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古巴唐人
  • 【假一罚四】古巴唐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古巴唐人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可开发票,24小时内发货。

110.9 5.6折 198 全新

库存27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博智 口述、摄影,黄丽平 编撰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5251665

出版时间2022-10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98元

货号4212886

上书时间2024-12-18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地处加勒比海北部、西印度洋上的岛国古巴,竟然有“唐人”!

 

他们究竟是风光一时的“移民”,还是颠沛一世的“遗民”?

 

“土著者曰民,外来者曰氓。”掀开尘封的家书,凝视他们家中带着中国“文化基因”的老物件与来自非洲、西班牙的文化摆饰并置一室,甚至直面暴露在阳光底下的皑皑白骨,他们究竟是已经融入当地社会的“民”,还是无奈地遗失了故土身份的“氓”?

 

“人为何要离乡?”这是刘博智一生的追问。他用尽半生,上下求索,跟踪拍摄和他一样流散在世界各地,背负着身份困惑并寻求文化认同的海外华人。

 

耗时十年拍摄、记录这个“古巴唐人”的故事,他是否已经找到了答案?

 

这是一部海外华人的“影像民族志”。从他们的生活中可以找寻中华文化的符号,从他们的故事中可以发现华人性格的坚毅。

 

刘博智先生10年来拍摄了上千幅古巴影像,试图从古巴唐人的起居生活和个人故事中,探寻海外华人的身份认同与文化依归。

 

刘博智镜头下的古巴唐人,不仅是当年漂洋过海的华人和华人后裔,也包括了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华人血统的混血华人,甚至还有完全没有华人血统,仅仅是华人收养、在中华文化滋养中成长的后代。他们因华人的文化身份,超越了亲缘血统,认定自己是华人,并传承汉字、粤语、粤剧等中华文化和精神信仰。

 

这些摄影作品以非常强烈的视觉效果捕获了观者的心。作者还书写了作品背后的人物故事,梳理了漂泊古巴的历史原因,整理了19世纪中后期起广东沿海大量华人出海谋生的历史背景,记录了艰辛的海外生活经历以及滋养国内家眷的平实故事。



作者简介

刘博智,1971年就读于布鲁克斯摄影学院,并于1975年取得学士学位;1977年在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取得硕士学位,同年开始在堪萨斯大学教授摄影。现为堪萨斯大学荣休教授。出版摄影集《再梦金山》《流动中国》《南国细节》等。

 

黄丽平,现任深圳市越众历史影像馆馆长。

 


【媒体评论】

每拍一张照片就是在问一个问题,这是刘博智摄影的出发点。他是拿着相机去询问,这样做很有带动效果,很朴实,很直接。在大部分情况下,个人是很渺小的,我们的历史总是在做宏大叙事,讲伟大人物,却看不到一个一个的人,而刘博智通过他的各种好奇和询问,关注到每一个对象的个人问题,而这种个人观察也能成为一座宏伟的纪念碑。从某种意义上说,刘博智更像一位历史学家,只是他撰写历史的方式不是文字,而是活生生的镜头,以及镜头里可怜又富于尊严的人们。

——杨小彦 中山大学教授

 

刘博智的作品里有一种可以称为“志”的东西,他可以透过一些表象看到社会文化方面的大问题——具体到家庭制度、族群关系、经济行为、谋生方式、社会组织、政治结构、信仰、习俗、技艺等。书中这些很少被人关注的古巴唐人,是“压在无数海外华人成功神话下底层的一群”。所以,我并不把刘博智的书当摄影集来读,而更愿意看作是具有弱势群体人文关怀特征的人类学视觉表达作品,是一部关于海外移民的影像民族志。

——邓启耀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荣休教授

 

刘博智是一个摄影家,他的专业母语是摄影。他掌握了摄影这样一种跨越国界和种族的视觉语言方式,得以较为成功地记录和传播人类的离散经验。他以经典人文抓拍手法呈现的古巴华裔的艰难生活,兼具人类学与民族志拍摄的特点,并结合口述访谈、文献(老照片、遗物、文件票据)采集等手法,为日趋调零的“古巴唐人”这个族群做了尽可能详尽的刻画。

——顾铮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摄影评论家

 

“我的传统就是我的血”,这是对刘老师整个艺术实践最准确的理解。他可能从来不是一个优秀的人类学家或历史学家,也不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做口述史的人,但我恰恰被他在现场的那种独一无二的行 为逻辑、情性、血性,还有他自己一系列的经历吸引了。他的作品可以被称为一种在全球流动的最底层的现代华人史。

——蔡涛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教授



目录

序言

引子

 

01 没有唐人的唐人街

02 卖到古巴的猪仔

03 寻骨

04 阿今犹在

05 在家只能唐话

06 白人粤剧花旦何秋兰

07 相信能在古巴找到唐人

08 “不离开家,不然我会死”

09 唐人芒比:没有一个古巴华人是逃兵,没有一个古巴华人是叛徒

10 古巴洪门:忠诚救国、义气团结、侠义除奸

11 中华总会馆:国民外交,善善从长

12 “我们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插到了中华会馆楼上”

13 《光华报》和它的最后一位主编

14 最后一张汇款单

15 “大家需合力才能生存”

16 此后再无华人移入古巴

17 魂兮来嚮

18 还乡是一生最好的礼物

 

尾声

参考文献

后记


【免费在线读】

主编推荐

本书以刘博智先生古巴唐人影像为线索,叙述古巴华侨移民史,记录现存古巴老侨与华裔后代的生存状况。

自从1847年6月3日,一艘西班牙快速帆船载着第一批来自福建厦门的206名契约劳工登陆哈瓦那,中国人移民古巴的史册翻开了首页。160多年来,究竟一共有多少中国人来到这个遥远的岛国,谁也说不清。据资料显示,光是1847-1874的20多年间,被贩卖到古巴的华工就达14.3万多人,占当时古巴人口的1/10。在20世纪上半叶自由移民高峰时期,古巴的华侨华人曾达20万之众,哈瓦那成为美洲仅次于纽约、三藩市的最大华人区。当时,连三线城市、居民只有三万人的大萨瓜(华人音译“大沙华”),竟也聚居着华侨1000多人。中国移民可不是等闲之辈,历经两三个月海上航行的颠簸与折磨而能活着到达万里之外的彼岸者,必是身强力健、意志坚毅的壮汉。他们给予古巴何等的贡献,可想而知。

国际著名摄影家刘博智教授的敬业、执著和毅力叫人敬佩;其艺术眼光的独到和艺术技巧的圆熟,令人激赏。他到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拍摄华侨华人,前些年又克服重重困难,深入古巴首都和内地城镇,深入到老侨和混血华裔中,拍摄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纪实作品。刘博智作品中的每一个人像,每一件文物,每一个场面,都以具体而微的生动细节,让人形象地感知古巴华侨的生存状态及其人生沧桑。

细心的读者不难从中读到往昔繁荣的古巴华埠正在陨落,曾经辉煌的古巴华侨史即将落下帷幕,饱经风霜的最后一批老侨民将在古巴大地上彻底消失。


【内容简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