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价库存书】绿山墙的安妮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特价库存书】绿山墙的安妮

特价库存书,均为正版书籍,无笔记无使用痕迹,在仓库存放时间久。

5.7 2.2折 26 九五品

库存18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加) 蒙哥玛丽著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ISBN9787547045480

出版时间2017-08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6元

货号2910025

上书时间2024-11-24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前言

 

译本序 

 

 

 

《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更是一曲展示人性真、善、美的颂歌。

 

故事发生在加拿大一个偏僻的农村阿丰利的一所叫绿山墙的农家。农家的主人是一对孤身的卡思伯特兄妹,哥哥叫马修,妹妹叫玛丽拉。由于年事日高,他俩想从孤儿院收养一名男孩,既可为这寂寞的农家增添生活的乐趣,也多一名帮手,以减轻马修的负担。可是阴差阳错,人家给他们带来的是一个小姑娘——安妮。绿山墙的这位新成员长着一头红头发,满脸的雀斑。她虽然从小丧失爹娘,经历种种生活磨难,却生性活泼乐观,极富想象力,她像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原本闭塞的绿山墙;她的善良和率真博得了同学和乡亲真挚的友情和关爱;她聪明而勤奋,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顺利地考取女王学院,一年后不但取得一级教师证书,并获得大学奖学金。但她不忍失去与之朝夕相处、温馨亲切的绿山墙,更为了照顾为自己付出心血而影只形单的玛丽拉,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大学深造的大好机会。即使“她脚下的小路是狭窄的,她知道,这一路上仍然开放着恬静的幸福之花。真诚的工作带来的欢乐,有价值的追求,志趣相投的友情都将属于她。任何东西都无法夺走她那与生俱来的想象权利和梦幻的理想世界。总有峰回路转之时。”

 

安妮突出的特点是坚强的生命力。她爱幻想,处处闪烁着爱和梦想的火花,少年儿童普遍的性格特征在她身上得到鲜明的体现。她善于从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汲取无穷的乐趣,在平凡中发现绚丽的人性美和自然美。一个普普通通的湖,在她的眼中,成了“闪光的湖”,一所小池塘被她称为“柳池”,一株开花的树,她认为那是“白雪王后”……当然,她的幻想也给她带来烦恼,甚至痛苦,闯了祸,闹出不少笑话。安妮之所以爱想象,是因为她不安于平庸的生活,是她追求美的率真表现,是她的善良本性的流露。她爱自然,尽情领略生命的乐趣。

 

安妮另一个令人感动的地方是她的善良,这种善良源自她天性的纯净。她的生命是一条虽然激荡却依然澄澈的溪流,仿佛直接从源头涌出,既积蓄了很大的能量,又尚未受到任何污染。她的善良实际上是一种感恩,是享受生命而产生的对生命的感激之情。怀着这种感激之情,她善待一切帮助过她乃至伤害过她的人,也善待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是一种更为本真的善良。

 

作者在《绿山墙的安妮》中除了浓墨重彩地揭示安妮那美丽而善良的心灵之外,还塑造出多个性格鲜明生动的人物。他们对安妮的成长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主要的是绿山墙里的主人马修和玛丽拉。这两兄妹性格迥异,但都有一颗善良的心,他俩具有劳动人民特有的朴实真诚,对安妮关怀备至,但方法截然不同。马修是安妮忧乐的倾诉者和忠实的听众,他与安妮的情感息息相通。可以说没有马修,就没有绿山墙的安妮。玛丽拉也深深关爱这位乐天的小姑娘,但她的爱只默默地表现在行动上,不但忌讳在言语上流露出来,而且表面看来对安妮有时还过于挑剔和严厉。如果说马修兄妹在物质上保证了安妮的成长,那么牧师妻子阿伦太太和斯塔西小姐则在精神上予以安妮指导和影响,她们的言行几乎成了安妮前进道路上的榜样。

 

本书作者露西·马德·蒙哥玛丽1874年生于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的克利夫顿(现在的新伦敦)。母亲因肺结核早逝,父亲是商人,再婚后就搬离了爱德华王子岛,后定居于加拿大的西部地区,小露西则跟随外祖父母长大。露西自小生活在卡文迪许村,参与各种农活,外祖父母对她很严厉。但幸运的是,爱德华王子岛很美丽,这让小露西对大自然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从她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她从小喜欢写作,并取得了很多荣誉。1902年,为了照顾外祖母,露西再度回到卡文迪。在这段时间,她完成了《绿山墙的安妮》一书。这部作品的出版非常坎坷,在遭到五次退稿后,终于在1908年得以出版,并迅速成为畅销书,多次重印。

 

《绿山墙的安妮》赢得了众多人的喜爱,他们给露西写信,询问“小安妮后来怎么样了”。其中为著名的粉丝就是大文豪马克·吐温,他说:“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之后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此后,蒙哥玛丽将安妮的故事写成了系列:《阿丰利的安妮》《小岛上的安妮》《风吹白杨的安妮》《梦中小屋的安妮》《温馨壁炉山庄的安妮》等等,分别讲述了安妮在不同阶段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历程。

 

露西的生活很忙碌,除了负责一切家务事外,还担当起很多社会工作,如主日学校、圣诞演出……但即便如此,她依然坚持每天写作,包括没有被出版的作品在内,她一生的著作总共超过500部。1942年4月24日,露西因病逝世,享年68岁。

 

 

 

 2013年姚锦镕于杭州

 
【免费在线读】

导语摘要
 蒙哥玛丽著,姚锦镕译的《绿山墙的安妮(全译典藏本)》讲述了一个让两位英国首相都为之着迷的美妙故事。
被誉为“加拿大儿童文学的经典”!被译成50多种文字广泛流传,至今发行超过50,000,000册!加、美、英、德、日、法等国相继将其搬上银屏,受到众人追捧!
本书讲述了即使“她脚下的小路是狭窄的,她知道,这一路上仍然开放着恬静的幸福之花。真诚的工作带来的欢乐,有价值的追求,志趣相投的友情都将属于她。任何东西都无法夺走她那与生俱来的想象权利和梦幻的理想世界。总有峰回路转之时。”

商品简介

 

《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更是一曲展示人性真、善、美的颂歌。主人公安妮出生三个多月就成了孤儿,在阴差阳错来到埃文利的绿山墙之前曾帮人看过孩子,做过家务,还在孤儿院生活过。她渴望亲情,渴望理解,渴望有个温暖的家。她爱风景秀丽的绿山墙和收养她的卡斯伯特兄妹,幸运地在绿山墙开始了崭新的生活。她诚实热情,富于幻想,但也有任性、虚荣等毛病。在马修和玛丽拉的关心爱护下,她从一个红头发、满脸雀斑的“丑小鸭”成长为才貌出众、善解人意的大姑娘。马修去世后,她为了照顾丧失了劳动力的玛丽拉,毅然放弃用心血和汗水赢得的艾弗里大学奖学金,回到了偏僻的绿山墙,开始了人生新的奋斗。

 

作者简介
露西·马德·蒙哥玛丽,1874年生于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的克利夫顿(现在的新伦敦)。两岁时,母亲克拉拉·伍尔纳·麦克内尔·蒙哥马利死于肺结核,作为商人的父亲休·约翰·蒙哥马利不久便再婚并搬离了爱德华王子岛,后定居于加拿大的西部地区,小露西则交由外祖父母抚养。露西从小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在卡文迪许村一所老式的四周都是苹果园的农舍里,参与各种农活,接受着外祖父母严厉和无情的教育。所幸的是,爱德华王子岛是加拿大最美丽的省份之一,它培育了小露西对大自然的终身热爱,这一点在她的作品中得到了强烈的诗意表现。自幼喜爱文学的她,九岁时开始写诗,十五岁时写的一篇作文获全加作文竞赛三等奖,并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首诗。在1902年,在外多年的露西为了照顾外祖母,再度回到卡文迪许。在这段时间开始写下她的第一部著作——《绿山墙的安妮》。这部处女作在遭到五次退稿后,终于在1908年被美围波士顿的佩奇出版社慧眼相中,并一跃成为畅销书,一年中重印六次,第二年英国版也印刷了十五次。此后屡销不衰,几乎成了欧美家喻户晓的作品。小说问世百年被译成50多种文字。

目录
本书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 更是一曲展示人性真、善、美的颂歌。主人公安妮出生三个多月就成了孤儿, 在阴差阳错来到埃文利的绿山墙之前曾帮人看过孩子, 做过家务, 还在孤儿院生活过。她渴望亲情, 渴望理解, 渴望有个温暖的家。她爱风景秀丽的绿山墙和收养她的卡斯伯特兄妹, 幸运地在绿山墙开始了崭新的生活。她诚实热情, 富于幻想, 但也有任性、虚荣等毛病。在马修和玛丽拉的关心爱护下, 她从一个红头发、满脸雀斑的“丑小鸭”成长为才貌出众、善解人意的大姑娘。马修去世后, 她为了照顾丧失了劳动力的玛丽拉, 毅然放弃用心血和汗水赢得的艾弗里大学奖学金, 回到了偏僻的绿山墙, 开始了人生新的奋斗。

内容摘要
。。。

主编推荐

名家经典译丛: 

同样的经典,不同的品质;同样的阅读,不同的体验。一流的内容,一流的装帧,一流的典藏本。

 

★一个让两位英国首相都为之着迷的美妙故事

★被誉为“加拿大儿童文学的经典”

★被译成50多种文字广泛流传,至今发行超过50,000,000册

★加、美、英、德、日、法等国相继将其搬上银屏,受到众人追捧


【内容简介】

精彩内容
 第一章雷切尔·林德太太吃了一惊雷切尔·林德太太住在一座小山谷里。一条大道蜿蜒而下,斜穿过山谷,路两旁密密地长着桤树,树上果实累累,活像女人头上的耳坠。一条小溪横穿过路面。小溪发源自远处古老的卡思伯特家的树林。小溪的上游流经树林时,蜿蜒起伏,急流汹涌,水潭、
瀑布幽深神秘,颇具特色。可是小溪到了林德太太所
住的山谷时,已变成水平流缓、循规蹈矩的小河了。
这是因为任你是什么事物,若不顾及一定的体面和礼
节,是通不过雷切尔·林德太太家门的,即使是小溪也不例外。小溪之所以这般规规矩矩,也许是它也意识到,这时候雷切尔·林德太太就坐在窗前,目光紧紧注视着窗外经过的一切,不论是小溪,还是过来的小孩,一概都不放过。要是见到有什么怪异或觉得不对劲的事物,她非要盘根问底,搞它个水落石出不可,否则决不罢休。
阿丰利村里村外有许多人,他们对左邻右舍的事盯得紧紧的,可对自己村里的事却不顾不问,而雷切尔·林德太太跟那些大能人一样,自家的事不但能安排得顺顺当当,他人的事也处理得妥妥帖帖。她是位了不起的家庭主妇。她有忙不完的活要干,而且都干得十分出色。村里缝缝补补的事她要“管”,主日学校她也要插一手。她是教会劝助会和外国布道后援团最有力的支持者。可是即使这般忙碌,她还有充裕的时间坐在厨房的窗前,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手不停地缝着棉被子——据阿丰利主妇说,她已缝了十六条这样的被子,说这话时,她们的声音充满了敬畏——而两眼紧盯着那条穿过山谷、蜿蜒而上、远处陡峭红色山坡的大道。由于阿丰利地处一个小三角形半岛上,伸入圣劳伦斯湾,两面临水,但凡出入该地的人无不经过这条山道,谁也逃不过雷切尔太太那双藏而不露的火眼金睛。
六月初的一个下午,她又坐在那儿了。暖洋洋的阳光从窗外照进来,亮堂堂的。房子下方斜坡上的果园盛开着白中透着粉红色的花儿,那是新娘脸颊的一
抹红晕,花上成群结队的蜜蜂在嗡暡叫着。托马斯·林德——阿丰利的人管他叫“雷切尔·林德的男人”——是位温顺而矮小的男子,正在牲口棚后的山坡地里播散晚萝卜籽儿。这时候马修·卡思伯特也该在远处的绿山墙外那一片溪边的红色地里播种自己的萝卜籽吧。因为头天晚上,她听他在卡莫迪那边的威廉·J·布莱尔的店里对彼得·莫里森说过:第二天下午他要播种萝卜了。彼得自然是事先问过马修·卡思伯特的,因为马修·卡思伯特这辈子从未主动跟人说事儿。
这一天正是大忙的日子,可马修·卡思伯特却在下午三点钟的时候跑到这儿来了。你看他不慌不忙地驾着车穿过山谷,往山坡上来呢。更何况他还戴上一
条白领子,穿上一套最好的衣服,这一切明显表明他要离开阿丰利外出了。他赶着栗色母马拉的轻便马车,显而易见,他这是要走远路了。可马修·卡思伯特这是上哪儿去呢?干吗去呢?
要是换了阿丰利村别的什么人,而不是马修·卡思伯特,雷切尔·林德太太凭着自己的机灵劲儿,把事物彼此联系起来,上述两个疑问一猜就准。可是马修这人一向就难得外出,这一次准有什么紧迫而不寻常的事逼着他去办。说来世上数他最羞怯,他就是不愿在陌生人的圈子里出入,不愿到可能与人搭讪的地方去。马修既然戴上了白领子,赶着马车,准是发生
了非同寻常的事了。雷切尔太太苦思冥想起来,可就是想不出道道来,这一个下午的兴致就这样被一扫而光了。(P1-2)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