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行动迁跃
  • 【假一罚四】行动迁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行动迁跃

集团直发,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24小时内发货,可开发票。

24.2 3.6折 68 全新

库存10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田林著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097980

出版时间2020-10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571417

上书时间2024-11-26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田林(Edward TiAnderson) 曾担任靠前美慈基金(Mercy Corps)中国区首席代表;战略咨询公司摩立特集团(Monitor Group)英国公司资深战略顾问;会说话的汤姆猫(Outfit 7)靠前业务发展总监,负责优选很畅销的手机游戏在新兴市场的业务;回国后先后担任唯品会董事长特别助理,同仁堂靠前电商总裁,金山云战略投资业务总经理。 在厦门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英国剑桥大学Browne奖学金获得者,在剑桥大学学习政治哲学;英国伦敦商学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年度学者(Annual Fund Scholar),获得MBA学位,并在芝加哥大学Booth商学院学习。 曾担任清华大学客座讲师,著有《很好之道》《超越执行力:从传统巨头到新经济独角兽的制胜策略》等。

目录
本书聚焦大众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从职业成长、身心发展、家庭教育、良好家庭关系等多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如何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等具体问题。作者首先从管理学的视角剖析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不良习惯, 并分析了产生这些习惯的主管因素和客观条件, 帮助读者建立客观公正的自我认知。同时, 作者梳理了一批自我规划的管理学工具, 并将这些工具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 使没有管理学基础的读者也能学习利用这些自我管理工具, 提升日常工作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内容摘要
本书通过一张“人生行动坐标图”,指出成为人生赢家的正确方向,告诉大家如何对抗“基因陷阱”、如何改变“痛苦回路”、如何避开深渊,并通过一套关于健康、情感、财富和心智发展的策略性人生管理工具,引领人们提升心智发展,成就“丰赢”人生。
经营生活就像经营企业,长期的成功绝非靠运气,也不是抱着一定要成功的决心低头蛮干就能取得,而是需要策略性思考,对不同的事务区别对待,然后通过分析工具,找到问题本质和解决的最佳实践。
本书借助“可溯源观点+可操作工具+可实施行动”,指导大家对给人生带来不同影响的事物,如何策略性地区别对待,如何借鉴最佳实践管理好生活中的各类事务,从而成就人生的行动迁跃。

主编推荐
1.一本“照着做,人生就会不同”的思考型行动指南。
2.随书赠送4张精美“人生赢家工具卡”,帮你检视人生状态,从而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
3.各领域众多名人强烈推荐的一本成就人生赢家的工具书,跟着学,照着做,人生就会大不同。
4.一张“人生行动坐标图”,一套关于健康、情感、财富和心智发展的策略性人生管理工具,带你实现人生迁跃,成就“丰赢”人生。
5.朋友圈审计、情感四天使、赞美的15维度清单、情感指数曲线、人生圆桌模型、宋飞方法(Seinfeld Strategy)、生活仪表盘(Dashboard)工具……书内有很多管理工具和测试题,有专业分析,有理性解答,有行动指引。

精彩内容
改变“痛苦回路”真正的自律,其本质一定是“不用自律”,而实现这种自律的秘诀就是,找到或培养出对自己有益的“甜点”。
汤姆?蒂尔尼(TomTierney)从哈佛大学商学院毕业之后,获得了贝恩咨询公司(Bain&Company)的工作机会。当时他26岁,与所有雄心勃勃、刚刚从商学院毕业的年轻人一样,准备在新的平台上大展身手。但是在第一年的考评当中,他被告知,在与自己同年被雇用的25名新同事中,他排在最后一位。
然而3年之后,蒂尔尼在29岁的年纪就晋升为贝恩公司的合伙人,创造了公司纪录。并且在贝恩公司服务12年之后,他接替米特罗姆尼(MittRomney,2012年美国总统候选人)担任了贝恩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在谈到如何分配时间,更好地实现自我管理时,蒂尔尼强调他创造了一种叫作“磁铁”的工具:把对自己的承诺当作吸引力强大的“磁铁”,一旦有了决定就会被其牢牢吸住直至完成。蒂尔尼给自己的第一个“磁铁”就是“每天早上锻炼身体”[1]。
真正的自律从来都是“不自律”如果问身边的人,“应该做(对自己有益)但一直没有足够动力去做的事情有哪些”,你会发现大部分答案都集中于两个领域:运动健康和知识成长(看书、参加学习培训等)。如图3-1所示。 一些朋友在谈到坚持运动、持续学习时,感叹道:“这得多么自律的人才能做到呀!”言下之意就是,“这太痛苦了,我做不到”。
真正的自律,其本质一定是“不用自律”。同一种自律的行为(比如坚持早上跑步或者健身),对有的人来说是一种痛苦,对有的人则是一种享受。对习惯并且喜欢运动的人来说,这其实是一种享受,其“自发”因素远超过“自律”因素。本章将告诉大家的是,如何将这种痛苦的“自律”变成习惯性的“自发”和“享受”。
在第二章中我们了解到,在原始社会,人类在非必需场合(不需要狩猎、对抗野兽袭击等)会尽量节省体能,这种本能经过多年进化已经变成人类普遍的天性。如今的人们在没有多真正的自律,其本质一定是“不用巴胺刺激的情况下会倾向于慵懒地休息,而不是主动去运动。
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后,人们面临的困难早已不是如何保持体力,而是如何更好地运动并且提升体能。尽管基因会让我们倾向于懒洋洋地休息,但运动本身能让人释放更多的多巴胺和内啡肽,激发人脑中的愉悦感回路,并降低人们的压力和抑郁状态[2]。正是这种机制让人们对运动产生了习惯和“上瘾”的感觉,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健身爱好者,无论刮风下雨都会去健身房挥洒汗水的原因。而不热爱运动的人,没有体会过运动释放多巴胺带来的愉悦感,因此,对他们来说,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释放出这种多巴胺,让自己逐渐喜欢并且习惯运动,之后就不会视之为痛苦了。 ■培养运动爱好的方法年龄越大,生活习惯越来越固定,培养新的爱好越难,尤其是运动这种看似辛苦、耗费体力的爱好。因此,人们首先需要从观念上认识到运动的价值和重要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患心脏病、高血压甚至癌症等疾病的风险越来越高。一些运动健身类网站、公众号经常展示某些运动达人由于热爱运动而青春常驻、健康无比。但也有媒体报道,某些运动达人年纪轻轻就罹患绝症,不幸离世。于是有人感慨“生死有命,运动也不一定能有帮助”。
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些讨论?运动对健康的帮助到底有多大?面对不同的声音,我们必须明白一个原则:个案不足以说明问题,来自专业机构的实证研究与统计分析才更具可信度。
人们过了25岁或者30岁之后,心脏的供血能力开始下降,一名65岁的健康人的心脏供血能力只有25岁的健康人的一半。此外,人的血管在中年之后开始变得僵硬,血液黏稠度升高(心脏“泵”血的效果进一步降低)[3],这也是中老年人更容易患高血压、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因。那么,慵懒的和运动的生活方式分别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院(UniversityofTexasSouthwesternMedicalSchool)曾经做过一项实验:邀请5位年轻的志愿者连续3个星期躺在床上休息(没有任何任务,躺在床上自由地看书、看电视都行)。3周之后,5名试验者都出现了“静止心率上升,血管收缩压上升,心脏供血能力降低”的情况[4]。
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梅奥医学中心(Mayoclinic)在另一个实验中,将72名健康、习惯久坐的人分成不同的小组:第一组只做重量训练,每周两次;第二组做高强度、间歇性的有氧训练(踩单车,奋力踩4分钟,然后休息3分钟,如此循环4组),每周3次,此外也做一些中度的训练,比如在跑步机上跑步;第三组做中度的有氧训练(一般强度的踩单车,每次30分钟),每周5次,此外也做一些轻度的力量训练。 12周后,相对于控制组(不做任何训练),以上3组实验参与者的健康状态都出现了积极的变化。第一组的肌肉量和强度都得到了增强;第二、三组的心脏供血能力得到了加强,其中老年实验者的效果比年轻实验者的效果更明显;而第二组(高强度、间歇性的训练)参与者的效果更为明显,肌肉线粒体增多,骨骼肌的基因表达得到了增强[5]。
以上研究显示,慵懒的生活状态会增加疾病风险,而运动(尤其是高强度、间歇性)能帮助我们增强心脏、肌肉的功能,降低疾病风险。为了将来的健康(还有自己的钱包),我们还是尽早迈开步子吧。在此我介绍几种培养运动爱好的方法。
寻找自己喜欢的运动。我们可以选择的运动种类众多,一个有效培养运动爱好的方法就是寻找自己喜欢的项目:骑车、游泳、慢跑、爬山、太极、瑜伽、壁球、高尔夫、击剑、健身……有人喜欢安静一些的运动,比如瑜伽;有人则更享受对抗性更强的项目,比如各种球类。如果你没有特别中意的项目,让自己每个月尝试一种新的运动,比如报名参加某个课程或者邀请朋友一起体验某种运动。在互联网时代,各种运动场馆都会在网上做多种形式的体验和促销活动,我们很容易寻找到有趣的运动项目,而这种发现、尝试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乐趣。
报名课程。当寻找到自己喜欢(至少不排斥)的运动时,如果担心自己缺少耐心坚持,那么请立即报名一个培训课程。这样自己会更有动力去克服可能出现的懒惰情绪。最好选择固定时间的课程(比如每周三、周六的晚上上课),而不要选择自主安排上课时间的课程模式。有一些私人教练课程会给学员灵活的时间安排,可是一旦学员偷懒或者缺乏动力,下一次课可能永远就是遥遥无期。
与朋友一起运动。这是我认为所有的运动建议中最为有效的一条。我的很多运动爱好都是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与朋友一起运动不会感觉孤单,在过程中还可以互相指导、交流经验,此外还有一个互相监督、激励的效果。我们仔细观察那些热爱运动的人就会发现,他们身边一定有同样热爱运动的朋友,大家在一起运动的过程中能进一步加深友谊。
轻度起步,逐渐加量。较少运动的人,在开始某项运动之前最好进行一次身体检查(心肺功能、血压状态等),避免因选择不适合自己的运动而带来的伤病风险。在刚刚开始运动的时候最好选择轻度、难度小的项目,比如慢跑或者小重量的器械训练,习惯一定的强度后再逐渐加大负荷。在更大的负荷下,身体会发出“需要更大的力量,需要更多的氧气,请增加血液供应量”的信号,于是心跳加速,整个心脑血管系统的功能得到加强。增加训练强度时,最好有教练或者朋友在一旁保护。此外,在运动过程中务必及时补充水分,运动前的热身及运动后的放松也尤其重要。
借助工具,创造乐趣。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也有更多工具帮助人们把枯燥的运动项目变得更有趣味。比如,有一个跑步App软件,模拟有僵尸在背后追逐的场景[6]。你在跑步的时候戴上耳机,软件会告诉你僵尸离你还有多远,什么时候你该加速。通过这些情节来控制你的训练节奏。此外,每次跑步还能设定一些任务,比如寻找某个据点等。借助这种工具,运动会变得更像游戏,也更具有社交属性(现在很多跑步App都增加了路线跟踪和分享功能,目的也是鼓励用户进行社交分享)。
理想的运动项目能让人在力量、心肺功能、柔韧性、平衡性等多方面都得到锻炼,所以不要只针对某一个身体部位集中训练,可以尝试多种方式,尽量运动到全身。此外,当我们对某一种运动产生好感,能够坚持之后,就可以开始培养另一种运动爱好,从而交替进行多种运动。
我有一位亲人,在40多岁的时候开始培养运动的习惯,他首先选择游泳,之后坚持每天跑步上下班(单程半个小时,往返每天跑步1个小时),再后来除了游泳、跑步还开始打网球。经过几年的训练,整个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到了50多岁的时候,他的体形、气色都恢复到了30岁时候的状态,并且人也变得更加开朗、健谈。所以,运动并不一定是年轻人的专利,中老年人也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从而帮助自己获得更健康的身体、更加阳光的心态,甚至更好的记忆力。
伊利诺伊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运动能显著增强人的短时记忆。研究者发现,每周3次、每次45分钟的运动,可以增加人脑中海马体(hippocampus,负责长时记忆的存储转换和空间定向等功能)的体积,帮助人们获得更好的记忆力[7]。我身边有一些抱怨自己记忆不好的朋友,很巧都是不爱运动的人[8]。你希望提升记忆力吗?很多保健品声称有此功效,但最好的灵丹妙药也许并不在药店,而在自家的后院或者健身房。
■建立过程记录在培养运动爱好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记录下自己的运动经历,放置到容易看到的地方,这种记录是激励人们保持运动的有效手段。
以下是以游泳为例的习惯培养记录(表3-1)。前文我们提到,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显示,建立一个新习惯平均需要 66天的时间。而对于运动,我们用这样的追踪表格,坚持记录2—3个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提升(比如单次能够完成的游泳距离变得越来越长,或者速度越来越快)。这种看得见的进步会进一步提升我们坚持下去的信心。
对每一种运动,我们都可以设立一到两个记录指标,如果对跑步、游泳,可以记录每次完成的距离和时间;如果在健身房进行器械训练,则可以记录负荷的重量或者每次完成动作的组数;如果进行球类运动,则可记录每次训练的时间或者准确率等。我们不用记录得多么精确,重要的是让自己感受到运动的持续性,以及自己能力的提升(偶尔的下降也不要紧,只要整体趋势是向上的即可)。
除了这种表格,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直接使用空白较多的日历本,把自己每天完成的运动量记录下来(图3-2)。保持每周进行至少3次训练,当连续3个月将这样的日历写满时,相信我们已经离不开这项运动了。
通过有效使用日历本,还可以帮助我们在其他方面建立好的习惯,具体的方法参见本章的附录部分:《宋飞方法》(第84页)。
■休假的价值
你是否曾经为了参加某个好玩的运动项目而连续请好几天年假?对身边不少朋友来说,这个问题让人感到惊讶甚至显得讽刺:对大部分职业人士来说,连探亲、旅行的假期都不够,哪还有假期专门去运动!
的确,很多企业对员工的假期都比较吝啬,缺少休假的惯例,再加上繁重的工作任务,使得员工休假成了一种奢侈品。领导担心自己一离开公司就会出现问题,不愿休假;员工担心给老板留下不好的印象,不敢休假,甚至不得不以“不休假”“年假从来用不满”表“忠心”和“努力”。似乎很多人都抱有一种假设:一旦休假,工作就会出现状况,职业生涯就会遇阻,甚至企业发展就会遇到麻烦。
我在英国工作的时候,身边不少同事及当地的同学,每年元旦前后,他们经常请好几天假,去瑞士或者奥地利滑雪一整个星期。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前CEO安迪?格鲁夫(AndrewS.Grove)在其著作中提到,到了该休假的时间,他计划“在山里待一个月,除了滑雪之外再写一本书”[10]。
对英特尔这样的企业,其CEO去深山里待上一个月,大家都觉得正常,企业也没有因此出现问题。可见大部分人对休假的担心是多余的。讽刺的是,如今的职业人士通常都承受着相当大的工作压力,极少有机会让自己放松,当遇到突发的疾病(比如心脏病)时才不得不休假(大量的研究显示,高压力会带来心脏病等多种疾病风险[11])。我们宁可把假期留给重症,而不愿主动地放松。等到因为疾病而住院时才发现,自己休假,企业好像也没出问题……当我们发现自己较长时间都处于焦虑压抑的状态时,切忌用“压力等于动力”来自我麻痹,务必及时干预。除了心理咨询,有一个更为简单的方法,就是让自己从压力的环境中抽离,彻底地放松、补充能量。这正是国际上众多巨头公司、科技企业重视休假的原因。《哈佛商业评论》杂志对此专门刊载了一篇文章,指导高工作压力行业(金融、高科技等)的管理者如何更好地指导员工休假[15]。
■更好享受假期的策略荷兰拉德堡德大学(RadboudUniversityNijmegen)的研究发现,当人们开始休假后,健康水平和幸福感(HealthandWell-being)会迅速提升,到第8天前后达到峰值[16];8天过后,健康水平和幸福感反而有可能降低。图3-3显示,在该研究中,假期开始前、休假期间及假期结束后一个月,参与者的健康与幸福感的变化情况。
不难看出,一次理想的假期至少得有8天。职业网站Monster对数千人进行了一次调研——统计人们通常需要多久的假期彻底放松(tounwind),结果显示,人们平均需要 4.35天的假期才能彻底进入放松状态[17]。
为什么仅靠周末双休无法实现彻底放松呢?因为人们通常需要 1天的时间来进入“假期模式”,第二天才开始真正放松。在普通的双休日,往往周日才刚刚进入休假状态,但此时又会意识到“明天要上班”,于是,原本的放松状态被叫停,情绪很快又开始变得紧张起来。或许8天以上的假期对很多人而人们在休假开始后,健康及舒适状态言可望而不可即,但若想真正科学地迅速提升,到第8天前后达到最高值。
利用“休假”,保持身心的适应力和调节力,不妨至少给自己安排4天假期,让自己充分放松。一个理想的安排是每个季度享受一次至少4天的假期(即便全年只有5—6天年假也能实现)。尤其是当发现自己处于持续的高压工作状态达1个月以上时,请及时进行干预调整,请两天假,再连上一个周末,让自己彻底放松一下。
此外,相对单纯的宅居、逛街,运动能帮助我们更快进入放松状态。一方面,运动有助于缓解疲劳,提升愉悦感(释放多巴胺);另一方面,运动能帮助我们提升体能,强化心肺功能,强化肌肉的力量和耐力,这些都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应对高强度的学习和工作。不知道怎么安排带有运动属性的假期?以下小贴士供大家参考尝试。 ●冬季旅行:体验滑雪活动。 ●海滨城市:体验潜水、冲浪或者帆船等运动课程。 ●山地旅行:体验徒步、攀岩、登山等活动。 ●高尔夫球:很多旅行社或高尔夫社团提供高尔夫度假服务。在海外很多地方高尔夫的价格非常亲民,尤其是在澳洲、东南亚等地区(有时候去海外连续打3天的球加上住宿费用,比在国内某些地区打一次球的价格还要低)。
当然,无论在哪里休假,选择有健身房、游泳池的酒店,都不失为佳选。即便住一般的酒店或者住民宿,也可以通过户外慢跑等方式享受运动带来的放松和乐趣。
诺贝尔奖得主的求知乐趣以上我们讲到了如何培养运动爱好,接下来看看另一类常见的D区域事项:学习与求知。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有很多种:看书、参与培训、向他人请教等,其中最为方便且可触及领域最广的方式要数阅读了。有的人可以一整天沉浸在阅读的快乐当中,而有的人则拿起书就想睡觉。
在中文里,“读书”这个词在很多时候等同于“上学考试”,比如,某个家长问另一个家长:“你家小孩读书怎么样?”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上学考试恐怕是一个必要但远谈不上享受的事情。不知是否因为这个联想,大部分人听到“读书”都会出现回避状态。不知有多少人考完试或毕业后,就再也没有主动去找书看了。
但是,如果把读书定义为“获取新的信息或者知识”,那么我们对读书的态度可能就大不一样了。不论是看报纸、翻手机,还是找人聊天,都是在获取新的信息或知识。为了经验的获取及自我发展,读书(在此单纯指阅读纸质书或者电子书)并不是目的,获取新知才是目的。书籍作为信息载体,其整体质量更高,值得优先考虑(尽管时效性较弱,但是相对网络文章、口头传播的信息,书籍的信息质量与可信度更有保障)。巴菲特(WarrenBuffett)热爱阅读在商业界众人皆知;比尔?盖茨(BillGates)每年都会阅读大量的书籍,并且向公众推荐自己当年或者近期读过的最好书籍,为此还专门建立了一个网站(https://www.gatesnotes.com/Books),仅2018年的推荐书目上就有24本书[19],2019年则做了好几次的阅读推荐;脸书(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也在自己的推文中写道:“比起今天其他形式的媒体,书籍能让人更加全面地探索某一领域的知识,并且让人更加深入地沉浸其中。 ”[20]除了书籍之外,培训学习、网络课程、与经验丰富的前辈沟通、参加行业研讨会,都是获取新知的有效手段。所以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关键点是培养对知识的热爱,有了这种热爱,人们自然会主动去看书(以及其他学习方式),而不是逃避。
那么,如何培养人们对知识的兴趣?我所见过的最好的例子来自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RichardFeynman)。
理查德?费曼(1918—1988)在他的著作中记录了他的父亲是如何在日常活动中激发他对各种学科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的。这种对知识的热情贯穿费曼的一生,也成就了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
我们或许并不期望自己(或者自己的子女)成为顶尖物理学家,但是对比费曼的父亲和我们身边常见的父母,就能很快明白如何更好地让人们对知识产生兴趣。在这里,我们来看几个费曼在儿童时期和父亲互动的小故事[21]。 ■用生活中的实物和比喻来介绍书本中的知识我家里有一套《不列颠百科全书》。父亲常常让年幼的我坐在他腿上,给我念《不列颠百科全书》里的内容。比如,我们正在读关于恐龙的内容,读到霸王龙,里面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这只恐龙有25英尺(7.62米)高,脑袋有6英尺(1.83米)宽。 ”这时父亲会停下来说:“来,让我们看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如果它站在我们家房前的院子里,一伸脖子就能够到窗户(当时我们在二楼)。但它的脑袋太大,没法从窗户探进来。”父亲给我念的每一段内容,都会想尽办法将其跟现实联系起来。
想象那样的庞然大物真是让人兴奋又深深着迷——而且这些巨兽都灭绝了,没人知道其灭绝的原因,因此我一点儿也不担心会突然有只恐龙真的从窗户探进头来。我从父亲那里学会了转换(totranslate):每当我读到任何内容时,都会想想其在现实中的意义,即那到底意味着什么。 ■观察和推理比记住数据更为重要
我们以前常常去凯茨基尔山(CatskillMountains),那是纽约人在夏天经常光顾的避暑胜地。在工作日,孩子们的父亲都在纽约工作,只有周末才过来。每到周末,我父亲会带我在树林里散步,给我讲树林里正在发生的趣事。其他孩子的母亲看到了,觉得这种活动很不错,便要求她们的丈夫也带孩子去散步。她们试图做自己丈夫的工作,起初完全说不动他们,于是这些母亲们便请求我的父亲带上所有的孩子。可父亲不愿意,因为只有我和他有着特殊的关系。最后,其他父亲没办法,也只好周末带着孩子去散步。
等到周一,父亲们都回去工作了,我们这些小孩子们聚在一起玩。其中一个小孩对我说:“看到那只鸟了吗?那是什么鸟? ”我说:“我可一点都不知道那是什么鸟。 ”他说:“那是棕喉鸫(brown-throatedthrush)。你爸爸什么也没教你呀! ”事实正好相反。我父亲其实已经教过我:“看到那只鸟了吗?”他说,“那是斯氏莺(Spencer’swarbler)。”(我很清楚,其实他并不知道正确的名字。)“哦,在意大利它叫‘查图拉皮提达(CiuttoLapittida)’;在葡萄牙,它叫‘波姆达培达(BomdaPeida)’;中文名字是‘春兰鸫’;日文名字则叫‘卡塔诺?塔凯达(KatanoTekeda)’。即便你知道它在世界各地的叫法,可对这种鸟本身还是一无所知。你只是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不同地方的人们,以及这些不同地方的人们是这么叫它的。所以我们还是来观察一下这只鸟吧,看看它在做什么——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所以我很小就懂得,知道某个事物的名字与真正了解这一事物是两回事。)他说:“比如说,你看,这只鸟不停地去啄自己的羽毛。你看到了吗?它一边走一边啄着羽毛。 ”“嗯,是的。 ”他说:“你觉得鸟儿为什么要啄自己的羽毛呢? ”我说:“嗯,可能它们飞的时候把羽毛弄乱了,所以要啄一啄,把羽毛理整齐。 ”“好吧,”他说,“如果是那样,它们刚刚停下来的时候会啄得勤一些,而落地一段时间之后,就不会啄得那么勤了。你懂我的意思吧? ”“嗯。 ”他说:“让我们来看看它们是不是刚落地时啄得更勤一些。 ”不难发现,鸟儿落地一段时间之后跟刚刚落地时相比,啄羽毛的频率并没有太大区别。 ■从实验中发现新知父亲还教育我多观察事物。一天,我正在玩“快递马车”,就是一辆带车斗的玩具马车,里面有一个球。当我拉动马车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