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一罚四】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的社会治理
集团直发,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24小时内发货,可开发票。
¥
35.2
5.1折
¥
69
全新
库存9件
作者李飞龙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213361
出版时间2019-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9元
货号3428043
上书时间2024-11-2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李飞龙,江苏东海人,贵州财经大学教授。先后就读于江苏师范大学、河北大学、中央党校,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党史、近现代乡村社会经济史,近年来,在《中国经济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和完成各类课题5项。
目录
新中国成立前夕, 西南地区民族种类繁多, 且多居于边疆, 分布区域广泛, 使得西南地区的社会问题突出。为改善农村社会的民生, 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保障国家政策的推行, 中国共产党采取了诸多行之有效的农村社会治理工作, 包括农村社会组织化建设、农村社会稳定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村法治探索等。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实践大致按照稳定、改造、发展三个基本思想脉络推进, 其中稳定是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前提条件, 改造是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必要手段, 发展是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最终目标, 三者关系具有承接和连续的特点。实际上, 新中国成立17年的民族工作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最初探索。当前, 总结新中国成立17年民族地区农村社会治理的经验, 并上升为理论, 可更好地为民族地区农村社会治理提供借鉴。
内容摘要
新中国成立前夕,西南地区民族种类繁多,且多居于边疆,分布区域广泛,使得西南地区的社会问题突出。为改善农村社会的民生,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保障国家政策的推行,中国共产党采取了诸多行之有效的农村社会治理工作,包括农村社会组织化建设、农村社会稳定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村法治探索等。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实践大致按照稳定、改造、发展三个基本思想脉络推进,其中稳定是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前提条件,改造是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必要手段,发展是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最终目标,三者关系具有承接和连续的特点。实际上,新中国成立17年的民族工作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最初探索。当前,总结新中国成立17年民族地区农村社会治理的经验,并上升为理论,可更好地为民族地区农村社会治理提供借鉴。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