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印刷工艺学(第3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印刷工艺学(第3版)

集团直发,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24小时内发货,可开发票。

63 7.9折 79.8 全新

仅1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刘昕|责编:孟宇

出版社电子工业

ISBN9787121454653

出版时间2023-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9.8元

货号31747301

上书时间2024-11-29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昕,博士,教授。1981.09-1985.07陕西机械学院,印刷机械专业获学士学位;1985.07至今,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包装学院任教,其间在职攻读硕、博士学位。参加的学术组织及任职: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ISO/TC130专家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印刷技术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个人/集体荣誉:(1)1997.05《胶版印刷工艺原理》电视教学片获机械工业部优秀电视片二等奖(No.9703);(2)《印刷工艺学》陕西省精品课程2007.06;(3)2011.07西安理工大学被评为\"十一五”本科教学改革先进个人;(4)2016.01西安理工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5)2020.11《印刷工艺学》获西安理工大学优秀教材奖一等奖;(6)2021.01《印刷工艺学》获陕西省优秀教材一等奖。承担过的重点科研项目:(1)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1项;(2)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项;(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出版著作及教材情况:著作:(1)《印刷原理》科学出版社(36.4万字)书号:ISN978-7-048050-7:2018.4,1/3(主编);(2)《织物网点印花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32.6万字)书号:ISN978-7-122-31203-7016.6;1/1(独立完成);教材:(1)《胶版印刷工艺原理》,印刷工业出版社,2005.07;(2)《现代印刷机原理与结构》,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1;(3)轻工业技术装备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08(参编);(4)《平版胶印工艺技术》,中国轻工出版社,2002.05;(5)《印刷工艺学》,印刷工业出版社2005.08(第一版);(6)《印刷工艺学》(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08。

目录
目    录

第1章  润湿基本理论1
第一节  表面活性与表面活性剂1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及
        分类2
第三节  HLB值3
一、HLB值的定义3
二、HLB值的用途4
三、HLB值的计算4
第四节  表面张力与表面过剩自
        由能5
第五节  Gibbs吸附定理7
一、表面过剩量7
二、Gibbs公式的热力学推导8
三、Gibbs吸附定理的应用10
第六节  表面活性剂在液-固界面上的
        吸附12
一、吸附原理13
二、吸附状态与界面现象14
第七节  乳状液及其性质15
一、乳状液的稳定性15
二、印刷过程的水墨乳化类型17
复习思考题117
第2章  润湿与水墨平衡19
第一节  印版的表面状况19
一、锌版的表面状况19
二、铝版的表面状况20
三、印版的亲油基20
第二节  润版原理21
一、水分子是极性分子21
二、油基本上是非极性分子22
三、油和水几乎是不相溶的23
四、选择性吸附24
第三节  润湿方程与铺展系数25
一、润湿25
二、接触角与杨氏方程的应用25
三、润湿过程与铺展系数26
四、润湿方程27
五、界面张力的理论及计算方法简介28
六、接触角的测量方法简介28
第四节  胶印水墨平衡29
一、静态水墨平衡30
二、动态水墨平衡31
第五节  润湿液32
一、普通润湿液33
二、酒精润湿液34
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润湿液35
第六节  PS版润湿液36
一、柠檬酸的作用37
二、表面活性剂的作用37
第七节  亲水胶体的使用38
一、阿拉伯胶38
二、羧甲基纤维素39
三、合成胶粉39
第八节  润湿液的pH值39
一、润湿液pH值的影响39
二、pH值41
三、pH值的测定方法41
第九节  润湿液浓度的控制42
一、原液的增减42
二、印刷中原液的增减42
复习思考题243
第3章  印版的图文基础45
第一节  版材45
第二节  印版的表面结构46
一、PS版46
二、平凹版46
三、多层金属版47
四、蛋白版48
第三节  印版的变形48
一、弯曲变形48
二、拉伸变形49
三、其他变形50
第四节  印版的耐印率51
一、印版的磨损51
二、印版的电化学腐蚀与化学腐蚀52
三、印版耐印率的提高53
第五节  印版的检查54
一、印版的版色54
二、印版的深浅54
复习思考题355
第4章  印刷纸张的黏弹性57
第一节  弹性变形57
第二节  黏性流动58
第三节  黏弹性物体的流变特性59
一、徐变现象59
二、松弛现象61
三、塑性流动62
四、复合模型62
第四节  纸张“Z”向压缩流变
        特性63
一、纸张的压缩特性63
二、纸张压缩流变方程图65
三、纸张在“Z”向压缩的流变方程67
四、流变方程参数的确定68
复习思考题469
第5章  印刷油墨的流变性70
第一节  基本流体70
第二节  黏度与屈服值72
第三节  流变方程76
一、幂律流动76
二、欧基得(Oldryd)流动77
三、卡里奥(Carreau)流动77
第四节  综合流变曲线78
一、牛顿流动78
二、假塑性流动78
三、胀流型流动79
四、塑性流动79
五、宾厄姆流动79
复习思考题579
第6章 油墨颜色调配80
第一节 油墨的基本属性80
一、色强度82
二、色相误差82
三、灰度82
四、效率83
五、GATF色轮图84
第二节 调配油墨的理论85
一、色料三原色的性质85
二、色料三原色在CIE色度图的位置86
三、色料的混合和叠加87
四、灰色油墨88
第三节  调墨89
一、调墨的基本工作89
二、间色和复色的调配89
三、深色油墨的调配90
四、淡色油墨的调配90
第四节 简易水调油墨91
一、施水原则91
二、水调油墨92
三、脂化乳液92
第五节 油墨调配过程93
一、色稿分析93
二、燥油的用量94
三、墨层厚度95
四、调墨操作96
复习思考题696
第7章  印刷压力98
第一节  印刷总压力98
一、平压平98
二、圆压平99
三、圆压圆100
第二节  印刷压力的分布102
一、接触宽度上的压力分布103
二、压力测量的基本准则104
第三节  压印滚筒半径与印刷品
        质量106
第四节  滚筒速度和速差108
一、线速度与角速度108
二、滚筒的速差109
三、滚筒包衬与速差112
第五节  保持最小速差的方法113
一、滚筒接触弧滑动量的数学推导113
二、滑动量的分析118
三、滚筒间的摩擦因素119
四、?值分配119
五、?值分配的计算120
复习思考题7121
第8章  包衬与图文变形122
第一节 接触宽度上相对位移的
        计算122
一、圆压平122
二、圆压圆124
三、相对位移与印迹变形127
四、滑移量的计算129
第二节 滚筒软、硬衬垫的分析129
一、滚筒软、硬衬垫的性质比较129
二、滚筒软、硬包衬的印刷性能
   比较131
第三节  包衬厚度与相对位移131
一、Z值大小与印迹的绝对伸长、滑移量的
   关系132
二、圆压平型印刷机上的滚筒包衬
   厚度134
三、圆压圆型印刷机的包衬厚度136
第四节  滚筒滚压中的摩擦力及其分配
        和转化137
一、滚压中的摩擦力和它的方向137
二、橡皮布的表、背面摩擦139
第五节 关于摩擦的归纳140
一、减少摩擦的基本途径140
二、印刷面过量摩擦的害处140
复习思考题8142
第9章  油墨转移原理143
第一节 油墨在印刷机上的传输144
一、给墨144
二、油墨分配144
三、油墨转移行程148
第二节 油墨转移方程150
一、油墨转移方程的建立150
二、油墨转移方程的应用152
第三节 油墨转移方程的参数
        赋值153
一、近似法154
二、实验法156
三、逼近法158
四、三角形形心法160
五、优化法161
第四节 油墨转移方程的修正163
一、二次项修正法164
二、指数修正法165
三、扩大系数修正法165
四、概率分布修正法165
五、纸面形状修正法168
第五节 影响油墨转移的因素172
一、承印材料与油墨转移172
二、印版与油墨转移173
三、印刷机的结构与油墨转移173
四、速度与油墨转移174
五、印刷压力与油墨转移174
六、油墨的流动性与油墨转移174
第六节 胶印的油墨转移175
一、马丁(Mattin)-西维尔(Silver)胶印
   模式175
二、普通胶印的油墨转移176
三、墨辊供水式胶印179
复习思考题9179
第10章 颜色复制方程及其方法181
第一节 胶印的特点182
第二节 胶印的工艺流程183
第三节 网点在色彩再现中的
        作用184
一、网点面积率和色彩再现的关系184
二、网点角度对色彩再现的影响185
三、网点并列187
四、网点叠合188
第四节 彩色复制189
一、原稿与印刷品的密度关系189
二、彩色复制的基础理论190
第五节 印刷工艺对网点传递
        影响191
一、网点传递过程191
二、印版的润湿和上墨192
三、印版和橡皮布之间的墨层厚度193
四、印刷中的阶调值增大量194
第六节 印刷相对反差(K值)195
一、K值计算公式195
二、K值计算尺195
第七节 中性灰196
一、灰色平衡的方法196
二、END方法198
复习思考题10199
第11章  印刷品质量过程监控201
第一节  基本概念201
一、密度与色密度201
二、阶调与色调202
三、清晰度203
四、颗粒性205
五、解像力(分辨力)206
六、文字质量206
七、纸张白度207
八、光泽207
九、印刷透印208
十、粉化(Chalking)208
第二节  印刷图像复制质量208
一、印刷图像复制质量的概念208
二、印刷质量的评价方法209
三、印刷质量的评价内容210
第三节  印刷质量的综合评价
        方法210
一、基本知识211
二、评价方法211
三、测量评价216
第四节  印刷测试条220
一、布鲁纳尔第一代测试条220
二、布鲁纳尔第二代测试条222
三、格雷达固CMS-2彩色测试条224
四、哈特曼(Hartmann)印刷控
   制条225
第五节  计算机印刷质量控制
        系统225
一、CPC1印刷机控制装置225
二、CPC2质量控制装置227
三、CPC3印版图像阅读装置228
复习思考题11229
第12章 网点转移的计算方式231
第一节 网点的测量和传递232
一、精确计算网点大小232
二、网点的传递与网点扩大值234
第二节 墨层厚度236
一、反射密度236
二、反射密度与墨层厚度237
第三节 网点反射密度的计算238
一、玛瑞-戴维斯公式238
二、尤尔-尼尔森修正公式239
第四节 墨量的监控及网点扩大241
一、实地密度241
二、墨层厚度的控制241
三、干退密度241
四、网点扩大值的计算242
复习思考题12243
第13章  数字化印刷244
第一节  概述244
一、数字化印刷机的定义244
二、数字化印刷机的分类246
三、数字化印刷机的发展247
第二节  静电印刷机248
一、静电印刷机的基本原理248
二、典型静电印刷机的结构248
三、常见静电印刷机介绍249
第三节  喷墨印刷机252
一、喷墨印刷机的基本原理252
二、喷墨印刷机的典型结构254
三、常见喷墨印刷机介绍256
第四节  DI印刷机257
一、DI印刷机的基本原理和特点258
二、典型DI印刷机的结构260
三、常见DI印刷机介绍260
复习思考题13268
第14章  凹版、柔性版和网版印刷的
         油墨转移270
第一节  凹版印刷的油墨转移271
一、凹版的印刷特性271
二、凹版的网穴形状273
三、凹版印刷的油墨传输273
四、凹版印刷的油墨转移过程276
五、凹印油墨的干燥279
第二节  柔性版印刷的油墨转移280
一、柔性版印刷的阶调再现280
二、网纹辊对油墨转移的影响283
三、柔性版变形的尺寸补偿288
四、柔性版油墨的印刷适性289
五、柔性版印刷的印刷色序291
第三节  网版印刷的油墨转移292
一、网版292
二、刮板296
三、网版印刷工艺参数的确定297
复习思考题14300
第15章 油墨转移中的现象与温
         湿度302
第一节 油墨的雾散302
一、产生原因302
二、影响因素303
第二节 叠印304
一、影响叠印的因素304
二、叠印率305
第三节 透映与反印306
一、透映306
二、反印306
第四节 剥纸307
一、剥纸现象307
二、影响剥纸的因素307
第五节 胶辊、橡皮布在使用过程中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311
一、胶辊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311
二、橡皮布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
   问题311
第六节 相对湿度与纸张油墨312
一、相对湿度312
二、纸张含水量与印刷质量312
三、纸张的适性处理314
四、温湿度对油墨的影响315
第七节 静电及其消除316
一、带电机理316
二、消除静电的原理与方法317
三、印刷过程中静电的危害319
四、依据产生的原理消除静电320
复习思考题15322
第16章 印刷作业324
第一节 色序324
一、单色机印刷324
二、双色机印刷325
三、四色机印刷326
第二节 样张观察327
一、印样观察检查327
二、印刷阶段的观察检查328
三、控制水、墨328
第三节 水墨平衡329
一、水分不当的弊病329
二、水墨关系330
三、水量大小与控制330
第四节 输纸332
一、纸张堆垛准备332
二、输纸过程中的纸垛高低333
三、输纸器的操作333
第五节 机器运行336
一、机器的日常检查336
二、机器的润滑336
第六节 印刷中的其他作业339
一、配色记录与样张保存339
二、油墨的流变控制340
三、墨辊脱墨340
四、水墨补充340
五、清洗橡皮布340
六、擦版、涂胶340
七、检查机器340
复习思考题16341
附录A  印刷品质量测定仪器的种类和表示方法342
附录B  印刷车间空气的相对湿度对照表343
参考文献344

内容摘要
本书在《印刷工艺学》(第二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修编,体现了三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科学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本书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内容深入浅出,理论推导严密,实践操作可靠,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印刷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全书共16章,8大模块,10大重点,全面详细地介绍了润湿基本理论;润版原理;印刷压力;包衬与图文变形;颜色复制方程及其方法;油墨转移原理;凹版、柔性版和网版印刷的油墨转移;数字化印刷;网点转移的计算方式;印刷品质量过程监控。本书引入了把印刷工程的科学技术问题抽象为物理或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和原理,有助于读者对印刷工程的科学技术问题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结合课程内容进行思政,致力于培养一流印刷人才。本书既可作为印刷工程、包装工程等专业的教材,又可供印刷包装行业的科研和新产品开发人员、高级操作人员学习与参阅。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