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价库存书】疼痛的课桌
特价库存书,均为正版书籍,无笔记无使用痕迹,在仓库存放时间久。
¥
11.6
2.3折
¥
49.8
九五品
库存56件
作者高丽君著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ISBN9787520505000
出版时间2019-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9.8元
货号3183047
上书时间2024-12-1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高丽君著的《疼痛的课桌/实力榜中国当代作家长篇小说文库》从一张课桌的视觉切入,用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手法,去感知西部校园生活里的甜酸苦辣咸,去触摸那似水的青春年华如花朵一般璀璨或凋落的疼痛人生。
著名作家乔叶、石舒清联袂推荐。
改革开放四十年首部全方位描写西部校园生活的长篇小说。
商品简介
《疼痛的课桌》是作者用几年时间所完成的一本关于教育一线的书,也是“教育三部曲”的*部。以小我为切入口,以学校为窗口,从学生、教师、管理者、家长、社会等各个层面,去展示大时代下基层教育的各种现象,表述消费娱乐观冲击下的人们(尤其是学生)精神的锐变蜕变。全书共25个人物25个故事,涵盖了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职业特点、生活状态、自我保护、心理健康、成长经历、突发事件、低保助学等热点焦点问题,力求呈现给读者一个较为直观、真实的偏远山区基层教育全貌。
作者简介
高丽君,70年代生于宁夏西海固。鲁迅文学院第二十六届高级研修班(文学评论)学员。有多篇作品在《人民日报》《文艺报》《文学报》《散文选刊》《飞天》《青年文学》《朔方》《黄河文学》《散文诗》《罗马尼亚华人报》等发表。有文字被译为英文。出版散文集《让心灵摇曳如风》《在低处在云端》、随笔评论集《剪灯书语》,曾获“冰心散文奖”“孙犁散文奖”“叶圣陶教师文学奖”等奖项。现为固原第五中学语文教师。
目录
全书共25个故事, 涵盖了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 既有教学成功的喜悦, 也有不给力的无奈, 较为直观、真实地反映了地方基层教育界的时代风貌, 呼吁社会各界力量加大对教书育人的投入与重视。主题积极向上, 内容丰富好读, 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小说。
内容摘要
高丽君著的《疼痛的课桌/实力榜中国当代作家长篇小说文库》以“我的所见所闻”为切入点,以学校为窗口,从学生、教师、管理者、家长、社会等各个层面,去展示大时代下基层教育的各种现象,表述消费娱乐观冲击下的人们(尤其是学生)精神的锐变蜕变。全书共25个故事,涵盖了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有教学成功的喜悦,也有不给力的无奈,较为直观、真实地反映了地方基层教育界的时代风貌,呼吁社会各界力量加大对教书育人的投入与重视。主题积极向上,内容丰富好读,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小说。
主编推荐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孔夫子如是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韩夫子如是说;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古人如是说。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校园不再平静,师者不再谦和,学生不再温驯,往日神圣不可侵犯的一方净土,早成纷争无休止的油腻江湖:职称、文凭、升学率、教改,已成无形枷锁,套上了教师的脖子,境界越来越低,心胸愈来愈窄,所有视线都聚焦在几张试卷上,考、考、考,浅薄老师的法宝;作业如山堆,试题如大海,眼镜厚如酒瓶底,多少童趣被熄灭,多少自由被禁锢,学生犹如囚徒,厌学、逃学、迷恋游戏、早恋、打架闹事乃至厌世自戕,屡见不鲜,层出不穷,苦、苦、苦,学生心里如汤煮。救救孩子,鲁迅当年的呐喊言犹在耳,振聋发聩!
长篇小说《疼痛的课桌》积二十余年之观察,从一张课桌的历史变迁切入,真实记录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折射出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的校园乱象,学校、家庭、社会不再是教育项链上紧紧串联的珠子,发不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悦耳声音。“老师视学生如草芥,学生则视老师为寇仇”的尴尬局面彻底打破了几千年来“师尊生恭”的谦和传统,值得当今教育界每一位有志之士深思与重视。从这个角度来说,《疼痛的课桌》一书的出版面世,无异于一声春雷响起,警醒许多沉迷于夸夸其谈局限自己藩篱情缘的教育大咖:你们的许多理论无异于空中楼阁,于师于生毫无作用,低下你们高傲的头颅,多做点有利师生健康成长的实事吧!如此,则是中国教育之幸,师生成长的之幸。
实力小说家高丽君乃宁夏西海固某重点学校高三年级一线老师。教学之余聚十年之功,打造校园三部曲*部《疼痛的课桌》,故事来源真实感人,细节生动形象,情感扣人心弦,值得每一位学生家长及从事教育工作的专家学者们关注收藏。
【内容简介】
精彩内容
5一阵寒暄后,老海递个眼色,我转身走出正屋,走进厨房。
女人正慌慌张张往红色木盘里摆放碗筷,她坐在锅台前烧火。狭长的窑洞里,火苗一闪一闪,和门口射进来的斑驳光影绕在一起,半明半暗,半阴半亮。
“老师,你咋进来了?赶紧到大房里,缓着灶房里脏乱的。”她站起来,双手都不知放到哪。
我忙解释:“我想看看窑洞,没见过。”她腼腆地笑,继续忙活:“你别笑话,山里就这个条件。”“你家几个娃?”我换个话题。
“两个。男娃出去打工了,在平凉。没念成书,只能到砖厂里搬坯子”。
“收入呢?”“一个月也就是个两干多。下苦活,人不轻松,进了冬就停了……男娃吃点苦不要紧。女娃下不动苦,就想着供着念书,书念成了就不下苦了。”她看了烧锅的女儿一眼继续说,“做个公家人,把苦日子就丢了。”女儿一动不动:“妈,让我们老师吃馍馍。”女人答应一声,端起盘子出去了。她眼泪唰唰唰掉了下来。
“老师,给我妈咋说?”“我不知道。”其实真不知道。
“那就不说了。”我自己说。
我们都不说话,瞅着地上的影子,听大房里人们推让过来推让过去。
她转身走出去,我也跟着。
大门外,榆树上传来麻雀的叫声,叽叽喳喳,叽叽喳喳。
“老师,那就是我们的老院,里面有两棵杏树,苦核子,不好吃。我小学时上学要翻过两座山,很远。每天都要走十几里路。初中我住了校,一周回家一次。每周回家,远远看见杏树,心就踏实了。高中一学期回一次家,梦里都是杏树呢。这坡洼
里就是小茴香。你闻闻,可香呢。”满地亭亭玉立的茎秆上,缀满了细长的果实,轻轻随风摇摆,摇着一畦翠绿。我蹲下来,摘一片叶子,嫩嫩的、绒绒的、细细的、软软的、柔柔的。那香气,馥郁浓烈。
正屋里传来碗筷掉在地上的声音。我俩屏住呼
吸,好半天,才听到女人压抑的哭声。“天啊,老
天爷啊!”那声音混合着茴香的味道,钻出正屋,爬上杏树,攀过墙头,跑到远方去了……6一行人走进派出所,走上二楼。
整齐的木牌镶嵌在门框上,审讯室、户籍处、
事故处等铝合金牌闪着银光。阳光透过玻璃窗,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