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嚼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嚼情

集团直发,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24小时内发货。

16.9 3.8折 45 全新

库存31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扶心著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ISBN9787509012765

出版时间2016-02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9074558

上书时间2024-12-03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此书,如药。
主治:身体在路上,缺乏存在感时;心灵在路上,找寻幸福感时;喜欢的伙伴间往来送礼物时。
成分:年华80g、矫情20g、风月20g、存在20g、草木10g、秘密10g、执念10g、温润10g、乡愁 8g、花香8g、名利8g、菜根8g、鸡汤5g。
扶心,行走在平凡生活的日常里,夹杂着几丝文艺的执念,边走边刻录,终归是出来了这么一本《嚼情》。
跌撞时,多是散文;欢喜时,常是诗歌。
扶心著的《嚼情(精)》记录的,是人生的跌撞与欢喜;雕刻的,是时代的美丑与善恶。

作者简介
扶心:

 本名:扶国明。

 虚名:书店掌柜。

 状态:活着。

 兴趣:谋生谋乐。

目录

序 你存在,在我的风月里 

辑一 自我 

1 纯净 

2 当年绣花 

3 想念,复读的岁月 

4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5 流光容易把人抛 

6 从前慢 

7 雨巷,花香 

8 纸条里的那些年 

9 不幸的浪漫 

辑二 故乡 

10 人来人往 

11 我就是想停下来,看看何处是乡关 

12 遇见可知而未知的你 

13 秘密 

14 毕业,让我送送你们吧 

辑三 情关 

15 眉目 

16 心中的爱与怕 

17 枉凝眉 

18 如果我爱你 

19 颓废 

20 我纷纷的情欲 

21 风 

22 芊芊 

23 我就是想停下来,好好看看你 

24 我为什么没考研 

25 请你捂嘴笑 

26 乡村孩子们能欣赏的未来 

27 风月 

28 写给路人的情书 

29 我的大学生活 

30 八都游记 

31 伐木 

32 青原山游记 

辑四 人世 

33 以一个和谐的姿态同世界微笑 

34 苟且偷生 

35 店中窥人 

36 十亩之间 

37 我就是想停下来,好好写写字 

38 苍茫 

39 绿花 

40 镜花 

41 想想,谢谢 

42 各自的朝圣路 

43 在这个美好的世界里,追名逐利 

辑五 生死 

44 从前的从前 

45 奔三路上的彷徨 

46 向前走,终会收获惊喜 

47 遇见一个不愚人的故事 

48 在虚空的每天里寻找自我的存在 

49 绑架 

50 卿 

51 火柴天堂 

52 存在,就是幸福 

53 修短随化,死生亦大矣 

54 活在自己创造的生命状态里 

后记


        




内容摘要

我就是想停下来,看看何处是乡关 

每次回到故乡,总喜欢观察那些此刻还少不更事的小孩。 

总觉得他们的玩乐里,缺少太多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当年的乐趣。 

十几二十年的时间,似乎却隔开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或许,贫穷的年代,给了人更多贴近本心本性的幸福,而那些年的记忆,也带着泥土和花树的味道,更接近自然本身。 

人,越长大,越远离陪伴自己成长的土地和面孔,就越缺乏一种归属感。 

因为缺乏,所以不断地在寻找。 

透过之前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地方,我想告诉自己,乡关何处是。 

小时候,村里的旧碾米厂还没倒塌。每次家里要去碾米,总会叫上自己,扛着五六斤左右的稻谷,屁颠屁颠地跟去。听着嗡嗡的声响,看着皮带带动机器,稻谷被碾成米,总觉得特别神奇。 

后来慢慢跟爷爷奶奶出去田间拔一种叫蛇舌草的草药,有时也上山采海金沙晒粉,等到收药材的小商贩来了,这些便都可以换成儿时的零用钱。 

长到六七岁时,一些小孩慢慢地都要开始替家里放牛。每次听那些放牛的孩子回来之后讲他们放牛过程当中的经历,总是艳羡地想去亲身体验一番。那些他们放牛时烤毛豆、牛走失了之后整晚辛苦找牛的盛况,我只能眼巴巴地听着他们讲述,悔不能亲身经历。像那句话说的,没有在午夜梦回哭过的人没有资格谈人生;大概,没有真正意义上放过牛的乡下孩子,不足以谈童年。 

每到大年初一,总会起来很早,然后去给村子里的人拜年。那时候很勤快,也不太懂得新年初一那天串门意味什么,家里人说了让自己去拜年,自己就会每家每户地跑,全村大概七十几户姓扶的人家都会跑遍。那时候,村里的每个角落,每个人,都认识。有些觉得,那些年头,人与人之间更亲近。 

过年的时候,总有一群孩子,喜欢在村子里空旷的地方,把旧的脸盘或水桶盖在地面,用大爆竹将它们炸飞;胆大些的,甚至敢把炮竹放进小瓶子里,尖叫声之后,是一地的碎渣。想想那时候的追求,是那么简单,但那份快乐,却也同样直达了心底。 

年幼时还喜欢玩玻璃珠。在学校玩,回到村里也玩,而且有各种不同的玩法。那时候,买一毛钱的袋装零食,每包里面会有几颗珠子。珠子也有优劣之分,大家都喜欢的玻璃珠是里面没有任何花纹、纯透明的那种。有些赢得多的人,有几百颗了,还会开始卖珠子。 

一些时候,和几个同龄的朋友还喜欢去河对面村庄的沙滩里,挑扁平的石头借势扔出去,在水面偶尔能漂到十几下。记得曾有一次难得伙伴们一起在那里放过风筝,还被树挂过。几个小人们也曾在那岸边爬树,烧火。木子树结果实的时候,能给平淡的生活增添更多的乐趣,那时总会一伙人跑到山上,采摘方言里叫作“茶苞”和“茶耳”的果实,寻找和争抢的过程,好不热闹。 

小时候在村子里的很多乐趣,还来源于学自行车。还记得刚买自行车的时候,整天各种跌倒都不怕,硬是要学会骑车,先是学踩半拍,再是学踩全拍。有次骑快了,心里一急,忘了怎么刹车,直接把自行车冲进了家门前的大水塘,而好在自己往后跳在了岸边的路面上。骑车之余,一伙人也玩看相和捉迷藏的游戏。想起当时,有些人为了不被找到,也愿意躲到猪圈牛棚里面,家里的大人们也都不会责怪。 

印象深刻的事,或许莫过于在野外捡鸭蛋了。当时很多人家喜欢将鸭子放养,早上赶出去,下午赶回来。而我们这群吃饱没事干的小孩,就经常会整天跟在鸭子们屁股后面找乐趣,也就是盼着它们下蛋。那时候会想尽办法让鸭子们早点吃饱,有时还会追着鸭子们跑,故意让它们跑累了就让它们休息,心想着它们饱了累了歇下来之后就会下蛋。有时甚至认为只要追着它们跑,跑累了它们的蛋会自动掉出来。偶尔,还真能捡到蛋壳还很柔软的蛋。可不管怎样,正是经过这些摸索,后来慢慢有了经验,懂得了大概在什么时间,什么条件下,鸭子容易下蛋,收获有时也因此颇丰。 

小时候没现在这么多的电脑游戏,很多人只是手里握着一个十元左右的简单的游戏机。后来慢慢出现了连接电视机的游戏机,有次村里的几个小伙伴想玩通宵,那时陪他们玩到晚上十点左右,跟家里说好不回去,就在他们身边躺下睡了,而等到第二天早上醒来,他们基本才刚躺下。虽然自己对玩游戏没多少兴趣,但是喜欢一伙一起长大的人一直在一起的感觉,好像谁都不会真的老去,一如当时,那么年少,那么清闲。 

那些年,很多户人家都还是黑白电视机,渐渐地才有了彩电。最初电视节目还好少,记得家里的电视也就三个台。当时很多的小孩都喜欢聚到一户人家,好像是他家那时就经常租来各种光盘,主要是赌神、警匪、武侠这些。后来慢慢发现另一户人家的电视信号会“漏”出来,他家放的光盘我们临近的几家都能通过电视信号接收过来,记得那时还特别兴奋地在自己家里看到了一两部他们家正在播放的影片。再后来,由于我们这些小孩子口风不严,他家便重新检查了信号发射,想看时又只能每天晚上直接去他家了。 

还记得前些年读高中时,寒假在家,下着很大的雪,几个小伙伴难得又聚到了一块。那天一起去逛街,雪太深,骑不了车,于是几个人一起走路。他们都穿的是适合搭配衣服的运动鞋,而唯独自己,看着雪深,选择穿了高筒的雨靴。中途遇见一段彻底被山上融化的雪水囤积的路,十几米都是水路,过不去,赤脚又太冷。这时候,自己穿的雨靴发挥作用了,一个个地把他们背过去。小时候都是有人欺负自己,或者自己遇到什么困难时,他们帮着自己,而这一次,觉得自己好像慢慢在长大了,有些事也慢慢该自己应付了,一些自己能处理的事,也该反哺之恩地帮助原先会照顾自己的那些同伴了。 

除去小村庄,对于家乡,很多的念想也是弥漫在母亲的老家那边。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有很多的诗句写故乡,而乡关何处是,未尝不是在小时候的外婆家。印象深刻的是小时候能看到那里的人们到了晚上夜行点的火光,用的不是手电灯,而是靠燃烧芦苇,有时候也用经过特殊浸泡过的竹片。 

小时候也不太愿意在外面住,那时被劝着住下,经常就是整晚整晚地哭。而记得有一次,大舅舅整晚抱着自己,逗自己玩,很耐心地哄了一整晚。感谢,那些娘家人。 

当时听说去外婆家的路有四十里,那在几岁小孩眼中,无疑遥远的极限。知道翻过外婆家后院那座大山还有更远的地方,但心里却觉得,那地方不关我什么事,貌似就不能算作我眼中的世界。 

那时候常和表哥表弟表姐表妹几个人玩在一起。时常在外婆家那边玩水枪、打水仗。那边的水是清澈的,潺潺的,特别幽静。而当时的外婆家都还住在老屋,那是一栋大到能住几十人的连体房子,同村很多的近亲都世代住在里面。特别记得那间屋子有个天井,天井和大厅之间是由一个圆形的木制雕花的窗户隔开,想来就像大观园里的场景,特别地好看。 

很怀念大舅舅家菜园里的那棵无花果。小时候吃过最特别的果子就属它了。那时候,总感觉,没吃到棉花桃就不算真正意义地去了趟外婆家。可惜几年前那棵树不在了,外公外婆也不在了,难能找回当初的味。 

在外婆家那边,有两年专门大家一起拍过照。那时候大家都还很穷,可能是哪个早些出去工作了的表哥弄了台相机回来,听说能够照相了,特别新鲜,也特别兴奋。有次是专门跑到外婆家那边的溪流里,大家一起,挤在一块,站在溪流中间的石块和水间,画面定格。另一次是在油菜花田里,金灿灿的,除了油菜花,还有笑脸。遗憾的是后来不知道这些照片去了哪里,但闲下来时我终究要尽力去寻找,谁让它记录着一段乡关往事。 

故乡在我心里的沉淀,再有一个重要的场所,就是学校。 

进学校之前,家里人已经开始教自己一些简单的写字和算术。记得当时好胜心很强,很多村里人喜欢逗小孩子玩,一来自己家就喜欢考自己算术,每次自己都尽力最快从脑子里蹦出答案。 

最初上幼儿班是在五六岁左右。按当时县里的规定,自己离允许上学的年龄还差半岁,但那招生的老师刚好跑来自己家摆点招生,自己听到关于上学的事之后,哭着喊着要去读书,哪管它什么年龄没到。起初那老师担心年龄小,读不进去书,于是急着让那位老师临场出考题,就这样过了老师的关,同时也交了一点类似于择校费,最后终于让进了学堂。 

那时的学前班还特别简陋,但却留下了很多怀念的往事。当时是走路上学,一伙人通常是一路上都在玩石头玩草木,然后导致总是迟到,于是轮流着编迟到的借口。渐渐地,老师都知道我们这伙姓扶的小屁孩们哪天迟到会使用哪一个借口了。记得当时算术和识字学得很好,唯独花了很长的时间才把拼音给理解了。回头看,感谢那段日子学拼音入门时的吃力,极大地帮助到了后来的英语学习。 

转到小学读书后,起先遇见的是一位头发白了的老师。她是一位特别可亲、可敬的老师,拼音也教得特别好,多么希望她如今还在。而数学老师,则特别地严。当时一年级,多多少少也会比拼成绩,记得当时是和一位班长比得特厉害,而课后,也是和他玩得最好。有次一个高年级的同学而且还是同村,没事竟跑来欺负我,那时打架习惯是用拳头打拳头,看谁拳头硬,当时才一年级的那班长竟然帮着把那个没事找事的人打哭了。 

在亲戚里,对自己最亲切的,算是小姨了,从小也特别黏她。而小姨结婚,大概刚好是自己上一年级那时,当时母亲亲自去学校帮自己请好了假,让自己去参加小姨的婚礼。自己心里很想去,可是又不肯离开课堂,最后还是选择了继续听课。这事,竟然是如今和家人聊天时才想起来的。怀念当时那份求知欲,偶尔也追悔没能参加小姨的婚礼。几年之后见到那位老师,则总被她聊起和称赞这件事。 

最初几年上学每次早晨有位姓扶的小伙伴都会很早的过来我家等自己一起去学校,很怀念那些夜色尚未晕开的清晨。后来自己慢慢也起来更早了,有时候是等他,有时是去另一个村庄等另外一位伙伴。刚开始学英语那会儿,白雾迷蒙的早晨,自己时常也会一个人一边行走在上学的路上,一边特别开心和自觉地在脑海里构思着西方国家的日常场景,背着英语的单词,改编着英文对话,不知道前路在哪里,但内心满是宁静。 

也记得略显尴尬的一件事,是二年级左右时候,有次做操做到体转运动,因为在和站我身后的那同学打闹着玩,所以经常转到后面之后就不往回转了。清楚地记得当时只因为这事,就被拉出去罚跪,而且跪在旗杆下,被全校人围观。当时强忍着不哭,倔强地跪了,散会之后跑回教室,伏在桌上把脸埋了起来,大批同学都过来给以安慰。感觉身边的同学们都是理解自己的,心里也就释怀了。 

当时在学校还要打扫包干区,班里分到的区域是要负责清扫白杨树的叶子。每天扫,每天又掉叶子,后来干脆一伙人把那些树的叶子一次性全扒了,导致全体被拉去挨批,但也偷着乐,毕竟,以后就不需要天天去扫地,被耽误的早读时间终于又回来了。 

小学那时候大家都常在中午去正副两班长家,因为他俩爱玩,学习也挺好,家离学校也不远。班里有个比较高大的同学,大概是比较少人和他玩在一起,而我会和他有往来。记得他对自己挺好,几次让自己去他家吃饭,还说两家是亲戚,可每次我回家问自己的家人,都不知道有这家亲戚,现在也没弄懂是不是亲戚关系,真觉得他是在骗我,但那些年他的确是会挺仗义地照顾着自己。 

放学回家印象深刻的事,莫过于看村里有两位兄弟的各种炫技了。记得他们用铁丝和火柴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出火力特别猛的枪支,当时羡慕到五体投地。另外他们很会骑自行车,能够骑普通的自行车时只骑一个后轮,骑出杂技演员那样的感觉。再者就是他们两擅长的撑竿跳,拿着根长长的竹竿,一撑,一跳,在空中滑过弧线,大概可以跳到几米开外,想想都危险。那时候,对他们两,只能膜拜。 

当时小孩子们喜欢打架,有些常客,经常一放学就从学校一路打到村口,越打下去,加入的人数越多。他们打架经常在田里,滚来滚去,上坵滚到下坵,有些田地之间的高度差有一两米,也就那样扑通一声下去。有时打到了河边,险些要滚下河了,就彼此松手,一起去附近挑选新的空地,直接再战。而每次自己都可以不用加入,静静观战,同时又瞎着急,负责的事项是,帮他们打架的两群人拿书包,拿衣服,从学校拿到家里,一拿就是一大堆。 

几乎不去冒犯人,可是一位村里的小伙伴由于天天被别人欺负,竟然跑来惹我,找我打架。啥事也没有就来推我,一下没注意一只脚被推着踩进了泥塘里,弄脏了鞋。那会儿还是学生时代,特怕脏,一被弄脏,来了火气,但也还是尽力憋住了,和他说:你不再出手的话,我今天尚且饶了你。可他,偏偏不知趣。其实自己当时曾一直在家里练习打沙包,有力气,但没跟人打过架,真正怎么出手其实都没底。周围叫喊声一片,全是支持我的,有种得道者多助的感觉。最终还是打了,很快地把他掀倒在地,觉得打架没意义,就没摧残他,看他没法挣扎起来,就跟他讲打架的坏处,劝他今后要怎么做怎么做,像是老师在给学生上思想政治课,几分钟后,问他今后还敢不敢,就放了他。反是身边那些看热闹的人们,后来又接着教训他。感觉那么多人打他真不好,于是劝散了围殴他的那些同学。想想,那算是自己读书年代的唯一的一次“被”打架。之后的岁月,有人欺负自己,他也会帮着自己了。而如今的他,每次遇见,都会和自己有礼的打招呼和聊天。 

六年级时,还没住宿,初中则住宿了,但都经常一伙人一起回家。有时候同村这些男生总会想出各种方式一路上都吓唬我玩,而村里那些女生常常会帮着自己避免被吓。有时候走夜路回家时,大家偶尔也会一起扯着嗓子地哼着小曲,唱着歌儿。 

而更低年级的回家时,一伙人则经常喜欢从别人的田中间抄近道,偶尔也玩人家田里的稻穗,惹得总是被骂。经常也喜欢探索出不同的新路来回家,有时候为了开发一条回家的新路,正常三十分钟的路途,一帮人能够从下午四五点下了课弄到晚上七八点才到家。直到后来,各种想不到的绕了各种大圈的回家的路都被我们探索出来了,甚至有次还被人家的狼狗追过,吓得不浅。而这些经历,想起来,依然活灵活现,好像一切都并没有走远。 

古语说:相关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乡关的味,很多也是浸化在家里。 

家,一个特殊的词,珍藏了太多的往事。 

乡关的味,是每次爸爸工作回家后带回的金橘。 

乡关的味,是妈妈每个六一背着自己去县城领的玩具和买的糖果。 

乡关的味,是奶奶带自己去山上采的蘑菇煮的那汤味。 

乡关的味,是没人教自己的情况下爷爷叫自己“蠢宝”但自己知道叫爷爷“刁宝”,把爷爷逗得那个乐的笑。 

如野夫所说,故乡于很多人,是必须要扔掉的裹脚布;仿佛不遗忘,他们便难以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而我,回首往事时,却像一个小老头。 

有时是沉浸在往事的泥淖中,有时是干脆回到过往的场景里,随手捡起的,是一段段的乡愁,这其中映照和满载着的,大概恰是自己心心念念的,来龙与去脉。


        




主编推荐

此书,如药。 
主治:身体在路上,缺乏存在感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