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价库存书】班课一体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特价库存书】班课一体化

特价库存书,均为正版书籍,无笔记无使用痕迹,在仓库存放时间久。

8.5 2.4折 36 九五品

库存14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主编高静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042260

出版时间2018-09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6元

货号3163711

上书时间2024-11-24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前言

 

 

 

武汉市硚口区教科室李红路

 

 

 

 

 

一、追梦

 

中国教育已经进入“核心素养时代”,与国际教育改革大潮合流。这个时代承载着有志于推动教育改革的专家、学者、校长、教师们太多的梦想,中国教育的改革令人憧憬、激动和振奋!

 

作为一个在理论与实践之间 “穿行”的基层教育科研工作者,每天在中小学、幼儿园做“田野研究”,深切感受到校长(园长)、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热切期望和对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这是一群课改追梦的人,因为有“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他们以互联网时代特有的“自由人的自由联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49页)的方式聚集在“中小学课改研究中心”公众号平台上,不待核心素养理论大厦“竣工落成”,便已行走在教育改革的“田间地头”,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方向。

 

于是,便有了这套“素养本位教学丛书”。

 

二、选题

 

我们所倡导的素养本位教学,是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取向,指向以核心知识为基础、以学习活动为中心、信息技术深度融入的教学,是核心知识、合作学习、信息技术“三位一体”的教学。丛书从“素养本位教学”这一概念出发,结合中小学、幼儿园实际,从以下四个方面选题,共同指向“核心素养落地的方向”。

 

课程开发:素养本位课程,核心素养与学校文化特色取向的校本课程开发。

 

课堂变革:素养本位教学,融核心知识、合作学习、信息技术于一体。

 

技术支持:不同技术环境的教学,以及基于技术的教学数据研究。

 

有效研究:基于中小学教师工作特征,提高中小学教师科研素养的行动研究,以“问题求解”为范式。

 

这四个方面内在的逻辑是:课程是学生发展的资源,是核心素养的载体和体现学校特色的显著标志;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教育活动方式;信息技术是教学的数字化环境,为教学的精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以上三个方面整合而形成的课题,运用“问题求解”的方式进行研究,形成中小学行动研究的“问题求解”范式。

 

三、众创

 

····正是因为遵循上述逻辑,所以这套丛书是中小学、幼儿园行动研究的成果,是“做”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浸润着学校干部、教师们的汗水和心血,彰显着他们的实践智慧,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具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在这些行动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所建构的素养本位教学的基础理论,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对中小学、幼儿园的教学改革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我们通过“网聚人力”把不同行政区志同道合的学校聚合在“中小学课改研究中心”公众号平台上,用“众包”“众筹”“众创”“众享”的方式出版这套丛书,是“教育互联网思维”的具体体现,也是校长(园长)、教师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的真实写照,也得力于各行政区开放的研究文化和领导的大力支持。

 

四、精品

 

“素养本位教学丛书”之《班课一体化:学校治理新机制》,是武汉市崇仁第二小学(以下简称“崇仁二小”)十年的改革成果,十分来之不易。崇仁二小通过十年的改革,从一个汉正街地区的薄弱学校一步一步实现“名校逆袭”,其改革经验有原创性和可推广性。其一,班课一体化用“听课观班”、“评班议课”和“好班好课”三大策略,以及“评价标准一体化”“检查反馈一体化”“绩效评价一体化”三条路径,把班级建设与课堂教学作为“单位1”进行管理,解决了学校教育班级建设与课堂教学在管理上被长期分割的问题,符合当前学校“班级授课制”的教育体制,有利于提高教育效能和管理效能,这是崇仁二小课改经验的可推广之处。其二,由“班课一体化”衍生了一系列改革项目,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教育机制。这些教育机制包括“行政例会诊断决策机制”(主动参与)、“公转自转的干部工作机制”(分工协作)、“一日校长负责巡察机制”(多元主体)、“集体备班备课研究机制”(有效研究)、“月清月高效能评价机制”(反思改进)等。这些机制使崇仁二小的教育管理向学校治理跃迁,形成了一个现代学校治理的基本框架:干部、教师主动参与决策、协作主导下级分工,多元主体参与管理,研究求解真实问题,持续进行反思改进。这种现代学校的治理框架,在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公办学校中是不多见的,这是崇仁二小课改经验的可贵之处。其三,“班课一体化”在改革实践与推广应用中,演绎成了课堂变革的“方法论”:在课堂改革内容上,“既改班,又改课”,“先改班,后改课”;在学习小组建设上“班课同构”;在改革线路上,以班为单位,采用“班课联合”的方式推进。这是崇仁二小课改经验的独到之处。

 

《班课一体化:学校治理新机制》是现代学校治理的典型个案,对核心素养时代的学校管理变革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对推进素养本位的教学改革亦具有方法论意义。

 

 

 

2017年10月

 

 

  

寻梦:阳光洒满荆棘路——对武汉市崇仁第二小学十年改革与发展的见证武汉市硚口区教科室李红路2009年7月,硚口区教科室主任熊英武委托我收集整理硚口区教育局“十一五”课题结题资料,并把崇仁第二小学(下称“崇仁二小”)作为“扩大教育优质资源供给”的典型个案进行研究。我和熊主任约高校长到区教科室座谈,共同确定个案研究的内容,以便我们到学校进行访谈。我们把到学校访谈的结果向教育局副局长谈宇贤做了汇报。谈局长当即与熊主任商量,派我常驻崇仁二小指导科研工作。用他的话说,就是把崇仁路小学科研兴校的经验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播撒到崇仁二小,要再造一所“东部崇仁”,守住硚口教育的东大门。其实,此前我到崇仁二小访谈的时候,高校长已邀请了我,我只是心里没底,没有当即答复。

 

我是2009年10月份到崇仁二小当“驻校专家”的,每周到学校工作半天。这一本书完整地记录了崇仁二小十年艰苦创业、发展壮大的历程。我有幸参与了这一历程,曾与他们同读一本书、同写一篇文章、同评一节课,一起策划一次又一次的课题研究和展示活动,见证了崇仁二小的崛起,以及干部、教师在这一段历程中“成事成人”。

 

校长的领导智慧。高静校长的智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和学校发展的定位,体现了她超迈的见识。读一读《把握时代精神,建设效能型学校》以及《让教育血脉奔涌》,你可以感受到她对教育的时代精神的精准把握,从而能够使学校的诸多变革与时代脉搏共振。其二,对学校的文化领导。“三大会议”(行政例会、教师大会、教代会)的改革,改良了学校的文化生态环境,为教育教学各项改革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并提供了制度保障,实现了对学校的文化领导。这一点,从高静校长九年的教代会主题报告以及行政例会典型案例《聚焦课堂参与,提高教学效能》中可以充分地感受到。其三,抢抓机遇,为打造品牌注入正能量。根据系统生态学的原理,系统必须与环境交换能量,不断地打破现有的平衡,并在新的水平建立平衡,才能实现发展。学校要通过展示自己所长来与“环境”交换能量,才能攀上新的高度。我们从“武汉市基础教育首届‘减负增效’现场会”沙龙实录、“集体备班”沙龙“学优生‘话语霸权’和学困生的‘失语’”实录及相关的简报中不难发现,每一年学校都推出一个具有时代气息的“教育品牌”,以此赢得机遇的青睐——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干部的自我超越。王晓燕作为崇仁二小第1任科研主任,经历了从“改变心智模式”到“自我超越”的蝶变。之前从来没有课题研究经历的她,对科研工作感到神秘。从写工作计划、整理研究记录并形成综述,到写课题研究方案、典型案例,总是数易其稿。慢慢地,她有了理论阅读,并对教育教学实践也有了深度的思考,从而成功登上了全国“发展性教学”论坛,在《新课程》《成才》《湖北教育》等期刊上发表数篇文章,《〈望洞庭〉教材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被“老百晓”等多个专业网站转载。易春兰是崇仁二小第二任科研主任,善于思考和创新,申报了武汉市教师个人课题“互动型亲子家长会模式研究”,且其研究报告获得了武汉市2015年教师个人课题成果一等奖。为开好每一次年级“亲子型家长会”,她亲自研制调查问卷,通过数据统计分析与老师们一起确定家长会的主题,并通过家长访谈深度挖掘典型案例来作为“亲子型家长会”的教育素材。读一读她写的案例《合作:从沟通开始》,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科研案例——她已经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并乐在其中了。杨小妹,崇仁二小现任科研主任,中学高级教师,是小学数学专家,承担着数学教师实验指导工作,同时指导教师做好个人课题,承担了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任务。在2015年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在厦门举办的第28届学术年会微论坛活动的筹备过程中,不断修改,不断完善,加班加点数易其稿,她科学严谨、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影响了一批教师,她在课题的研究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工会主席张暄,每年一度的教代会策划者,还有田军、姚妮娅、杨玲、徐秀丽、李春华等,他们是效能型学校的“动车组”!

 

····教师的研究与创新。读一读“减负增效”和“集体备班”沙龙的实录,相信你会被教师们在研究和创新过程中的故事吸引。当然,那壮观和恢宏的场面中跳动着的智慧,我也难忘!但我这里想说的是参与学习型课堂实验的教师团队。第1个要说的当然是夏菁老师,她是学习型课堂实验的“明星教师”。她的可爱与可贵之处在于她的“萌”。实验初期,主要工作是进行教材文本解读的培训,对课堂教学如何操作还没有做进一步的探索。夏菁老师凭着自己对学习型课堂理念的理解,撰写了《日记一则》一课的“教学案”,并把其中的“学案”印发给学生。这节课的前20分钟让学生根据“学案”充分展示小组自学的成果,课堂上学生所体现出来的主动参与、多维互动令人耳目一新。教学环节进入对文本思想内容的深度理解时,她又回落到传统教学“全班问答”的套路上来。我们幽默地鼓励她说:《日记一则》上出了半个学习型课堂。正是凭着这股“萌”劲,此后她每一轮研究课都获得了成功。丁兵娇是实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老师,多年默默工作,不求闻达。参与学习型课堂实验后,主动跨学科听语文课,跨年级听研究课,还经常到其他实验学校听课,悉心琢磨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怎样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她上的研究课“年月日”获得了成功,赢得了干部的赞许和同伴的认同,也使她焕发出了更多自信与热情。李媛媛是四年级语文组第1个上学习型课堂研究课“灰椋鸟”的老师,她的“一举成功”缩短了研究课的成功周期,为学校推广学习型课堂研究成果增强了信心。限于篇幅,罗蔓莉、陈红、刘莉、吴丹、冯欣、杨春荣等老师的故事只有请读者去阅读正文中她们的叙事了,相信同样动人。四年级语文组学习型课堂研究课成功周期之所以大大缩短,不仅是因为他们善于学习,而且在于他们创造了一个新的策略:走班访学。他们在参与三年级学习型课堂研究的过程中,深知学习小组建设的重要性,也深知“兵教兵、兵练兵”的有效性,因此,只要本年级有研究课,他们都会互相派出学生“走班访学”,学习小组合作的技能。

 

学校的鹊起与腾飞。崇仁二小是由武汉市汉正街地区三所“微型学校”整合而成的。组建之初,干部人浮于事,教师人心浮动,生源严重不足。面对这些问题,他们在与崇仁路小学“高位对接”的理念下,学习崇仁路小学“崇研尚创”的办学思想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从“班课一体化建设”项目入手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形成了“行政例会诊断决策机制”、“公转自转的干部工作机制”、“一日校长负责巡察机制”、“集体备班备课研究机制”和“月清月高效能评价机制”,推动了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变革,促进了学校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11月30日,学校承办“武汉市首届义务教育减负增效现场会”;2011年10月21日,高静校长带领着干部、教师团队在西安向全国“班主任专业化”基地学校的八百多位干部、教师展示了学校“班课一体化”研究成果——“集体备班”,并荣获“全国班主任专业化研究课题佳成果展示奖”;《人民教育》2011年第22期以“一所薄弱学校的崛起”为题,对崇仁二小的改革经验进行了长篇报道;2015年11月,高静校长带领干部、教师团队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在厦门举办的第28届学术年会微论坛活动。高静校长做了“从有效管理到适合的教育——武汉市硚口区崇仁第二小学班课一体化管理机制及其演进”主题报告,教师开展了“集体备班”沙龙“学优生的‘话语霸权’与学困生的‘失语’”,并和与会专家现场互动交流。微论坛活动非常成功,受到全国教育同人的高度关注。2015年12月,《长江日报》以“崇仁二小‘集体备班’为‘话语霸权’寻出路”为题进行了大篇幅报道。武汉市教育局官方网站以“‘集体备班’惊艳亮相,‘崇二’现象备受追捧——崇仁第二小学参加全国‘班主任专业化’展示活动侧记”为题进行报道,硚口区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全文转载论文《班课一体化:让教育破镜重圆》……就这样,崇仁二小声名鹊起,实现了“洼地崛起”,在五年内以“班课一体化”为教育改革的切入点,实现了一场“名校逆袭”。

 

一个教育研究的专业人员,如果能够遇到好的教育改革个案,他的教育研究生涯是幸运的,并可能因此而实现研究上的突破。我正是这样的幸运者——陪伴崇仁二小走过了十年改革,将“班课一体化”作为课堂变革的基本主张,衍生出课堂改革,包括“既改班又改课”、“先改班后改课”以及“班课同构”等,并实施了合作学习等一系列有效的课堂改革策略,在省市多所学校得到广泛的应用,后形成“素养本位教学”的方法论,在国内外教学改革理论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如此说来,与崇仁二小邂逅的我不仅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有梦人生不觉长!”陪伴崇仁二小改革与发展寻梦的十年,似乎弹指一瞬。回顾来路,一地荆棘,洒满阳光;凝望前方,蜿蜒崎岖,一片光明……

 

 

 

李红路

 

2018年4月8日

 

 
 
 
 

商品简介

本书以武汉市硚口区崇仁第二小学十一五、十二五的教育管理改革为背景,从“班课一体化”这个改革的核心项目入手,进行了学校治理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形成了基于学校独特校情的、独具特色的教育治理结构及其运行机制、管理制度。本书分为三部分。第1部分是绪论,对基于“班课一体化”的学校治理机制进行了理论诠释,揭示在治理理论视野下,班课一体化的机理;第二部分是基于“班课一体化”的学校发展叙事,描述了学校发展中的关键时间、关键人物和关键事件;第三部分是基于“班课一体化”的教育变革实践,主要内容是“行政会改革,建立管理新机制”、“教代会改革,建立文化新生态”、“家校融合,提升效能新路径”、“集体备班,研究教育新举措”、“班课同构,学习共同体建设新策略”、“评班议课,教学改革新方法”。这部分是学校基于班课一体化改革实践的特色经验。本书适合中小学干部教师阅读,也可以供教育管理研究者参考。

目录
本书以武汉市硚口区崇仁第二小学十一五、十二五的教育管理改革为背景, 从“班课一体化”这个改革的核心项目入手, 进行了学校治理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 形成了基于学校独特校情的、独具特色的教育治理结构及其运行机制、管理制度。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 对基于“班课一体化”的学校治理机制进行了理论诠释, 揭示在治理理论视野下, 班课一体化的机理; 第二部分是基于“班课一体化”的学校发展叙事, 描述了学校发展中的关键时间、关键人物和关键事件; 第三部分是基于“班课一体化”的教育变革实践, 主要内容是“行政会改革, 建立管理新机制”、“教代会改革, 建立文化新生态”、“家校融合, 提升效能新路径”、“集体备班, 研究教育新举措”、“班课同构, 学习共同体建设新策略”、“评班议课, 教学改革新方法”。这部分是学校基于班课一体化改革实践的特色经验。

主编推荐

本书是学校教育管理变革的一个典型个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其出版价值在于为中小学管理变革提供了实践参照。为当前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教育改革,从微观层面的班级建设、课堂教学、中观层面的教育教学评价,宏观层面的学校管理改革提供了鲜活的案例,一定会深受中小学干部、教师欢迎。
【内容简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