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一罚四】民国时期中学数学课程史论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可开发票,24小时内发货。
¥
38.6
5.1折
¥
76
全新
库存81件
作者曹春艳主编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18077564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76元
货号3571040
上书时间2024-12-1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曹春艳,女,教育学博士,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是中小学数学教育、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民族教育等。近年来,在人大复印资料《小学数学教与学》、《数学教育学报》、《当代教育与文化》、《小学教学》(数学)、《中国教师》、《中国民族教育》等学术期刊发表教育教学相关论文10多篇,参编著作3部(人民教育出版社、spring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获得重量、省级以及校级奖励7项,多次担任国培计划西部项目班主任、论文指导及影子实践等工作。
目录
本研究以民国时期颁布的学制、课程标准、教科书作为线索, 把这一时期的中学数学课程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 系统地梳理了这一时期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演变历程, 并结合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现状, 得出对数学课程发展与实施的经验与启示。
内容摘要
本书以民国时期颁布的学制、课程标准、教科书作为线索,把这一时期的中学数学课程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系统地梳理了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演变历程,并结合案例和文献研究剖析了中学数学课程实施的情况。在对民国时期中学数学课程发展历程梳理的基础上,从数学课程目标、数学课程设置、数学课程内容、数学课程实施四个方面总结归纳出这一时期的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特点:①中国中学数学课程目标经过30多年的修订和完善,基本形成了“学段目标”和“科目目标”相结合的中观目标结构体系;中学数学课程目标内容的描述也逐渐丰富化,由一开始仅关注数学课程的单一功能,到逐步重视数学课程对其他科目学习的工具性作用以及数学课程对学生理想、态度、习惯养成的重要功能;数学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经历了从“社会本位”为主向“知识本位+学生本位”为主的转变。②自1922年以来,中国数学课程设置中初中数学课程所占的比重经历了下降→增加→下降的历程,高中数学课程所占的比重经历了增加→下降→增加→下降的过程;课程设置中的内容及安排逐步稳定化,课程设置中的课时及比例仍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完善。③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知识领域范围不断扩大,知识单元数量也由少增多;选择性在课程标准层面经历了“按性别选修”→“分科选修”→“无选修”→“分层选修”→“分科选修”→“无选修”的变化,在教科书层面经历了“无纲多本”到“一纲多本”的过程;编排方式在宏观上经历了“分科”→“混合”+“分科”→“分科”的变化,在微观上经历了编写方式及体系逐步完善的过程。④中学数学课程实施关注“知识目标”的同时,也重视“能力目标”和“情意目标”的培养;教学法经历了从单一向多元转变的过程;数学课程实施中重视国家课程校本化,一些地区根据实际对数学教材组织和课程设置作出调整;教学评价方式也在尝试中改进,尤其是标准教育测验的兴起,曾一度促进了评价方式的发展,对诊断教师教和学生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