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一罚四】湘剧史话范正明
集团直发,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24小时内发货。
¥
13.2
5.3折
¥
25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范正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79248
出版时间2015-1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5元
货号23837433
上书时间2024-11-2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前言
序
《湘剧史话》是中国史话·文化系列之一种,篇幅不大。本书先从剧种、剧目、表演艺术等几个方面约略地勾画出湘剧历史发展的面貌,然后把笔墨着重地放在演员和表演艺术方面,形成了“结构单纯,重点突出”的特点。采用这种结构方式和叙述方法的好处有:对非研究人员的读者来说,易读好记,饶有兴趣;对作者来说,因繁简相错、疏密相成,留有较大的空间,可以发挥自己的学识才华;符合全书“有原则,无框架”的较自由的写作原则。
作者的这种写作构思不是经验的、技术的,而是隐含着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从演员唱、做艺术的衍变中反映出剧种“推陈出新”发展的总趋势。一个剧种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是时代变革所引起的一系列复杂变化的总结果。但无论是生活的,还是思想的、审美的种种变化,都要以继承发展的方式,落实到艺术创新上,只有这样,“推陈出新”的趋势才能显现到剧种上面,何况中国戏曲是一种“以歌舞演故事”、以演员为中心的戏剧艺术。但是我想作者所考虑的,并不止于此,还有一层更重要的现实原因。我国半个多世纪的戏曲改革,由于种种原因,在价值取向上重思想、轻艺术,使剧种发展不够突出,甚至使人怀疑戏曲能否赶上时代。作者一生从事戏曲创作、研究实践,在这方面的感受自然会更深刻、更迫切。
在本书中,作者热情地介绍了历代湘剧名老艺人、艺术家们的艺术及其人格、创新精神,特别是流派代表人物如吴绍芝、徐绍清、彭俐侬、刘春泉。很可惜,我没有来得及赶上看吴绍芝的演出,但徐绍清、彭俐侬、刘春泉,还有许多名老艺人的戏我都看过,他(她)们确实为新中国的湘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读《湘剧史话》时,每读到他们的名字,总会引起我对看戏时的回忆,引发对现实的联想。举个例子来说,我读到名老艺人杨福鹏和彭俐侬表演的《打雁回窑》中,夫妻间因洗脸等生活细节引起的一段表演时,其风趣、诙谐的“默剧”表演,使我想起曾看过的湖南许多优秀的现代戏,如《三里湾》《补锅》《八品官》《牛多喜坐轿》等,也想起了其他地方戏的现代戏,它们时代不同,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联想呢?其原因在于新旧戏曲存在艺术上的联系。在《打雁回窑》中,柳迎春以青衣应工,也有花旦的表演成分,还看得到湘剧独有的“大脚婆旦”那种爽朗、豪放的影子。这种行当体制的突破和融合,与现代戏人物行当宽泛,没有系统、严格的表演程式规范,但可以依据人物在规定情景中吸收、融化本行当或其他行当的表演,甚至创造新程式的道理是一样的。这就是说,传统戏曲中行当的发展、突破,已预示着现代戏表演的端倪。在传统戏中,行当突破、融合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发展现代戏可资借鉴的空间也是很大的。
《湘剧史话》中类似的、有启迪意义的地方很多,这里不必多说。在感谢作者的同时,我还要对作者做简略的介绍:范正明同志一生从事湘剧工作,作为一个作家,他写了大量的湘剧剧本和其他形式的剧本,为戏剧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现在进入晚年,遇上湘剧又很不景气,他把眼光转到湘剧史料的搜集、整理、研究方面,短短几年,出版了包括《湘剧史话》在内的七部著作,近300万字。他希望湘剧史料能完好地保存下来,并继续发扬湘剧的优秀传统,其苦心孤诣、拳拳之情是值得我们感谢和学习的。
郭汉城
2012年7月25日
(郭汉城:著名戏剧理论家,原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与张庚共同主编《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通论》。有四卷本《郭汉城文集》问世。)
导语摘要
湘剧是湖南省的一个代表性剧种,素有省剧之誉。它源于元、明之际,在6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包括高(高腔)、低(低牌子)、昆(昆腔)、乱(乱弹)的四大声腔。此外,尚有安庆调、七锤半、凤阳歌等小调。本书全面介绍了湘剧的的历史渊源、发展过程、代表曲目、著名演员等情况,是一本帮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湘剧的重要参考书。
作者简介
范正明,男,1929年3月生于湖南长沙。国家一级编剧。1949年8月参加部队湘剧工作团。1952年转业回长沙,任市剧团团长,市戏工室主任。1963年进文化部编剧讲习会进修,结业后调湖南省戏工室任创作组长。1973年回省,相继在省文联、潇湘电影厂工作。1984年任湖南省戏剧家协会常务副主席。1990年当选省文联执行主席。1991年当选省剧协主席。
目录
序/1
一 湘剧的渊源与声腔/1
1.湘剧的本土渊源/3
2.本土艺术与外来声腔的融合/10
3.四种声腔的此消彼长/21
4.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湘剧艺术/25
二 湘剧剧目/35
1.湘剧传统剧目概况/35
2.创作(包括整理、改编)剧目/41
3.湘剧经典与具有历史意义的剧目选例/44
三 湘剧的表演艺术及“流派”艺术7/1
1.名老艺人的精湛表演与绝招绝活/71
2.湘剧“流派”艺术创始人/87
四 湘剧艺术的审美价值/123
1.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123
2.闪烁着湖湘文化中的“湖南人精神”/126
3.生活气息浓郁、地方色彩鲜明/127
主要参考文献/136
后 记/138
内容摘要
湘剧是湖南省的一个代表性剧种,素有省剧之誉。它源于元、明之际,在6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包括高(高腔)、低(低牌子)、昆(昆腔)、乱(乱弹)的四大声腔。此外,尚有安庆调、七锤半、凤阳歌等小调。本书全面介绍了湘剧的的历史渊源、发展过程、代表曲目、著名演员等情况,是一本帮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湘剧的重要参考书。
主编推荐
范正明,男,1929年3月生于湖南长沙。国家一级编剧。1949年8月参加部队湘剧工作团。1952年转业回长沙,任市剧团团长,市戏工室主任。1963年进文化部编剧讲习会进修,结业后调湖南省戏工室任创作组长。1973年回省,相继在省文联、潇湘电影厂工作。1984年任湖南省戏剧家协会常务副主席。1990年当选省文联执行主席。1991年当选省剧协主席。
精彩内容
1940年5月,田汉奉调去重庆,湘剧各抗敌宣传队受到国民党湖南当局的刁难,多数被压垮。1944年6月,长沙沦陷,湘剧艺人大义凛然,誓死“不为敌歌舞”,在枪林弹雨中,分途向湘西、湘南逃难。没有被压垮的“抗宣”第二队领队、著名湘剧紫脸(类似京剧的铜锤花脸)罗裕庭,先是把独子送去参军,其子不幸牺牲于“淞沪之战”;自己在耒阳被日军俘获,骂敌遇害。“菊国总统”黄福莲,逃难中被日军追逼,投江自尽。名丑胡普临不愿给敌人带路,被日军用铁铲捅死。女艺人、剧作家黄如顺临死前不忘留下遗书,把自己编剧所得,捐给前方抗日将士。吴绍芝、徐初云、欧元霞、邹元普、董海奎等名伶,都在抗战期间死于颠沛流离之中。那八年,不但是民族的灾难,也是湘剧的灾难,损失了大批湘剧精英,从此,湘剧由鼎盛走向衰落。
1949年8月,湖南和平解放之前,由于战乱、水旱灾荒、货币贬值等种种原因,湘剧已处于困境之中。当时长沙市几个守城湘班,每天要连演三场,收入仅能糊口;滨湖益阳、沅江一带的湘剧艺人,则处于饥饿之中。像益阳、湘潭等地,演出已无人买票,艺人们敞开戏院大门让人进来,演至中途停锣息鼓,由几位名角捧着个面盆,戴妆走下台去,像江湖卖艺那样,向场子里的观众讨几枚铜板(当时国民党的金圆券贬值,市面使用银元、铜板)。笔者曾亲眼目睹名艺人杨福鹏、彭俐依、董武炎等都做过这种辛酸事。
湖南和平解放后,在党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湘剧得到较快的发展,湘剧事业和艺人的生活也逐步得到改善。艺人们再不是“下九流,臭戏子”了,而是革命的戏剧工作者。饱经风霜的老一辈艺人,重新焕发艺术青春,如名老艺人贺华元、周圣希、罗元德、徐绍清、王华运、
余福星、彭福娥、张福梅、庄华厚、吴淑岩、王福梅、王玲芝、李云鹏、傅儒宗、彭菊生、邓海林等。他们既是演员(或乐师),又是老师。他们献出了私人行头、多年珍藏的剧本、高腔曲牌,积极投入传统剧目的挖掘和整理改编工作。有的还创作剧本,著书立说。如徐绍清就创作了历史故事剧《将相和》,整理了传统戏《古城会》,写出了《湘剧高腔初探》《我学湘剧》等书。
在党和政府的动员下,一大批在20世纪30年代即负盛名的、息影多年的女艺人,如郑福秋、刘如银、
甘福申、陈福峰、李霞云、陈福顺等,纷纷重返舞台,大大加强了湘剧的艺术力量。
老艺人青春焕发,青年演员也一代一代成长起来。湘剧抗敌宣传队时期的小演员,如刘春泉、彭俐侬、董武炎、廖建华等,如今已是当红名角;他们的下一代,长沙市四大湘剧团涌现出宾兰芳、刘艳秀、张富保、金国纯、曾金桂、贾砚霞、黄舜蓉、杨松林、
陈智林、龙海棠;省湘剧院和省戏剧学校,相继培养了庄丽君、刘韵英、左大玢、陈爱珠、颜燕雨、王永光、姜剑梅、姜豹红、彭汉兴、邓伯峰、刘少英等。
他们形成了老、中、青梯形的人才结构,成为繁荣发展湘剧艺术的主要力量。这一时期,新文艺工作者和艺人经过通力合作,创作、整理、改编了一批优秀剧目,详见下文。
由于出人出戏,剧团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剧团平均上座率较高,经济收人不但能自给自足,尚有余钱剩米,添置行箱,修建宿舍,有的剧团还自费建起了剧场。湘剧艺人的政治热情很高,无论是在朝鲜战场、福建前线、修整洞庭湖的工地上,还是在云南西双版纳的移民区,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回荡着他们的歌声。他们为志愿军、解放军、民工和移民演出,场次在千场以上,还多次参加全国巡演,以及《拜月记》《生死牌》电影的摄制,这些使湘剧艺术的声望影响几乎遍及全国,成为湘剧又一个鼎盛时期。
P28-31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