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一罚四】从乞丐到皇帝:朱元璋传吴晗著
集团直发,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放心选购。24小时内发货。
¥
16.9
3.2折
¥
52.8
全新
库存23件
作者吴晗著
出版社应急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2078423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2.8元
货号175565
上书时间2024-11-1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与争议。
他出身布衣,做过和尚,当过乞丐,吃尽人生的苦头;他驱逐胡元,平定四海,恢复中华,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王朝;他勤政廉政,当政31年,进行过6次大规模肃贪,打倒大小老虎近15万,几乎将文臣武将赶尽杀绝,被人视作薄情寡恩;他励精图治,心怀天下,尊老敬贤,推行社会福利,办过免费养老院、免费医院和免费公墓,甚至还开办了国家免费福利房!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他创设的制度典章,不但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的基业,还影响到清朝,康熙皇帝盛赞他“治隆唐宋”。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传奇人生,正面与侧面,尽在吴晗著的《从乞丐到皇帝(朱元璋传)》书中!
商品简介
吴晗是位勤奋、正直、诚实的历史学家,他一贯爱好自己的工作,以研究明史有名于世。吴晗对自己的要求是严格的,他在多年的时间里利用余暇改写《朱元璋传》改写宗旨在充实内容,力求成为一本翔实的科学著作,对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很用了一番功夫。
作者简介
原名吴春晗,字伯辰,笔名语轩、酉生等,浙江义乌人,中国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曾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北京市副市长,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科
n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等职务。
n
目录
第一章 小流氓
一 小沙弥
二 游方僧
三 逼上梁山
第二章 红军大帅
一 小亲兵
二 小军官
三 大元帅、大丞相
第三章 从吴国公到吴王
一 鄱阳湖决战
二 取东吴
三 南征北伐
第四章大皇帝的统治术
一 大明帝国和明教
二 农民被出卖了!
三 新官僚养成所
四 皇权的轮子—军队
五 皇权的轮子—新官僚机构
六 建都和国防
七 大一统和分化政策
第五章 恐怖政治
一 大屠杀
二 文字狱
三 特务网
四 皇权的极峰
第六章 家庭生活
一 马皇后
二 皇子皇孙
三 教养和性格
四 晚年的悲哀
附 录 朱元璋年表
内容摘要
《从乞丐到皇帝(朱元璋传)》讲述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波澜壮阔又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朱元璋自幼贫寒,在家人因瘟疫陆续亡故之后,走投无路之时入寺当了和尚。而乱世之下,当和尚也得不到安稳,于是他参加反抗元朝的红巾军,在战争中崭露头角。
他在各方面刻苦勤奋,最终击败各路农民起义军,登上了皇帝宝座,建立了大明王朝……吴晗先生对朱元璋做出了全面的分析评述,使得本书在明史研究和传记文学史上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和价值,堪称朱元璋研究的范本。使得本书在明史研究和传记文学史上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和价值,堪称朱元璋研究的范本。
主编推荐
统一中国创立明王朝的朱元璋,在位期间实行特务政治,大兴文字狱,屠戮功臣、知识分子和百姓,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此书解读雄猜之主自私的深心,可谓层层剥离,直入堂奥,读后令人倒吸一口冷气。中国士大夫偏好帝王之学,希望辅佐明主并有所建树,其实这是一个门]如履薄冰的学问,君心依然深不可测。从改写《朱元璋传》到发表《海瑞骂皇帝》,作者曾力图在政治与学术之间鱼与熊掌兼得,结果事与愿违,对君臣关系的揣摩越深入,后果越致命。
——章立凡
【内容简介】
精彩内容
一 小沙弥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在位的第十二年),淮河流域的人民遭受了苦难——旱灾,蝗灾,加上瘟疫。
好几个月没有见过雨了,栽下的苗晒得干瘪枯黄,大地裂开了一条条的龟缝。到处在求雨祈神,老年人恭恭敬敬向龙王爷磕头,孩子们戴着柳枝圈圈蹿出蹿进。正在焦急没收成时,又来了弥天漫地的蝗虫,把穗上稀稀的几颗粟粒吃得一干二净。地方上有年纪的人都在唉声叹气,哭丧着脸,说几十年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年成,这日子着实过不得了。
不料祸不单行,疫疠大起,钟离太平乡的人,接二连三地病倒。已经吃了多少时候的草根树皮了,病一起就挺不住,开头只觉得浑身无力气,接着是上吐下泻,不到一
昼夜便断了气。起初大家还不理会,到了一个村子里一天死去了几十个人,家家死人,天天死人的时候,明白这是上天在降罚,散布瘟疫来收人,才着了慌。不管“在数的难逃”的老话,还是逃命要紧。
各村庄的人携儿带女,只要有亲戚朋友家可投奔的,连家里的病人都顾不得了。不过几天工夫,太平乡数得出的十几个村子,便闹得人烟寥落,鸡犬声稀,显出一片凄凉黯淡的景象。
孤庄村朱家,朱五四官名叫世珍的,一大家人,不过半个月,死了三口。五四六十四岁了,四月初故去,三天后,大儿子重四学名叫兴隆的也死了,到二十二那一天五四的老伴陈二娘又死了。五四的二儿子重六(兴盛)和小儿子元璋(原名兴宗,小名重八),眼看着大人一个个倒下,请不得郎中,抓不得药,只急得相对痛哭。尤其为难的是:家里没有一贯钞、一钱银子,买不了棺木,更谈不上坟地。
田主呢?几年的主客,想来总该施舍佃户一块埋骨之地,谁知不但不理会,反而“呼叱昂昂”。邻舍们都觉得难受,伤心。
正没计较处,同村人刘继祖不忍心,慨然舍了一块地。两兄弟磕头谢了,真是一头有了着落。但是,衣裳呢?棺椁呢?还是没办法。只好将就把几件破衣裳包裹了,抬到坟地草葬。两兄弟一面抬,一面哭,好容易抬到了,还未动手挖坑,突然间风雨交加,雷轰电闪,整个天像塌下来似的。两兄弟躲在树下发抖,约够一顿饭时,天霁雨晴,到坟地一看,大吃一惊,尸首不见了。
原来山脚下土松,一阵大水把坡上的土冲塌了,恰好埋了尸首,薄薄的一个土馒头,俗话叫作“天葬”。三十
五年后,朱元璋写《皇陵碑》时,还觉得伤心:“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殽浆!”父母的大事虽了,过日子呢?没留下一寸土、一颗米,元璋饿了些日子,到处找零活做。谁知大户人家都已逃荒逃瘟去了,贫民小户自己都在挨饿,怎么雇得起人?
到处碰壁,懒洋洋地不愿回家,一径到村外给他父母上坟,蹲在新长着青草的坟边,沉思如何来打发日子,对付肚子。他长得躯干魁伟,黑黑的脸,下巴比上腭长出一寸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