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价库存书】创造进化论
特价库存书,均为正版书籍,无笔记无使用痕迹,在仓库存放时间长95新。
¥
7.5
2.1折
¥
35
九五品
库存25件
作者(法) H. 柏格森著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44764
出版时间2015-0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5元
货号2216044
上书时间2024-12-0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H.柏格森是法国著名哲学家。他曾对法国哲学及文学产生过广泛影响。他用文学家的笔调写出优美的哲学著作,并于192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创造进化论/孩子们必读的诺贝尔文学经典》是他的代表作,他在此书中提出了自己的哲学理论,并对原有的哲学体系加以批判。
作者简介
亨利·柏格森(1895-1941),法国19-20世纪之交很有影响力的哲学家,出生于巴黎。亨利·柏格森从中学时代开始便对哲学、心理学、生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文学。他曾在巴黎各大高校担任过讲师。他认为人的生命是意识之“绵延”或意识之流,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果关系的小单位。他反对科学上的机械论,心理学上的决定论与理想主义。1927年,震撼世界之作《创造的进化》使得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目录
在这本书里, 作者提出并论证了关于“生命冲动”的理论和直觉主义方法论; 反对用物质的机械组合和外部力量的选择来解释生命的进化。该书于1906年在法国首次出版, 是人类史上重新建构哲学的一个重要典范, 它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人的生命是意识之绵延, 所有最能长存且最富成效的哲学体系是那些源于直觉的体系。亨利?伯格森独特的生命哲学具有强烈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 因此这本书也在解放人类思想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内容摘要
在这本书里,作者提出并论证了关于“生命冲动”的理论和直觉主义方法论;反对用物质的机械组合和外部力量的选择来解释生命的进化。
该书于1906年在法国抢先发售出版,是人类目前重新建构哲学的一个重要典范,它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人的生命是意识之绵延,所有很能长存且很富成效的哲学体系是那些源于直觉的体系。
亨利·伯格森独特的生命哲学具有强烈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因此这本书也在解放人类思想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精彩内容
毋庸置疑,最能被我们确定存在的,同时也最为我们所了解的就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所能注意到的其他任何东西都可能被视作外界的或表象的,然而,我们自身的感知力却是内在的和深刻的。那么,我们能发现什么呢?在这个隐秘的话题里,“存在”一词的确切含义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在这里简单地回想一
下一个早期研究的结论。
首先,我发现自己游走在一个又一个的状态中。
温暖或寒冷、愉快或伤心、工作或休息、观察四周或神游天外。知觉、感受、意愿、观点——我们的存在被划分为种种变化,轮回于不同的色彩。于是,我一
刻不停地改变着。然而这么说并不完整,因为改变来得比我们预先料想的更为彻底。
我把我的每个状态说得像是能够自成一体、在整体中又相互分隔的东西。我很确定地说我在改变,但改变对我来说似乎隐藏在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之间的通道上:当我分开来看待这些状态的时候,我更倾向于认为它们各自在生效的时间段内都不会发生变化。然而,我很容易就会意识到感觉、思想和意志都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如果精神状态不再发生改变,那么它的绵延将会停止流动。让我们看看最为稳定的内部状态.即对一个静止的外部物体的视觉感知。
即使那个物体一直保持不变,同时我也以固定的方向、固定的角度,在同样的灯光下观察它,但是我现在看到的它和我刚才看到的它也不尽相同,因为至少现在看到的这个物体要比刚才“老”一些。我的记忆将过去的事情传导到当下。我的思想状态在时间的道路上前行,随着绵延的累积不断增强:它一边前进一边增长……像滚雪球一样。同样,越发深层的内部状态
就越能表现出此种规律,如感受、感觉、欲望等,它们可不像简单的视觉观察那样恒久不变。但是我们可以忽略这种连续不断的改变,直至其变得足以让物体焕发新的姿态,让注意力找到新的方向。且仅在此种前提下,我们才会发现自己的状态发生了改变。事实上,我们一刻不停地变化着,各种状态也都只是改变的表象。
这意味着,转变于不同状态之间与保持在同一个状态里并不存在根本的区别。所谓“保持不变”的状态并非我们所认为的一成不变,从另一方面来说,在不同状态间转换就是对单种状态的延长,其实转换是不曾间断的,这和我们所料想的完全不同。但是,因为我们对所有精神状态的变化熟视无睹,所以只有当变化已经强大到了能够直接进入我们注意之中时,我们才被迫承认有另一种新状态与前一状态同存。对于这种新状态,我们假设其自身不会发生任何改变,而且会一直如此持续下去。精神生活那明显的不连贯,应归咎于一系列分离的行为将我们的注意力固定在了其上:实际上只有一个缓坡,但在跟随自己支离破碎的注意力轨迹之时,我们会认为自己感觉到的是一级一级的分离的台阶。是的。我们的精神生活中充满了无法预知的东西。所有的事情似乎都是从之前发生的事情上切割下来的,而且与随后发生的事情之间毫无联系。尽管它们看起来一点都不连贯,但从事实上来讲.它们却是在连续性的背景中诞生的.这要归咎于将其分割开来的时间间隔;它们就好比不时出现于交响乐中的鼓点。我们的注意力之所以会集中在它们身上,是因为它们和它的关系更加密切.而它们都承载于我们整个精神存在的流体质量中。它们都是由我们所有感知、想法以及意志——简而言之,就是任何时刻我们所有的一切——所组成的移动地带的最佳映射点。我们现实中的状态就产生自这个地带。所以,这些状态就不能被视为独立的元素,它们依次处在无尽的循环中。
但因为我们的注意力已经将它们人为地区分且隔离开来、所以我们必须再次人为地将其联系在一起。
这样就形成了无形、冷漠而又无法改变的“自我”,它把被视为独立单位的心理状态串联在一起。与互相渗透的色调流不同的是,它会将各种“固态”颜色区别开来,把它们像项链上的珠子一样挨个排好。线必须足够坚固,珠子才能被固定在一起。然而,如果这种无色的内在会被覆盖着它的事物不停地染上颜色,那么对于我们而言,在其颜色还不确定的时候,它和不存在并无区别,因为我们只能感知到有颜色的东西,或者说,精神状态。
P7-8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