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一罚四】战国策
集团直发,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24小时内发货,可开发票。
¥
21.3
4.4折
¥
4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陈明星
出版社时代华文书局
ISBN9787569927634
出版时间2019-01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30427568
上书时间2024-11-2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纵横家的雄辩与谋略。
◎选用权威版本为底本,约请国学专家进行注释和翻译。
◎注释准确简明,译文明白晓畅。
作者简介
聂超军:曾多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对国学经典解读有较为深刻的研究。现主要从事青年国学课堂国学课程教学研究与授课工作。
目录
第一章 东周策
第二章 西周策
第三章 秦策
第四章 齐策
第五章 楚策
第六章 赵策
第七章 魏策
第八章 韩策
第九章 燕策
第十章 宋卫策
第十一章 中山策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中华经典轻松读》系列图书的一本,为国别体史书。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主要记述了战国时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善于述事明理,大量运用寓言、譬喻,语言生动,富于文采。也具有很高的文学性。
精彩内容
第一章东周策一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原文】??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①,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颜率至齐,谓②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实也,愿大王图③之。”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
【注释】①九鼎:古代的一种烹饪器。又用为礼器。多以青铜铸成,三足(或四足)两耳。九鼎,相传夏禹收九州之金铸成,遂为传国之重器。②谓:对某人说。③图:考虑,计议。
??【译文】秦国发动军队逼近洛阳城下,向东周朝廷索要九鼎,周君为这件事感到忧虑,就告诉大臣颜率,和他一起商量对策。颜率说:“大王不必忧虑,请让臣去向东方的齐国借兵救援。”颜率来到齐国,对齐王说:“秦国的这种行为残暴无道,想要发动军队来周索要九鼎,周的君臣在朝廷里商量对策,与其将九鼎给秦国,不如将它送给大国。能够挽救面临危亡的国家,将会给您留下美名;能够得到九鼎,将是厚重的宝物。请求大王考虑一下这件事。”齐王听了大为高兴,就发动了五万人的军队,派遣陈臣思做大将,前去救援东周,于是秦国的军队撤退了。
【原文】齐将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解之。”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沙海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于叶庭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弊邑固窃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醢壶酱甀耳,可怀挟挈以至齐者;非效鸟集乌飞,兔兴马逝,漓然①止于齐者。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輓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
【注释】①漓然:水渗流的样子。
【译文】齐国向东周索要九鼎,东周君又为九鼎的事感到忧虑。颜率说:“大王不必忧虑,请让我再去东方解除您的忧虑。”于是颜率又来到齐国,对齐王说:“东周依靠齐国发兵相救的义举,才使得君臣父子能够保全,所以东周愿意献出九鼎,但不知道贵国将要走哪条道路,把九鼎从东周运送到齐国呢?”齐王说:“我打算向梁国借道。”颜率说:“大王您不能向梁国借道。梁国的君臣也都想要得到九鼎,他们在晖台和少海谋划这件事情已经很久了。九鼎运入梁国的境内,必定不能再运出了。”齐王说:“我打算向楚国借道。”颜率回答说:“大王您也不能这样做,楚国的君臣也想要得到九鼎,他们在叶庭之中谋划,日子也很久了。如果九鼎运入了楚国境内,也必定运不出来了。”齐王说:“我到底要从哪条道路来把九鼎从东周运送到齐国呢?”颜率说:“我们东周的君臣也在私下里为大王忧虑这件事情。九鼎并不像醋瓶子或酱罐子之类的东西一样,能够揣在怀里、用胳膊夹着或者用手提着就带到了齐国;它也不像鸟群聚集或乌鸦飞散,兔子狂奔或骏马飞驰一样,顷刻之间就来到了齐国。过去西周讨伐殷商的时候,得到九鼎,就一只鼎都要九万人一起才能够抬动,总共用了九九八十一万人,用到的兵士和工匠,以及所需要准备的器械和被服用具更是难以记数。现在大王即使有那么多的人,但从哪条道路运送呢?因此我私下里为大王忧虑这件事情。”齐王说:“你多次来到我齐国,还是不想把九鼎给我罢了。”颜率说:“不敢欺骗贵国,您快点决定从哪条道路来运送九鼎,我东周迁移九鼎来等待您的命令。”于是齐王取消了求取九鼎的想法。
【引申解读】九鼎相传是夏禹收九州之金而铸成的,后来成为“传国之重器”。它代表着周王室在各诸侯国中的宗主地位。
但是历史发展到了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质上已经没有哪个诸侯国再把周王室当作自己的宗主国而放在眼里。不过九鼎在周君以及其它诸侯国君的心目中,依然是中华国家政权的象征。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称雄,征战攻伐,战国七雄都想得到九鼎,从而来统一其它诸侯国,成为天下新的霸主。秦国发动军队来索要九鼎,就是想要取代西周的宗主地位,统一各国,称霸天下。
九鼎的重量的确是非常大的。在2007年河南省郑州市举办的中原祭祖活动中所复制安放的九鼎,是用现代化的大型起重机来运送的,可见九鼎确实并不那么容易搬运。
当时西周王室的力量已经非常弱小,而秦国是一个强大的诸侯国,能够和它相抗衡的,也只有位于东方的齐国。所以颜率要到齐国去请求援兵。
本篇讲述了两件事,一是颜率(游说主体)游说齐王(游说客体),请求齐王派出军队吓退秦国军队。在国君面临给与不给的两难选择的时候,颜率挺身而出,他对当时的各个方面的利害关系明显是了然于胸的。所以他胸有成竹地毛遂自荐,要到东面的齐国去搬救兵。他见到齐王,主要采取了两方面的游说策略(游说本体),首先称赞齐王派出军队挽救周王室的危难是义举,称赞齐国是大国。其次许诺将九鼎送给齐国。也就是说,他一方面用好听的话来赞美齐王,使齐王得到了心理上的虚荣和满足,听了这话,他已经有点飘飘然了。一方面许诺齐王以现实的利益,使齐王有了作出派出军队这一决策的直接动力。而客观上,齐国又是能够和秦国军队相抗衡的,这在现实中是可行的,它能够实现让秦国军队退却的目的,所以有了这两方面实实在在的好处,于是“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
接着又讲述了第二件事,依然是颜率游说齐王,让齐王打消索要九鼎的念头。周王室依靠齐国军队的力量吓退了秦国军队之后,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齐王要求颜率兑现送给他九鼎的诺言。事情似乎又回到了起点。颜率又来见齐王,这次他主要采取的游说策略是,在答应送给齐王九鼎的前提下,摆出运送九鼎面临的两个实际困难,一是运送路线无法解决。由于齐国和周之间隔了魏国和楚国,齐王先后提出了借道魏国和借道楚国两条运送路线。颜率摆出了魏国君臣和楚国君臣都对九鼎觊觎已久的事实,否定了齐王借道运送九鼎的设想。二是搬运九鼎的人和设备难以解决。由于九鼎体积大重量大,搬运九鼎需要数万人,需要大量的搬运工具和后备物资,齐王同样都无法解决。通过这两个方面的探讨和反问,颜率巧妙地将皮球踢给了齐王,又一次化解了周君的危难。
二秦攻宜阳【原文】秦攻宜阳,周君谓赵累曰:“子以为何如?”对曰:“宜阳必拔也。”君曰:“宜阳城方八里,材士①十万,粟支数年,公仲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②而救之,秦必无功。”对曰:“甘茂羁旅也,攻宜阳而有功,则周公旦也;无功,则削迹③于秦。秦王不听群臣父兄之议而攻宜阳,宜阳不拔,秦王耻之。臣故曰拔。”君曰:“子为寡人谋,且奈何?”对曰:“君谓景翠曰:‘公爵为执圭④,官为柱国,战而胜,则无加焉矣,不胜则死,不如背秦,秦拔宜阳,公进兵,秦恐公之乘其弊也,必以宝事公;公中慕公之为己乘秦也,亦必尽其宝。’”秦拔宜阳,景翠果进兵。秦惧,遽效煮枣,韩氏果亦效重宝。景翠得城于秦,受宝于韩,而德东周。
【注释】①材士:有本领、战斗力强的士兵。②山:指的是伏牛山。③削迹:被除去名字。④执圭:圭,玉圭。拿着玉圭上朝。借指官职,在本篇里指的是楚国最高的爵位。
【译文】秦国攻打韩国的宜阳,周君对辅臣赵累说:“你认为这件事会怎样发展?”赵累回答说:“宜阳必将被秦国所攻破。”周君说:“宜阳城方圆八里,城里有十万勇敢善战的兵士,而且储备的粮食也足以支持好多年,宜阳附近还驻扎有韩国国相公仲的二十万军队,以及楚国大将景翠统帅的军队,依靠山势驻扎,可以前去救援它,秦国必定不会攻破宜阳。”赵累回答说:“秦军统帅甘茂是客居在秦国将领,如果他攻破宜阳就立下了功劳,就相当于周朝的周公旦;如果攻城不破,就会在秦国被革去官职。秦武王不听群臣和父兄们的意见,执意要进攻宜阳,如宜阳攻不下来,秦武王就会以此为耻辱。大势所趋,因此我断定宜阳一定能攻破。”周君说:“你为寡人谋划此事,我们国家应该怎么做?”赵累回答说:“请大王对楚国大将景翠说:‘你的爵位已经做到了执圭,你的官职也已经升到柱国,即使你这次战争获胜,你的官爵也无法再升了;但如果不获胜的话,那么你就会被判死罪。不如对抗秦国,待到秦国攻取了宜阳,你就出兵,秦国就会害怕你趁着秦军疲惫的机会去袭击它,就一定会拿宝物献给你,韩国的相国公仲也会认为你乘虚攻打秦国是为了救援韩国,也一定会把宝物献给你。’”秦军攻下宜阳之后,景翠果然发兵攻打秦国。秦国大为害怕,立刻把煮枣献给景翠,韩国果然也献出珍贵的宝物。景翠不但从秦国那里得到了煮枣城,又从韩国那里韩国得到了宝物,因此他很感激东周。
【引申解读】秦武王不顾群臣的反对,坚持任用甘茂做军队统帅,带兵攻打韩国的军事重镇宜阳。秦武王顶着压力做出这个决定,那么此次出征就必须成功不许失败,否则就无法面对群臣,所以他对宜阳是志在必得,没有后退的余地。
甘茂是客居在秦国的将领,他在仕途上升迁只能依靠自己指挥军队冲锋陷阵,攻城掠地,建立实实在在的功劳,而不能打败仗,否则就会撞到自己政治生涯中的冰山。并且这次出征,背后有秦武王的支持和期望,所以他对宜阳是志在必得,没有后退的余地。
虽然韩国的“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但是事实上敌不过秦军必胜的决心,结果失守。
而楚国的大将景翠,率军队驻扎在伏牛山一带,可能参与到秦国和韩国的这场战争中来,对战争的胜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周君和大臣赵累通过对与自己的国家本来没有什么重要关系的秦韩之战的分析,决定参与到这场战争中来,通过游说能改变秦国和韩国之间的力量对比的景翠,鼓动他参与进来。本篇讲述的是周国的国君游说楚国大将景翠,希望他能率领他的军队在秦军攻取宜阳之后,进攻得胜的秦军,来得到秦国和韩国双方面的财物和感激。游说策略是,首先为景翠分析自己在楚国已经具有的地位,让他明确自己即使再取胜也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其次,用现实的利益来诱惑他,鼓动他在秦军攻取宜阳之后,进攻得胜的秦军,这样不仅能够得到秦国献出煮枣和宝物,而且能够得到韩国贡献的宝物和感激,真可以说是一举两得。赵累在这次游说中巧妙地利用了各个方面的矛盾关系,使景翠在无法在朝廷里再升官加爵的情况下,从秦、韩两国的战争中获得了割地和财物。从景翠这方面看,他使用了三十六计中的“趁火打劫”,因此坐收渔翁之利。
东周欲为稻【原文】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东周患之。苏子①谓东周君曰:“臣请使西周下水,可乎?”乃往见西周之君曰:“君之谋过矣!今不下水,所以富东周也。今其民皆种麦,无他种矣。君若欲害之,不若一为下水,以病②其所种。下水,东周必复种稻;种稻而复夺之。若是,则东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而受命于君矣。”西周君曰:“善。”遂下水。苏子亦得两国之金也。 【注释】①苏子:即苏秦,字季子,战国时期东周洛阳人,他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开始的时候主张连横,游说秦王但不被采纳,后主张合纵,被采纳。②病:害,损害。
【译文】?东周想要种水稻,但西周不放水,东周很忧虑这件事,苏子就对东周君说:“请让臣去说服西周放水,好吗?”于是苏子就去拜见西周君,说:“您的谋划错了!现在您不放水,因此会使东周富裕起来。现在东周的百姓都种植麦子,没有其它的可以种植了。您如果想要加害于东周,还不如一次为东周放水,来冲坏他们所种植的麦子。放水,东周必定再次种植水稻;种植水稻那么就再次停止放水,让它没有收成。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东周的百姓可以让他们仰仗西周,因此就听命于您了。”西周君说:“很好。”于是就放水。苏子也得到了两个国家的赏金。
【引申解读】水稻是靠水才能生长的农作物,没有水就无法栽种成活。东周打算栽种水稻,但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对西周来说是在黄河的下游,西周不放水,就没有水来栽种水稻。
文中的苏子就是苏秦。他是战国时代著名的说客和谋士,起初主张连横策略,以此去游说秦王,但不被秦王所采纳,落魄失意,回家后,苦心钻研合从策略,然后游说崤山以东六国,被采纳。人们尊称他为苏子。他的发家过程是一个人通过自我努力,从最初一穷二白到后来享受荣华富贵的过程。因此,他被许多渴望得到权力、金钱和地位的人所崇拜。本篇是他在《战国策》中首次亮相,以三言两语就说服东周君放水,不仅如此,他还得到了东周的赏赐,真不愧为谋略家。
本篇篇幅短小,记载的是苏子代表西周去游说东周君,让西周放水,好使东周栽种水稻。游说策略是,直接指出西周的政策是错误的,利用西周想控制东周的心理,劝说西周君利用地处黄河上游的优势,放水淹没东周的小麦,从而达到西周放水东周为稻的目的。他采用的还是用现实的好处来说服游说的对象,从而有效地达到自己的目的。可见,在说服别人的时候,首先要了解对方现实的需要,并在接下来的劝说过程中想方设法满足他的现实需要,来使对方听从自己的意见,达到自己本来的目的。而对方的现实需要也就是他所希望得到的现实的国家利益。毕竟,只有国家利益才是所能说服对方的最有力的武器,因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所有的政策措施的制定和改变都是在国家利益的指挥棒下做出的。
析苏秦游说的言辞,最关键的就是他处处在为西周的国家利益考虑。在放水不放水的问题上,他要比西周君看得远,看得全面。所以他能够充分利用两个国家的矛盾,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给对方指明放水的现实好处,从而打动了西周君,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并通过自己提出的意见为对方带来现实利益,不仅达到了对方的目的,还为自己带来了现实的好处,“亦得两国之金也”。可见一条三寸不烂之舌,的确有很大的威力。
三周文君免工师籍【原文】????
周文君免士工师藉,相①吕仓,国人不说②也。君有闵闵③之心。谓周文君曰:“国必有诽誉,忠臣令诽在已,誉在上。宋君夺民时以为台,而民非之,无忠臣以掩盖之也。子罕释相为司空,民非子罕而善其君。齐桓公宫中七市,内闾七百,国人非之。管仲故为三归之家,以掩桓公,非自伤于民也?《春秋》④记臣弑君者以百数,皆大臣见誉者也。故大臣得誉,非国家之美也。故众庶成强,增积成山。”周君遂不免。 【注释】①相:任用某人为相国。②说:通“悦”,高兴,喜悦。③闵闵:忧愁的样子。④《春秋》:东周时代鲁国的一部编年史,相传是孔子根据鲁国的历史修订而成的。
【译文】周文君免去了工师籍的职务,而改用吕仓做相国,周的百姓对这件事不高兴。周文君很担心。这时有人为吕仓来劝说周文君,说:“国家做出一个决策,人们必定会有诽谤和赞成两种态度,忠臣使诽谤全都加在自己的身上,而把赞美的话都加在君主的身上。宋国的君主贻误农时来建造娱乐用的高台,因此百姓都非议这件事,这是因为没有忠臣来为君主掩盖过错罢了。子罕辞掉了相位而改做司空,百姓非议子罕但褒扬他们的国君。齐桓公在宫中设立了七个市场和七百个国家妓院,国人非议这件事情。管仲因此故意在家里建造三归之家,来掩盖齐桓公的过错,而不是自己向百姓诋毁自己。《春秋》所记载的臣子杀国君的事例数以百计,这些臣子都是很受赞誉的大臣。所以说大臣受到赞誉,并不是国家的好事。由此看来,人越多力量就越大,积累微小的土石就能成为大山。”周君于是就没有免掉吕仓的职位。
【引申解读】本篇是吕仓的说客为了吕仓去劝说周文君,劝说的策略是摆事实、讲道理,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来说服周文君不要忧虑,不要太在意百姓的意愿,不要免去吕仓的职务。首先用一句话作为他立论的基础,提出忠臣会将人们对国君的诽谤加在自己身上,而将人们赞美的话加在国君的身上。接下来分别列举了一个反面的例子和一个正面的例子。非常有力地证明了自己所提出的观点,达到了自己劝说的目的。
这样劝说,既有观点又有事实例证,是最有说服力的。最后将结论归结到《春秋》所记载的臣子杀国君的事例上来,似乎从这里强调了一下免去吕仓职务的严重性,因为国君这样做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就像《春秋》中所记载的臣子杀国君的事例一样。在整个劝说的过程中,那位说客只字没有提到吕仓的事情,而只是在谈论君臣之间的关系,以及君臣关系状况对国家造成的影响。这样就说服了周文君,而继续让百姓不满的吕仓做相国。
在《战国策》中,有很多的游说和劝说都采用了例证,也就是列举古代帝王或大臣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古代的君王大多思慕远古时期帝王所建立的功业,那些前来劝说的谋臣策士往往抓住国君的这种心理进行说服,而这样的言论往往能够打动被劝说的国君。
事实胜于雄辩。在我们写文章或者说话的时候,应该学习这种方法,列举典型的、恰当的事例来为自己的论点提供论据,增强说服力。
四温人之周【原文】温人之周,周不纳,问曰:“客耶?”对曰:“主人也。”问其巷而不知也,吏因囚之。君使人问之曰:“子非周人,而自谓非客,何也?”对曰:“臣少而诵《诗》①,《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周君②天下,则我天子之臣,而又为客哉?故曰主人。”君乃使吏出之。 【注释】①《诗》:即《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本称《诗》,到汉代,儒家尊为经典,故称。大概是周初到春秋中叶的作品,编成于春秋时代。共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②君:统治,治理。
【译文】温城有一个人到东周去,但东周人不收留他,并且还盘问他说:“你是客人吗?”这个温城人回答说:“我是主人。”东周人问他住在哪里但他却回答不上来,官吏因此把他囚禁起来,国君派人去问他说:“你不是我们东周人,却又自称不是客人,这是为什么呢?”温城人回答说:“我年少的时候曾诵读《诗经》,《诗经》上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今周君统治天下,那么我就是天子的臣民,哪里又是客人呢?所以说我是主人。”国君于是让官吏把他放了出来。
【引申解读】东周王室在战国时期已经如同黄昏时分的太阳,已经无法朗照天下,已经没有了过去号令天下、接受各国诸侯朝拜和进贡的威风。此时的天子已经是形同虚设。各国诸侯征战攻伐,已经再没有人把天子放在眼里,甚至都想将天子取而代之。
《诗经》在那个时代的政治生活中是有很高的地位的。人们论说义理常引用《诗经》里的诗句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增加论说的说服力。
这个温人不知道到东周要办什么事情,只是他在东周人拒绝他留在东周的情况下并不感到为难。其实,早在他被东周的官吏拦住盘问的时候,他就已经表明自己是主人,可见他对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看得非常透彻,最重要的是他了解天子的心理。从这里推测,他在来东周之前就已经打定了主意,想好了应对东周官吏盘查的说辞。
本篇讲述的是温人说服东周君,来使东周君将自己释放出来,并允许自己呆在东周。说服策略是通过引用《诗经》上的诗句来重申、强调东周君贵为天子的政治地位,满足了东周君需要人们承认他的天子身份的心理。这个温人所给予他的正是这种心理需要。不仅如此,他所引用的诗句和自己当时所处的困境又是密切相关的。在他看来,只要对方承认了自己提出的观点,就可以使自己获得自由以及在东周居住活动的权利。他的引用和推理,不仅满足了东周君的心理需要,而且巧妙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这可以说是一箭双雕、一石二鸟。
五杜赫欲重景翠于周【原文】杜赫欲重①景翠于周,谓周君曰:“君之国小,尽君之重宝珠玉以事诸侯,不可不察也。譬之如张罗者,张于无鸟之所,则终日无所得矣;张于多鸟处,则又骇②鸟矣;必张于有鸟无鸟之际,然后能多得鸟矣。今君将施于大人,大人轻君;施于小人,小人无可以求,又费财焉。君必施于今之穷士不必且为大人者,故能得欲矣。”【注释】①重:在这里的意思是使之被重视,受到敬重或重用。②骇:使受到惊吓。
【译文】杜赫想要让东周重用景翠,就对东周君说:“您的国家很小,您用尽您的金银珠宝来侍奉、笼络诸侯的做法,不能不慎重考虑一下。这一点譬如张网捕鸟,如果把网铺设在没有鸟的地方,那么到天黑也捕不到一只鸟;如果把网铺设在鸟多的地方,那么就会惊吓了鸟;所以必须把网铺设在有鸟又没有鸟的地方,这样做之后就能捕获很多的鸟了。现在您将要把钱财花费在居高位的人身上,但居高位的人轻视您;把钱财花费在小人的身上,但您又没有什么可以从小人身上得到,而又浪费了钱财。您必须把钱财花费在虽然现在没有地位但将来会成就大事的人身上,这样才能达到您的目的。”【引申解读】杜赫的劝说预先将景翠定位在一个双方都明白的位置上,他既不是“大人”也不是“小人”,而是“今之穷士不必且为大人者”,并且将这种身份和东周国家的政策巧妙地结合起来,用张罗捕鸟做比,将道理说得形象而又容易理解。
本篇是杜赫劝说东周君,劝说策略是用他自己的话语为东周君重新定位东周的形势,为东周君分析当前所采用的政策是应该慎重考虑的。然后用形象的比喻为东周君说明现在的用人政策是需要再商量的,重宝珠玉应该使用在什么样的人身上,巧妙地将目标设定在他所希望让东周君重用的人身上。整个劝说的过程都是在为东周君的利益考虑,所以就不容东周君不重视他的意见,而同时整个劝说又都是在为最后的落脚点做铺垫和埋伏笔,都是为欲重景摧于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