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一罚四】中国古典文献学项楚 罗鹭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假一罚四】中国古典文献学项楚 罗鹭

集团直发,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24小时内发货。

28.1 7.4折 38 全新

库存33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项楚 罗鹭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77649

出版时间2013-10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25329434

上书时间2024-11-22

朗朗图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商品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导论 
  节 中国古典文献 
  第二节 中国古典文献学 
   
  单元 入门篇 
   
  课 目录学 
  节 概述 
  第二节 目录认知 
  第三节 目录类型 
  第四节 目录利用 
   
  第二课 版本学 
  节 版本术语详解 
  第二节 版本鉴定入门 
  第三节 版本源流考订 
   
  第二单元 提高篇 
   
  第三课 校勘学 
  节 校勘及其简史 
  第二节 校勘的流程与方法 
  第三节 数字时代古籍校勘的拓展 
   
  第四课 注释学 
  节 概论 
  第二节 注释的功用 
  第三节 注释的类型与术语 
  第四节 注释的方法和要求 
  第五节 古籍注释相关成果 
   
  第三单元 博览篇 
   
  第五课 编纂学 
  节 概述 
  第二节 分论 
   
  第六课 辑佚学 
  节 概述 
  第二节 辑佚的方法 
   
  第四单元 深化篇 
   
  第七课 考证学 
  节 概述 
  第二节 考证学的内容 
  第三节 考证的方法与原则 
   
  第八课 辨伪学 
  节 认识伪书 
  第二节 辨伪述略 
  第三节 辨伪方法 
   
  第五单元 拓展篇 
   
  第九课 专科文献学 
  节 专科文献学概论 
  第二节 文学文献学 
  第三节 美术文献学 
  第四节 宗教文献学 
   
  第十章 古籍电子文献 
  节 古籍电子文献概说 
  第二节 古籍书目数据库 
  第三节 古籍全文数据库 
   
  后记 

内容摘要





主编推荐

精彩内容
课 目录学 
  第四节 目录利用 
   
  关于目录的利用,前人早有论述。唐释智昇云:“夫目录之兴也,盖所以别真伪,明是非,记人代之古今,标卷部之多少,摭拾遗漏,删夷骈赘。欲使正教纶理,金言有绪,提纲举要,历然可观也。”这是站在目录编撰的立场上,对目录的作用进行论述。通过目录编撰来对图书的版本、内容等进行记录,可以说是目录利用为常见的形式。其中特色,也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则是通过目录的编撰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也就是将目录编撰当做学术研究的一种外在形式,或者说将学术研究的结果通过目录的形式来表达。郑樵的《通志·艺文略》大致就是这样的目录著作。郑樵一方面强调“类例既分,学术既明”,另一方面又将其他目录所著录的书籍分门别类著录于《艺文略》中,通过目录编撰来反映学术面貌及其发展的意图显而易见。朱彝尊《经义考》、谢启昆《小学考》等,本质上也属于这种情况,都是借助于目录的形式来进行学术研究。这些著作,与其看成目录著作,倒不如看成学术著作。 
  对于已经存在的目录著作,古人也已谈到了它们的利用价值。毋煚云:“将使书千帙于掌眸,披万函于年祀,览录而知旨,观目而悉词,经坟之精术尽探,贤哲之睿思咸识。不见古人之面,而见古人之心,以传后来,不其愈已!”所谓“览录而知旨”,就是针对目录著作的利用而言的。又如柳宗元在辨析《鬼谷子》的真伪时说:“《鬼谷子》要为无取,汉时刘向、班固录书无《鬼谷子》。《鬼谷子》后出,而险盩峭薄,恐其妄言乱世,难信,学者宜其不道。”据《汉志》无著录而断《鬼谷子》为伪作,所牵涉的也是目录的利用问题。明胡应麟“辨伪八法”中“核之《七略》,以观其源”和“核之群志,以观其绪”,说的也是利用目录进行辨伪。 
  近现代以来,学者们对目录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有了更为充分的认识,将目录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以余嘉锡先生为例,一方面强调目录之重要:“治学之士,无不先窥目录以为津逮,较其他学术,尤为重要。”另一方面更对古人的目录利用加以总结,“举古人利用目录学之早数事,以明其例”: 
  (1)以目录著录之有无,断书之真伪; 
  (2)用目录书考古书篇目之分合; 
  (3)以目录书著录之部次,定古书之部次; 
  (4)因目录访求阙佚; 
  (5)以目录考亡佚之书; 
  (6)以目录书所载姓名卷数,考古书之真伪。 
  余先生又论解题目录的功用如下: 
  (1)述作者之意,论其旨归,辨其讹谬; 
  (2)览录而知旨,观目而悉词,不见古人之面而知古人之心; 
  (3)一书大义,为举其纲,书有亡失,览其目录,犹可想见本末; 
  (4)品题得失,藉以求古书之崖略,辨今书之真伪,并核其异同; 
  (5)择谭群艺,研核臧否,为校雠之总汇,考镜之渊棷; 
  (6)阐明指要,资学者博识。 
  概言之,对于目录著作的利用,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认识。 
  (一)文史研究的资料 
  目录本身就是文史研究工作的重要资料。以刘向《别录》为例,虽然仅存《战国策书录》等少数几篇,然其资料上的价值自不待言。再以《汉书·艺文志》为例,其条目下的小注及各大、小序等,也都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资料。其他如《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无不如此。一些目录著作在资料上往往有着特别的价值,如晁瑮《宝文堂书目》于杂家类和乐府类收录小说、戏曲甚多;赵用贤《赵定宇书目》载有《稗统》244册的详目,并有其《后编》、《续编》的目录;赵琦美《脉望馆书目》收录有较多的俗文学图书,如古今杂剧200多种、小说180多种等,是从事小说、戏曲等研究的重要资料。黄虞稷《千顷堂书目》,“是研究明史的一把钥匙,其所著录作者小传亦是研究明代人物传记之资粮,其中‘集部’小传弥足珍贵,因为大量文人于正史中无传……《千顷堂书目》著录的作者小传,可谓极佳之补充”。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朱彝尊《经义考》等辑录体目录著作,由于大量辑录有关资料,其资料性也就更为突出,有时甚至能够起到代替原典的作用。李灵年、杨忠主编的《清人别集总目》的资料价值也尤应引起研究者的注意,特别是其关于著者小传的材料,极便利用。从目录类型的角度来看,大致又可以这样认识目录著作的资料价值:藏书目录可以为藏书文化及藏书史研究提供资料,经学目录可以为经学研究提供资料,子学目录可以为诸子研究提供资料,版本目录可以为版本学及出版史研究提供资料,等等。 
  (二)学术考辨的凭证 
  目录又可以为考察相关的学术面貌及其发展变化等提供依据与凭证。目录著作与别的学术著作一样,也会带有时代的烙印与色彩。以《汉书·艺文志》为例,不仅要根据当时的学术状况对书籍进行分类,而且相关序文的撰写思路及价值取向等,本身也是当时儒家文化占据了统治地位的产物,带有强烈的儒家文化的色彩,可以据以研究汉代学术文化。再以纪昀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例,其诸多大、小序文以及各书的提要等,全面反映了四库馆臣的学术研究成果,无疑代表了当时的学术发展水平,从事清代学术研究不可忽视。而那些专门收录某一朝代的著述,如张廷玉、王鸿绪等《明史·艺文志》专收有明一代学者的著述,《清史稿·艺文志》北洋政府时期的《清史稿·艺文志》著录有清人著作9 633种,武作成《清史稿·艺文志补编》著录清人著述10 438种,王绍曾《清史稿·艺文志拾遗》增补清人著述55 000余种,杜泽逊主持的《清人著述总目》预计著录清人著作22万种以上。专收有清一代学者的著述,即可据以考察明、清两代的文化面貌及其学术情况。目录学的纵向发展,诸如目录类别的设立及其变化,相应类别所著录书籍数量的消长及其新变等,往往也能反映出相关学术的发展及其演变。以史书的设类与著录为例,在《汉书·艺文志》中,并没有为史书专门设类,史书附录于《春秋》类中,而到了《隋书·经籍志》,则专门设立史部一门,这固然是因为史书大量增加的缘故,但其中所反映的则是史学的进一步发展。 
  (三)信息检索的工具 
  目录著作又是实实在在的工具书,起到信息检索的作用。例如要查询汉代人的著述情况,可以利用《汉书·艺文志》及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拾补》、《后汉艺文志》等;查询三国时期人物的著作情况,可利用姚振宗《三国艺文志》等;而《隋书·经籍志》对查询汉魏六朝著述情况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工具书。与此相应,查检明人著作情况,离不开黄虞稷《千顷堂书目》;查检清人著作情况,要利用《清史稿·艺文志》、《清史稿·艺文志补编》及杜泽逊主编《清人著述总目》(已完稿,将出)等。李灵年、杨忠《清人别集总目》较全面地著录了清人别集的版本及其收藏情况,其信息查询的功能更为强大,是从事清代诗文研究的工具书。在从事古籍整理与研究等工作时,需要详细了解相关古籍的流传、版本等情况,这也要通过目录查询来完成。徐有富先生谈到目录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时指出:“研究者在开始自己的研究之前,必须了解这一课题的研究历史、现状和趋势,了解有哪些可参考的书籍、资料,掌握已有的主要观点、方法和研究动态等,这就必须借助目录学的知识,查阅有关的目录、索引、文摘等,否则就会走很多弯路。”可见目录是极为重要的工具书。 
  但利用目录也要注意一些问题,诸如目录著作的性质、著录体例等,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偏差。以郑樵《通志·艺文略》为例,由于该书是以通记古今图书为目的,图书的存亡并不是其著录与否的标准,因此,利用《通志·艺文略》来考察图书的流传等就须慎之又慎了。总之,要想熟练、合理而又充分地利用目录,重要的还是在于多实践,在实践中熟悉相关目录著作,并掌握利用的方法与技巧。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