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创造过程哲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创造过程哲学

集团直发,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24小时内发货,可开发票。

39.1 7.0折 56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裴晓敏

出版社知识产权

ISBN9787513053617

出版时间2018-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6元

货号30167998

上书时间2024-11-29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裴晓敏著的《创造过程哲学》从方法论角度,阐述了创造方法从前技法时代(没有方法的时代)—技法时代(创造技法的诞生与广泛传播)—后技法时代(TRIZ创造方法理论的盛行)—无法而法(创造技法的超越)的否定之否定的嬗变过程。从中西文化背景下,以TRIZ创造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无法而法的对比为切入点,提出了以“创造之道”为核心,实现创造方法由科学逻辑方法向无法而法的超越。从认识论角度,揭示了创造过程中的第一性与第二性问题。“以我观之”,分析了创造过程中的主体思维和认识;“以物观之”,揭示了创造过程中的客体进化规律和知识;融合“以我观之”“以物观之”,上升到“以道观之”,对创造过程进行了认识论追问。从“物我合一”的角度,提出基于知识、面向人的创造过程理论与实践方法;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视角对TRIZ创造过程理论进行了解析,揭示了一种辩证式的创造观,促进了创造实践与哲学认识的统一。

作者简介
裴晓敏,湖北随州人。2010年师承创造学家刘仲林教授攻读科技哲学专业创造学方向博士学位,2013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湖北文理学院副教授,中国创造学会大脑开发研究会秘书长。近年来主要从事实用发明学、创造学、TRIZ创新方法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以及TRIZ创新方法的推广和应用研究,长期面向广大企业科技工作者,开展以TRIZ为核心内容的创新方法系列培训活动。曾先后主持和参与省、部、市级、校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三十多篇,经国家专利局授权认定的专利成果八项。在创造学教学方面,先后主讲“创造性思维与方法”“实用发明学““创造学”“TRIZ创新方法学”等课程。主讲的“创造学”课程被立项为湖北文理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创造性思维与方法”课程被立项为湖北文理学院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项目;《创造方法学》被立项为湖北文理学院特色教材;本书也是孔学堂2015年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kxtzd201501)。

目录
第1章 中西创造观与创学
  1.1 东西创造观的演进
  1.2 东西方创造理论研究
  1.3 中国创学的源与流
第2章 创造过程理论基础
  2.1 创造过程哲学的提出
  2.2 创学视野下创造过程哲学理论
第3章 创造过程方法论的嬗变与反思
  3.1 前技法时代
  3.2 “技法时代”对创造方法的认识
  3.3 “后技法时代”的创造方法理论
  3.4 对创造方法理论的哲学反思
  3.5 无法而法: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创造方法学
第4章 创造过程认识论追问
  4.1 以我观之:创造过程中的第二性问题
  4.2 以物观之:创造过程中的第一性问题
  4.3 以道观之:第一性问题与第二性问题的同一性
  4.4 基于知识、面向人的创造实践
第5章 TRIZ创新过程认识辩证观
  5.1 TRIZ技术创新理论:一种辩证式的创新观
  5.2 有限的原理可以解决无限的问题:普遍联系观点
  5.3 技术系统的进化机制:矛盾对立与统一
  5.4 技术进化的S曲线法则:量变质变规律
  5.5 技术系统的进化方向:“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6章 创造过程中的价值取向与境界追求
  6.1 西方技术创新价值追求——IFR
  6.2 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创造价值观——道
  6.3 “IFR”与“道”:创造价值向度上的天人共轭
  6.4 天人合一:两种创造价值观融合
第7章 创造过程中价值论、认识论、方法论的有效互动
  7.1 创造价值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7.2 价值论、方法论、认识论由碎片化走向融合
  7.3 创新境界观对创新实践活动的指导
  7.4 创造过程可控论:创造主体认识的升华和价值理性复归
第8章 创造过程实践观:知思行合一
  8.1 知本达至,自觉创造
  8.2 知思行合一,达创造之道
第9章 创学理论建设思考与展望
  9.1 中国当今文化的现状
  9.2 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
  9.3 创学理论基础
  9.4 创学理论体系的建构
  9.5 创学指导下的TRIZ理论本土化过程探索
  9.6 创学未来研究展望
  9.7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裴晓敏著的《创造过程哲学》以“创造技法”为切入点,以“创造过程”为主线,以传统和现代交融、中西方创造观贯通、科技与人文会通的“创学”思想为引领,综合分析国内外创造理论研究成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采用比较与融合的途径,从创学视角分析和定位创造过程。在研究过程中尝试克服传统的从创造主体、创造思维过程和创造成果等视角对创造过程进行割离式的微观或中观的定义范式,从主客体关系的统一性出发,提出集创造技法、创造认识与规律、创造价值取向与境界追求于一体的整体的、系统的创造过程理论。
读者对象:本书适合普通读者,特别是有志于创业的读者。也可作为创新课程的教材使用。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