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一罚四】上海旧事
集团直发,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24小时内发货,可开发票。
¥
41.3
6.1折
¥
68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崔淑雯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22713
出版时间2014-09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3005089
上书时间2024-11-2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崔淑雯,美国杜克斯大学艺术管理博士。作家、翻译家,现任上海电影艺术学院教授、美国洛杉矶电影学院教授、上海雍有投资公司董事长。
翻译作品有《狮子星座》、学术著作有《租界与上海县城的比较及对近代上海发展的影响》;参与出品和监制的电视连续剧有42集《远古的传说》、36集《牡丹亭》、25集《黄梅戏宗师传奇》、45集《楚汉争雄》以及百集《中国家庭》等,并在中央新影集团出品的12集文献片《黄埔军校》中担任顾问。
目录
1.变幻莫测的上海风云
1.1 向心性的城池衙门
1.2 上海版图现租界
2.闯入上海滩的西方文化
2.1 泥泞小路现外滩
2.2 西洋景初进上海滩
2.3 粉墨登场
3.困惑、碰撞与接纳
3.1 西风东渐
3.2 难分彼此
3.3 “马桶”的趣闻轶事
3.4 谁主沉浮
4.迷雾重重的土地扩张
4.1 扩张与阴谋
4.2 “里弄”春秋
5.悄然潜入的异化思维
5.1 权力的象征
5.2 移花接木
5.3 轿子的悲哀
5.4 魔都之赌
6.百年租界逐逝波
6.1 苏伊士运河以东的喧嚣
6.2 一古脑儿冒出来的大公馆
6.3 太平洋上的博弈
6.4 “伊甸园”今在何方
7.几易其主的都市政治生涯
7.1 军阀之争
7.2 国父的遗愿
7.3 命运多舛的“大上海计划”
7.4 “收回上海租界!”
7.5 踏在租界上的日本军靴
8.百年租界上留下的脚印
8.1 一代宗师梁思成与林徽因
8.2 重返人间
8.3 殊途同归
8.4 邬达克情陷上海滩
8.5 雕栏玉砌的艺术之魂
8.6 有情人终成眷属
8.7 哈同花园的悲欢离合
8.8 乱世之双雄
8.9 浪迹天涯
9.历史曾在这里驻足
9.1 犹太人的第二故乡
9.2 德国人的一枕黄粱梦
9.3 不散的竞争之魂
9.4 山外有山
9.5 华灯初上的不眠之夜
10.笑迎曙光的大上海
10.1 日本帝国的终结
10.2 萧瑟秋风今又是
10.3 春风吹翠了黄浦江畔
内容摘要
崔淑雯的《上海旧事》讲述了上海从一片泥泞的沼泽之地到1843年的开埠港,从传统的渔村,演变成为远东当时第一港湾的国际型城市,参差林立的建筑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沉淀着人文景观生活习俗的演变。在租界与上海县城的历史史册中,记录下来的是中国人在西方文明入侵之时的困惑、迷惘与觉醒后的奋斗。建筑、历史及其文化等在租界与上海县城并存的这个特定的城市背景之下,交融渗透、绵延流
长……
精彩内容
3.1西风东渐开埠初期,上海处在一个道路要改造,河川要疏浚,铁道要铺设,自来水管道也要安装的城市改造的最盛时期。尽管如此,但这一时期的当务之急也绝不仅仅是建设上的问题,而是更需要能尽快地拿出一整套西方行政纲领的实施方案和决策来。
自1843年租界成立以来,英国商人、领事馆人员及传教士们,都不约而同地纷纷涌进了租界。那时,他们的住房大多是那种起源于南方周围环绕着
宽阔外廊的殖民地样式的建筑。这些房屋似乎从外观
上就能一眼看出是出自西洋设计师之手设计的。倘若单靠中国传统泥瓦工匠的手,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建造出这种样式的建筑来的。
走过50年风雨历程的英租界,1893年11月在上海举行了盛大的庆祝英租
界成立50周年纪念活动。假如从当时所举行的诸多纪念活动中,选择出任何一
个来,都可以从其中了解到一些有关上海建筑方面的逸闻趣事。在当时首屈一
指的《北华捷报》专刊特集中,还专门报道了这一时期租界的建设情况。
迁移到租界上来的这些西洋人,他们的当务之急是要抓紧时间,尽快地在上海建造起自己的房屋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由于是来自广东或澳门,因此,他们就很希望能够按照在广东工作时的商社楼房或是在澳门居住时的住宅样式来进行设计和建造。
然而,如果按照这种规范要求来施工,在上海却难以寻觅到南方的工匠们,所以,也就不可能建造出他们所要求的那种规范的房屋来,于是,他们便只好乱七八糟地滥造起来。尽管如此,可当时建起来的所有这些房屋却几乎都建有一个宽阔的外廊。显而易见,对于这些从广州、澳门等地迁移过来的人们来说,南方外廊的殖民地建筑样式已经完全渗入他们的生活习惯之中,由此,他们借用这种南方外廊殖民地的建筑样式,也就不难理解了。
专刊报道到这里,话题又转向了建筑师身上。
那位以建筑为本职工作最早来到上海的建筑师斯特劳斯,他将英国当时流行的一种所谓希腊式的建筑样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引进了上海。
他所设计的楼房,直到现在也没发现一点点改造过的痕迹。
以这种样式设计出来的斯特劳斯的建筑代表作,现已荡然无存,但不可否认的是:上海建筑的艺术性发展之所以能够突飞猛进,可以说是与斯特劳斯的这些作品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那些宁波出身的工匠们正是在这些楼房的建造中,才学会和提高了国外的建造技能和水平。
1854年版的(《上海年鉴》,记载了近280位当时定居在上海的西洋人名字及他们的职务。其中被认为与建筑有关的只有4位,一
位是建筑师,一位是木匠,而其他两位都是船木工。唯一的这位建筑师则是当时已在上海居住近5年之久的斯特劳斯。
然而,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位使用“泰隆”商号、上海租界的最
早建筑9币,他的名字在第二年出版的((上海年鉴》中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上海年鉴》中记载的建筑人才之所以寥寥无几,那是因为在当时的上海租
界,无论是外国建筑师,还是中国的工匠们,全部都是从香港、广东和澳门等南方城市调拨过来的。
在1851年出版的名为《建设者》的一本英国建筑杂志上,虽说并没有专门介绍上海,可整篇文章却是从头至尾介绍了一位开
辟上海港口的英国人,其中详细地报道了他是如何雇佣船木工出身的中国工匠们,又是如何按照外廊殖民地样式建造楼房等诸多情况。
就连写这篇报道的记者也不由自主地感叹道:如
果我们能够稍微放松地来观察一下周围的建筑,那么你就会意外地发现,即使在外廊式住宅的建造中,中国的工匠们也依然脱离不了中国传统的施工技
术。他们竟然能把外廊上所用的那些多立克式的圆柱,都变成南瓜的样子,甚至那上边的横梁也都被涂成了绿色。
不过,这位记者还同时评价了斯特劳斯的功劳。
他说:在不得不依靠中国工匠们来完成大部分建筑工作的这个时期,如果没有斯特劳斯的竭尽全力,这些仅仅具有中国传统施工技术的工匠们又怎么可能学到这些西方建筑的建造技术和施工方法呢?如果打开斯特劳斯来到上海10年后所登录的那本西洋人名录,你就会很快找出J.W.哈特、T.W.金斯密、G.J.莫里森、
J.史沫特莱、W.凯德纳等十
几位建筑师的名字来。
在他们所填写的职业一栏中,几乎都是“建筑师”,但实际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却都不过是木工、测量工和船木工而已。
当然,无可置疑的是,若要技工来代替建筑师,那绝非易事。可是,这两者在技术的转换上却只不过是一个恰恰相反的简单过渡而已。
即便是在英国,这也是一个一直处在一种暧昧模糊状态之中的问题。英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比英国建筑师协会早创立18年,为了适应快速兴起的产业社会,他们便不得不尽快地与建筑师联合起来,正是在这种情况的逼迫下,他们才不得不于1834年成立了英国建筑师协会。
……P54-5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