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一罚四】爱哭的小孩
集团直发,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24小时内发货,可开发票。
¥
13.7
6.2折
¥
22
全新
库存27件
作者[加]斯特凡妮·布莱
出版社晨光出版社
ISBN9787571514587
出版时间2023-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2元
货号31651783
上书时间2024-11-2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接纳心底的那个“爱哭鬼”亲子教育作家 文学博士 张贵勇 优秀的童书都是触及心灵的教育之书。 所谓教育之书,不只是透过艺术气息十足的画面、或夸张风趣或平淡中有惊喜的故事,让孩子学到丰富的知识,拓展认知的边界,教育之书还包括慰藉情感,唤醒心灵,涵养积极的价值观。依照如此标准,《爱哭的小孩》称得上是颇有意味的童书—从哭泣到欢笑、从抗拒到接纳、从自卑到自在。故事中姐弟俩在情绪与生活状态上的双重转变,为孩子们树立了榜样,引导那些陷于负面情绪的孩子学会正确看待哭泣,并认识到自我接纳的重要性。 现实中,我们从小往往被灌输太多“男儿有泪不轻弹”“哭是怯懦的表现”之类的观念,甚至被责以“就知道哭”“哭有什么用”之类的批评,悲伤的情绪因无处释放而难以释怀,强行压抑的结果反而使内心不快乐、对自我不认可,不知不觉成为自己讨厌的人。 其实,孩子哭泣的背后有多重原因,有的是宣泄负面情感,进而对身心进行某种程度的保护;有的是为了表达情感,因为语言表达尚不充分;有的是为了得到某个东西,因为力量相对弱小,哭泣更容易达到目的;有的则是因为感觉到被忽视,哭能得到父母和他人的关注。由此可见,只有懂得哭泣的内在动因,才能真正满足孩子的需求,帮助他们成长。 这种“懂得”并不容易。就像《爱哭的小孩》中的姐姐雷吉娜•比博,为了让弟弟不哭,她做了多种尝试,比如,摆出搞笑的姿势、画画、玩玩具,或是尝试新发型、穿上新衣服、布置新房间等。但显然,这些都不是治本的方法,阿纳托尔依然是令人头疼的“爱哭鬼”。直到最后,谜底才解开。一家人让我们发现了战胜哭泣的方法,即重新认识乃至接纳哭泣,将之视为正常的情感表达方式,没必要以之为耻。通过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让亲情为孩子托底,让爱注满每个家庭成员的内心,哭泣自然会停止,欢笑不请自来。 这一心理学认识很有教育价值,尤其是对当下的父母而言,多关注孩子的情绪与情感状态,及时抚慰他们的心灵,鼓励准确表达、自我接纳、释放天性,他们的未来离幸福就会更近一些。尊重幼儿身心成长规律,意味着找到家庭教育的钥匙,养育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孩子。实际上,尽管书中没有透露妈妈不在的原因,我们却能从书中浓烈、嬉闹、夸张的画风与蛛丝马迹中感觉到,家人之间的关爱一直都在;姐姐虽然代替不了妈妈,但亲情能治愈悲伤,让笑容与阳光重新回到家庭成员的脸上,让他们学会勇敢做自己,如题记中的那句话,“你们原本的样子就很完美”。 正确看待孩子的哭泣,是父母的一门必修课。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爱哭鬼”。哭泣的冲动,不只孩子有,成人也会有,只不过成人更加克制或更懂得掩饰。面对爱哭的小孩,抑或动辄眼中含泪的成人,重要的是接纳与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用爱营造家庭的屏障。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无惧任何风雨,信步前行。
目录
无
内容摘要
阿纳托尔总是在哭。姐姐雷吉娜用尽了各种办法,还是弄不清他为什么哭。后来,姐姐忽然想起自己因为发胖在学校被嘲笑的经历,猜想弟弟也许只是不喜欢“现在的自己”。于是,姐姐开始从衣服、玩具、发型、饮食等方面,逐一试探弟弟的喜好。她和爸爸一起,尽可能地让弟弟做自己。最终,弟弟哭泣的次数和时间变少了,一家人的关系也更密切了。
主编推荐
★《爱哭的小孩》荣获道明加拿大儿童文学奖,文学性与故事性并重,属于不错水准的儿童文学作品。★本书是彩绘注音版,符合5~8岁的孩子“识字拼音相辅相成”的学习需求。国际大奖小说保证了故事的经典性与可读性,能够让孩子在上学之初即与世界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讲述了孩子学会探索内心、勇敢做自己的重要性,有助于引导孩子找回真实的自我,健康快乐地成长,非常适合亲子共读、讨论。★语言很有韵律,故事通俗易懂,富有哲理,非常适合朗读。★作者斯特凡妮•布莱既是一位歌手和词曲作者,也是一位著名作家,非常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她想通过写作来帮助人们摆脱一些社会偏见,能学会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并能正确看待他人的与众不同。★本书情节曲折跌宕,处处充满转折,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特点,促使小读者不停翻阅,提高阅读水平。★全书采用四色印刷,手绘插图由法国插画家阿加特•布拉-布雷绘制,画风轻松诙谐,又充满艺术性,与文本故事相得益彰。
媒体评论
本书有利于家长帮助孩子去认识和面对他们的自我价值,相信孩子们会从本书中发现令人欣慰的启示。——美国《学校图书馆杂志》 阿加特・布拉-布雷用柔和色调的水彩和水粉插图创造出了一种喜剧效果。——美国《出版人周刊》 这本书用文字和图片完美地捕捉到了许多孩子想要成为自己而面临的内心斗争。 ——加拿大 《环球邮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