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杨炼创作总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杨炼创作总集

集团直发,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24小时内发货,可开发票。

45.9 6.8折 68 全新

库存17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炼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541405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485482

上书时间2024-11-26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杨炼,1955年出生于瑞士,成长于北京。八十年代,以长诗《诺日朗》轰动大陆诗坛,被中国读者推选为“十大诗人”之一。2008年和2011年,当选为靠前笔会理事。获德国柏林“超前研究”中**者奖2012年/2013年度)等多种学术奖金。2013年起受聘为南京艺术学院、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和扬州大学客座教授,汕头大学驻校作家暨讲座教授,同年获邀成为挪威文学暨自由表达学院院士。已连续数年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现居伦敦与柏林。 迄今共出版中文诗集十一种、散文集两种与文论集一部。作品已被译成三十余种外文。 主编 与英国诗人W.H.耨伯特等主编英译当代中文诗选《玉梯》(Bloodaxe Book,2012)。 与W.H.赫伯特主编中英诗人互译诗选《大海的第三岸》(英国Shearsman出版社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2013)。主编英译北京文艺网靠前华文诗歌奖获奖作品选《庞大的单数》(英国Shearsman出版社,2015)。 获奖 1999年获意大利Flaiano同际诗歌奖。 2012年获意大利诺尼诺靠前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任评审委员会主席)。 2013年《同心圆三部曲》获巾国首届“天铎”长诗奖。 2014年获意大利卡普里靠前诗歌奖。 2015年获首届李白诗歌奖提名奖;《作品》杂志组诗奖;广东(佛山)首届中围长诗奖: 近期出版 杨炼诗文选《周年之雪》(作家出版社,2015)。《杨炼创作总集1978—2015》十卷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卷)及台北秀威出版公司(一卷),2015年9月起陆续出版)。

目录
本卷是杨炼的散文集, 收有《鬼话》(散文集) 和《月蚀的七个半夜》(散文集)。他以令人震惊的想象力, 结合简捷的文字捕获意象和情绪。在散文中间, 鲜明地呈现其语言的多元性, 使得古调、现代腔、外来语和俚俗之词俱发挥了恰切的功能, 从而拓展了散文的表现力。

内容摘要
本卷是杨炼的散文集,收有《鬼话》(散文集)和《月蚀的七个半夜》(散文集)。他以令人震惊的想象力,结合简捷的文字捕获意象和情绪。在散文中间,鲜明地呈现其语言的多元性,使得古调、现代腔、外来语和俚俗之词俱发挥了恰切的功能,从而拓展了散文的表现力。

主编推荐
杨炼被称为当代中国文学最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本诗集可提供理解我们当下生活的一种诗化途径,并给中国当代诗歌史注入了经典的维度。

精彩内容
 为什么一定是散文——《鬼话》自序《鬼话》的写作,始于一次死亡。
但我不知,是哪一次?
一九八八年,我到国外朗诵我的诗,陌生的听众们,常被诗中血淋淋的画面所震慑,惊惧之余,也不禁惶惑:这位中国诗人,是否天性就像一只食
肉鸟,嗜好痛苦与罪恶?
我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一条深海里的鱼,怎么知道,被捕捞上岸后,令它致命的压力,是来自大海还是它自己?过了两年,当许多朋友越洋打来电话说“现在,我们懂得你的诗了”,我却苦笑:“也
许你现在更不懂了呢。”火,划破夜空,被摄入镜头时,并不是最炽烈的。
死亡,被看见、被听清,远不如它被淡淡忽略时那样触目惊心。每年,槐花的甜香里,一定会渗出血
腥。灰色的胡同,墙,早已在千百年间成熟了吸附哭声的能力。用不了多久,哭过的人们,又该嘲笑那些还笑不出来的人们。
遗忘是一种静,突出了这样的死亡:连死者也没有。但,每一个生者却使鬼
魂成为必然了。在一种以麻痹的形式加强的疼痛中,肉体的毁灭,甚至还不配被称作死亡。
肖斯塔科维奇说:“我的音乐就是墓碑。我把我的音乐献给他们全体。”一个死去岁月的活的鬼魂,与一块块大陆擦肩而过。听着,越来越多的与听觉无关的外语,构成持续不断的耳鸣。一座又一座城市入夜时亮起的灯火,几乎是抽象的,而一
双注视它们的眼睛更空更抽象。我在一张新西兰的松木桌子上写。窗外,天空整日移动。雪白的云,不停被撕开,狠狠掷向一
座老房子行驶的相反方向。死火山兀立在粘稠的绿色中。那时,我是否已被写到了北京那张用半块玻璃黑板搭成的桌面上?窗外,高大的梧桐树,悬挂
着干枯的果实。深秋,满地落叶。雨声,就同时打进两个我的相距万里的恶梦?谁,正目睹谁渐渐消失?
我说,一次死亡远远不够。
只要诗人还面对着白纸,死亡就一定是不够的。
“必须像注视海上孤帆那样注视每一个字”——我的朋友宇峰说。每一个字都是一个尽头。让我想起:在澳大利亚,悉尼,一座面对大海的悬崖,被炫目的蓝包围着。海鸥,倾斜地滑行,像一群仅仅跨出时间一步的幽灵。每一个字,是一块让你坐下的岩石。一个看海的人,比悬崖更像尽头,一旦写下,就四面临空。空白,像浪涛狠狠打进体内。这个字,有限的笔划,再次把你逼入最后的位置。象形的位置,是一个终点:汇合了从过去、从未来双向流到的时间。那沸腾的、无声的,每天加深着这个绝境。我嗅着大海的尸臭,不得不追求“现在”的绝境。一个字,一个人,移动。被移动。一动不动。尽头,本身却是无尽的,带着我们不断濒临下一
个。鬼魂,不知不觉变成另一个。一次窥视蕴含一
次盲目,暴露于周围雪亮的光束下。众多的死,才使一次死亡显形了。
必须以倾听鲜血运动的灵敏,倾听一次叙述。
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个甸子里:死者,谋杀者,受骗者,说谎者,被忘却的,遗忘的,被篡改的,改动的,遭放逐的,从来在放逐中的,以辞为面具的,摘掉面具连脸也不剩的……假如语言也会疼痛的话,一定比肉体的疼痛更持久。我该说:更超越?于是沉沦到更深处?鬼
魂的话,比“未知”更残酷,总是说“知道”。你知道你至少得死两次:在现实里和在文字里。因此,用文字预先创造自己现实的死:一个甸子中的日子,双重展示出互为内涵的可怕结构。你只能这样使用语言:密集的,抽搐的,像你的处境。说,那不可能说出的。同样的姿势、
脚步,走进这一天,又走出这一天。岁月,压抑在字里行间,是不是总共只有一天?一天中就发生了五年(道路的日子)、五千年(陶罐上粗陋符号的日子)?言辞,狂暴地展示着一个被无数街道、城市和国度折磨的经历,高达彻底的沉寂。那,所有人在其中彻底被失去的现实。
必须,成为“最高的虚构”——史蒂文斯说。写作,就是以死亡的方式去生活。走了那么远,仅仅是一次返回:无尽地返回自己脚下。世界,就如此诡谲地以每个人的内心为死后。不是我所写出的,而是我在写,使我被写进两个封面之外。一本翻开
的书永远是一只鸟飞走的幻象。一场内心的大雪,永远紧紧把行人裹住、变白。(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