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价库存书】让青春飞扬起来
特价库存书,均为正版书籍,无笔记无使用痕迹,在仓库存放时间久。
¥
5.3
1.8折
¥
28.8
九五品
库存3件
作者林自勇编著
出版社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36825857
出版时间2011-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28.8元
货号611296
上书时间2024-12-1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关系着下一代能否健康成长,承担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任。作为学校、社会、家长,不能仅仅重视文化专业知识的教育,还要注重培养孩子们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从改进教育方法上来真正关心、爱护和尊重他们。那么,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走向健康的心理状态呢?由林自勇编著的这本《让青春飞扬起来:拥有健康的心理》将为我们提供引导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秘药良方。
目录
本书内容包括: 保持健康的身心、克服心理疾病困扰、消除心理障碍隐疾、走出心理疾病的阴影、心理疗法介绍。
内容摘要
由林自勇编著的《让青春飞扬起来:拥有健康的心理》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让青春飞扬起来:拥有健康的心理》是青春少年快乐成长的必备手册,是广人家长引导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秘药良方!
精彩内容
心理健康探索之路你听说过吧?有些学科的建立,往往是因为这些学科的创建者,有着这方面的切身体验以至痛苦的经历,因而激发了他们的极大热情,发愤致力于这门学科的探索,最终获得成就,造福于人类。心理健康学的创建,就是这样一个很突出的例证。
1900年,一个34岁的青年人,由于精神失常,从他住家的四层楼跳下,自杀未遂,被送进精神病医院。他为什么精神失常了?原来他和患有“羊痫风”的哥哥生活在一起,耳濡目染哥哥病情发作时突然昏倒、四肢抽搐、面色苍白、口吐涎沫、声似羊鸣的可怕症状,因而时刻惧怕自己也会得这种病,于是精神失常了。
在精神病院的三年痛苦经历,使他深感精神病患者所受的待遇极为不合理,所受的治疗也多不合科学。尤其是社会上对于精神病患者的误解,最使他感到痛苦。因为一个精神病人,即使痊愈了,也仍会受到人们的歧视。在亲身感受与体验下,他立志终生努力从事心理疾病研究的事业。
这位自杀未遂者,就是心理卫生运动的发起人、心理健康学的先驱——美国精神病学医生克利福德·比尔斯(1876~1943年)。1908年他病愈出院后,写了一本名叫《一个发现自我的心灵》的自传体著作,1909年出版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几乎每年都再版,成为风靡一时的畅销书。比尔斯在这本书里,呼吁人们要注意对精神病患者的种种不公正的、不人道的待遇的事实,引起了社会上普遍的重视。
但是,当这本书刚刚出版的时候,却遭到社会上的冷淡和非难。有些人甚至把这本书看做是“疯子”的“疯话”。幸而得到当时著名的心理学家威
廉·詹姆斯和精神病学大师阿道夫·迈尔的同情与支持,他们分别发表讲话、撰写文章(詹姆斯为比尔斯的书写了序言),对这本书给以充分的肯定和赞扬。这样,才开始纠正了当时美国社会上对精神病学的种种不正确的看法。
由迈尔所拟定的“心理卫生”这一术语,也就逐渐地被人们所了解和公认。
不过,也有另一种说法是:美国的艾萨克·雷在1863年出版了《心理卫生》一书,但未被公认;1908年英国的克洛斯通出版了《心理卫生》一书后,这一专业术语才被正式采用。“心理卫生”这个术语,究竟是由谁最早提出来的,可以留待心理学史家们去考证;“心理卫生”是在二十世纪初叶提出来的则是无疑的,因而,它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这门学科由于比尔斯的热心呼吁奔走,声势日益壮大,终于发展成为一场社会运动,心理卫生也就被社会上普遍承认和逐渐重视起来。
比尔斯还克服重重困难,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委员会,发动了波及全球的心理卫生运动。因为心理卫生运动最初是作为改进精神病院,促使对精神病做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一种社会运动而兴起的,因此它的目的就是普及心理卫生的知识和早期治疗等措施,用以预防和减低心理疾病的发病率,进而促进心理健康,保障社会安宁。
1948年,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协助下,“世界心理卫生协会”宣告正式成立。在我国,1988年国立中央大学开设了心理卫生学科,1985年,在南京首创“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组织,国内几所大医院设立了脑系科,几个大城市设立了精神病医院。但是,心理卫生门诊咨询工作,始终未能在我国很好地开展起来,心理卫生知识也还未能在社会上普及开来。
你也许会问:心理学家詹姆斯和精神医学家迈尔两个人,为什么能“独具慧眼”,发现“心理卫生”必将成为一门蓬勃发展的新兴学科,从而加以大力赞助和热情扶植呢?说起来,他们两个人也各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插曲”。
原来,詹姆斯在三十多岁以后,曾经有一个时期陷于轻度的精神失常的痛苦状态。他当时整日遐思幻想,一些莫名其妙的悲哀与怅惘阵阵袭上心头,使他陷入愁闷深渊而无力自拔,甚至几次有过自杀的念头。后来他立志刻苦钻研哲学思想,倡导了“实用主义”这一近代美国主导哲学流派,于是改变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以说,詹姆斯是采用了古老的“信仰治疗法”,治愈了他的心理疾病),心灵有了寄托,生活方式常态化,心理状态也就逐渐地恢复到平衡。
迈尔则是因为他所热爱与崇敬的爱好文学的母亲,在中年后罹患了一种导致精神失常的忧郁症,使得本来安谧、幸福、和谐的家庭,笼罩在痛苦不安的愁雾之中。这种不幸的家庭环境,激发了迈尔从童年起,立志要献身精神医学的研究,决心使他热爱的母亲和众多像他母亲这样不幸的人,免遭心理失常的苦痛。
青年朋友们,心理上的恐惧、焦虑、紧张和忧郁等等消极情绪因素,很容易使人罹致心理疾病,你该相信了吧?比尔斯的经历,便是一个有力的例证。还有,詹姆斯作为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也曾有过心理失常症状,因而说明,“心理疾病”并不可怕,也不“可耻”。同时,这两位科学家的遭遇也启示我们:青年时期在心理上不够健康,以至患有心理疾病,不仅完全可以治愈,甚至可以不用药物而自愈,而且,也毫不妨碍他们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就,以至可成为对于社会和人类有贡献的卓越人物。
谈到这里,你或许会提出疑问:“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心理健康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被人们普遍地叫做“心理卫生学”。二次大战后,很多精神医学家和医学心理学家,感
到“心理卫生”一词在科学性上有些欠缺。他们认为心理卫生更多的是着眼
于从消极意义方面来指导人们怎样诊断、治疗和预防心理疾病,而忽略了怎样积极主动地,从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上,去探讨如何保持与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他们指出,心理卫生最早只不过是侧重于强调对心理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后来,它虽然也标榜促进心理健康,但实际上远远没有完成和达到这样的目标。随着精神医学和医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的进展,同时也依据现代化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的要求,怎样更加积极主动地从理论原理和方法技术上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就显得更加重要了。相比之下,“心理健康”这个词,更富有积极性的建设性的意义,于是索性改用“心理健康”或者“心理保健”来代替了“心理卫生”。
我觉得心理健康学取代心理卫生学,不仅是先进的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发展结果,同时也是时代要求的必然发展趋势。附带说一句,心理卫生的“卫生”一词,英文为“hygiene”,它是从古希腊“健康女神”“Hygeia”衍生而来,因此,“卫生”一词原初就有“健康”之意。
P6-8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