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孤独百年(张学良的思想人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孤独百年(张学良的思想人生)

集团直发,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24小时内发货,可开发票。

48.4 7.1折 68 全新

库存9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海晨

出版社当代中国

ISBN9787515406534

出版时间2016-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445252

上书时间2024-11-29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孤独百年(张学良的思想人生)》这本书是《张学良口述历史》的副产品,从主人公张学良的思想切入来写,主要涉及其思想之来源、国家观、日本观、两岸观、历史观、宗教观等。作者王海晨笔下的张学良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灵思的一个人,读之,耳目一新。张学良本身是一个传奇人物,其享誉于国内外的便是东北易帜,使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西安事变,使中国形成抗日统一战线。然这些事件是如何促成的,张学良为何会拱手相送自己的地盘、自己的财富、自己的军队,如何明知送蒋介石去南京凶多吉少,还是执意孤行。大部分人对此知道的只是一点皮毛。本书就对这一切作了一个详细生动的解读。

作者简介
王海晨,辽宁大学、温州大学教授,张学良研究专家,张学良暨东北军史研究会顾问。主要著作有:《张学良的政治生涯》、《世纪情怀——张学良全传》(上下)、《张学良与西安事变》(香港)、《张学良口述历史(访谈实录)》(全七卷,副主编)、《和平的毁灭与复活》、《九一八研究》等;历史文献片《战争与和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30集,总撰稿)。在《历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抗日战争研究》、《史学月刊》、《光明日报》、《百年潮》、《炎黄春秋》等刊物上发表有关张学良的文章近百篇。

目录
绪论  飞沙不解流星泪
  一、思想,人生的底色
  二、孤独,真正的百年孤独
  三、传奇,人走了还留下一串“密码”
  四、误读,白天难懂夜的黑
  五、人性:“心灵考古”的路径
第一章  思之源:人生序幕在文明对抗野蛮中拉开
  一、童年的天空布满了黑色的云
  二、稚嫩的心田流淌着古老的传统
  三、苦闷之时沐浴欧风美雨
  四、跟着“导师”在“漩涡”里踏浪
第二章  国家观:聚焦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之间
  一、国人若人人自奋,国势以张
  二、我是中国人,当然以中国为本位
  三、谁能统一中国,我就拥护谁
  四、“天下恶乎定?定于一”
  五、红也好,白也好,最要紧的是先把国家弄好
  六、历史局限,还是理论缺陷?
第三章  日本观:平静之后的理性认知及警世忠告
  一、天皇,极端体制的核心
  二、暗杀,少壮军人的家常便饭
  三、日本没有老百姓,都是军人
  四、侵略,是日本不变的国策
  五、日本根本不拿中国当国家看
  六、也有可交之人,也有可师之处
  七、忠告:日本还是一个侵略国家
第四章  战争观:以息内争御外侮为轴心的思考
  一、每一个理念都从硝烟中“捡”来
  二、U字形的发展轨迹
  三、战争“四观”与战略“十论”
  四、他的战略思想很像一座“金字塔”
第五章  两岸观:“过来人”的经验式构想
  一、国家要不受人欺负非统一不可
  二、搞“台独”没有出路,只能走统一的路
  三、统一的障碍是有人不顾国家利益
  四、关键得有人敢拍板
  五、两岸问题是家里的事儿,台湾不要怕
第六章  历史观:亲历者的观察、述说和反思
  一、历史是面镜子,但它只映照现实
  二、离开历史的眼光,没法看历史
  三、历史本来是“活”的,却被活人写死了
  四、谁都可以写,但不是谁写了都算
  五、尽信书不如无书
  六、若问山下路,请问过来人
第七章  宗教观:充满无奈的“天国”世界
  一、充满迷茫、无奈的苦涩跋涉
  二、没有信仰,你就是棵浮萍
  三、上帝那有本账,岂敢乱说
  四、他究竟是基督徒,还是基督教研究者
结语  如果从人格角度解读……
  一、人生“DNA”图谱扫描
  二、他的思想人生如同一条不靠岸的船
主要参考资料
附录  是什么在影响口述历史的真实性
后记  放下了方知并未曾拿起

内容摘要
 作者王海晨运用国内外的大量历史档案、学术研究成果及张学良最具权威的口述史料,引经据典,多角度、全方位地详细说明张学良爱国思想的产生过程、表现及影响。《孤独百年(张学良的思想人生)》一书既是风格别具的传记,更是思想评传;具有视角新、史料新、观点新之特征,填补了张学良研究领域
的空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人们可能会问,作为“东北王”的长子,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他何来“孤独”?如果从其显赫的家庭出身和社会地位看,他确实没有理由“孤独”,也不可能“孤独”。但当你走近张学良,特别是走进张学良的思想世界,就会发现,他不仅“孤独”,而且是“孤独百年”。

精彩内容
 我这人自己现在九十多岁了,我常常想我自己,我是很奇怪的人。……我的性情举动、我的作为、我一切的经历,假如真是谁要写我一个传记,可以说是多彩多姿。假如我自己写自己,我自己是研究历史的,但我客观研究我自己,我是非常怪的一个人,很奇怪的一个脾气,人家想不到的事情,绝对想不到事情是我干的。那就是我,我做的,很奇怪。你比如说很简单的一个事情,我们跟直军在山海关打仗,秦皇岛在山海关后头,我就说我多少日子没洗澡了。英国兵舰上的人。他说好吧,到秦皇岛,你敢去吗?我说那我怎么不敢去?到秦皇岛去洗洗澡,完了在那儿还打网球,就是跟他们在打。他们回来,送我回来,坐小船回来,他们说,得把你眼睛给你蒙上,你不能看人家战场,我从人家战场后边来的嘛。也是开玩笑。我就说我这人,就是这样一个人,跑到敌人的后头去打网球了。
我自个儿年轻的时候,我这人思想特别,假如说我思想,我不愿意说我自个儿,我这人思想跟旁人不同,我是个特别怪的人啊,我自己承认我自己是个怪人,我有好多的事情非常怪。
什么是“怪人”?一般将言行非同寻常的人称之为“怪人”。北宋有位翰林学士,曾做过户部尚书,名叫叶梦得,他在《避暑录话》中说范仲淹是个“怪人”,怪在何处呢?因为“范文正公初数以言事动朝廷,当权者不喜,每目为怪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张学良更是个怪人。范文正公只是“以言事动朝廷”,张学良身为下属,不仅“数以言事动朝廷”,还动用军队把南京“朝廷”的“皇帝”抓了起来,扣在了西安,扣就扣吧,一不做二不休,他又不顾下属和同僚的反对,冒着被杀头的危险,亲自将“皇帝”送回到南京。对此,不仅当时的“当权者不喜”,直到今天仍有人“不喜”,而且不解,“每目为怪人”。
1936年,鲁迅在致唐瞍的书信中说:编刊物决不会“‘绝对的自由’,而且人也决不会‘不属于任何一面’,一做事,要看出来的。如果真的不属于任何一面,那么,他是一个怪人,或是一个滑人,刊物一
定办不好。”无疑,鲁迅说的是对的,任何人都生存在一定的条件之下,自由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自由,在这个意义上,“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另外,正因为任何人都在社会给予的条件下生活着,如果谁能突破社会给予的条件,说话、做事“不属于任何一面”,他不是怪人,就是滑人。张学良在晚年口述历史时,地点是在台湾,窗外是国民党的特务,大门外是国民党的宪兵,但他在屋内对着录音机,大谈国民党打不过共产党是因为失去了民心,之所以国民党跑到台湾来,是因为老百姓被逼到共产党那边去了,大陆老百姓不要国民党了;在谈到“九一八”事变时,他说不抵抗命令是他下的,与蒋介石无关,大陆人说蒋介石给他下了不抵抗命令,这是共产党为他解过。很显然,按照鲁迅的标准,张学良“不属于任何一面”,当属“怪人”之列。
张学良是个“怪人”,他的“心”离“圣”人不远,因为他“贱己”、“轻功”、“渺名”。
常人之心离“圣人”较远,难懂“圣心”,所以,“怪人”容易被误读。
如何读懂“怪人”心?
接近“怪人”,对“怪人”进行“心灵考古”,到“怪人”心中去找何以“怪”。
张学良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一颗“流星”,他在滑过20世纪政治星空的8年瞬间里,数次改变中国的发展方向,此后便是半个多世纪的沉寂。当他再次出现时,已是垂垂暮年,但他奋力用人生最后的一点能量释放成一部100多万字的口述历史。他以惊人的记忆力把滑过星空时的瞬间、沉寂后的长段空白,包括一些只有他才知道的历史细节、亲身感受讲得活灵活现、真真切切。任何一个人,在离开这个世界前还能从容地把自己的人生追忆成百余万字的“口述”,都堪称一种奇迹,何况他不是普通的老人。他是专以创造奇迹著称,“数以言事动朝廷”,“不属于任何一面”的“怪人”;“怪人”的口述记录的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喜怒哀乐,也是整个20世纪中国跳动的脉搏。
P28-29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