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一罚四】弗兰肯斯坦庇护所/西方经典哥特式小说译丛
集团直发,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24小时内发货,可开发票。
¥
21.9
5.2折
¥
42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英)玛丽·雪莱//(美)伊萨克·米契尔|译者:杨晓萍//赵学峰
出版社浙江工商大学
ISBN9787517815280
出版时间2016-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2元
货号3575091
上书时间2024-11-2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西方经典哥特式小说译丛”出现和繁荣于十八世纪的英国,是后起的浪漫主义文学的催生因素之一,其创作和影响跨越时空,延续至今,遍及众多国家。就十八世纪下半期的英国文坛而言,以先驱小说家笛福、理查森、菲尔丁、斯摩莱特和斯特恩所代表的文学高潮已经衰退,读者渴望新奇,追求轰动效应,于是许多作家开始为了迎合读者而采用新的体裁、主题和构思,追求新的艺术效果。哥特式小说就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脱颖而出,风靡一时,直到十九世纪头几十年汇入浪漫主义文学大潮。忽视哥特式小说,就不可能充分理解其后的浪漫文学运动,也不足以理解时至今日的西方文学中的哥特式因素及其艺术效果以及哥特式文化的复兴。
玛丽·雪莱、伊萨克·米契尔著的《弗兰肯斯坦庇护所》是“西方经典哥特式小说译丛”系列中的一册。
作者简介
赵学峰(1973一),出生于甘肃兰州,讲师,发辰文学批评及教学论文数篇。
伊萨克·米契尔(IsaacMitchell,1759一1812),美国作家,曾任地方报纸编辑,一生著有3部小说,本书是其中之一,也是最畅销的一本,被称为“美国早期最畅销的哥特小说单行本”。
杨晓萍(1968一),浙江台州人,副教授,从事文学批评及英语教学研究,发表论文数篇。
玛丽·雪莱(MaryShelley,1797—1851)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短篇作家、剧作家、随笔家、传记作家及旅游作家,因其1818年创作的《科学怪人》(或译《弗兰肯斯坦》)而被誉为科幻小说之母;其他代表作有长篇科幻小说《最后一个人》等。玛丽·雪莱是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和哲学家珀西·比希·雪莱(PercyByssheShelley)之妻,她曾帮助她的丈夫编辑和推广他的作品。
目录
弗兰肯斯坦
致英国塞维尔夫人的第一封信
致英国塞维尔夫人的第二封信
致英国塞维尔夫人的第三封信
致英国塞维尔夫人的第四封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沃尔顿致塞维尔夫人的信(续)
庇护所
附记
内容摘要
玛丽·雪莱、伊萨克·米契尔著的《弗兰肯斯坦庇护所》讲述了:意气奋发的科学家弗兰肯斯坦开始了一项挑战上帝的骇人实验——用死者躯体造出-一
个活生生的人。他收集死尸的残肢和器官,将错综复杂的组织、肌肉和血管等连接起来,借着闪电巨大的电流,激活死尸。实验成功,造出米的却是一个身高八英尺栩貌丑陋的巨大怪物。弗兰肯斯坦逃离现场,然而具有生命和灵性的怪物开始漫长的人间旅行,在森林里,它学会了独自生存,从善良的老人一
家,它学会了语言、文字。懂得了人间之爱;阅渎哲学名著,它具有了正义和理性思维。带着对人间友爱的向往.它走向了老人,却仍因相貌丑陋怪异遭棍棒驱打。好心拯救落水姑娘,却被误作凶手遭到枪击。
它带着愤怒和仇恨,决定向它的造物主讨回公道,并开始了丧失人性的复仇计划……庇护所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康涅狄格州的玛丽莎爱上了英俊青年阿洛佐。阿洛佐的父亲原是殷实的商人,因生意投资被骗,家境一落千丈。玛丽莎的父亲嫌贫爱富,不同意玛丽莎与阿洛佐先前缔结的婚约。为了阻隔两人的相见,玛丽莎被父亲秘密地关在一个祖宅里,后又被转移至远方亲戚家。阿洛佐到处找寻玛丽莎未果,在找寻的途中无意中看到玛丽莎病逝的讣告。
伤心失望的阿洛佐无法接受如此惨痛的消息,只身远走英闷,又在英国身陷囹圄……再次返回美国时。阿洛佐竟然与玛丽莎意外相见
,这一切到底是真是幻,玛丽莎究竟是死是活?所有谜底都将在书中为您一一揭晓。
精彩内容
天一亮我就来到甲板上,发现水手们聚集在船舷的一侧,好像在跟海上的什么人在说话。原来是一辆雪橇,就像我们先前见过的那只,是夜间随着一大块破冰漂浮过来的。雪橇上只有一只狗还活着,但里面还有一个人,水手们正在劝他上船。这个人与昨天见
到的那个旅行者不一样。昨天看到的是某个岛上的野蛮人,今天看到的却是个欧洲人。见我来到甲板上,船主对那人说:“瞧,这是我们的船长,他可不会看着你葬身于这片无边无际的大海中。”见到我,这位陌生人便用夹杂着外国口音的英语问我:“在我上您这艘船之前,能否请您告诉我您的船将要开往何处?”一个处于死亡边缘的人竟然问我这个问题,一个我认为愿意用地球上最宝贵的财富换得上船机会的人竟然问这个问题,这着实让我吃惊不小。然而我还是告诉他我们的船是去北极探险的。
看来他对这个回答比较满意,同意上船。哦,上帝啊!玛格丽特,若是你看到一个对自己的生命如此不在乎的人,你肯定会惊讶不已。他的四肢快要冻僵了,身体因为疲惫和各种折磨已是非常地虚弱。我从未见过一个境况如此糟糕的人。我们试着把他抬进船舱,但一离开新鲜空气他就昏了过去。我们只得又把他抬回到甲板,用白兰地给他擦身,并强迫他喝了一
点白兰地。等他有了一点生气后,我们用厚厚的几层
毯子将他裹起来,让他躺在厨房火炉的烟囱旁边。他慢慢苏醒过来,喝了一点汤,感觉好多了。
就这样两天后他才能够开口说话,而我总是担心他经历种种磨难后早已丧失了理性。在他身体稍有起色之后,我把他移到了自己的船舱里,在那可以于工作便利时,给他更多的照顾。没有人比他更让人琢磨不透了:通常他的眼神狂放不羁,甚至癫狂,但只要
有人对他做出友好的举动,哪怕只帮他做一丁点的小事,他的脸上就会放出一种光芒,一种我从未见过的仁慈和甜美的神采。然而,通常他的表情非常忧郁、
绝望,有时还紧咬牙关,好像快要承受不住向他袭来的种种不幸。
这位客人身体稍有恢复之时,我就得忙着为他挡驾了。那些船员们准备了一大堆问题想问他。但我可不能让他们拿那一大堆无谓的好奇心来折磨他,目前他需要的是绝对的静养,才能恢复身心健康。但有一
次,大副问他为什么驾着这么古怪的交通工具大老远地来到这冰天雪地时,他的脸上立刻现出了深深的忧虑,他回答说:“我要追一个从我身边逃走的人。”“你要追的人是否也乘着与你一样的雪橇呢?”“是的。”“那么我想我们看到过那人。就在救起你的那天,我们看见几条狗拉着一辆雪橇从冰上驶过,上面坐着一个人。”这引起了陌生人的注意,于是他问了很多问题,想了解那个被他称为魔鬼的人的去向。稍后,只剩我们两人时,他对我说:“毫无疑问,就像那些好心人一样,我肯定也激起了你的好奇心,只是你过于体谅我而没问那些问题罢了。”“那自然。如果是为了满足我的好奇心而追问你那些问题,我觉得太失礼,太不近人情了。”“但,是你把我从那个奇异而危险的处境中救出来,并且以仁慈的关怀让我恢复生命的。”P14-1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