本身就是一种内在性的力量。人皆如此,只要努力,只要付出就都能得到发展。

 

不过,问题恰恰也就来了。孩子的成绩不好,他的某些能力跟同学比,跟其他人比,显得特别低下,这个时候我们对他的评价可能就会有些问题。比如说我们可能会觉得他付出得不够,用心不到位,或者是你明明知道自己的孩子比较笨——人家出一分力,自己的孩子就需要出两分,却仍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和评价。

 

自己的孩子可能已经很努力了,甚至他已经比别人更用功了,但总是得不到更好的回报,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

 

我记得我的孩子读初中的时候曾经这么感慨过。她跟她妈妈说:“我这么努力为什么总是考不好呢?”说完之后,她很委屈,也很惶恐。事实就是这样,她跟其他人出的力是一样的,为什么她某些学科就考不好呢?这个考不好其实也是她的一个特点,这个特点里可能有些是智力方面的问题。当然,可以说得更具体一点,比如说她的数学能力会比较差一些,化学也学得差一些,她有某些学科上的局限。虽然她在写作上有优势,但是她的短板也很明显,这个短板,有时候是终其一生的,夸张一点说,这些短板是很难改变的。

 

在孩子小的时候,你可能还看不到这些问题难以改善,但是随着他学业的增长,随着他生命的成长,你就会发现,人的短板就成了他的特点。当然这个短板本来就不见得是一个缺点,短板有时候也会成为他的优势所在。为什么这么说?这就像爱因斯坦所说的,关键要看我们把它放在什么地方,放在某个恰恰最需要它的领域,它就成了优势所在。比如说,有些孩子的思维广阔度、活跃度不高,但是他思维的专注性、稳定性特别强,这时就有特别适合他从事的职业。

 

说到职业,说到人生的发展、人生的很多愿景,我有一点体会,就是人在什么样的状态里,从事什么工作最能够得心应手,最能够有成功感,最能够有快乐的体验——往往就是在他能力的范围内。也就是说,不是在于他要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而是他只要一伸手就能摘到果子。

 

这里有一个内在的问题,在我们期许孩子的时候,有时候我们的鼓励,既是正面的,也可能是有点盲目的——你的鼓励,是不是能促进他的发展,是不是他有这样的潜力,对此,我们也很难说得清楚。父母有时候就会想,算了算了,还是顺其自然吧,孩子该成为谁就成为谁吧。有些父母,自然而然地就会有这种倦怠,这是可以理解的。

 

对一个家庭来说,传统很重要,因为传统有时候就是从来都如此,我们家族就是有这个文化,我们家族就是有更高的奋斗目标,我们家族就是要超越很多人。这种内在力量的激发显得很自然,不需要有太多的教育。孩子的父母,或家族中的其他长辈,这本身就是一种正面影响力。这种自然而然的,在日常生活中,在家庭生活中,在家族氛围里面生发出来的力量,看上去不是那么强大,实质上它却是特别有影响力的。

 

 

 

2020年4月16日

 

 



 
 
 
 

商品简介

本书是作者张文质对当今教育现状和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的深层次解析。作者从日常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出发,对学校老师、学生家长所关心的教育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不少有见地的看法和解决策略。

 

书内第一部分阐述了父母主导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教育中的角色分工,因为这是教育得以展开的基础;第二部分则展现了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者从更深广层面上对教育的思考;第三、第四部分以迷恋的教育学为主线,表达了作者的浸淫于教育学之中的生活态度和独立思考

 

本书既有实际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也有对教育的整体剖析,其中的不少观点,如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分工、古法孕育的重要性、对老师角色的新要求、阅读的重要性、老师自我成长和能力提升的重要性等,对广大老师和家长体认教育现状和提高教育认知水平有不小的帮助。



作者简介

 福建闽侯人,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与家庭教育研究者,生命化教育发起人,教师公益研修“教育行走”项目创始人。他提出的“生命化教育”“教育是慢的艺术”等教育理念,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赞同。



目录

【媒体评论】

我认为中国最需要受教育的是父亲,因为父亲没有介入孩子的学习与家庭生活,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实际上,这已经带来了诸多孩子成长方面的严峻问题。客观地说,很多所谓的巨婴,就是一些虽已成年但心智不成熟、不愿意承担责任的人,他们的产生往往跟父亲的缺席有很大关系。

——张文质

 

我每天都在听“文质说”,两个多月来一直没间断过。每天听完之后,要等到音乐结束才下线。下线之后,我还会回味很久。听了“文质说”之后,再来看孩子在家里的学习状况,就发觉自己对孩子的评价方式跟以前有所不同了。

——长沙某中学校长

 

张老师的书我是每本必读。他是一个时时刻刻在思考教育当下与未来的人,对教育的迷恋和探索,可以说他是念兹在兹。他能注意到孩子、家长、老师的不同需要,在书中很少重复自己的观点,其看法和见解总是发人深省,同时又很接地气。

——北京某读者



自序:跟着词语过教育生活/01

 

父母教育共识与角色分工

 

父母就是孩子的命运/03

家庭中最应该受教育的是谁/05

聊聊驯兽式教育/07

回到古法孕育/09

先有家庭生活,再谈家庭教育/11

家庭尽早建立“不”的原则,孩子一生都会受益/13

父母教育共识与角色分工/15

教育孩子,一天倦怠就有一天的麻烦/18

父母也需要不停地“断奶”,孩子才能成长得更好/20

“拼爹时代”,父亲只有更努力才行/22

父母要为孩子创造多种选择的条件/24

父母如何帮助孩子解决真实的麻烦/27

父母朋友圈,会不会成为孩子的“压力圈”/29

不要把儿童的特点当作缺点/31

当孩子没有长成你期待的样子/33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多维思考/36

开放的社会,孩子最需要具备的能力是哪些/38

不要让孩子走入黑暗巷道/41

中考不理想,怎样选择可能更好一些/43

“培优”难,“补短”更是难上加难/46

补课怎么补才对头?这是个问题/48

 

与教育有关的思索

 

从农耕文化视角下的教育观说起/53

教育的根本宗旨就是培植对生命的敏感/55

我所理解的“开学第一课”/57

教育之中最值得思考的就是“习惯”/60

与教育有关的思索/62

忆我的老师王秉先生/64

不再是一个问题的教育/70

思考教育,需立足生命/72

一个人的童年是如何影响一生的/74

回到正道来讨论孩子学习的内驱力/76

由孩子放弃生命说起/78

“有17% 的孩子身陷灰色情绪之中”,不可低估生命的各种危机/81

需要打开的应试教育/83

简单剖析应试教育/85

对幼小衔接的思考/87

从学校教育中看孩子的未来/89

也许回到尘土,才是真正的教育/91

教师专业成长的热情该如何激发/93

我的“三字真经”与“新三生主义”/95

做家庭教育指导师,已成为教师工作的新职责/98

有些老师会成为学生一生的生命范本/101

浅谈就业选择/103

教师节,再谈对教师职业的理解/106

好教师的重点不是教学生怎么做人/109

好教师能够帮助到孩子什么/111

一个好老师其实无所不能/114

把每个孩子当成天鹅一样去鼓励/116

佟生老师的成长是很有借鉴意义的范本/119

一个网约车师傅谈到的教育常识/121

学业的失败不代表人生的失败/123

你是否还有勇气做一个自我变革者/126

你的焦虑来自哪里/127

终于有个文件关心学生睡眠问题了/129

所有积极的力量都来自人性的光辉/132

人性的“暗粒”/134

 

生命,要随时面对不可能

 

父辈们的“生活形态”/139

穿行在隧道中的人/141

朋友越多,听到的生命故事就会更加神奇/143

晚年来得比较早,会非常漫长/145

对生命的重新抉择/148

使消极变得更有意义的方式/149

我一直没有摆脱与恐惧同行/152

也许,最适宜的是保持沉默/154

属于你的时刻/156

忍不住的关怀/158

晦涩的诗歌/160

我真把自己变成一个忧心忡忡的人了吗/162

生命的主动逃遁/165

生命要随时面对不可能/167

体制生活的“共同福利”/169

在虚无的世界里虚无/171

我们的身体建设与生活建设/173

生活需要适时放松与转换/175

令人变得更为澄明自如的阅读/177

只要有书读,就不会陷于悲伤/179

一切创造首先源于“阅读自由”/181

 

你要配得上你现在的生活

 

做自己喜欢的事,像毛驴一样勤勉、耐劳、不抱怨/187

坐在院子里,听各种鸟叫/189

风景是你所看到的/191

抓紧生活,享受春光/193

你要配得上现在的生活/196

重回诗意灵动的生活/198

“句子主义者”的执着/199

湖边的一块石头/201

命运的标签/203

弱者的武器/205

越来越稀少的天真/207

2019 年第一天,扮鬼脸/209

2019 年,窄门/212

和解之树/213

一层层剥开,一定会看到人成长的真相/215

哆哆嗦嗦/217

变革自我/219

关于“幸福”/220

书中的人生/222


【前言】

主编推荐

教师专业成长的热情该如何激发?

家庭中最应该受教育的是谁?

孩子最需要具备的能力是哪些?

家庭尽早建立“不”的原则,孩子一生都会受益!

 

张文质,生命化教育发起人,教师公益研修“教育行走”项目创始人,十万班级百万家庭公益共读活动发起人,近20万家庭参与!

 


【内容简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