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直发,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24小时内发货,可开发票。
¥ 30.9 4.5折 ¥ 68 全新
库存20件
作者曾凡昌著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9612955
出版时间2023-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4347713
上书时间2024-11-26
序
2021年10月29日,市值排名世界第六的社交巨头Facebook官宣,其公司名称正式更名为“Meta”。相应地,公司原来的LOGO——蓝白色字母“F”也将被一个寓意“无限”的符号代替,我想这或许意味着Facebook的CEO马克·扎克伯格认为元宇宙的未来存在无限的想象空间。
这种猜测是有依据的,他在其公司“Connect 2021”大会上的演讲就有如下内容:“我们正处于互联网下一篇章的开端,而这也是我们公司的下一篇章。”由此可见Facebook更名的原因,也看得出来扎克伯格对元宇宙未来的憧憬。
世界好像一瞬间就被扎克伯格带入了元宇宙时代,自从“Facebook”更名,“元宇宙”一词也成为2021年的流行词汇。
当然,元宇宙并非起源于这次更名事件。虽然Facebook的更名确实很具有代表性,但这仅仅是元宇宙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在此之前已经发展数十年的数字经济为元宇宙时代的到来早已埋下了无数的伏笔,打好了坚实的地基,而元宇宙本身也无非是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数字化进程中的一个阶段。
早在2021年3月10日,视频游戏公司Roblox在纽交所上市时就已经将Metaverse(元宇宙)这个概念写入招股说明书,这或许是元宇宙在商业领域的第一次“面世”,所以Roblox也被称为“元宇宙第一股”,Metaverse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正式进入普通民众的视野。
不过,即便是Roblox使用的Metaverse一词也只能算是“旧瓶装旧酒”。说它是“旧酒”,那是因为元宇宙无非是数字经济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而数字经济自1996年被美国学者唐·泰普斯科特提出并被社会各界所接受至今已经26年。
再则,我之所以说“Metaverse”也是“旧瓶”,那是因为这一名词根本就不是Roblox初创,它最初出现在一本科幻小说里。
1992年,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在他的科幻小说《雪崩》(Snow Crash)中,最早提出了“Metaverse”的概念,小说描绘了一个庞大的虚拟世界,人们在虚拟世界中用数字化身来代替自己,并像在现实社会一样生活。小说中用“Metaverse”称呼这个虚拟世界,用“Avatar(阿凡达)”称呼虚拟世界的人类替身,可见元宇宙、阿凡达都不是新名词。后来,詹姆斯·卡梅隆借用“阿凡达”作为电影名称,而Roblox和扎克伯格则借用“元宇宙”指代一种数字经济形态。
扎克伯格构想的元宇宙,即人类与虚拟世界的“虚拟对象”通过交互而共生的情景也并非其创举,早在1981年美国数学家和计算机专家弗诺·文奇在其小说《真名实姓》中,就已经创造性地构想了一个通过脑机接口进入、并可获得感官体验的虚拟世界。
对游戏稍有了解的人或许都知道,美国旧金山林登实验室在2003年也发布过一款名为“Second Life”(第二人生)的游戏,游戏参与者可以在网络中创造自己的“第二生命”。游戏者指定游戏中的某个虚拟人物,让虚拟人物按自己的意愿参与虚拟世界的生活,游戏中的虚拟角色可以经商、学习、旅游、工作,甚至可以去过丰富的夜生活。从内容的角度看,这就是扎克伯格设想
的“虚实共生”元宇宙,无非“第二人生”是2D元宇宙,而扎克伯格构想的是“沉浸式元宇宙”而已。
如果内容类似,仅仅是表现形式不同,我们不免好奇地问一个问题:“‘第二人生’成功了吗?”
这是个好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形象地了解元宇宙可能的未来,我们不妨先花点时间深入地了解下这个“2D元宇宙”——“第二人生”。
最初,虽然“第二人生”的游戏场景是通过现实世界的“化身”参与游戏,但其商业模式和其他游戏并没有太多不同,也是需要玩家通过现金购买点卡参与游戏并赚取游戏中的虚拟币——“林登币”。
“第二人生”升级的第一步是开放林登币与美元的直接兑换,这使得很多人不再将“第二人生仅仅看作一款游戏,而是使用虚拟角色在游戏中实现其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实现的梦想,这正是“第二人生”鼓励玩家去做的事情。游戏中有教堂、酒吧、剧院、各种交友小圈子,还有店铺、学校、集会场所、巡回演出和体育赛事,可以说现实世界中有什么、这里就有什么。在这样的场景中,“第二人生”通过开放“玩家设计情节”模式,让游戏者不但可以在这里聊天、交友、开办学校、召开虚拟会议、观看演出或举办赛事,甚至可以经商、旅游、虚拟结婚。
这就是一个虚拟的自由经济体,在这里商品和服务可以通过林登币自由买卖,游戏设计者需要做的仅仅是将供给与需求撮合起来。你如果选择在游戏中提供相应的商品和服务,则有可能实现相应的收入,而这些商品可以是虚拟的,也可以是和现实世界中的商品互通的,只要是有需求就行。
游戏玩家还可以买卖虚拟不动产,林登实验室(游戏所有者)出售“原始地块”给玩家,每个地块对应现实世界中的一个物理服务器,购买土地者可以利用该空间打造自己的梦想王国,也可将地块打包出售、出租,或者建造Super Mall。
2007年,德国华裔女子Anshe Chung登上《商业周刊》封面,她依靠在“第二人生”上从事地产开发,拥有了与100万美元现实货币等价的虚拟财产,成为虚拟世界中名副其实的地产大亨。
这类事件产生了足够强大的“眼球效应”,2007年前后这种虚实结合的经济模式让许多企业嗅到了商机。美国最大的线上书店亚马逊进驻“第二人生”并接受虚拟角色购买书籍,路透社也到“第二人生”建立了自己的新闻分支机构,喜来登饭店则来到“第二人生”建设宾馆,丰田、IBM等公司也在“第二人生”中推介和销售它们的产品,IBM甚至曾一度计划把整个公司都迁移到“第二人生”,虽然最终未能实现,但这种想法已经足够证明跨国企业们对“第二人生”经济模式的看好。
随着“第二人生”游戏中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友好互动,玩家数量也一路上涨,到2007年“第二人生”的活跃用户数已经超过了100万。最重要的是,不少人像AnsheChung一样在“第二人生”中通过商业经营实现了其人生价值,截至2007年3月已经有3.2万用户从“第二人生”获得了净收入,这些人的平均月收入超过了1000美元,很多人对“第二人生”这种虚实结合的经济模式前景都无比看好。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2007年成为“第二人生”的“人生巅峰”,自2008年开始“第二人生”的活跃用户数莫名其妙地开始下降,而且这一趋势并非短期波动,时至今日曾经繁荣的虚拟社区已经几近凋零,虚实结合的经济模式就这样以一种都让人无法理解的方式无声无息地离开了人们的视线。
2021年末,“第二人生”的创始人林登(其真名是菲利普·罗斯代尔,1968年出生在美国)接受采访时总结了“第二人生”由盛转衰的几个原因。第一,人们没有必须留在虚拟世界的理由,也就是虚拟世界并没有为用户带来真正的、有意义的价值。换句话说,他认为“第二人生”并非人们的刚需。
第二,人们虽然会使用现金在“第二人生”游戏中购买虚拟产品,但很少创作者能够真正以此谋生,由于无法形成稳定的经济系统,整个商业模式也很难持续。进一步来说就是,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第二人生”中还是隔离开来的,二者并没有真正地共荣共生。
第三,操作体验上的挑战仍然是“第二人生”普及的巨大障碍,因为交互技术的发展并没有跟上“第二人生”的需求,这使得很多用户玩过一次或几次后就再也没有登录过。
第四,虚拟世界对某些人群来说依然难以接受。同时,由于虚拟身份的识别与验证困难,在游戏中出现了不少违反道德的现象,如向未成年人发布不健康的内容、洗钱及其他犯罪行为,这些严重影响了人们对“第二人生”的接受度。我认为这一点尤为重要,它说明解决虚拟世界的信用问题已经成为未来元宇宙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必要条件之一。
“第二人生”的由盛转衰,以及创始人林登对这一过程的反思非常值得目前正热衷于元宇宙的玩家们警醒。这也是我之所以用这么长的篇幅来介绍“第二人生”前世今生的原因。
《圣经》中有句话:“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已行之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果然,2021年11月,虚拟现实平台Decentraland中的一块土地以约243万美元的高价成交,刷新虚拟房产的交易纪录。与此同时,歌手林俊杰也宣布,在Decentraland上购买了3块土地。
几天后,元宇宙发展房地产公司Republic Realm宣布,公司以约430万美元的价格购入元宇宙游戏Sandbox上的一块土地。2021年末,国内元宇宙公司“天下秀”开发的元宇宙App“虹宇宙”开始内测,用户预约后可以购买虚拟房产,部分房产还未上市之时就在第三方网站上被炒到了几十万元。
不难看出来,这些虚拟房产的一夜暴富故事,其包装模式与2007年“第二人生”中的虚拟地产经济有极大的类似之处。
相对于虚拟房产,另外一种元宇宙概念虚拟数字资产——NET(Non Fungible Token)近期的火爆程度更是出乎人们的意料。
2021年3月,佳士得拍卖行将数字艺术家Beeple的《每一天:最初5000天》拍出6934万美元(约合4.5亿元人民币),而同期梵高的大作《蒙马特尔街景》也只卖出1亿元人民币,这让NFT强势闯入大众视野。这幅如此昂贵的画作也并无特别的新鲜之处,它是Beeple自2007年5月1日起每天在网上发布的绘画照片,凑满5000张后用NFT加密技术组合到一起制作生成的。
此后,NFT交易活跃起来,在全球最大的NFT交易平台OpenSea上,看似普通的马赛克头像、图片、收藏品频频售出天价。截至2021年底,在OpenSea平台上NFT数字藏品销售额累计已经超过100亿美元。
随着国外NFT市场的炙手可热,国内数字藏品交易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到2021年底,国内大大小小的NFT交易平台已达近300家,其中比较成规模的有阿里鲸探、腾讯幻核(近期已关闭)、京东灵稀、小红书R-space、网易星球、B站哔哩哔哩数字藏品,另外还有唯一艺术、元视觉、洞壹元,iBox、HOTDOG、Artpro等专门从事数字艺术藏品交易的平台。
特别是进入2022年以来,数字藏品的暴涨暴跌已经频频成为热门话题,开通寄售二级市场的数字藏品平台也成为炒作者的天堂,多数玩家其实也清楚这或许就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但谁都认为自己不会是那最后一位“幸运儿”。
可以说,元宇宙概念催生的种种乱象已经让人们无法看清元宇宙的真面目,这不但会影响元宇宙整个产业的发展,甚至最终有可能会扼杀数字经济的未来,毕竟元宇宙是数字经济的一种具体形态。
所以,我认为厘清元宇宙的底层逻辑,让人们认清到底什么是元宇宙,以及元宇宙到底能够为我们带来什么利益,已经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这也是我动笔写本书的初衷。
回顾任何一种得到大规模应用的科技发展历史,我们都会发现它要么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比如语言、文字、蒸汽机、电力、汽车、飞机、通信、互联网;要么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物质生活,比如电影、电视、游戏、手机等。
“第二人生”游戏之所以未能持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它除了提供虚拟的空间和交易的场所之外,并未能够给人们带来以上两种利益。
基于此,我认为如果元宇宙未来想打破“第二人生魔咒”,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就必须先从应用着手,即让元宇宙相关的技术赋能传统的产业、赋能消费领域的应用,让人们能够通过使用元宇宙相关技术受益,最终自然而然地进化到元宇宙时代,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切不可拔苗助长。
令人欣慰的是,与那些概念炒作者相对应,宣布进军元宇宙领域的巨头们多数都在脚踏实地地推进元宇宙相关技术的落地和应用。Meta在努力推进虚拟会议室、虚拟社交和VR眼镜的结合,微软重点打造AR眼镜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场景,Roblox通过游戏创建一个自由、开放的社区,马斯克则努力让人类加入人工智能的大家庭……
看着巨头们不同方向的努力,普通民众就更加迷惑,如果这些都是元宇宙,那可真应了“元宇宙是个筐,什么技术都能往里装”这句话。
元宇宙到底是什么?为了解开这个谜题,本书将从元宇宙底层逻辑的角度给你呈现一个完整的元宇宙模型,让“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元宇宙”的情况再也不会发生。
我认为,元宇宙不是设计出来的,它应该是在特定的规则之下演化出来的有机社会生态。既然是演化,就有必要回顾其生成的环境——现实世界,再通过其演化的规律尝试探索其未来的形态。
基于此,本书将根据元宇宙的基本逻辑结构和相应的技术迭代路径分析出元宇宙价值功能及其大致的演化方向,特别是从满足产业需求和消费需求的角度去看元宇宙,它的未来图景就不再会像是“雾里看花”一样模糊。这也正是本书致力达成的目标。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本书有助于你形成对元宇宙基本模型的认知并对未来你可能面对的元宇宙社会图景有初步的了解,当然这也能够指导你在入局元宇宙的同时不必“踩坑”。对于已经进入元宇宙(包括AR、VR、NFT、数字货币、Web3.0等)领域的从业者,知晓元宇宙的底层逻辑结构及其未来可能的演化方向,对你寻找商业机会和进行行业判断也将大有益处。
基于以上目标,本书的内容将从以下七个部分,争取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阐述元宇宙的底层逻辑。
第一部分通过回顾宇宙的演化过程进而提出适用于宇宙万物,包括生命体和非生命体通用的规则——信息与能量。
第二部分定义元宇宙的概念,即元宇宙就是数智社会,并试图从宏观的角度描述元宇宙的终极社会图景及其底层逻辑框架。
第三部分描述物理世界的数字化技术,因为“万物皆数”是元宇宙运行的基础,也是算法得以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原因。
第四部分讲述以区块链、Web3.0技术为基础的元宇宙社会规则,并比较这种“数字社会规则”与人类现实社会规则的异同点。
第五部分则从虚实相生的角度来看元宇宙未来可能呈现的具体形态,这些交互技术很多,包括XR、脑机接口等,但人机交互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人与机器之间的互相理解,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邀请”元宇宙时代的四大主角登场。
第六部分重点分析在元宇宙逻辑框架下运行的内容,即元宇宙可能为企业、为消费带来的赋能点,进而在读者面前展示出一个丰富多彩的,以万物数字化和算法为基础、以区块链为规则、以交互技术为形式的“数智社会”新形态。
第七部分着眼于展望未来,既展望元宇宙及其他新兴科技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改变和影响,同时也尝试讨论新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及我们应采取的措施。
通过以上七个方面的论述,希望呈现给读者一个清晰的元宇宙底层逻辑,不但让读者清楚地认识到什么是元宇宙,厘清真元宇宙与“伪元宇宙”的根本区别,同时也能够从书中找到元宇宙与产业需求、消费需求之间的结合点。当然,元宇宙毕竟属于新鲜事物,数智社会也是一种未来形态。凡预测必然有风险,任何人都不敢保证未来元宇宙的发展方向与本书预测方向完全相同,但基本逻辑只要清晰,就不会犯原则性错误。由于认识的不足,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难免产生疏漏或谬误,还请读者海涵并指正。
如果你真想从零开始制作一块苹果派,
你得先创造宇宙。
——《宇宙》卡尔·萨根(天文学家、作家)
想要预测未来,必先了解过去。
莎士比亚在其创作的最后一部戏剧《暴风雨》中有一句人皆耳熟能详的名言:“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对于宇宙、对于地球、对于人生,皆是如此。同理,要理解元宇宙的底层逻辑,则必须了解真实宇宙的演化进程以及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
因为元宇宙绝非一项技术,它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形态。既然是社会形态,就涉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以及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若我们从当下看,人类无疑是地球的主宰,人类之伟大不言自明,现今人类不但已经成为这个蓝色星球的“主宰”,甚至很多人在遥望星空之时也都会产生一种遐想,那就是人类是否终有一天也会征服遥远的未知星球并成为太阳系、银河系,甚至整个宇宙的主宰?
事实果真如此吗?略加分析,我们便会发现这种想法的可笑之处。虽然我们人为地将世界上所有物质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大类:生命体和非生命体,但细想想,这种分类方式其实挺矛盾。从物质本身的组成来看,生命体如人类和非生命体如石头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同样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怎么可能会分成两类呢?它们本质上肯定是一类才对嘛,或许这就是遥远未来的方向——万物归为一宗。
这一点不但指向了未来的元宇宙时代,亦可以从宇宙诞生以来的138亿年历史中寻找到答案。
如果从宇宙诞生到人类出现这整个过程看来,你会发现人类不过是这个大历史中微不足道的物种。更刻薄一点说,甚至连“物种”都不能算,人类仅仅是宇宙中由某些元素组成的物体之一,因为有机物本身就是一种不同元素组合在一起的特定形式而已。
人类的历史也非常短暂。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在《伊甸园的龙》中提出宇宙年历的概念,他将宇宙138亿年的历史压缩成1年做成“日历”。在这个日历中,一秒相当于438年,一小时相当于158万年,一天相当于3780万年,以此类推,一年就相当于138亿年。
在按这个比例尺模拟出来的日历中,太阳系在9月9日诞生,而我们的祖先——智人,则是在这一年中的最后一天(12月31日)晚上23点52分才登上这个舞台,也就是说人类在宇宙之中的活动时间仅仅相当于一年之中的最后8分钟。
当然,别看人类历史很短,却很特别,粒子之间在人类身体内部的信息交流让人类看起来很“智慧”,这一点与地球上的其他物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过,不同视角看同样的问题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当我们从宇宙大历史这个视角来看待人类时,就会发现我们根本没有骄傲的理由。面对宇宙万物,我们的正确态度只有一个,那就是敬畏,这种敬畏源于对过去的无知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对于人类这个智慧生命体,敬畏肯定不代表着畏首畏尾的止步不前,敬畏是怀着对未知无限尊重的一种态度,但探索未知领域的行动人类从未停止过。
宇宙,从奇点到生命
对于宇宙的过去,目前科学界比较认可的是大爆炸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宇宙是从一个无限小的奇点开始迅速膨胀,并且延续至今。
虽然大爆炸发生之前的事情目前还是科学界未能破解的谜团,但可以推测的是如下时间序列:
大爆炸发生之后的10-33~10-32秒,宇宙在强力、电磁力、引力等各种力的相互作用之下以超光速膨胀,宇宙温度降低至绝对零度附近。大爆炸之后的10-10~10-6秒,各种基本粒子迅速诞生和消亡,质子与中子形成,不过其总和仅相当于最初诞生的粒子总数的十亿分之一,绝大多数最初粒子都泯灭在茫茫未知之中。大爆炸之后的1~6秒,正负电子结对消亡,残留下来的电子也仅仅约为电子最初数量的十亿分之一。
大爆炸之后的3分钟,质子与中子结合成氢和氢的同位素氘的原子核,被今天的科学家们称之为元素的物质正式形成。从大爆炸开始的3分钟到其后的30万年间,宇宙都是以氢、氦元素为主体的巨大星云结构。此后的10亿年,在氢、氦元素较为集中的区域出现了第一批巨大星云,这些星云的组成元素仍然是氢和氦。
虽然在更大的范围之内,大爆炸所产生的膨胀力仍然居于统治地位,但在这些星云内部,原子之间的引力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原子之间在引力的作用下不断靠近,温度也不断升高,在超过1000万摄氏度的高温环境中,一对氢原子聚变为一个氦原子,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因为其质量丢失约为0.7%,根据爱因斯坦的能量方程E=mc2,丢失的质量将转化为能量)。
核聚变所产生的巨大热量与能量抵消了引力作用触发的向内塌陷,这种微妙的平衡结构便形成了恒星。年轻的恒星一旦被点燃(核聚变反应)就不再继续塌陷,但一个恒星中的氢元素毕竟有限,当“氢燃料”不多,聚变反应不足以抵消引力之时,恒星再次开始因引力作用向内塌陷。第二次塌陷使得恒星内部温度达到1亿摄氏度以上,氦原子在这样的温度下可以像氢原子一样发生聚变,聚变反应的参与者可能是氦和氢或氦和氦,这些不同的组合聚变将产生不同的元素,如锂、铍。接着,这种过程循环往复,不断地聚变反应生成硼、碳、氮、氧等元素,并在这些聚变的过程中不断丢失部分质量,释放巨大的能量,直到铁元素出现。
因为铁原子核的核子平均质量最小,在它形成之前核聚变释放能量,在它之后核聚变就要吸收能量,在没有外来能量供给的情况下,恒星的核聚变反应过程到铁也就停止了。也就是说元素周期表中比铁序号更大的元素不可能通过释放能量的核聚变产生,那么它们又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呢?
体积大于太阳30倍的恒星,在核聚变反应结束之后,其塌陷过程无比剧烈,内核很快就被挤压成黑洞,在内核以外,质子与电子结合成中子,中子和中微子形成巨大的洪流,从垂死的恒星向外逃散,巨大的脉冲形成了一个温度高达十几亿度的大熔炉。在这个大熔炉中,因有足够的能量输入,进而引发了比铁元素“重”许多的元素瞬间被“烤”了出来,这种现象被科学家们称为“超新星大爆炸”。
在超新星大爆炸的过程中形成了元素周期表中的铁后面的元素,直到第94号元素钚,94号之后的元素都是人造的放射性元素,其中排位越靠后的元素放射性越强。所谓放射性,其实就是一种慢速核裂变,所以这些元素是现代科技作为“裂变原子能”的好材料。
太阳系缘起于距今约45.6亿年前的一场超新星大爆炸,所以太阳算是宇宙中第二代或第三代恒星。根据科学家们预测,太阳的寿命应该还有50亿年,也就是说现在正值太阳的中年。
在太阳形成的初期,其“脾气”异常暴躁,氢原子的核聚变反应向内侧轨道喷射大量的气体与尘埃,这些物质形成了周围的行星,包括地球。在地球的形成早期,太阳周围有很多小行星。这些小行星互相撞击、融合形成更大一些的行星。太阳系内这一“轨道大扫除”过程经历了大约整整10亿年。在这10亿年间,地球也把自己轨道周围的小行星清理了个干干净净。
不过那个时期的地球和现在的地球有很大不同,它没有大气层,甚至也还没有磁场。幸运的是地球上有不少超新星爆炸后留下的重金属,这些重金属在地球形成约4000万年后,像炽热的淤泥一样陷入地心,这样地球就形成了一个以铁元素为主的金属地核,这个金属地核使地球产生了特有的磁场,磁场让来自太空的高能粒子偏转方向,以确保地球上产生生命的精密化学反应能够顺利进行。当然,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偶然或者称之为幸运,但谁又知道没有这种条件是否会产生其他形式的生命呢?
较重的金属沉入地心之后,轻一些的硅化物浮在地球表面,形成了厚达3000公里的地幔,在其上更轻的花岗岩又形成了大约35公里厚的大陆地壳,地壳的厚度相对于地球6400公里的半径来说,真的是像鸡蛋的蛋壳一样薄。
地核是炽热的,一些很轻的气体,包括氢气、氦气、甲烷、水蒸气、氮气、氨气、硫化氢等都从地球内部争先恐后地涌向地表,可以想象早期的地球一定是熔炉一般的场景。大部分氢气和氦气都逃到了太空,当地球完全形成时,它已经通过吸收周边的小行星长大到足够用引力场保留住一些剩余的气体。这些气体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硫化氢,甲烷与硫化氢反应形成二氧化碳,最终形成了最初的、以CO2、氮气和水蒸气为主的地球大气层,所以当时的天空应该是红色的。
元宇宙本质上是一个人造概念,它是由人工智能、区块链、人机交互等多项技术共同“涌现”出来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本书称其为“数智社会”。它是将生命体与非生命体统一在一起的另类空间,不但可以实现虚实交互,还能够通过万物的数字化表达为生命体赋能,让非生命体“思考”。
本书将基于以上认识阐述元宇宙的底层逻辑,这将有助于普通读者形成对元宇宙基本模型的认知并对未来可能面对的“数智社会”有初步的了解。对于已经进入元宇宙(包括但不限于ARVR、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从业者,知晓元字宙的底层逻辑结构及其未来可能的演化方向,对其寻找商业机会和进行行业判断也将大有裨益。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